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日常饮食谨防食源性疾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13 04: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陕西省疾控中心发布11月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提示——

日常饮食谨防食源性疾病

本报记者 张家祯

近日,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11月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提示,包括预防食源性肉毒毒素和龙葵碱中毒,注意食蟹风险和科学食用柿子等事项。

预防食源性肉毒毒素中毒

肉毒毒素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性疾病,病死率较高,主要由于食用了被肉毒毒素污染的食品。中毒者一般会在12小时至48小时发病,早期通常有疲倦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后期可出现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引起肉毒毒素中毒的主要是家庭自制的臭豆腐、豆瓣酱、面酱等发酵食品,或风干肉制品。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毒素。肉毒梭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主要以芽孢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和动物的粪便中,很容易污染食物。肉毒梭菌芽孢极其耐热,蒸煮很难将其灭活。但肉毒梭菌是严格厌氧菌,其芽孢在温暖、潮湿、厌氧的环境下才能发芽、繁殖、产毒。因此,氧气和温度是控制肉毒梭菌危害的关键因素。

家庭自制臭豆腐、豆瓣酱、面酱等发酵食品时,应当提前清洁原料、辅料。人们在自制腊肉、腌肉、风干牛肉等肉制品时,应尽量防止肉制品原料在屠宰、贮存、运输过程中被粪便和泥土污染。

人们在选择网购即食食品时,建议不购买、不食用来历不明或小作坊生产的真空包装散装熟肉制品、发酵类食品,特别是需要冷藏保存的即食熟肉制品。

摄入肉毒梭菌芽孢对成人的危害性相对较小。婴幼儿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肉毒芽孢会在婴幼儿肠道中发芽、繁殖、产毒,发生感染性肉毒中毒。因此,一定要科学冲调、制作婴幼儿食品,做好容器的清洁消毒,防止环境中肉毒梭菌芽孢对食品的污染。

预防龙葵碱中毒

冬季,人们经常食用土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村民会储存大量土豆。如果长时间存放或者存放环境的温度过高,土豆就会出芽,芽和芽周围的颜色还会发青。这类土豆会产生一种叫龙葵碱的毒素。

人们如果食用了含一定剂量龙葵碱的土豆,就会出现中毒症状。轻者会出现头晕、恶心、上吐下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昏迷甚至因神经麻痹而死亡。

为预防土豆龙葵碱中毒,人们在挑选土豆时,应注意土豆的皮色,避免购买已发青或部分发青的土豆;在家中,将土豆贮存在低温、通风、无直射阳光的地方,以防土豆发芽;食用土豆时去皮、在水中多泡一会儿、烹调时加入食醋,都可以避免龙葵碱中毒。

科学食用柿子

民间有俗语“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柿子是近期的时令水果。柿子成熟后果实皮薄肉嫩、甘甜味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柿子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所含的胡萝卜素比一般水果高,对眼睛和皮肤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人们在食用柿子时最好不要吃生柿子,也不要吃柿子皮。胃肠功能较差的老人和小孩,尽量不要空腹吃柿子。人们食用没有脱涩的柿子后,柿子中的鞣酸进入胃里,会和食物中的蛋白质类物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鞣酸蛋白,增加消化负担。

如果买回来的柿子较涩,可以把柿子和香蕉、苹果放在一起,进行脱涩。所谓脱涩,是将柿子果实中的大量可溶性鞣酸类物质转为不可溶。现在,市场上买到的柿子一般都是经过脱涩处理的。

柿饼是将柿子去皮,在阳光下自然风干晾制而成的。柿饼中所含的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高,但糖分热量也高,特殊体质人群不建议多吃。

注意食蟹风险

近期,是吃螃蟹的好时节。

螃蟹肉中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组织的生长和修复。螃蟹肉中富含的钙、磷、铁、锌、硒等矿物质,对于强化骨骼、增强免疫力、防止贫血等方面有益。

食用螃蟹好处多,但并非多多益善。蟹肉是引起食源性过敏反应的主要食品之一。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孩子,吃多了螃蟹会诱发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瘙痒、咳嗽、哮喘等症状。中医认为螃蟹属于寒性食物,进食过多容易造成脾胃虚弱,还可能会对本就有胃肠疾病的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使其出现腹痛、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

螃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有多种细菌和寄生虫。人们加工螃蟹时,一定要蒸熟煮透。一般情况下,水开后要再加热15分钟才能起到杀菌作用。如未能将蟹体内的病原体彻底杀灭,食用后容易引起胃肠炎,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败血症。传统的食蟹方法是清蒸并佐以姜醋汁,这种吃法是科学的,既能保证螃蟹体内的细菌、寄生虫被杀死,还能确保螃蟹的原汁原味不被破坏。

