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太祖取代后周,他对柴荣后裔如何安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8 14:17:00 来源:戏说三国

“禅让”的本意是指统治者在生前将首领之位让给别人。

率先开启“禅让”制度的是五帝之一的唐尧。上古时期“禅让”之风盛行,一般都是统治者认为自己年老体衰,执政能力大不如从前,这时候就该找一位德行高、身强力壮且很有能力的人来做自己的继承人,通常这种继承人是和自己没有什么直系血缘关系的,所以才能称之为“禅让”而不是“继承传位”。

宋太祖取代后周,他对柴荣后裔如何安置?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这种“禅让”之风被认为是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因此一直被古人所推崇。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禅让”之风开始发生改变,直接变成有权势的臣子通过武力来迫使统治者“禅位”。虽然魏文帝曹丕开了一个坏头,但他对前朝统治者及其后裔还是比较善待的。到了东晋末年,刘裕通过强行“禅让”称帝之后,善待前朝宗室这种习俗开始被打破。

本着“斩草要除根”的宗旨,刘裕对东晋宗室展开了大清洗。而这种做法也逐渐被后世统治者所沿用。然而就是这种残酷的清洗活动却在宋太祖这里发生了改变。

他通过武力强行让后周恭帝“禅让”后,对于后周宗室却是没有展开清洗,而是像曹丕那样选择了善待。

因此赢得了后世一片称赞。

宋太祖取代后周,他对柴荣后裔如何安置?

后周世宗柴荣画像

制封周帝为郑王,以奉周祀,正朔服色一如旧制,奉皇太后为周太后。

况恭帝当纨绮之冲年,会笙镛之变响,听讴歌之所属,知命历之有在,能逊其位,不亦善乎。

——出自《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周书)恭帝纪)》

周恭帝柴宗训是柴荣的四子,也是柴荣为帝后时存嫡子中最年长的,实为现存“嫡长子”。继承帝位之时年仅七岁(实际六岁)。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后,

将柴宗训降为郑王,食古郑国封地,以继续祭祀后周郭氏。在属地之内以皇帝之礼祭祀,规格和以前一样不变。

(不管是柴荣还是柴宗训都是以郭为姓,是后周太祖郭威之后裔)

宋太祖取代后周,他对柴荣后裔如何安置?

赵匡胤给之柴宗训的待遇和曹丕给予刘协的差不多。

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后汉书.孝献帝纪第九》

刘协的山阳公排位比曹魏王爵还要靠前,也是以天子礼仪祭祀先祖。从刘裕“破坏规矩”以来,赵匡胤的善待前朝算是相当有良心了。

宋太祖取代后周,他对柴荣后裔如何安置?

而且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之时还在百官面前立下一石碑,上写三条祖训,其中一条就是: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从刑律上面避免了后世继承者想牵连清洗后周宗室的行为。

但是,武将出身的赵匡胤真的能放心前朝皇室并不会“旧火复燃”?他这一系列的善待措施究竟是真心为之,还是掩人耳目?

宋太祖取代后周,他对柴荣后裔如何安置?

韩熙载夜宴图

说得再好,制定的方法再完善,不如真正去看一下后周皇室在宋朝建立后的情况如何?

首先就是周恭帝柴宗训,

《续通鉴长编》:建隆三年,周郑王出居房州。

柴宗训的郑王属地按理来说是在古郑国范围内,古郑国即是今天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新郑市。新郑和北宋王朝都城开封属于接邻,把前朝皇室安排在距离新朝都城如此之近的地方本就是充满风险的。好处在于可以时时刻刻盯住风险,坏处则是卧榻之侧酣睡时难保不被偷家。

所以后面赵匡胤又将柴宗训母子迁移到距离开封较远房州,房州就是今天湖北省十堰市下辖的房县。

宋太祖取代后周,他对柴荣后裔如何安置?

影视剧《清平乐》还原北宋服饰

为了保险起见的调动是人之常情,这是统治者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但诡异的地方在于柴宗训于开宝六年,即公元973年去世,年仅二十岁。二十岁正值青春和年轻力壮之期,突然逝世,而逝世的原因也比较耐人寻味,翻遍史书,无一阐述死因。

前朝皇帝,青年逝世,死因不明。

这三点聚集在一起无论是谁都会产生别的想法。但宋朝官方史书对此讳莫如深。

至于柴宗训死后的事情则是其长子柴永崎被封爵郑国公,并世袭。其国公之位传了几代之后逐渐消失,到宋仁宗想起前朝皇室再去寻找的时候,已然再无明确后人。柴宗训共有五子,除长子外,便再无明确记载。这是宋仁宗时期的著录所记载的事情。彼年为嘉祐四年,即公元1059年,距离柴宗训逝世已近九十年。

宋太祖取代后周,他对柴荣后裔如何安置?

