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许晓春
有一次回斗西路,突然感觉有一股熟悉的香气飘来,找了半天,才发现,原来是记忆中的“冬瓜香”。
那是我刚入职时,附近一家餐室做的“冬瓜盅”。掀开碧绿的瓜盖,冬瓜盅里的汤水香气四溢,看似汤清如水,往里一捞,肚尖、鸡肉、干贝、虾米一拥而上,让人垂涎欲滴。
“冬瓜盅”,又名“冬瓜钟”,名字想必和菜肴的形状有关,厦门老一辈文化专家杨纪波先生有这样的记载:“用圆形,三、四斤重的矮小冬瓜一个,不削皮地洗净,把瓜顶切成像‘茶盅’的钟盖,挖出瓜瓤,填上虾米、贝干、肉丁等配料,再合上盖,安置在大碗里,放进蒸笼,蒸到皮黄瓜烂,就成为形似大茶盅的‘冬瓜钟’了。有的还精工在瓜皮上雕刻花纹,很是别致,是厦门人和广东人所喜欢的消夏名菜。”
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厦门有名的广东菜馆,如鼓浪屿的广州酒家、中山路的广丰和冠天等都有制售“冬瓜盅”,亦称“八宝冬瓜盅”,味清而鲜美。其做法是选用一个不大不小的冬瓜,切为两端,取用一端,挖去瓤和籽后,将香菇、虾仁、猪肚、莲子、冬笋、鸡鸭内脏等放入其中,加少许清水炖熟即成。有时,厨师们还会在冬瓜的外皮雕刻上节日喜庆词句或花鸟图案等,很是雅致。觥筹交错之下,菜毕盅空,插上明烛,遂为“冬瓜灯”,不愧为当时美味又美观的名菜。
冬瓜是味道非常淡的一种蔬菜,素烩或炖汤为佳。冬瓜加点鲜姜丝煮汤,清素可口;或者和肉、排骨、鸡鸭一起炖,另有一番滋味,大块的排骨和冬瓜相遇,熬煮出的汤有着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香露瓜茸是早年闽南夏秋的时令菜,取材冬瓜,巧用鸡汤,冬瓜去皮和瓜瓤后切块上蒸笼,蒸后用铁汤匙刮起瓜茸,盛入汤碗。倒入鸡汤煮沸,调味后滤入瓜茸碗内,再入蒸笼后取出上席。菜品如白玉凝脂,汤汁入口细腻滑润,兼具冬瓜和鸡汤的鲜美,别具风味。
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含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和钙、磷、铁,且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低。常食冬瓜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因此是素食者常用于烹饪的主要食材之一。同时,因冬瓜肉洁白通透,寓示着纯净的菩提之心。
南普陀素菜馆有一道名菜“前程似锦”就是取材于冬瓜。厨师将冬瓜刻成空圆状,胡萝卜刻成古铜币状,豆腐抹成泥入味,与辅料一起,装入挖空的冬瓜里,上蒸笼蒸熟后淋上芡汁点缀即成。这一串串喜庆而栩栩如生的“铜钱”,让人不忍下箸。“前程似锦”的美好寓意,在这道神形兼备、软糯清鲜、晶莹剔透的菜肴里,带给人们实实在在的惊喜,也成为荣获第四届中国美食节“中国名宴”的菜肴之一。
冬瓜全身都是宝,将冬瓜削下的皮和挖掉的瓤一起煮汤,这做法、取材与有着美名“翠翡衣”的西瓜皮所煮的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夏天解暑的清凉饮料。此外,闽南民间有些地方会把冬瓜和荸荠、萝卜、莲藕、丝瓜等五种菜蔬,绞成生汁,俗称“五汁”,当药汤内服。
喜欢吃甜的闽南人,还会把冬瓜用糖渍做成蜜饯。冬瓜糖色泽洁白,质地细润脆嫩,清甜绵柔,是很好的茶配。把冬瓜糖放入开水中浸泡,则变成味道清甜可口还能降火的冬瓜糖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7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