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著作传世。在网上搜戴杰词条时,却有著作《敬简堂学治杂录》随之出现,于是笔者认真浏览了相关内容。 《敬简堂学治杂录》约42000字,分为4卷。以那时的刊印技术看,也是一本不薄的书了。这本书收录的内容,从文体形式...……更多
平遥:平陶同音别字
...者实为一地,都是指春秋晋国大夫的墓地。胡鸣玉《订讹杂录》:“九京即九原。指其冢之高曰京,指其地之广曰原。则九京、九原本通用。”可以看出古人都认为:太原郡的京陵县即因是晋大夫九京墓地而得名。当时“其故京...……更多
古代人中秋节怎么过,也会放假吗?
...秋、秋分、立夏、立冬、每旬,并给休假一日。”《文昌杂录》里说:“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天庆节、上元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腊各三日,立春、人日、...……更多
增增减减话“休沐”
...制度,但大量增加休假的时长。据宋庞元英所撰的《文昌杂录》记载:“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还在唐代各种休假节日的基础上,大刀阔斧地开创了“天棋节”“...……更多
...取进士二百七十四名,其中会元为后来大名鼎鼎的湖南茶陵县人谭延闿,殿试三鼎甲分别为直隶肃宁县人刘春霖、广东清远县人朱汝珍、广州驻防正白旗汉军人商衍鎏。翌年科举废除,因此本应在丁未年(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更多
六堂与清代萍乡科举
...诰,被乾隆皇帝称为“江西大器”;榜眼——文廷式,是光绪帝瑾妃、珍妃的老师,维新变法的重要人物;传胪(二甲第一名)——王景澄,与晚清重臣李鸿章、左宗棠交往密切。清代萍乡有举人147人,亦居袁州府之首。清代袁...……更多
历史上流血最少的一次兵变,赵匡胤为什么要放过柴宗训幼子?
...用,最后郁郁而终。 这个故事记载在北宋的笔记《随手杂录》中,属于野史。但野史也不是完全没有可信性。《随手杂录》的作者叫王巩,是宋神宗时期的一位官员,距离陈桥兵变约有一百年的时间。他的祖父是宋真宗时期的...……更多
鳌峰书院:东南第一学府
...围广泛,写了大量的读书札记,后人把它名为《云左山房杂录》。林则徐还认真学习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者,诸葛亮、范仲淹、李纲、岳飞、文天祥、于谦等的英雄事迹使林则徐深受教育,培养了其对民族英雄和爱国者的...……更多
荔枝入馔庆丰年
...文化感的菜式,它还有个好听的别名,叫红云宴。《负暄杂录》记载,南汉后主刘鋹每到蝉鸣荔熟时便喜欢在荔枝树下设宴款客,饮酒啖荔。《华阳国志》说:“有荔枝园,至熟,二千石常设厨膳,命士大夫共会树下食之。”昔...……更多
...唐朝著名音乐理论家,他善音律,能自度曲,所撰《乐府杂录》记述了唐代以前的音乐情况,谈到一些演奏者的姓氏和遗闻轶事,可以补《教坊记》一书所记的不足,还记录了唐代的俗乐采用弦乐器琵琶来定律,这对在音律方面...……更多
三千宠爱在一身,杨贵妃为何没有成为皇后
...,笔者查阅了大量史料,今天好好说说。笔者查阅《明皇杂录》、新旧《唐书》等多种史乘的记录,可以或许证实白居易的描绘是属实的,并不是文学浮夸。《书》杨贵妃传有对于杜牧《过华清池绝句》名句“一骑尘世妃子笑,...……更多
贾氏代有廉吏出
...可怕!”最终,他保护军饷有功,升为京山县丞,又补江陵县虎渡口巡司。在职期间,贾镜湖拒绝任何请客,不接受礼品。家中贫困,他命家人以纺织为业,补贴家用。当地利病兴革,贾镜湖不遗余力,当时每年要兴修水堤,防...……更多
他是乾隆看好的皇帝人选,才华横溢却因为一个毛病与皇位无缘
...的、不一般的人,这说明永瑆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啸亭杂录》中亦有记载“永瑆幼时握笔,即波磔成文”,大意是说他天赋异禀,拥有落笔成诗的能力。永瑆的嫡福晋更是经过了精挑细选的,是乾隆最器重的大臣傅恒的女儿,...……更多
...国历史上生活最舒服的朝代,假期自然也不会短。《文昌杂录》载:“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另外,宋朝的地方官衙,每年腊月二...……更多
...分别被封为曹王、蕲王。北宋文学家王巩在其著作《随手杂录》中记载,柴熙让被赵匡胤过继给潘美,后改名潘惟吉。(也有人说,为了躲避赵匡胤的追杀,改名换姓了)柴熙诲被赵匡胤过继给越国公卢琰。这二人是否有血脉流传?...……更多
