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14 16:10:00 来源:厦门日报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陈衍德教授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华支”)19岁的机枪手陈振佳,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与战友们一起用青春热血书写了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多年来,陈振佳之子陈衍德在海内外收集到许多关于父亲和华支的史料,还原了珍贵的历史瞬间。

老照片为受访者提供

父亲写自传 披露当年抗战细节

陈衍德说,他父亲生前并未提起过自己参加抗战的经历,直到父亲去世后,他才通过其留下的《自传》得知。

《自传》写于1955年,其中关于陈振佳和战友们在菲律宾的抗战经历就有2万字左右。陈振佳在《自传》中写道:“1945年2月3日,我们‘华支’第二、三大队配合登陆菲岛的美国盟军先锋部队,抵达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艺礼示拔(今属大马尼拉地区加洛干市)市郊。当时,盟军尚按兵不动,由我们‘华支’健儿首当锋镝冲杀进市中心区,而使日寇措手不及,混乱中向巴石河南岸撤退,随后盟军大队才进入市区与日寇展开巷战。”

文中还写道:“1945年3月下旬,我们‘华支’第一、二、三大队……在马尼拉光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顿训练,就又配合盟军南征了。那时侨众非常热爱游击队,我们受到各方面的慰问。临上前线时,我的母亲和妹妹也来‘华支’总部送行。”

儿子访故地 搜寻父辈当年事迹

因为父亲的经历,也因为本身是历史学者,陈衍德开始从学术角度研究家族史以及华支的历史。1992年至1993年,他前往菲律宾访学一年,其间与“华支退伍军人总会”中父亲的战友们多次促膝长谈,了解到当年战场的许多细节。

在搜集华侨口述资料的过程中,陈衍德听到多位受访者讲述:当年在战火中的马尼拉街头,有人看到华支战士赤脚持枪立于王彬南桥,防止敌人炸桥;有人看到华支战士在王彬街上巡逻,维持秩序;还有人在执勤的华支战士中看到了陈振佳的身影……

此外,菲律宾的姑妈给了陈衍德两张照片:一张摄于1945年,19岁的陈振佳身着戎装身处马尼拉前线,背景是一座被损毁的楼房;另一张照片是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

这些口述资料和照片,都与陈振佳《自传》中的文字相互印证。

烽火马尼拉 英勇华支冲锋陷阵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决战关头。在东方,日本帝国主义还在垂死挣扎。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登陆菲律宾中部米沙鄢群岛后,开始反攻吕宋岛。由于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日军迅速攻占菲律宾群岛,驻菲美军全线溃败。基于此前教训,美军反攻甚为谨慎。在马尼拉攻城战中,打前锋者大多为游击队,其中就包括华支。这支仅有700余人的华侨抗日队伍,此前已经进行了三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熟悉敌情和地形,因此成了解放马尼拉的先头部队,成为美军的向导和先锋,并且担负起保护市区和解救民众的重任。陈振佳随其所属的华支第三大队,参加了解放马尼拉战斗的整个过程。

解放马尼拉的战斗是自北向南展开的。1945年2月3日,华支第二、三大队配合美军登陆吕宋岛凌牙鄢湾的先头部队,进抵马尼拉市北郊。2月4日,华支战士冲进市区,2月5日,大部队进入马尼拉,受到包括华侨在内的市民们夹道欢迎。日寇虽节节败退,但仍在巴石河以南的市区负隅顽抗,一边退却一边纵火劫掠。日寇残军到处袭扰,马尼拉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当时华支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情报、肃清残敌、救火护侨等。据陈振佳在《自传》描述,他和其他华支队员帮助妇孺撤退,占领市区北部各公立学校、戏院来收容难民;在市内肃清残敌,搜捕放火的敌人;扑救刹拉萨街和仙彬难洛街一带的火灾;维持华侨仅存的仙下其厘商业街的秩序,防止抢劫。2月5日晚上,陈振佳所在的第一排还俘获了3个日本兵。

