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陈晓平:礼亲王世铎小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1:52:00 来源:澎湃新闻

晚清礼亲王世铎任领班军机大臣十多年,为清代最无权的“宰相”之一。世铎亲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政变、庚子事变等大事,无所献替,因未随慈禧西逃而去职,1913年寿终京邸。《清史稿》中,世铎小传只列在“诸王传”礼亲王杰书之后附载,极为简略,本文为第一篇较为详细的世铎传记。

陈晓平:礼亲王世铎小传

礼王府

帮慈禧化解“同治立嗣”危机

有关“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史学界多有探讨,总的来说认为“相权”不断被削弱,但例外情况尚多。“相权”的起落,因具体政治形势、具体人物而变。礼亲王世铎当“领班军机大臣”时期,可能是“相权”最低落的时期,在他之后,荣禄、奕劻都拥有更大权力。

礼亲王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首。第一代礼亲王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太宗皇太极次兄,为清廷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也正是他的运作使皇太极得以继承皇位,故礼亲王一系在清代拥有尊贵地位。第六代礼亲王昭梿,著有《啸亭杂录》及续录等书,记录清代朝章国故,颇有史料价值,嘉庆二十年因侮辱大臣、虐待庄头被褫夺王爵,圈禁三年,道光九年郁郁以终。昭梿被夺爵,爵位由从弟麟趾承袭。麟趾去世,孙全龄袭爵。

世铎(1843-1913),道光二十三年七月一日出生,全龄第三子,代善九世孙,道光三十年(1850)袭爵,为第十二代礼亲王,同治间授内大臣、宗人府右宗正、宗令。1884-1894、1898-1901年间,两度出任领班军机大臣,民国二年十二月十三日薨。世铎为人惯于自我谦抑,也正是这一点为慈禧、醇亲王奕譞所看中。沃丘仲子(费行简)言世铎“接人谦穆,终身无疾言厉色,对内侍尤恭谨。李莲英向之屈膝,亦屈膝报之,诸王以敌体待诸阉,前此所未有”。(《近代名人传》第61页)

1875年,19岁的同治皇帝驾崩,慈禧选择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嗣位,仍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按照礼法,本应选择“溥”字辈继承皇位,同时为同治帝立嗣,也即将继统、立嗣两事同时解决。但若“溥”字辈继位,慈禧就变成“太皇太后”,缺乏继续掌权的法理依据。为继续掌权,慈禧选择同治帝同辈的载湉继位,留下隐患。

吏部主事吴可读认为,慈禧立咸丰帝侄子载湉继位,并无给同治帝立嗣。光绪五年三月,同治皇帝梓宫奉安山陵,年已六十八岁的吴可读自请随赴襄礼,礼成后服药自杀。人们在他身上找到一封遗疏,内容为:“两宫太后一误再误,为文宗立子,而不为大行皇帝立嗣。既不为大行皇帝立嗣,则今日嗣皇帝所承之大统,乃奉我两宫太后之命而受之文宗者,而非受之于大行皇帝。然则将来大统之归于嗣子,自不待言。臣以为不然,今日虽无异议,而将来之纷纭难测……”此为轰动一时的“吴可读尸谏”事件。

吴可读担心同治皇帝无嗣,可谓一片孤忠,实际上是给慈禧出了难题。慈禧命礼亲王世铎召集王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会议,“将吴可读原折会同妥议具奏”。(《光绪朝上谕档》第5册第132页)世铎随后以“公议”名义递上一折,认为:“吴可读所陈豫定大统,此窒碍不可行。我朝家法,不建储贰,……总之,绍膺大宝之元良,即为承继穆宗毅皇帝之圣子。”(1879年6月27日《申报》)世铎秉承慈禧意旨,领衔会奏,认为将来继承光绪帝大宝的“元良”,自动成为同治帝的嗣子,否定了吴可读意见,为慈禧继续掌权铺路。此时世铎执掌“宗人府”,他等于以宗室代表身份为慈禧背书。

“甲申易枢”

