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柴熙让、柴熙诲二人分别被封为曹王、蕲王。北宋文学家王巩在其著作《随手杂录》中记载,柴熙让被赵匡胤过继给潘美,后改名潘惟吉。(也有人说,为了躲避赵匡胤的追杀,改名换姓了)
柴熙诲被赵匡胤过继给越国公卢琰。这二人是否有血脉流传?至今无从知晓。
可柴熙让、柴熙诲已被赵匡胤过继给他人,且改名换姓。即使他们俩真有后代留存,与后周柴家也无任何关系了。
柴荣最后一个儿子柴熙谨,于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因病去世。按照柴熙谨生卒年月计算,他去世时,至多不超过6岁,6岁的孩子也不可能会留存血脉。
因此,自从后周灭亡,后周世宗柴荣这一脉便基本断绝香火。
说来也巧,宋仁宗赵祯是整个两宋有名的贤君,可宋仁宗所生的三个皇子全部夭折。不得已,宋仁宗把亲弟弟,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过继为自己的儿子,赵宗实就是后来的宋英宗赵曙。
《宋会要》记载:“今皇嗣未立,臣窃危之。奈何绝人之世、灭人之祀,而妨继嗣之福也。”
由于宋仁宗赵祯的几个儿子接连夭折,他与大臣商议,是不是后周宗庙许久无人祭祀,才导致赵家遭受报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2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