•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预防致病菌污染 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健康提示
...丽娜近期,随着气温不断上升,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引发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季节。由于气温的升高,食物的存放时间也随着温度的升高更容易滋生细菌、食物更容易腐烂变质,被污染的食品未经过烧熟煮透、将食物盛放在带菌...……更多
建立卫生好习惯 十大生活场景下一定要洗手
...存在于手上的细菌和病原体,避免将其带入食物中,导致食源性疾病。 10.去过医院洗洗手。医院场景致病菌检出种类高达12种。接触病人前后以及触摸医院设施器材后一定要洗手,预防医源性感染,避免把病菌带回家,保护自...……更多
舌尖上的春节,当心隐藏的“气氛破坏者”
...,除了吃得开心,还要关注如何吃得安全。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屡见不鲜,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被这些致病菌污染的食物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如何避免食用...……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医药报□於颖因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比较常见。其中,水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生肉和肉制品中的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速冻米面食品中的蜡样芽胞杆菌,豆制品、蔬果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更多
关注饮食卫生警惕“病从口入”
本文转自:雅安日报 进入五月,天气逐渐转热,各种食源性致病菌繁殖变得更加容易。作为食品安全的头号问题——食源性疾病是需要市民注意的问题。什么是食源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近日,记者就“病...……更多
海南省疾控中心“五一”期间食品安全提示
...亲、宴请等户外活动和集体聚餐增多,目前正值春夏交替食源性疾病高发时期,要注意食品安全,谨防“病从口入”。食源性疾病较为多见预防遵守“食品安全五要点”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海南省“五一”假期较为...……更多
远离沙门氏菌,尽享舌尖美味
...疾控微信公众号今日发布信息称,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目前已发现的可以致病的沙门氏菌有2500多种,通常寄居在动物体内,尤其是家禽家畜的肠道中,人类主要通过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感染。据介绍,...……更多
谨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
...健康提示,提醒大家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谨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和有毒动、植物中毒的发生。预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其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若食物贮存不当,易...……更多
烟台市消协发布夏季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避免生的食品上携带致病菌污染到直接入口的食品,引起食源性疾病。日常居家饮食宜清淡夏季饮食宜口味清淡,烹调方式多用蒸煮炖,少用煎炸的方式;饭菜要注意烧熟煮透,尤其是芸豆、四季豆类的蔬菜以及水产品、肉类等...……更多
当心!室内细菌比大气污染严重的多
...数是无害的。但是一些金黄色的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能够引起皮肤感染、食物中毒、甚至肺炎。该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pH为7.4,耐高盐,在空气、污水等环境中无处不在。2. 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没...……更多
海鲜味虽美,要煮熟煮透吃
...的隔夜菜、烧烤、糕点、即食食品特别是海产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逐渐增多。吃了隔夜螃蟹,差点被“放倒”前不久,椒江70来岁的王先生在菜场买了几斤白蟹,当晚将没吃完的熟螃蟹放入冰箱。第二天中午,他拿出熟螃蟹简...……更多
山东省疾控中心发布春节期间饮食安全与营养健康提示
...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4、冷食食品易污染,警惕细菌性食源性疾病。过节期间经常食用的糕点、凉拌菜、熟食卤味等冷食类食品容易因原料污染、交叉污染、未烧熟煮透、储存不当等原因受到致病菌的污染。因此制作这些冷食...……更多
从“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转变
...完整;在上报环节,注重疑似复核、时间节点。兵团健全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扩大疾病监测范围。自2023年起,兵团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由64家增加到184家,监测范围覆盖兵团所有公立医院,为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食...……更多
海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
...筛查,正确处理呕吐物,避免交叉感染。“乘虚而入”的食源性疾病疾病特点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摄入的方式和途径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起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此类疾病以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为...……更多
科学家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进化,为抗生素使用带来指导
