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奕訢他的一生到底向谁效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1 15: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是晚清史上一位非常特别的重量级人物。奕訢作为道光的第六个儿子,咸丰帝的有力竞争对手,无论是正传还是稗史,都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他的生平和事迹。在道、咸、同、光四朝,我们都可以看到奕訢活跃的身影。

奕訢他的一生到底向谁效忠

据史书记载,道光老皇帝当年选择继承人时,在自己的两个儿子奕詝(zhǔ)和奕訢之间颇为犯难。论能力,无论是文韬武略,奕訢都毫无疑问地远远超过奕詝;但奕詝年龄稍长,而且与道光之间父子关系更加融洽。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道光最后还是传位给了自己更喜欢的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但同时,也许是为了表达对奕訢的歉疚,道光也敕封奕訢为恭亲王。

《清史稿·宣宗本纪》记载:

“丁未,上疾大渐……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公启鐍匣,宣示御书‘皇四子立为皇太子’。是日,上崩于圆明园慎德堂苫次。硃谕‘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

清朝自康熙以来的秘密立储制度,是前一任皇帝把写有皇位继承人人名字的密诏藏在“鐍匣”之中,并放置在“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一般匣内只放置1封立皇储诏书,但道光却放了2封,可见他对奕訢的重视程度。

不知道当道光驾崩,军机大臣文庆当众开启鐍匣时,先拿出的是那一份诏书。若先读到的是“皇六子奕訢……”,在场的咸丰会不会被吓出一身冷汗。

道光的爱护子女之举,看上去像是给奕詝和奕訢二人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咸丰也知道,道光虽然疼爱自己,但也知道在治国能力上奕訢要高出许多,所以希望自己能够倚重奕訢。

咸丰登基后,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与奕訢两人的关系。一开始,咸丰也试图听从父亲的安排,让奕訢担任领班军机大臣,这也是大清第一个入军机处的亲王。但同时奕訢显示出的超强能力又让咸丰颇为忌惮。

奕訢他的一生到底向谁效忠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时,咸丰北逃热河,卧床病重。自知命不久矣的咸丰陷入了困境——自己唯一的儿子尚且年幼,在他能成长到独当一面之前,如何才能平衡朝中的各种势力?咸丰视之为最大威胁的,就是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因此选择将其直接踢出了权力中枢,但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奕訢与慈禧合谋发动“辛酉政变”,夺取了政权。

一开始,奕訢和两宫太后尚能合作得亲密无间。但随着慈禧能力与野心与日俱增,借中法战争失利的借口,一举扳倒了恭亲王在朝中的势力,让奕訢投闲置散了整整十年。

可以说,奕訢此次被撤职,已经标志着他政治生命的结束。尽管大清在十年后甲午战争中惨败,慈禧又重新启用了奕訢。但此时他已垂垂老矣,能力和声望远不如前,已经无法力挽狂澜。

1898年,奕訢病逝,谥号“恭忠亲王”,配享太庙,光绪谕旨:“王忠诚匡弼,悉协机宜,诸臣当以王为法。”

奕訢死后所得到的待遇很有意思,超出了一般亲王的礼制。首先,奕訢死后光绪宣布“辍朝五日”,比一般的王公重臣要多出2天。而配享太庙,在历史上也是只有多尔衮这样的亲王才有资格享受,奕訢是清王朝最后一位入太庙的亲王,上一位则是僧格林沁。

而奕訢最后得到的谥号“忠”,也有些出人意料。实际上,奕訢是一位非常复杂的人物,在他一生中,并未显露出篡位野心,但因为年轻时能力太强,一直被上位者所提防。所以这个“忠”字,代表了慈禧最后对这位小叔子的认可。

奕訢他的一生到底向谁效忠

慈禧为何在最后关头,认为奕訢得配一个“忠”字?一般认为,这可能与奕訢临终前的两段这遗言有关。

当然,恭亲王临终时,对朝政大事并无过多的干涉权力,但他的话在皇室宗亲之中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他的这两段遗言,对大清当时的人事安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是万不可轻信康有为。这段话记载在胡思敬的《戊戌履霜录》中,“闻有广东举人主张变法,当慎重,不可轻任小人也。”

二是当时《申报》上记载的一个小故事。恭亲王临终前,光绪前往探视,问朝中谁可重用,奕訢对曰:“除合肥相国积毁销骨外,京中惟荣协按禄,京外惟张制军之洞及裕军帅禄,可任艰危。”光绪又问:“户部尚书翁同龢如何?”奕訢说:“是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

