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许晓春对于闽南人来说,除了粥饭之外,面线就是餐桌上的常客了。早餐吃面线糊,一早有精神头;夜宵来碗鸭肉面线,外加烧酒配话仙。宴席上总是少不了一道炒面线,老朋友聚餐不点个蚵仔面线、...……更多
厦门人的地道年味是啥味?
...、马蹄酥、寸枣……许多市民记忆中的厦门年味,离不开闽南“老味道”。前天上午,记者来到八市红发糕饼店,遇见络绎不绝的顾客。店铺工作人员说,再过几天顾客可能会挤满柜台,大排长队。“红糖年糕是老厦门人过年必...……更多
八所高校派出大厨到厦门大学交流 每所分享3-6道当地美食
...动将持续到11月30日。参加高校有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闽南师范大学、莆田学院、三明学院、宁德师范学院、龙岩学院、武夷学院。每所高校都带来所在城市具有代表性的三到六道小吃。譬如说,福州大学的食堂大厨,带来了...……更多
闽南人爱的冬瓜 全身都是宝
...煮出的汤有着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香露瓜茸是早年闽南夏秋的时令菜,取材冬瓜,巧用鸡汤,冬瓜去皮和瓜瓤后切块上蒸笼,蒸后用铁汤匙刮起瓜茸,盛入汤碗。倒入鸡汤煮沸,调味后滤入瓜茸碗内,再入蒸笼后取出上席...……更多
“让更多孩子爱说闽南话”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让更多孩子爱说闽南话”厦门市莲花小学教师张碧虹多年坚持闽南话公益教学张碧虹教孩子们唱闽南童谣。记者 王世伟 摄晨报记者 林爱玲 实习生 陈凯玲“正月甘蔗节节长,二月青果双头黄……”近日,...……更多
“希望更多人爱上闽南文化”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湖里区退休职工黄慧华投身闽南话教学和教材编撰工作:“希望更多人爱上闽南文化”黄慧华在课堂上开展闽南话教学活动。《闽南话》。 晨报记者 顾婧凌今年新学期开始,厦门市湖里区老年大学闽南话...……更多
这群大师傅带着厨房到处跑——听乡厨说乡宴新变化
...家“移动饭店”,到乡间感受浓浓烟火气,听大师傅介绍闽南乡宴近年来的变化。现场11月17日下午4点多,集美区东安村,一场乡村喜宴开办在即。村中空地上,大棚、桌椅、碗筷等硬件设施已“就位”,红彤彤的棚顶颜色映在...……更多
新加坡导演梁志强闽南行:想拍闽南元素喜剧电影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东盟专线】新加坡导演梁志强闽南行:想拍闽南元素喜剧电影中新社漳州3月11日电 题:新加坡导演梁志强闽南行:想拍闽南元素喜剧电影作者 廖珍妹正在厦门大学举办电影作品展的新加坡导演梁志强,...……更多
唱响闽南歌 打造音乐文化品牌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唱响闽南歌 打造音乐文化品牌“2023世界闽南语金曲盛典”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走向世界《爱拼才会赢》词曲作者陈百潭现场领唱这首经典闽南歌。晨报记者 谢祯11日晚,“2023世界闽南语金曲颁...……更多
用音乐为两岸传情 第十七届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举办
...供图东南网12月30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昨日,第十七届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暨海峡两岸(厦门)闽南语音乐大奖赛在厦门闽南戏曲艺术中心举行。据介绍,本次大赛共收到了来自海峡两岸的数百首优秀闽南语歌曲,歌曲的...……更多
文旅融合显活力温馨服务聚人气 湖里区春节假期接待游客逾147万人次
...里区各大商圈在春节期间人气十足,图为SM城市广场。 闽南民俗文化表演在五通码头举行。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庄筱婧 陆晓凤 通讯员 翁德隆 杨诗悦 图/湖里区文旅局 提供)今年春节,厦门被央视列入“北方居民过年...……更多
“哇爱哩”!唱响闽南话情歌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合唱团与社区青年、游客一起唱闽南话情歌。记者 陈翠仙 摄晨报讯(记者 陈翠仙)5月19日,为庆祝第14个“中国旅游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哇爱哩”青年闽南话情歌街区互动活动在厦门沙坡尾举行,提前...……更多
... 通讯员 罗颖)近日,两岸青年跨界艺术孵化基地在厦门闽南大戏院落户。据闽南大戏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立该孵化基地是主动融入两岸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创举,旨在携手台湾广艺基金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孵化原创剧...……更多
安家厦门 老外成了“中国通”
...、点外卖样样精通,还学着给家人做中餐;有的除了会说闽南话、喜欢喝茶外,还致力于向世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2023年即将结束,本期家访,记者走进两位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家中,听他们讲述在鹭岛的2023年生活以及2024年的...……更多
...码头将举办“启动启航仪式”,现场将有非遗体验市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图文展、“乐动厦门”休闲浪漫体验季茶文化、咖啡文化展示等,还有非遗节目表演,部分市民游客将搭乘“非遗之旅”航班从第一码头驶向鼓浪...……更多
同安封肉 酥烂爽滑
...她最有发言权——自6岁起,吴招治就跟着长辈学习制作闽南美食,至今,已传承手艺超过半个世纪。这份寓意封官高升的硬菜,由猪肉、海货、香料等烹制而成。经过数小时土缸与柴火的焖煮,呈现出浓郁鲜香的味道和酥烂爽...……更多
厦门春卷白灼海鲜 咱厝美食好“享瘦”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减肥食谱官方版本出炉 “闽南版”食养菜单也来了厦门春卷白灼海鲜 咱厝美食好“享瘦”营养专家说菜谱可参考,把握“热量缺口”准则最重要本报记者 房舒 实习生 方铭媛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肥...……更多
...舒怡以传统形式,向非遗传承人汪怡红拜师,要跟随这位闽南童谣传承人学习闽南童谣。汪怡红是禾盛幼儿园园长,她介绍说,2007年,闽南童谣先后列入厦门市市级和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更多
厦门人文新地标金沙书院主体封顶,计划今年年内完工!