五个儿子,长子还是世袭的国公爵位,在四五代人之后便销声匿迹。

记载上说的很明确,是柴宗训的后代已经无从查据。那么这四五代人去了哪里?国公如此显赫的爵位竟无世系记载?这是相当可疑的一点。

其次是柴荣的其他几个儿子。

五子曹王柴熙让

,他的处境更为蹊跷,《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中要么只提及爵位封号,要么直接来了一句

下落不明

。然而近年“柴氏文化宗亲”之中的柴道琳却根据考究和族谱认定柴熙让的直系后代在北宋时期一直居住在沧州。

宋太祖取代后周,他对柴荣后裔如何安置?

六子纪王柴熙谨

,他在北宋建立后被名将潘美收为养子,改姓为潘。但最终却在北宋建立不久后的乾德二年,即公元964年(北宋960年建立)

离奇去世。

柴宗训是公元953年生,可以肯定的是柴宗训必然不是柴荣原配刘皇后之子,也不会是小符后之子(史书明确说明小符后是柴宗训养母),那么按理来说就是大符后所生。柴荣其余的几个儿子依照史书分析,也不太可能是小符后所生,故按理来说同为大符后之子。从柴宗训953年生,到大符后956年去世,很有可能一年生一位,故柴荣的几个儿子年纪相仿(还有一种可能是庶子,根据相关野史来看,即使是庶子,各自年龄之间绝对相差不到两岁)。

宋太祖取代后周,他对柴荣后裔如何安置?

那么柴熙谨应该就是公元955年生,于公元964年去世,

年仅十虚岁

。柴熙谨的突然死亡很可能和赵宋皇室脱不了干系,但也有可能是得了重疾突然去世。

七子柴熙诲

,史书记载北宋建立后被其岳父卢琰收为养子,改姓为卢。卢琰出身于玉川卢姓,家族庞大有威望,可成庇护之所。《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对其记载是不知所踪,而浙南卢氏族谱当中有很明确的记载,柴熙诲改名为卢璇,为卢琰第三子,侍奉卢琰夫妇。养父母归天后,守孝好几年。之后出任宋朝官员,被封武烈侯,

其后代搬迁至浙南开枝散叶。

宋太祖取代后周,他对柴荣后裔如何安置?

综上,四子恭帝柴宗训二十岁暴亡,五子改名换姓躲进民间,六子被收养,不到十岁暴亡,七子被收养,改名换姓,后代开支散叶。

另外还有值得一提的地方,后来宋仁宗发现柴荣后代不是改姓就是消失匿迹,觉得不能让周世宗的世系就此没落(也有可能博得美名),于是便从柴荣从孙一脉找人继承世系并祭祀。这里的“从孙”很有意思,周太祖郭威的子侄全部被后汉隐帝所杀,所以

柴荣的从孙很明显是其生父柴守礼的后代。

那么实际上柴荣“从孙”于后周郭氏之间其实是毫无联系,宋仁宗的这个举措很耐人寻味啊。

宋太祖取代后周,他对柴荣后裔如何安置?

