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网笃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春节假期结束,节后返程高峰到来,人员流动性大。一些传染性疾病随之而来,趁机偷袭我们的身体。
近期,除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外,海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这里特别提醒,还要注意以下6类健康问题。
“追着热闹走”的呼吸道传染病
疾病特点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人体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冬春季气候变幻多端,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若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未及时治疗,可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同时可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致使感染率迅速上升。最常见的有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
原因分析
冬春季,空气干燥、温度偏低,适合病毒的生存,春节期间人际往来变多,走亲访友、外出旅游活动增多,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风险提高;大人、小孩尽兴玩乐,放松心情,饮食和睡眠不规律,生活节奏被打乱,人体抵抗力显著下降,给病毒可乘之机;公共场所聚餐活动的频繁,空气中残存的病毒、细菌浓度高,也易造成人群的感染。
防病提醒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肘等遮住口鼻。
出门戴口罩,一旦进入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正确佩戴口罩,分清正反面、上下顺序,完全遮住口鼻。
减少外出和聚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注意规律作息,不暴饮暴食,不熬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居家日常卫生,勤开窗通风。
及时接种疫苗,目前接种疫苗依旧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随时偷袭”的病毒感染性腹泻
疾病特点
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十分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常因感染诺如、轮状等病毒引起。
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呕吐、发热等症状,有时可出现肠套叠、肠出血、脑炎等并发症。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主要经口腔、消化道及粪便传播,此外还可经气溶胶、飞沫传播。
原因分析
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并且病毒变异性强,抵抗力稍微弱一点的人体都易被感染,主要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所致,冬季高发。
防病提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干净食物。
肥皂水洗手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洗手时要求在肥皂起泡后至少持续搓手10秒以上。
发现家庭其他成员腹泻后要及时就诊进行筛查,正确处理呕吐物,避免交叉感染。
“乘虚而入”的食源性疾病
疾病特点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摄入的方式和途径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起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
此类疾病以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为主。
原因分析
春节期间,许多家庭会大量采购和储备食物,宴请亲友的餐桌都很丰盛,经常会有不少剩饭剩菜,容易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饮食不加控制,孩子暴饮暴食、成天与零食、饮料打交道,容易导致三餐失衡。
此外,孩子们边玩边吃的行为,恰恰就忽视了饮食的卫生,从而致使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乘机侵入消化道。
防病提醒
妥善贮存食物很重要,食品要注意冷藏低温保存,熟食不能存放太久,最好煮熟后两个小时内吃完。
养成适量烹饪的习惯,尽量以每餐吃完为宜,剩饭剩菜容易滋生细菌,食用之前一定要彻底加热,一般加热到100度,5分钟以上才可消灭致病菌。
处理食物时要生熟分开,使用完后要及时清洗消毒。
把好病从口入关,教育孩子做到“三不要”。一不要吃不洁或者过期的食品;二不要暴饮暴食;三不要吃得太“杂”,尤其是要限制零食、饮料等。
在家或外出就餐时,最好实行分餐制或公筷制。
“防不胜防”的一氧化碳中毒
疾病特点
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吸入的一氧化碳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氧气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失去携氧能力,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缺氧,从而诱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急性疾病。
一氧化碳中毒后常以大脑缺氧为主,轻者出现眩晕、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如经及时救治,通常预后良好。重者出现意识模糊、深度昏迷、甚至可能死亡。
原因分析
冬季北方天气寒冷,农村地区常采用煤炉、火盆取暖,加之门窗紧闭,空气流通性差是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煤气泄漏、燃气热水器出故障也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防病提醒
家庭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定期检查炉具,保持烟筒、风斗畅通;要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
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质量合格的燃(煤)气器具,须请专业人员安装,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不要私自更改燃气、煤气管道设施。
定期对燃气、煤气灶具的气罐、减压阀、皮管以及燃气、煤气管道进行检查,如发现有老化、破损、锈蚀、漏气或关闭不严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和维修。
如发现可疑患者,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同时叫救护车,随时送往医院抢救。
“不容忽视”的心脑血管疾病
疾病特点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
原因分析
冬季低温,容易引起血管收缩痉挛,使血流不畅,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减少,心脑血管供血供氧不足,容易突发心绞痛、心脑梗塞等。
防病提醒
注意保暖。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睡前泡脚,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
避免晨起时突然高强度锻炼。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冬季更应该注意。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预后。
每餐要控制饮食总量。调整饮食结构,戒烟少酒,劳逸结合,同时减少钠盐摄入,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不可小觑”的其他健康问题
谨防烟花爆竹伤害
每年春节期间,小孩玩烟花爆竹不慎受伤的事故屡见不鲜。烟花爆竹应到有销售许可证的专营公司或商店购买。不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加油站、柴草堆放处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儿童应在成人的监护下燃放烟花爆竹,一旦发生爆竹伤人事故,应立即就近求医。
安全出行,保护你我他
驾车出行前应提前了解气象和路况信息,尽量减少或避免在大雾、雨雪天气驾车出行,提高出行安全意识,严格执行交通规则,安全行驶,保护你我他。
谨防动物抓咬造成新的危害
近年来,饲养宠物成为时尚,农村地区流浪狗、猫也逐年增多,因被动物抓伤、咬伤的事件经常发生。节日期间鞭炮齐鸣,鼓乐大作,发出的噪音会使动物烦躁不安,产生攻击性,伤害人类。一旦被动物咬伤,不管伤势严重与否,都要尽快到医院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疫苗,必要时接种狂犬免疫球蛋白。
(来源:海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11: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