...一些感染疾病进行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目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患者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等国家的食物中毒案例中,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导致中毒...……更多
吃腐乳,这些小知识请先了解 2023-10-26
...生物污染,增加了致病菌和产毒菌存在的机会,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因此,发酸的腐乳不可食用。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自制腐乳应选择新鲜的老豆腐制作,豆腐切块不宜过大,否则容易造成内部发酵不充分。用盐腌...……更多
广东疾控发布洪涝灾害期间安全饮水健康提示
...、水质感官性状恶化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洪水冲刷地表或厕所将大量人畜粪便、垃圾、污水、动物尸体等冲入水中,可能造成致病微生物污染,使灾区感染性腹泻、痢疾等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暴发风...……更多
...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简称,是致死率较高的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于食品、环境及动物宿主体内。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斯特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单增李斯特菌外环境适应能力强,对不利因素有抵抗能力,能...……更多
上海:取消食品摊贩经营“现榨饮料”限制
...蟹,难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食用上述生食水产品易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因此,《上海市生食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设置季节性禁止相关品种的条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本市人居环境、市政建设、水产养殖环境和食...……更多
新华全媒+丨让群众吃得更安全、更营养——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介绍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有关情况
...家庭的身体健康。怎样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安全?家庭常见食源性疾病如何预防?怎样完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国家卫生健康委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在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促进居民平衡饮食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最...……更多
冰箱太满,当心李斯特菌感染
...不会出现特别严重的后果,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与感染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的症状相似,会出现如发热、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但孕妇、新生儿、老年人和免疫功能受损者为易感人群,感染李斯特菌后可能会导致败血症、脑膜炎、...……更多
如何通过饮食调理抵御呼吸道感染?权威专家解读
...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田建新说。毒蘑菇中毒是家庭食源性疾病首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介绍,2010年到2022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发生在家庭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有2万多起,占总事件的50%;发病人数8万多人,占...……更多
冰箱里的“冷酷杀手”—李斯特菌惹的祸
...平稳地转出了EICU。李斯特菌从何而来?李斯特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人感染李斯特菌引起的疾病称为李斯特菌病。该疾病发病率低,但住院率和死亡率较高,是危害严重的食源性疾病之一...……更多
守好安全线 健康过大年
...康提示,春节采购年货、聚餐,要把好安全关,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的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或感染性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更多
这个“杀手”不怕冷!谨防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食物中毒
...一种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细菌,有着不同于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的重要特征。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在冰箱冷藏温度下仍可以繁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常见的污染食品为乳及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品等,尤以在冰箱...……更多
上海女子突然持续发烧,竟被检出…医生:潜伏期可能长达几年!网友后怕
...支睾吸虫寄生于人或动物肝胆管系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食源性寄生虫病。肝吸虫的虫卵被排入水体,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孵出毛蚴,经过一系列发育和繁殖,最后形成许多尾蚴。尾蚴在水中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淡水虾,...……更多