1860年咸丰帝驾崩,随后发生庚申事变,恭亲王奕訢与两宫皇太后合作,清除了肃顺集团,以奕訢为“议政王”。新皇帝的年号定为“同治”,其中一种解释,是两宫皇太后与以奕訢为首的近支宗室、满人精英共同治理国家。奕訢以议政王身份领衔军机处,文祥、宝鋆等满军机都属奕訢亲信。奕訢掌握了相当大的权力,接近历史上的真宰相。在双方和衷共济之下,清朝统治集团克服种种困难,与西方列强签订多个和约,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取得“同治中兴”佳绩。然而,随着局势好转,慈禧不乐意继续受制于恭亲王,遂利用文武官员应对中法战争的糟糕表现,将奕訢及其班子轰下台。

光绪十年(1884),岁在甲申。三月十二日,慈禧发下朱谕,罢免全班军机大臣,奕訢“开去一切差使,并撤去恩加双俸,家居养疾”,宝鋆“原品休致”,李鸿藻、景廉“开去一切差使,降二级调用”,翁同龢“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仍在毓庆宫行走”。(《光绪朝上谕档》第10册第61页)这一朝局大变动,史称“甲申易枢”。

自庚申事变起,慈禧太后依靠恭亲王奕訢的辅佐,肃清把持朝政的肃顺一党,外和列强,内削反叛,稳固了地位。然而,自中法战争开战,奕訢领导的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在命将出师、对法外交上确有失误,这些失误也与慈禧的进退失据有关,清廷在对法关系上处于十分被动地位。慈禧以此为由,罢免了整个军机处。

第二天,慈禧任命了新的军机处,命礼亲王世铎“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稍后明确为领班;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侍郎孙毓汶“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著会同醇亲王奕商办”。后来,感觉办事人手不够,增加刑部右侍郎许庚身“在军机处学习行走”。慈禧还谕令庆郡王奕劻主持总理衡门,这是庆王首次进入权力中心。这一措施,使原本一体两面的军机处与总理衙门分开,进一步削弱了军机处的权力。据《清史稿》记载,把世铎摆到这个关键位置,是醇亲王奕譞的主意。

著名文士李慈铭讥评这次军机处大换班为“易中驷以驽马”,意谓原来恭亲王的班子虽非骏马,还算有点能力,现在换上的是成群劣马。礼亲王世铎是懦弱无能之人,在王爵中“辈行”最高,慈禧、奕譞看中的这正是这一点。世铎在军机处领班,只是担任上传下达的任务,不是让他拿主意。这一届军机处实际负责人是光绪帝本生父醇亲王奕譞。奕譞不便直接领班军机处,原因之一是皇帝本生父不能太高调,另一个技术性的原因是:军机大臣每天早朝,都要跪着奏事,但按照礼法,父不能跪子。世铎谨慎平庸,恰恰适合作为奕譞遥控军机处的代理人。

新的军机处组成后,排第五位的军机大臣孙毓汶,为醇亲王奕譞亲信,实际权力反而凌驾于礼亲王世铎之上。很多章奏都由孙毓汶送到醇王府请示后再作处理,造成孙毓汶权力膨胀。

陈晓平:礼亲王世铎小传

许庚身与孙毓汶

1890年,诗人樊增祥入京办事,写密信给张之洞汇报京中贿赂公行情况,披露的信息十分有趣:

近有一人引见来京,馈大圣六百(大圣见面不道谢),相王半之(道谢不见面),洨长二百(见面道谢),北池一百(见面再三道谢),其腰系战裙者,则了不过问矣,时人以为得法。然近来政府仍推相王为政,大圣则左右赞襄之,其余唯诺而已。(黄濬著、李吉奎整理《花随人圣庵摭忆》第386页)

信中用了很多隐语,写入京引见的地方官行贿军机大臣的金额,给孙毓汶(用“孙大圣”典故)六百,礼亲王世铎三百,许庚身(用《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曾任洨长典故)二百,张之万(住在北池子)一百,额勒和布(“腰系战裙”)则一分钱也没有,说明此人在军机处不掌握权力。世铎以亲王领军机(“相王”),身价只及资浅军机大臣孙毓汶的一半。

光绪帝大婚后,按惯例即行“亲政”,即太后必须“归政”给皇帝。1886年,世铎上奏折请求慈禧继续“训政”。这个领班军机大臣,在任无所表现,唯一考虑的是尽力讨好慈禧。光绪十九年正月,世铎领衔军机处递上奏折,皇太后六旬万寿,请将徽号从十四字增加到十六个字,由内阁撰拟。(《宫中档光绪朝奏折》第7册第719-720页)结果,慈禧徽号变成“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字样。世铎作为朝中“首相”,只能做这种门面功夫。与此同时,整个国家在中法战争后,时时处在危机之中,不见这位领班军机大臣建一策进一言,以改善国家治理、应对列强侵略。

