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谨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27 11: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随着春分节气的到来,我市气温逐渐升高,各类野生植物破土而出,各种致病微生物生长繁殖也日趋活跃,同时到了河豚鱼和各种贝类陆续上市的季节。烟台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大家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谨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和有毒动、植物中毒的发生。

预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其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若食物贮存不当,易腐败变质,食用后容易引发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其常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而常见的致病因子包括沙门氏菌、葡萄球菌肠毒素、副溶血性弧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等。

常见的病因食品包括肉与肉制品(如熟肉制品、酱卤肉等)、蛋与蛋制品、奶与奶制品、动物性海产品、米面制品(如剩米饭、米粉等)、生食蔬菜和瓜果等。预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要牢记“食品安全五要点”,即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在安全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材料。

警惕误采误食野菜、野果引起中毒,食用菜豆时一定要烧熟煮透

春季野菜生长旺盛,因误采误食野菜、野果引起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中毒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有毒植物与可食用野菜、野果的外观相似(如毒芹与水芹、马桑果和桑葚等),误采误食后引起中毒;二是有些野菜含有过敏物质或草酸、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天然有害成分,如果过敏体质者食用、烹饪不当或一次食用量过大也会引起中毒。野菜中毒主要发生在家庭和农家乐等场所,野果中毒多因儿童和野外作业者误采误食引起,中毒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多见,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因此,不要随意在公园、路边或野外采摘不熟悉、不认识的野菜、野果食用。

此外,家庭中贮存或加工不当也容易引发中毒。例如,马铃薯存放在阴暗潮湿、未避光的条件下很容易发芽,发芽的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若处理不当食用后可导致中毒;菜豆(如四季豆、扁豆、刀豆等)中含有皂甙和植物血球凝集素等天然毒素,若未充分烧熟煮透,食用后也可导致中毒,因此食用菜豆时一定要烧熟煮透,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和豆腥味再食用。

预防有毒动物中毒,不捕捞、不买卖、不食用野生河豚

预防野生河豚鱼中毒,首先要识别其形状并认识到河豚鱼本身含有有毒成分,每年2月至5月为河豚鱼的生殖产卵期,此时毒素含量最高。河豚毒素中毒发病急且剧烈,潜伏期10分钟—3小时,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随后出现恶心、发冷、口唇及肢端知觉麻痹,心血管系统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最后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预防中毒最有效的方法是不捕捞、不买卖、不食用野生河豚。