...通最便利、商业配套最好的CBD片区,项目最显著特色便是闽南红砖古厝的设计外观,南主楼一进院门口,一根根方形大柱子,现场工人正在用刷子等工具,对柱子进行清水混凝土表面清理,动作尤为细致。“按照设计,柱子不会...……更多
“近便利”台胞服务专区厦门揭牌 台胞连称“真便利”
...揭牌成立。揭牌成立仪式。徐天祥 摄“近便利”发音与闽南语“真便利”谐音,对于办事台胞富有亲和力;设计的标志LOGO将“近便利”三个字组合设计为一艘闽南风格的画舫,代表台湾同胞乘“小三通”航船驭风而来,表达为...……更多
...医疗卫生、邮政电信、餐饮住宿、司法系统、口岸设施、闽南风俗等。2021年,厦门市还印发《厦门市市城范围内公共场所双语标志标识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方案》,市外办协助市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全市市域范围内公共场所双...……更多
“最佳机位”提供免费粥面 游客点赞“厦门温度”
...客为“厦门温度”点赞。清水宫坐落于殿前社,这座极具闽南特色的古建筑离高崎机场很近,能拍到飞机与宫庙“同框”,因此备受摄影爱好者青睐,在网上迅速走红。“很惊喜,本来是拍飞机,没想到还有免费的粥面可以吃!...……更多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味蕾记忆闽南人与番薯 ●许晓春番薯,又名地瓜、红薯,早年曾是闽南人三餐的辅助主食,“番薯烧、芋仔冷”“吃番薯、配海鱼”等民间谚语从一定程度上道出了闽南人与番薯的深厚渊源。厦门大学校...……更多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大熊猫思筠筠的闽南话昵称翻译引争议——“古意”是何意?厦漳泉网友各有说法 【泉州】忠厚老实,形容一个人不爱计较【漳州】意为待人热情【厦门】既有忠厚老实之意,也有热情好客之意视频截图...……更多
千姿百味“粽”关情 闽南粽子里的传承交流融合故事
闽南粽子随先人过台湾下南洋经传承发展,衍生出多样口味与形态成为中华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千姿百味“粽”关情今天是端午节,本报为您讲述闽南粽子里的传承交流融合故事何芝骅(左一)教台胞包粽子。(厦门日报记者 ...……更多
闽南小吃千千万,但它必须NO.1
...权转载自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作者 | 风物菌对于离家闽南人来说,面线糊是剪也剪不断的乡愁。 在这碗乡愁里,包容了闽南的山川湖海,汤底用猪骨、海鱼、海蟹、干贝熬煮,鲜美尽情释放。丝线一样细的面线,入口如丝绸...……更多
2023(菲律宾)世界闽南文化节论坛举行
千年海丝路 共叙闽南情泉州网11月4日讯(记者 陈智勇 通讯员 刘攀 许华鑫 黄小玲 文/图)千年海丝路,共叙闽南情。4日下午,2023(菲律宾)世界闽南文化节论坛举行,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菲律宾马尼拉共同探讨“闽南与吕宋...……更多
闽南吃姜暖人胃
...辛辣的味道受到各地人们的喜爱,在民间被广泛使用。在闽南,食用姜的历史也相当悠久。不同于辣椒的燥热,姜的性质温和,更适宜湿热地区的闽南人日常食用。姜不仅可以去除食材的腥味,还可以增加食材的鲜味和功效。闽...……更多
长假期间 我市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备受市民游客青睐
...体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我对厦门、对闽南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昨日,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王文来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在厦期间,他不仅在厦门朋友的带领下体验了金榜公园的茶桌仔文化,还专门前...……更多
本土导演执导全程在厦取景 电影《狭路\\\
...门、斗西路、海沧大桥、沙坡尾等。除此之外,影片还将闽南元素、闽南生活方式巧妙融入剧情,如歌曲《望春风》、背心短裤人字拖的闽南着装“三件套”等。市民袁女士观影后表示,电影既搞笑又温情。她说,厦门本土能出...……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家庭医生健康科普系列之儿童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鲁网6月24日讯关于儿童接种疫苗的小知识,荣成市荫子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孙永红表示: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2024-06-24 19:00:00