鲜为人知的是,世铎跟继任的领班军机大臣荣禄有亲家关系,荣禄长女嫁给了世铎世子诚厚。光绪十七年(1891),曾国藩侄子曾纪渠授职广东惠潮嘉道台,是通过荣禄走世铎的门路,这是李鸿章给他哥哥两广总督李瀚章密信中披露的内情。(上海图书馆编《历史文献》第十一辑第110页)功臣之后想要升职,也要讨好亲贵。

野史记载,世铎对世界各国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某年,其子侄辈某游历欧洲归国,世铎问道:“洋鬼子国家亦下雪否?”子侄皆掩口而笑,答道:“中外同一天地,风霜雨雪一也。”(陈灨一《新语林》)这个游历欧洲的“子侄辈”,应是世铎外甥承伯纯。1887年,承伯纯以“吏部候补笔帖式”随状元洪钧出使欧洲,为驻德公使馆随员,1890年与外交官张德彝一起回国。适诗人黄遵宪赴欧,赠诗《送承伯纯吏部东归》。这则野史笔记,讽刺世铎作为领班军机大臣,对西方国家缺乏起码了解,基本的地理知识都不具备,讽刺宰相无知,是否真实倒在其次。

袁世凯“告密”对象

在波谲云诡的晚清政坛,世铎处于权力中心而深知能力不足,经常采取请病假的办法来避免卷入漩涡,最终无惊无险。戊戌年二月初四日,“礼亲王世铎奏,假期届满病仍未痊,恳恩赏假并请派员署缺一折。礼亲王著赏假一个月安心调理。宗人府宗令著恭亲王署理,正黄旗满洲都统著奕劻署理”。(《光绪朝上谕档》第24册第39页)宗人府府令,相当于爱新觉罗家族的“族长”,管理宗室内部事务,地位崇高。恭亲王被罢黜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在群臣呼吁下重回军机处,二十四年四月初十日去世。十四日,光绪帝上谕:“现在时事方殷,礼亲王世铎著俟病体稍痊即行销假,不必拘定假期。”(《光绪朝上谕档》第24册第167页)光绪帝催世铎销假,是因为恭亲王去世后,军机处缺人领班。《翁同龢日记》对此评论道:“按恭邸既歾,礼可销假矣。”一语道破,世铎请病假纯粹为恭亲王让路。

据学者姜鸣的研究,世铎在戊戌政变中曾扮演关键角色。政变发生后,慈禧召荣禄入京,明旨命袁世凯“护理”直隶总督。直隶总督负责拱卫京师,手中握有指挥北洋各军大权,袁世凯必定是第一时间“告密”才能得到太后的高度信任。“护理”是清代制度,指下级官员暂时代理某项高级职务。袁世凯在谭嗣同来访后第一时间“告密”,对象是领班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

戊戌年七月底,正在小站练兵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奉召晋京陛见。八月初一日凌晨光绪帝召见,退朝后即命袁世凯“开缺以侍郎候补”,开去的是直隶按察使的底缺。袁“午后谒礼邸不遇”,他第一个想谒见的是礼亲王世铎,只是未能见到。八月初三晚,康有为指示谭嗣同登门拜访,游说袁世凯带领所部兵力进京,包围颐和园,禁锢皇太后,此即“围园锢后”密谋。传统的说法,都认为袁世凯八月五日回到天津才向直隶总督荣禄“告密”。此说比较迂腐。康有为、谭嗣同的计划几近谋反,袁世凯若无心配合执行这一计划,应在最短时间内向京中高层紧急汇报,而不是回天津后再行动。

姜鸣注意到,盛宣怀档案中有一份《虎坊摭闻》,为京中消息灵通人士给盛宣怀提供的情报。情报称:“袁谢恩后,使密告礼王而行,故再得护理(直督)之命。”袁世凯谢恩在八月初二日,谭嗣同见袁世凯在八月初三日晚,袁世凯八月初五日早晨请训(陛见官员离京前请皇上训诲),请训后即乘坐火车离京赴天津,最合适的“告密”时间应在八月初三日深夜或八月初四日,对象是礼亲王世铎。

