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是抗联将士传唱最多的歌曲之一。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歌词中的“红光”,正来自于一位抗日民族英雄——李红光。
如今,来到吉林省磐石市,李红光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
李红光,1910年生,是磐石抗日游击队创始人之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杰出将领,更是杨靖宇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
1930年3月,李红光在伊通县三道沟组建了劳农赤卫队并担任队长。
1930年8月,中共磐石县委成立,李红光被吸收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8月,中共满洲省委为了加强对群众抗日斗争的领导,建立磐石中心县委,并建立中心县委领导下的双(阳)伊(通)特别支部,李红光担任特别支部组织委员。
“九一八”事变后,李红光等组织专惩汉奸的“打狗队”,任队长。
1932年2月,他调任磐石中心县委委员,并担任磐石赤色游击队队长。
1932年6月,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对外称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第四军第一纵队)在磐石地区宣告成立,李红光在队部工作。义勇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杨靖宇任代理政委,李红光任教导队政委。
1933年1月到5月初,日本侵略者对磐石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围剿,在杨靖宇的指挥下,李红光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术,粉碎了这四次围剿。
1933年8月15日,以杨靖宇为政委、李红光为参谋长的抗日军联合多支抗日队伍包围了呼兰集场子,战斗持续到第三天时,李红光教导队的神枪手将汉奸伪自卫团团长高锡甲击毙,极大地提高了南满游击队的威望。
1933年9月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李红光任师参谋长。
1934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李红光任第一师师长兼政委。
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杨靖宇与李红光等共产党人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斗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
李红光每到一地,总是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在战斗中,他总是冲杀在前,撤退在后,深受广大战士们的信任和爱戴。
1935年5月,他在战斗中胸部中弹,转移到新宾和桓仁交接处的黑瞎子望密营中,因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25岁。
如今,在磐石市,有一所以李红光的名字命名的学校——红光中学,学校内有占地300余平方米的李红光纪念馆。
“我希望把这些红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在学习中更好运用这些知识,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而是迎难而上,争取更好结果。”红光中学高一学生、李红光纪念馆第八批讲解员陈姝霏说,当讲解员的经历让她知道了更多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故事,感觉受益匪浅。
据了解,1996年以来,红光中学先后被各级党委命名为磐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共吉林市委党校党员干部培训基地。2019年,李红光纪念馆建成后,全国各地和周边院校教师、学生、群众纷纷慕名到纪念馆参观学习。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昕 文/视频
李煦/摄影
孙上修/后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5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