另外,贝类中毒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一般情况下,渤海区域在5月份、东海区域在6月份高发,近年发现的高危贝类主要是贻贝(又称海虹、淡菜)和蛤蜊等,主要以麻痹性贝类毒素为主。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有赤潮发生时,贝类大量摄食有毒藻,其毒素在贝类体内累积,当毒素含量超过人类食用安全标准时,就会有中毒的危险。中毒症状主要包括唇、舌、指尖、腿、颈麻木,运动失调、头痛、呕吐、呼吸困难,重症者会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故称麻痹性贝类中毒。预防贝类毒素中毒,要对捕捞的贝类进行毒素监测;对海水养殖区附近的水质进行监测、预报,发生赤潮时,应对养殖的贝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出现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进行催吐,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同时,要保留可疑食物样本及患者吐泻物,以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15: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夏季食源性疾病高发 虾蟹菜豆等食物要烧熟煮透
...提醒,夏季高温多雨,是细菌性、有毒动植物性、真菌性食源性疾病易发、高发季节,夏季注意食源性疾病防范,凉拌菜、生腌、卤味熟食要慎买且少买。凉拌菜加工做到生熟分开凉拌菜加工过程不
2023-07-20 06:47:00
市疾控中心发布预防食源性疾病提示
...自:沧州日报夏季食物中毒事件频发市疾控中心发布预防食源性疾病提示本报讯(记者韩学敏 通讯员高菁)夏季气温高,各种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若不注意饮食卫生,极易罹患感染性食源性疾病
2023-07-27 09:45:00
辽宁疾控发布提示:夏季谨防食源性疾病
...阳日报夏季高温多雨,是细菌性、有毒动植物性、真菌性食源性疾病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夏季常见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发布提示,凉拌卤味、海鲜河鲜、
2023-07-14 03:44:00
夏季预防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小知识
...合微生物生长繁殖,一旦食物储存、加工不当,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产生腹泻、恶心、呕吐、腹痛、脱水、休克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会因器官衰竭而死亡。如何才能预防食源性疾病?现在
2024-05-24 06:59:00
节后警惕食物中毒
...什么是食物中毒据王偲伟介绍,食物中毒在医学上称为“食源性疾病”,它是由含有有害细菌、寄生虫、病毒或化学物质的食物或饮料引起的胃肠道感染或刺激。每个人都可能患食源性疾病,儿童、
2024-02-26 01:21:00
远离食品安全隐患 守好健康第一道防线
...查看配料表,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夏季易引发食源性疾病专家指出,南宁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一旦食物储存、加工不当,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通
2023-06-15 08:59:00
汛期注意饮食安全 这样预防食源性疾病
...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汛期正值食源性疾病高发期,洪涝灾害常伴发食物受淹变质、大量畜禽死亡等情况,易引发饮用水源及食品污染,此时预防食源性疾病尤为重要。中南
2023-08-02 14:39:00
...肝吸虫,它经常出现在醉虾、淡水鱼生里,是我国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之一。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引起急慢性胆囊炎、胆管梗阻性黄疸和胆结石等疾病,严重者可导致肝硬化和肝内胆管癌。淡水鱼里有
2024-07-14 11:34:00
如何保证饮食安全,远离食源性疾病呢?
一、食源性疾病知多少?食源性疾病,通俗的讲就是“吃出来的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致病因素主要包括生物性致病因子、化学性致病因子、有毒动植物等,
2024-06-27 09:4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世界流感日丨流感高发季,科学防护是关键!
大河网讯 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季节性明显,秋冬季为高发期,需科学防治
2025-11-01 10:04:00
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 精准祛“疱疹”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姜媛)近日,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功诊治一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通过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2025-10-31 10:57:00
络活喜进口药:科学降压,阻断疾病连锁反应
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显著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025-10-31 10:58:00
如何找到安全有效控糖方案?NEGEFO糖尼格:从能量本源修复自主血糖调控
控糖已从一个纯粹的医疗议题,迅速演变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全球性健康产业,其发展由不断增长的患病率、预防医学的兴起以及消费健康意识的升级共同驱动
2025-10-31 10:59:00
激活秋季生长力!这些有助于孩子长高的东西别错过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转眼又到了贴秋膘的季节。对于家长们来说,秋天不仅仅意味着天气转凉,更是一个为孩子身高加油冲刺的黄金时期
2025-10-31 11:04:00
深圳永福医院:血液透析患者的“十要、十不要”,切记记牢!
透析十要:健康生活的基石要严格控蛋白:透析肾友需根据阶段调整蛋白摄入量。非透析阶段,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脏负担;透析阶段
2025-10-31 11:38:00
如何找到真正靠谱的护脑方案?2025国际热门方案面世:新型“线粒体激活”技术问鼎榜首
看到父母开始忘记关煤气,在熟悉的街道迷失方向,或是反复询问早已回答过的问题,那一刻的心疼与担忧难以言表。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
2025-10-31 11:39:00
邹平形式多样庆重阳送健康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连日来,邹平市各地以“情暖重阳 送温暖送健康”为主题
2025-10-31 11:41:00
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三红蜜柚+猕宗绿果,解锁秋日营养与美味
又见金秋,又见十月,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活动如期而至。10月9日-29日,润燥低GI的三红蜜柚与地道中华风味的猕宗绿果
2025-10-31 14:53:00
一粒小麦的增值之旅
大河网讯 从一粒小麦,到一捧面粉,再到餐桌上的一个馒头、一盘饺子……在河南,小麦的旅程远不止果腹这么简单。河南工业大学刘昆仑教授
2025-10-31 15:39:00
孕期西药使用:安全用药指南请收好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怀孕,对女性而言是一段充满期待与喜悦的特殊旅程,但孕期身体的变化也让准妈妈们更容易面临健康挑战
2025-10-31 16:44:00
以免疫稳态重建为核心:远大医药STC3141引领脓毒症治疗新方向
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发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危重症,其死亡率高达30-35%
2025-10-31 16:45:00
哺乳期用药:哪些西药会影响宝宝?喂奶时间有讲究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对于哺乳期妈妈而言,生病时用药始终是一件令人纠结的事。一方面,身体不适需要药物治疗来恢复健康
2025-10-31 16:51:00
黄连军教授团队在主动脉外科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黄连军教授团队发表升主动脉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研究成果,依托影像介入科多年诊疗技术及临床数据,纳入目前单中心全球最多的升主动脉吻合口漏22例
2025-10-31 16:51:00
减盐不减鲜,中粮福掌柜减盐特级生抽高品质守护餐饮健康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推进和全民健康饮食意识的普遍提升,倡导低盐、低油、低糖的烹饪理念与量化工具使用,已成为餐饮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5-10-31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