回顾与展望|权威专家科学解读 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
...控制中心原食品安全首席专家沙门氏菌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食源性致病菌,因污染肉、蛋、果蔬和乳制品等引起人的胃肠道疾病,腹泻严重可导致脱水甚至死亡。沙门氏菌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肠道、水源和生产加工环境以及储运...……更多
日常饮食谨防食源性疾病
...心发布11月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提示——日常饮食谨防食源性疾病本报记者 张家祯近日,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11月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提示,包括预防食源性肉毒毒素和龙葵碱中毒,注意食蟹风险和科学食用柿子等...……更多
耐冷的 “李斯特菌”能致命,也许你家冰箱就有
...要通过食物感染人类,可寄居在人体肠道中,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李斯特菌对各种环境(如低温、高盐、低pH、氧化应激等)的耐受性很强,可以在0~4℃冷藏环境长时间生长繁殖,在-20℃的低温下也可存活1年。 家用...……更多
市疾控中心提示: 夏季这些疾病要注意 2024-05-19 18:00:04 [综合新闻] 太原新闻网 刘涛 2024-05-19 06:00
...心发布提示,夏季要注意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乙脑、布病等疾病。诺如病毒感染: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专家提示,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中国三文鱼产业报告》发布 2024-06-03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5月30日,2024三文鱼产销大会在山东烟台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主办
2024-06-03 14:05:00
乡村振兴|“贷”农渡关 “滩羊之乡”来了建行人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建行的贷款资金来得真是太及时了,不然我这补栏计划要受到很大影响。”家住盐池县花马池镇八堡养殖园区的滩羊养殖大户黄执诚看着手机上到账的50万元贷款
2024-06-03 14:07:00
医生建议:年龄大了,宁愿躺在家里,也别轻易尝试这5种运动
65岁的老张特别不服输,别人到他这个年龄,都是做一些强度低的运动,比如散散步,打打太极,跳跳缓和一点的广场舞,但老张,却爱上了爬山
2024-06-03 14:06:00
在生活中随时抗炎 | 规律运动、睡够、健康饮食等都是抗炎“利器”
提到炎症,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每个人都有过嗓子发炎、皮肤发炎等经历,常认为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预示着比较严重的疾病
2024-06-03 14:03:00
少吃多运动还长胖?那是你掉入了这4个减肥误区
减肥有一个六字真诀“管住嘴、迈开腿”,控制饮食加上运动锻炼,是最健康的减肥方式,但是也有多人即便吃的很少也在运动,却还是减不下来的
2024-06-03 14:04:00
精通竖脊肌拉伸:针对三大组肌肉的专业指南
竖脊肌(Erector Spinae)是背部的三组肌肉,分别是髂肋肌(Iliocostalis)、最长肌(Longissimus)和棘肌(Spinalis)
2024-06-03 14:06:00
医生提醒:过了70岁要少散步,多做2件事,许多老年人不重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我们国家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我国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占比越来越多
2024-06-03 14:07:00
夏天来了,少吃西瓜多吃它,口感清爽又开胃,还是解暑减脂好帮手
夏天来了,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起来,人们也开始寻找消暑的方式。很多人都被西瓜香甜的味道诱惑,纷纷买来一饱口福,但其实夏天少吃西瓜多吃“它”才是明智之举
2024-06-03 14:06:00
“芒种3不吃,吃了人难安”,3不吃指啥?6月5日芒种,懂得忌嘴平安一夏
从时间上来看,6月来临,从节气上来看,夏天的第3节气就要到了,仿佛都在告诉我们今年的二分之一就要过完了,不禁感慨时光匆匆
2024-06-03 14:07:00
高考生多吃此瓜,一清热,二消暑,三补水养胃,不湿不毒,老少皆宜
夏季多吃此瓜,一清热,二消暑,三补水养胃,不湿不毒,老少皆宜一到夏季,各种瓜果就开始大量上市,夏季是吃瓜的好时节,尤其是这瓜
2024-06-03 14:13:00
担心生长激素副作用?科学认知看专家如何解读
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注射用的生长激素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处方药物
2024-06-03 14:19:00
牺牲感太强的父母,养不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在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其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更是深远。然而,我们不难发现
2024-06-03 14:14:00
治疗静脉曲张,中医教您一个泡脚方,不但活血化瘀还能祛除寒湿
很多人的腿上都有静脉曲张,对于女士来说,非常影响美观。其实,不止是外观不好看,还通常伴随这些症状:1、较轻的静脉曲张,容易感到腿部沉重
2024-06-03 14:10:00
上了年纪,不能吃香菜和洋葱?医生多次提醒,只是不少老人不在意
上了年纪的老人,在饮食方面还是有很多禁忌的。比如,有人说要尽量少吃或不吃洋葱和香菜,以免给个人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过,很多老年人并不了解其中的利害
2024-06-03 14:11:00
家常零失败枇杷膏:新手也能轻松制作的美味养生佳品
家常零失败枇杷膏:新手也能轻松制作的美味养生佳品枇杷膏是一种传统的中药食品,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家常零失败枇杷膏的制作方法
2024-06-03 1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