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
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
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当地百姓就将这片群山称为红石砬子山。
除了显著的地貌特征,让红石砬子山真正远近闻名的,是这里一直流传的红色故事。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游击根据地,这里创建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第一支抗日武装——磐石赤色游击队,是东北抗日联军诞生的摇篮,在红石砬子的群山里,杨靖宇将军曾指导了很多大快人心的战斗。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东北抗联遗址群,2019年被国务院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月,走进红石砬子山,入眼是草木青翠,入耳是鸟鸣声声。
但是,行走在山间,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山上并没有很粗很高的大树。
“1933年9月18日,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和南满游击队总队部在磐石西玻璃河套猪腰岭召开大会,正式宣布将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1933年10月,日伪当局加大对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的'讨伐’力度,调动了12000多人'围剿’独立师。而独立师才只有300多人,实力相差悬殊;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精神,杨靖宇将军带着主力部队离开了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向南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吉林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保护中心副主任王忠实为大家揭秘,他说,杨靖宇将军离开后,日伪军为了彻底摧毁根据地,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一个多月,山上森林全部烧毁,所以今天红石砬子山上的树都是大火熄灭后,重新生长出来的。
在王忠实的带领下,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登,哨所、地窨子、战斗工事、医院、被服厂、报社、指挥所……抗联遗迹依着山势升高,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

“这种依山而建的半地下营房,门高不足1.5米,内部阴暗潮湿,却曾挤住四五名战士。他们不仅要忍受恶劣的环境,还要随时准备战斗,可以想象抗联战士多么坚强。”王忠实告诉中国吉林网记者,尽管条件艰苦,但根据地通过建设野战医院、被服厂、炭窑、枪械修理所、报社、铁匠炉等,为日后在东北建立的抗日游击根据地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据了解,2021年至2024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组织力量对吉林东部东北抗联活动区域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在磐石市红石砬子山脉南北两侧十五道沟谷内,发现东北抗联相关遗迹3300余处,形成了以八家沟、二趟沟等为核心的庞大东北抗联遗址群,可以确认红石砬子遗址群为目前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联遗址群。
作为国内首次主动、科学、系统地开展考古工作的抗联遗址,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以考古发现真实再现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生动展现伟大抗联精神。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昕 文/视频
李煦/摄影
孙上修/后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5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