陈晓平:礼亲王世铎小传

袁世凯

世铎既是领班军机大臣,又是荣禄儿女亲家,两人都依靠太后的权力飞黄腾达,袁世凯小站练兵,最主要的支持者正是荣禄。袁世凯在北京,要找能直接向太后汇报的高层,世铎是不二人选。作为铁帽子王,世铎有随时“叫起”的资格。所谓“叫起”是清朝宫廷术语,指亲王主动求见皇帝或太后,“叫起”不是召见,而是亲王求见,有“叫起”资格的只限于亲王。这才能合理解释,为何袁世凯到天津后,太后电召荣禄入京,会安排袁世凯护理直隶总督。

此前,学者猜测袁世凯的“告密”对象是庆郡王奕劻,这个可能性比较低。庆王奕劻实际上是荣禄的竞争对手。礼亲王世铎则不同,他与荣禄是儿女亲家,袁世凯选择向世铎“告密”,应该也是考虑到礼王与荣禄这层特殊关系。姜鸣认为,《虎坊摭闻》“揭开了告密的真实路径”。袁世凯起家主要依靠荣禄提携,荣禄死后才投靠奕劻。

义和团事起,军机处大权实际被端亲王载漪、大学士刚毅等人所掌握,世铎明白不管如何表态都有风险,缄默不语。1900年夏八军联军攻入北京前夕,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西狩”,世铎没有加入到逃难队伍中。稍后,上谕催促世铎等“迅赴行在”,世铎没有遵命。世铎估计是习惯了北京的舒适生活,不愿作艰苦长途跋涉。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初三日,上谕“礼亲王世铎著开去军机大臣差使,仍补授御前大臣”。(《光绪朝上谕档》第27册第139页)《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需要懂外事的军机大臣,军机处先后由荣禄、庆亲王奕劻领班,以便应付西方列强的需索,启动新政改革。世铎知识有限、不通外情,慈禧从此不再重用。

陈晓平:礼亲王世铎小传

礼王府今貌

世铎子孙

世铎世子诚厚(1864-1917),同治三年八月二十五日生,光绪五年(1879)九月十五日与荣禄长女成婚,光绪十年被朝廷赏给应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挑在乾清门行走,光绪十五年被挑在御前行走。诚厚富有纨绔习气,玩物丧志,喜欢养长虫(蛇)、刺猬、猫头鹰等。1913年世铎去世,溥仪小朝廷让诚厚承袭“礼亲王”爵位,民间称之为“疯王爷”,1917年(民国六年)正月十三日去世。

诚厚无子,由诚堃袭爵。诚堃(1886-1929)为裕定(全龄之弟全昌孙子)之子,1917年“奉旨”过继给世铎为嗣,承袭“礼亲王”爵位。诚堃长子浚楷出生于1918年,1926年回归本支为裕定嗣孙。1919年,诚堃次子浚铭过继给诚厚。1929年诚堃去世,浚铭袭爵。据《爱新觉罗宗谱》,浚铭出生于民国七年,也即1918年。(《爱新觉罗宗谱·乙四》,学苑出版社1998年,第3993-3994页)北京学者冯其利对世铎子孙情况作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金浚铭1951年因误打青霉素针过敏去世,终年34岁,落葬于海淀门头村。(冯其利《金浚铭的宗支、妻室、墓地》,载《海淀文史选编》第十二辑)至此,礼亲王世铎亲子、嗣子、嗣孙均无存世者。