人们在购买螃蟹时,应当注意挑选新鲜的螃蟹,不要购买已经死亡的螃蟹。螃蟹死后,其身上携带的致病微生物便利用螃蟹体内丰富的营养物质迅速繁殖,产生毒素。人们食用死蟹后可能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台州人,螃蟹和它不能一起吃!有人吃进医院了
...提醒,这4类人群须慎食螃蟹:1.过敏体质者:螃蟹是引起食源性过敏反应的主要食品,如果是过敏体质,吃后有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咳嗽、哮喘等症状。2.心脑血管病人:因蟹黄的胆固醇较
2024-08-24 10:36:00
海鲜味虽美,要煮熟煮透吃
...的隔夜菜、烧烤、糕点、即食食品特别是海产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逐渐增多。吃了隔夜螃蟹,差点被“放倒”前不久,椒江70来岁的王先生在菜场买了几斤白蟹,当晚将没吃完的熟螃蟹放入冰箱
2023-10-31 00:54:00
...食用后不易消化,且易加重病情。过敏体质者螃蟹是引起食源性过敏反应的主要食品之一,过敏体质者食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咳嗽、哮喘等症状。痛风患者螃蟹的嘌呤含量较高,过多食用可能
2024-10-01 08:01:00
汛期注意饮食安全 这样预防食源性疾病
...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汛期正值食源性疾病高发期,洪涝灾害常伴发食物受淹变质、大量畜禽死亡等情况,易引发饮用水源及食品污染,此时预防食源性疾病尤为重要。中南
2023-08-02 14:39:00
吃柿子不能吃啥子食物
...常喜欢吃的,但是柿子的搭配禁忌非常多,应该特别注意饮食搭配,如果搭配得不正确,很容易出现中毒反应,情况严重的话对生命安全也会造成威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吃柿子不能吃啥子食物。吃
2023-01-07 18:30:00
关注饮食卫生警惕“病从口入”
本文转自:雅安日报 进入五月,天气逐渐转热,各种食源性致病菌繁殖变得更加容易。作为食品安全的头号问题——食源性疾病是需要市民注意的问题。什么是食源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
2023-05-08 08:33:00
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海南省食安办发布秋季开学饮食安全消费提示
...9月5日,为帮助广大师生合理安全饮食,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海南省食品安全办发布消费提示。一、食堂防范要加强,主体责任要落实做好风险排查:全面检查库房内食品、食品添加剂和
2023-09-05 19:25:00
转发注意!除了蓝环章鱼,这些“毒食”也别吃
...登的文章显示,2010年至2020年期间,全国共报告了10036起食源性蘑菇中毒事件,导致38676起疾病、21967人住院
2023-01-19 09:10:00
节后警惕食物中毒
...什么是食物中毒据王偲伟介绍,食物中毒在医学上称为“食源性疾病”,它是由含有有害细菌、寄生虫、病毒或化学物质的食物或饮料引起的胃肠道感染或刺激。每个人都可能患食源性疾病,儿童、
2024-02-26 01:2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 精准祛“疱疹”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姜媛)近日,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功诊治一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通过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2025-10-31 10:57:00
络活喜进口药:科学降压,阻断疾病连锁反应
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显著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025-10-31 10:58:00
如何找到安全有效控糖方案?NEGEFO糖尼格:从能量本源修复自主血糖调控
控糖已从一个纯粹的医疗议题,迅速演变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全球性健康产业,其发展由不断增长的患病率、预防医学的兴起以及消费健康意识的升级共同驱动
2025-10-31 10:59:00
激活秋季生长力!这些有助于孩子长高的东西别错过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转眼又到了贴秋膘的季节。对于家长们来说,秋天不仅仅意味着天气转凉,更是一个为孩子身高加油冲刺的黄金时期
2025-10-31 11:04:00
深圳永福医院:血液透析患者的“十要、十不要”,切记记牢!
透析十要:健康生活的基石要严格控蛋白:透析肾友需根据阶段调整蛋白摄入量。非透析阶段,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脏负担;透析阶段
2025-10-31 11:38:00
如何找到真正靠谱的护脑方案?2025国际热门方案面世:新型“线粒体激活”技术问鼎榜首
看到父母开始忘记关煤气,在熟悉的街道迷失方向,或是反复询问早已回答过的问题,那一刻的心疼与担忧难以言表。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
2025-10-31 11:39:00
邹平形式多样庆重阳送健康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连日来,邹平市各地以“情暖重阳 送温暖送健康”为主题
2025-10-31 11:41:00
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三红蜜柚+猕宗绿果,解锁秋日营养与美味
又见金秋,又见十月,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活动如期而至。10月9日-29日,润燥低GI的三红蜜柚与地道中华风味的猕宗绿果
2025-10-31 14:53:00
一粒小麦的增值之旅
大河网讯 从一粒小麦,到一捧面粉,再到餐桌上的一个馒头、一盘饺子……在河南,小麦的旅程远不止果腹这么简单。河南工业大学刘昆仑教授
2025-10-31 15:39:00
孕期西药使用:安全用药指南请收好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怀孕,对女性而言是一段充满期待与喜悦的特殊旅程,但孕期身体的变化也让准妈妈们更容易面临健康挑战
2025-10-31 16:44:00
以免疫稳态重建为核心:远大医药STC3141引领脓毒症治疗新方向
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发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危重症,其死亡率高达30-35%
2025-10-31 16:45:00
哺乳期用药:哪些西药会影响宝宝?喂奶时间有讲究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对于哺乳期妈妈而言,生病时用药始终是一件令人纠结的事。一方面,身体不适需要药物治疗来恢复健康
2025-10-31 16:51:00
黄连军教授团队在主动脉外科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黄连军教授团队发表升主动脉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研究成果,依托影像介入科多年诊疗技术及临床数据,纳入目前单中心全球最多的升主动脉吻合口漏22例
2025-10-31 16:51:00
减盐不减鲜,中粮福掌柜减盐特级生抽高品质守护餐饮健康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推进和全民健康饮食意识的普遍提升,倡导低盐、低油、低糖的烹饪理念与量化工具使用,已成为餐饮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5-10-31 17:30:00
中国美学走向世界:于建华医生与《五维美学》的跨文化实践‌
‌北京好年华眼整形中心创始人于建华医生,作为拥有30余年眼部整形与年轻化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其职业生涯贯穿了医学技术与美学哲学的深度融合
2025-10-31 20: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