为什么唐代的舞马表演如此隆盛呢
...到了严重的破坏,典型的例子就是安禄山的例子。《明皇杂录》”自是因以数匹置于范阳“,唐太宗在安史之乱时,将舞马留在了范阳,《明皇杂录“一日,军中享士,乐作,马舞不能已,厮养皆谓其为妖,拥彗以击之。马谓其...……更多
陈晓平:礼亲王世铎小传
...系在清代拥有尊贵地位。第六代礼亲王昭梿,著有《啸亭杂录》及续录等书,记录清代朝章国故,颇有史料价值,嘉庆二十年因侮辱大臣、虐待庄头被褫夺王爵,圈禁三年,道光九年郁郁以终。昭梿被夺爵,爵位由从弟麟趾承袭...……更多
纪晓岚:清朝才子的争议,揭秘其风流传闻
...吧,他的这些故事流传下来,绝非空穴来风。更具《啸亭杂录》的记载:“公(这里的“公”指的就是纪晓岚),今年八十,犹好色不衰。”书中除了记载纪晓岚好色之外,还说他,每天吃肉,不吃一点米谷,因此有人说纪晓岚...……更多
从华金寿日记看晚清主考官忙啥
...成 整理 凤凰出版社《华金寿日记》包含三种,第一种是光绪五年主考湖南乡试日记。第二种题作《督学中州日记》,所记起自光绪十一年八月初一奉旨出任河南学政,止于光绪十四年巡考行至郑州。第三种题作《督学山左日记...……更多
山南水北澜阳书院
...砚仲,福建闽县人,咸丰元年举人,和倪昌燮一道编纂了光绪版的《吴桥县志》。此举极大限度地撑大了澜阳书院的文化品位和学术格局,将澜阳书院融入了华夏书院的星河,尽管一时光亮微小,却也是最有生机和动能的一颗行...……更多
“开元盛世”为何会终结
...刑部尚书,宣武军节度使。他在大中九年,撰写了《明皇杂录》一书,其中有一篇讲述杨国忠儿子杨暄的文章。 杨国忠的儿子杨暄参加明经考试,礼部侍郎达奚珣主考,杨暄没考过,达奚珣准备将他除名不选。但是又害怕杨国...……更多
永瑆:乾隆最有才华的儿子,险些继承皇位却因精神分裂而亡
...握管,悬腕书之,故王广推其语,作拨灯法。”(《啸亭杂录》)“永瑆名重一时,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论者谓国朝自王若霖(澍)下,一人而已。”“诒晋斋书,素未究心,但知其从赵承旨上溯欧阳率更,虽偶涉诸...……更多
...间,顺治偶然看到图海,从此改变了图海的命运。《啸亭杂录》记载: 上心识其人,欲重用之。恐犬不服,因谓众辅臣曰:“某中书举趾异常,当置于法。”也就是说,顺治帝见图海举止异常,打算重用图海,但又怕其他人不...……更多
风雨野史亭
...凡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亲为记录,虽甚醉不忘,于是杂录世事至百万余言,捆束委积,寒屋数楹,名之曰野史亭,书未就而卒。”诚哉斯言! ……更多
为何说唐伯虎点秋香经不起考证?
...判断,宋居士很有可能是明代天启前后的人,他在《蕉窗杂录》的笔记中,综合了《耳谈》《露书》《泾材杂记》等几种说法,第一次让唐伯虎点上秋香,其经过抄录如下:“唐子畏被放后,于金阊见一画舫,珠翠盈座,内一女...……更多
...《东坡逸事编译注》以名言、爱才、文章、诗词、家事、杂录等16个类别,立体展示了苏东坡为人为文为官的生活情操。现当代作家学者对苏东坡的研究太多,寻找新角度、新切口走进有趣的苏东坡,至关重要。这不是普通的文...……更多
同名又同姓,此“会馆”非彼“会馆”
...士子们解燃眉之急?考试取士,从隋唐经宋元明,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9月2日废除科举,延续一千三百余年。陈独秀先生参加过在南京举行的江南乡试,他在《实庵自传》中说:“因为那一时代的社会,科举不仅仅是一个...……更多
...之间的一些恩怨情仇,看一看到底是谁更有道理。《啸亭杂录》:"国初鳌拜辅政时,凡一时威福,尽出其门。"鳌拜画像小皇帝登基,顾命大臣在一旁辅说到康熙皇帝和鳌拜之间的症结,其实就在于皇帝登基的时候,先皇为了能够...……更多
...鲜到处都有,古人只会说“水陆杂陈”(出自唐人《明皇杂录》),“水”指淡水。讲“海鲜”当然得靠近海洋,正是在这一点上,“小扬州”的津沽胜过曾是老大哥的扬州。运河交通把鲁菜系和淮扬菜系的影响带给津沽。我听...……更多
盘点中国古代五大“流放地”,沧海桑田中的历史变迁
...前,挨饿是常事,有名的地方是“宁古塔”,《研堂见闻杂录》中有:“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还有人说:“人说黄泉路,到了宁古塔,就是有十个黄泉也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