台湾地区有个经学家“爱新觉罗·毓鋆”,在台北开设奉元书院讲学,弟子众多。他的早年弟子许仁图写成《爱新觉罗·毓鋆》传记,宣称毓鋆于1906年出生于礼王府,暗示他是礼亲王世铎之孙、诚厚之子,这在《爱新觉罗宗谱》中找不到记载,十分可疑。若诚厚有个1906年出生的儿子,不会在1917年由诚堃袭爵。毓鋆另一弟子、知名明清史专家,在社交网络公开说毓鋆是“逊清礼亲王”,以他的身份而作这样的无根之谈,殊不应该。毓鋆若真是礼王府后人,最大可能是旁支,也即无资格袭爵的支系。毓鋆究竟与礼王府关系如何,他的义子及亲近弟子有义务披露可靠文献加以澄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䜣:权力斗争与政治变局
咸丰帝去世后,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兵变,扳倒顾命八大臣,形成了“两宫垂帘,亲王辅政”的局面,此后多年慈禧成为大清实际上的掌门人,恭亲王奕䜣也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多年。可是后来慈
2023-11-07 18:35:00
晚清权力之争:慈禧与恭亲王的对决
...所及,慈安太后又软弱无能,毫无主见,于是她联系了恭亲王奕訢,发起了晚晴著名的辛酉之变,从此开启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议政王辅政的政治局面。紫禁城养心殿,同治小皇
2023-11-02 05:01:00
恭亲王奕訢为何“一生为奴”郁郁而终
提到清朝末年的恭亲王奕訢,虽不至于如雷贯耳,可也是鼎鼎大名的存在,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他陌生。作为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他历经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四朝,对维护和延续大清帝国做
2023-03-08 20:35:00
慈禧太后为何能稳固掌权47年
...帝指任了八位重臣,为顾命大臣。这八位顾命大臣是: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户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肃顺、御前大臣富察.景寿、军机大臣托和络.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令咸丰帝没想到
2023-06-20 20:29:00
同治病逝后,慈禧为何非要“兄终弟及”,选年仅4岁的载湉继位?
...说“小王爷就是将来的皇上”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醇亲王奕譞坐在书案前,盯着两支蜡烛,希望能通过这两支蜡烛看到吉祥的预兆,因为他的福晋在生产。说道醇亲王奕譞,他确实有比较特殊的
2024-12-08 09:45:00
奕訢他的一生到底向谁效忠
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是晚清史上一位非常特别的重量级人物。奕訢作为道光的第六个儿子,咸丰帝的有力竞争对手,无论是正传还是稗史,都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他的生平和事迹。在道、咸、同、
2023-01-11 15:19:00
...了解一下咸丰留下的这些托孤大臣。头一个是铁帽子王怡亲王载垣。他是三朝老臣,道光驾崩时,他就是顾命大臣。现在咸丰驾崩,他还是顾命大臣。因资历老,又深受咸丰信任,故而是名义上的八
2024-07-23 20:37:00
聊聊清朝史上一个特殊的人,父亲哥哥及儿孙都是皇帝
...哥哥是皇帝,儿子、孙子也都是皇帝,而他却偏偏只是个亲王。这个人就是清朝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丰皇帝的弟弟醇亲王奕譞。1840年,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那一年,道光皇帝的第七
2022-12-31 16:32:00
聊聊爱新觉罗家族的末代公主:固伦荣寿公主
清朝二百多年历史中,亲王、郡王子女被赐公主封号的共计12位,其中仅3位被赐予固伦公主称号。即简亲王济度之女端敏公主、恭亲王常宁之女纯禧公主,以及载入《清史稿》中的最后一位公主,固
2023-07-05 14: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
为进一步呈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飞传说”“春秋岳王祭”的魅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岳王庙都会举办各种弘扬岳飞文化的相关活动
2025-08-02 07:43:00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
八一 ②|乌蒙脊梁传家火:威宁姬家一门十二兵,代代功臣!
在贵州威宁海拔2200米的乌蒙脊梁上,有一个叫朝阳组的寨子,四十余户人家、二十一名子弟参军、八十八次立功受奖,被当地人自豪地称作“功臣村”
2025-08-01 17:39:00
鲁网8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汶上县城内东隅的文庙,— 汶上文庙约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史载
2025-08-01 18:2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雨这么大,古代人原来这么避雨
近来暴雨频发,对现代人来说打雨伞、穿雨衣,避雨轻轻松松,没有合成材料的古人,该如何与暴雨过招?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清杨晋风雨牧归图轴》
2025-08-01 19:13:00
山河铭记|皖南山间的抗日洪流:新四军在岩寺的诞生与出征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1 19:37:00
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本)近日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分《新生》《蓄势》《聚变》三部
2025-08-01 13:48:00
“宋嫂鱼羹”是杭州名菜,相传是南宋初年的宋嫂传下来的。我对宋嫂上心,源自一个雕塑。工作单位离西湖不远,得闲去湖边逛逛,常会经过环城西路圣塘闸旁的宋嫂雕塑
2025-08-01 13: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