南阳市中心医院专家介绍:何为“冬病夏治”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焦广超 通讯员 杜怡霏)走过滚滚麦浪,迎来了炎炎酷暑。经历了甲流、乙流,支原体感染,还有腺病毒等等
2024-06-24 18:22:00
“咔咔”几下不疼了!双桥正骨传人手法独特,展神奇正骨术
王成玉院长北京双桥正骨医学研究院王成玉院长是“双桥正骨”第六代传人,“双桥老太太罗有明”入室弟子,北京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出诊
2024-06-24 18:26:00
浅谈——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优势
卢世秀主任医生简介:北京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卢世秀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每周一下午北京市优秀名中医、首批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2024-06-24 17:55:00
它是糖尿病的“导火索”?想要血糖平稳,这几物最好别吃
深冬之夜,退休工人王大妈正对着一锅刚炖好的白菜豆腐汤赞不绝口,她的孙子小杰却在一旁嘀咕:“奶奶,听说白菜对糖尿病不好?”王大妈一脸惊讶
2024-06-24 19:40:00
高血脂患者需谨慎:香菜及这些蔬菜或应减少摄入
在繁华的都市,王先生的家总是热闹非凡。每天傍晚,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共享着家常便饭,这是他们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光。然而,最近王先生却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2024-06-24 19:37:00
饭前喝汤,胜似药方!推荐5道汤,营养美味,每天喝一碗身体棒
想要身体好,吃饭要养成好习惯,老话说:“饭前喝汤,胜似药方”,若能在每次吃饭前喝碗汤,既能滋润肠道,还能控制饮食,对身体更有利
2024-06-24 19:41:00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人的长寿是违反科学道理的,真是想不通
邻居大奶奶97岁了,她有4个儿子,3个女儿,大曾孙都21岁了,四世同堂。一家人都宠着大奶奶,她性格开朗,经常被孙子逗得哈哈大笑
2024-06-24 19:38:00
尿酸高的人,一般会有3个异常,睡觉时可能会更明显,要及时排酸
尿酸是嘌呤的最终产物,正常情况下生成和排泄尿酸处于平衡状态,尿酸生成量和排泄量不平衡时,会导致血尿酸升高,进而诱发痛风
2024-06-24 19:35:00
春季养生,记得“少吃酸多吃甘”,这几种菜,养脾胃、补阳气
食补,有利于提高免疫力,抵御外邪入侵!所谓食补,中医称为饮食调补学,是利用食物本身的作用来维护人的身体健康,《千金要方》中专门有一卷为“食治”
2024-06-24 19:43:00
吃了这么多年早饭,很多人却吃错了,这3个错误对身体伤害很大
早餐是我们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因为人经过七八小时的睡眠,胃中的食物已经消耗殆尽,为了开启活力的一天,吃好早餐是非常重要的
2024-06-24 19:44:00
中老年,少吃猪肉,多吃这3样,一周吃2次,头发黑密,气色好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饮食对于身体健康和头发健康都非常重要。大多数人补充营养就首选吃肉,肉确实是强身健骨的首选,很多肉都是高蛋白低脂肪
2024-06-24 19:47:00
经常这样“喝汤”,那你离医院就不远了,你昨天其实还在这样做
汤有很多种,菜汤是以蔬菜为主要原料而煮开的汤,大多数蔬菜的营养共同点是:富含维生素C、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
2024-06-24 19:44:00
肝脏是“生命的化工厂”,记得多吃这五样,补肝益肾,安神助眠
你知道吗?我们的肝脏就像是生命的化工厂,它承担着分解代谢、排毒解毒等重要功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想要保持健康
2024-06-24 19:50:00
这些食物是补血“圣品”,秋冬吃最佳!你别错过了
女人要漂亮,除了化妆,中医美容最注重三点:健脾、补血、补肾。一是健脾。脾胃好,粗茶淡饭也是补;脾胃差,燕窝鱼胶也白吃。二是补血
2024-06-24 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