归来是青年 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陈衍德介绍,他父亲12岁时(1938年)在日寇即将占领厦门时,以难民身份随家人逃往菲律宾。珍珠港事件后,日寇占领菲律宾,他被迫成为街头小贩。其间他受到抗战精神的影响,于1943年加入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并于1945年加入共产党。

厦门解放后,陈振佳被安排到外管局工作,1989年离休后不久去世。

在陈衍德看来,他父亲之所以能从一个普通的华侨青年成长为在海外抗敌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回国后又继续奋战在国家的外贸战线,并取得不凡成绩,这与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分不开的,那就是执着干实事、为家国尽力。

人物简介

陈衍德,1950年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中国社会经济史、华侨史、东南亚史等,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先后到东南亚、欧美、港澳台等地访学。

人物原声

华支在解放马尼拉的战斗中插入敌人心脏,发挥了关键作用,是世界华侨历史上的独特篇章。当我看到那些历史资料和老照片时,在缅怀先辈的同时,也将华支战士参与美军反攻菲岛追歼日军的珍贵历史瞬间永远铭刻在心中。

——陈衍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5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驻菲使馆外交官赴马尼拉华侨义山 祭奠抗日华侨英烈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马尼拉4月5日电 (记者樊帆)清明时节,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周志勇临时代办率使馆部分外交官赴马尼拉华侨义山集体祭奠抗日华侨英烈。菲律宾华侨善举总会董事长卢祖荫、
2024-04-05 13:25:00
“海丝泉州走进中菲人文之驿”活动在马尼拉举办主题展览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马尼拉9月10日电 (记者樊帆)9月9日,中国驻菲律宾使馆、泉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菲华各界联合会在马尼拉举办“海丝泉州走进中菲人文之驿”活动。中国驻菲律宾
2023-09-10 13:45:00
侨乡晋江开通至菲律宾马尼拉港“点对点”货运直航快线
...制造“出海”速度,1日,侨乡福建晋江围头港至菲律宾马尼拉港“点对点”货运直航快线首航。6月1日,围头港—马尼拉港“点对点”货运直航快线在福建泉州晋江围头港首航。泉州海事局供图
2024-06-01 16:08:00
中新网马尼拉2月10日电 第21届“菲中传统文化节”9日在马尼拉黎刹公园举行。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出席活动并致辞,菲政府官员、华侨华人代表及各界人士逾千人参与活动。黄溪连在致辞
2025-02-10 19:02:00
刺桐花开马尼拉 丝路扬帆情谊浓——2023(菲律宾)世界闽南文化节开幕式暨文艺演出侧记
...世界闽南文化节开幕式暨文艺演出《丝路扬帆》在菲律宾马尼拉东海皇宫隆重举行,精彩的演出赢得现场观众的好评,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此次活动由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指
2023-11-04 10:54:00
开启亚冠征途!泰山队完成马尼拉首练 场地条件不佳
...济南出发飞往广州中转,菲律宾当地时间下午4点半抵达马尼拉。球队经过短暂休整后,于今天下午5点在卡雅FC队主场黎刹纪念体育场进行抵达后首练,训练内容以慢跑和传接球等恢复性训练为
2023-09-18 09:00:00
中新网马尼拉2月12日电农历甲辰龙年到来之际,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马尼拉市政府市议会、菲华社会各团体与百万民众共同庆祝中国新春佳节。2月10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出席新春花车
2024-02-12 22:48:00
2023中国电影节在马尼拉开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马尼拉11月28日电 (张兴龙 蒋雨峰)由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和中国电影资料馆共同主办的2023年中国电影节28日晚在马尼拉举行开幕式。菲政府官员、各国驻
2023-11-29 04:56:00
泰山队完成马尼拉首练 千余名球迷将现场助威
...地时间9月17日下午,泰山队在黎刹纪念体育场完成了抵达马尼拉后的首堂训练课,亚冠备战进入倒计时阶段。为了准备与卡雅FC的亚冠首战,泰山队经历了漫长的飞行旅途,9月16日下午,
2023-09-18 14: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