所以从上面分析来看,赵匡胤建立大宋后,虽然明面对后周皇室礼遇有加,但实际上只是面子工程,最起码除了柴宗训之外的人全部都被迫改姓或者隐匿民间。因此可以说赵

匡胤对待后周实际上只是一个面子工程,礼于面而兵于内。

但至少这也是那个时期比较好的下场了,如果换了一个人,柴荣后裔当时能不能活着出皇宫犹未可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1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为何要把柴氏子孙和柴荣子孙模糊化
南宋初期,有一条关于宋太祖赵匡胤遗留石碑的传言出现。据说是宋太祖赵匡胤生前建造了一块石碑,在上面刻写了一些要求后代皇帝们遵从的誓言。这块石碑及上面的内容,以前只有皇帝能看到,后来
2024-04-18 15:52:00
宋朝为消除隐患,把柴氏子孙和柴荣子孙模糊化,其中隐藏险恶用心
在南宋初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言,提到宋太祖赵匡胤曾在生前建造过一块石碑,碑上刻有一些要求后代皇帝遵守的誓言。相传,这块石碑最初只有皇帝能够接触到,但随着金国攻入汴梁并劫掠皇宫的
2025-05-17 19:10:00
...胤返回开封,周恭帝柴宗训被迫禅让,赵匡胤登基,是为宋太祖。周世宗柴荣在驾崩时,尚留有包括周恭帝柴宗训在内共四个儿子,而赵匡胤当了皇帝后,虽说留有碑训,口口声声说要“善待”柴家
2024-05-28 06:19:00
周世宗的儿子们最终结局如何
...汴京皇宫崇元殿正式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宋,赵匡胤即宋太祖,即位时三十四岁。宋太祖即位后,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三条遗训,刻在石碑上存在皇宫中,其中有一条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
2024-01-10 11:31:00
...立即发动了陈桥兵变,带领士兵占领了开封自己当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也是由于自身经历,就更加缺乏安全感了,害怕别人篡夺自己的政权,
2023-04-16 22:22:00
宋太祖发现前朝小皇子欲除之,大将说一段话挽救了他
...的统一。而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这么一个故事,话说宋太祖发现前朝小皇子,朝臣建议除之,大将说一段话挽救了此子。那么大将军说了什么话,让宋仁宗放过此子,最后这位前朝小皇子命运又
2023-06-16 09:18:00
符彦卿:五代至北宋的传奇名将,显贵三朝功勋彪炳
...八年(975年),符彦卿逝世,享年78岁,追谥“忠宣”。宋太祖赵匡胤为其辍朝三日,下诏由官府负责办理其丧事。符彦卿生逢乱世,勇武有谋,善于用兵,曾在戚城、阳城、定州诸战役中多
2023-12-11 14:31:00
赵匡胤为宋朝做了哪些贡献?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这是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一首诗,也是他一生中罕见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叫《咏初日》,是赵匡胤在称帝前所写。当时,赵匡胤和好友把酒言欢、寻
2023-07-15 10:48:00
后周世宗柴荣为何要把皇位传给七岁的孩子?
历史上靠欺负孤儿寡母得江山的皇帝不少,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其中之一。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受命率军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大军行至陈桥驿时发生哗变,赵匡胤被手下黄袍加身拥立为
2023-01-06 20: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咸阳地区首次发现北魏早期墓葬 出土陶俑有浓厚“鲜卑风”
先后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洛阳的北魏,在中华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
2025-11-26 16:26:00
步屧深林晚,春池赏不稀。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野日荒荒白,悲风稍稍飞。无由睹雄略,寥落壮心违。———清·朱彝尊《晋祠唐太宗碑亭题壁》清代诗人朱彝尊曾五游晋祠
2025-11-26 20:24:00
11月25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运城市垣曲县西窑墓地考古发掘资料显示,该墓地为春秋晚期贵族墓葬,很可能与历史上晋国讨伐皋落氏后设置的“瓠丘”邑的管理者有关
2025-11-26 20:24:00
“国保”背后的故事(15)古刹深处映“霜红”
【多福寺】多福寺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马头乡庄头村。始建于唐,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重建
2025-11-26 20:24:00
高欢与晋阳霸府
蒙山脚下北齐开化寺连理塔(资料图片)晋阳霸府,又称大将军府、大丞相府,是高欢与其子高澄、高洋在晋阳建立的权力机构,也是我国历史上东魏与北齐王朝的统治重心
2025-11-26 20:24:00
江苏南京:“钢铁与荣耀:欧洲骑士盔甲与文化展”28日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11月28日,“钢铁与荣耀:欧洲骑士盔甲与文化展”将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开幕,约140件(套)来自意大利的殿堂级馆藏珍宝将集中亮相
2025-11-26 10:27:00
一场有趣的讲座在南京晓庄学院举行 苏轼与王安石的交锋 对年轻人成长有何启示?南报网讯(记者姜静通讯员王蒙李荔慧)11月25日下午
2025-11-26 10:27:00
谭知耕——忆金牛山反袭击战【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谭知耕,1917年出生,1930年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11-26 10:2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雪莉)近日,记者从白口城考古队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的文章中获悉,白口城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成果。白口城考古队发现了白口城外城南门三次大规模营建的情况
2025-11-26 07:08:00
“任小林绘画四十年”将在苏博西馆展览
江南时报讯 “任小林绘画四十年”展览将于2025年11月25日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展。本次展览旨在通过25件代表性创作以及相关手稿
2025-11-24 15:0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70余件经典画作,67年丹青岁月。日前,由河北博物院、河北省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大漠丹青——常书鸿艺术展”在河北博物院北区9号
2025-11-24 08:21:00
83年前,美国飞行员杜立特带队成功突袭日本多个城市,这次战斗被称为“杜立特行动”。任务结束后,因为种种原因,75名飞行员在浙江沿海及以衢州为中心的浙皖闽赣边界地区弃机跳伞
2025-11-23 22:14:00
夜幕降临,正定荣国府景区“一梦入红楼”沉浸式夜游项目接连上演,通过光影造景、演艺交互等多种形式,将《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在亭台楼阁间生动再现,打造赏、游、学、玩的多维体验。摄制丨
2025-11-23 07:57:00
就在明天!“国宝”级画展亮相福州!
就在明天!下午2点!到福州画院,赏丹青国宝!福州人千万别错过!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于11月23日在福州画院举行
2025-11-22 14:09:00
两只羊隔着围栏打架,一只羊假装进攻诱骗对面的羊撞栅栏。
2025-11-21 1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