虽然上面两则小故事并非正史记载,但从后来朝廷人事变动来看,与这两段记载是不矛盾的。

表面上来看,恭亲王临终前向光绪弹劾了康有为和翁同龢,是阻挠维新变法之举。其实当时朝堂上的开明派,如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一开始是支持维新变法的。但改革步伐过快,往往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恭亲王作为开明派的领袖,说出这样的话,也反映了戊戌变法后期开明派对此改革态度的转变。

奕訢他的一生到底向谁效忠

而恭亲王遗言的第二层意思,是打击“帝党”,支持“后党”。在光绪和慈禧的权力斗争中,其实光绪的力量非常薄弱,所能倚靠者,实际上只有他的老师翁同龢一人。而恭亲王提到的几位可予以重任的封疆大吏,李鸿章是慈禧的忠实拥趸,荣禄是慈禧从小青梅竹马的伙伴,张之洞更是慈禧一手提拔上来的,全都是慈禧的心腹重臣。可想而知,当慈禧和光绪听到这番话时,分别有多么高兴和沮丧了。

可以认为,恭亲王奕訢临终前的这些话,得到了慈禧的认可,是他得到“忠”字作为谥号重要原因。但是,若认为奕訢只是为了身后得个美谥,而故意讨好慈禧,却也未免太看低了这一代贤王。实际上,奕訢的遗言还有第三层含义。

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八旗军衰落,曾国藩等汉臣崛起,汉臣掌握军政大权,对满清而言是个威胁。恭亲王推举荣禄,其实是希望满人重掌军权,保卫大清江山。而他对李鸿章、张之洞、翁同龢、康有为等的评价,实际上也是基于自己对各人能力人品的观察,所得出的中肯结论。

因此,奕訢尽管一生中宦海浮沉、大起大落,但他临终前心心念念的,无非还是忠于爱新觉罗氏的大清江山。所谓谋国尽忠,死而后已,放在恭亲王奕訢身上,也可谓是非常恰当的评价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1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清朝史上一个特殊的人,父亲哥哥及儿孙都是皇帝
...禧轻而易举的篡夺了政权。咸丰死去的那一年,慈禧即在恭亲王奕和醇郡王奕譞的帮助下发动了夺权政变——辛酉政变。辛酉政变之后,虽然名义上是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而实际上则是慈禧一人独
2022-12-31 16:32:00
恭亲王亦䜣:皇家权谋中的起落人生
...武全才的睿智青年一步步走向唯唯诺诺病人的辛酸历程。恭亲王亦䜣(1833~1898年)和道光的四儿子奕詝(咸丰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二人一共生活了十七年。这些年中他们一同读书,
2024-05-13 10:29:00
同治病逝后,慈禧为何非要“兄终弟及”,选年仅4岁的载湉继位?
...皇后(慈安)并尊称为皇太后,两宫皇太后与道光帝六子恭亲王奕䜣串通一起发动了祺祥之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咸丰留下的八位顾命大臣除掉,两宫皇太后则以“皇帝年幼”开始垂帘听政。而
2024-12-08 09:45:00
恭亲王奕訢为何“一生为奴”郁郁而终
提到清朝末年的恭亲王奕訢,虽不至于如雷贯耳,可也是鼎鼎大名的存在,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他陌生。作为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他历经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四朝,对维护和延续大清帝国做
2023-03-08 20:35:00
谁才是大清最牛的铁帽子王
...一生的怡亲王胤祥;除去为稳固晚清政权做出巨大贡献的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剩余8位都是为大清建立立下赫赫战功的不世功臣。可是,世代获封,同等爵位承袭的铁帽子王在
2024-03-29 19:02:00
慈禧太后掌权下的皇位继承:光绪与宣统背后的政治博弈
...子或者重孙子里面挑选一位来继承大统了。呼声最高的是恭亲王奕?的儿子,但是慈禧太后并不喜欢这个纨绔子弟。据说同治偷偷跑到宫外去寻花问柳,就是奕?他儿子带的路,因为宫里的太监们肯
2024-04-29 07:38:00
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䜣:权力斗争与政治变局
咸丰帝去世后,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兵变,扳倒顾命八大臣,形成了“两宫垂帘,亲王辅政”的局面,此后多年慈禧成为大清实际上的掌门人,恭亲王奕䜣也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多年。可是后来慈
2023-11-07 18:35:00
...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
2023-05-06 06:49:00
道光帝幼子钟郡王奕詥、孚郡王奕譓的故事
...别加恩赐封亲王,其余诸弟封郡王。——朕弟奕訢著封为恭亲王、奕譞著封为醇郡王、奕詥著封为钟郡王、奕譓著封为孚郡王。百日释服后,俱加恩准其戴用红绒结顶冠、朝服蟒袍、衣冠俱准用金黄
2024-01-09 19: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