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柴荣是哪个朝代的皇帝?柴荣后代在宋朝什么地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4: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宋朝是历史上经济十分发达的朝代,这也得益赵匡胤的政策,我们都知道,宋朝是赵匡胤陈桥兵变后打下的天下,而在这之前,后周原本是柴家的天下,其实柴荣作为当时的君主,是五代十国一个少见的明主,如果不是因为他壮志未酬身先死,恐怕此生定能缔造一统中原的奇迹。

柴荣是哪个朝代的皇帝?柴荣后代在宋朝什么地位

后唐清泰三年夏,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并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在契丹扶持下于太原登基称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到了五代时期,契丹覆灭了后晋,后晋将军刘知远在太原自立为帝,挥师南下讨伐辽军。

此次战役,因刘知远出身行伍,治军甚严,他的军队得到沿途百姓的拥戴,不断有汉人响应刘知远号召参军。驻守在中原各地的辽军守将听说刘知远势大,闻风而逃,刘知远轻而易举地夺回汴京、洛阳。随后,刘知远在汴京登基,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他则成为了后汉高祖。可惜,刘知远福薄,仅当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他的儿子刘承祐登基后,朝中形势动荡。刘承祐觉得藩镇武将的权力太大,打算通过杀掉藩将的方式巩固集权。于是刘承祐派人前往邺城暗杀大将郭威,谁知郭威早有警觉,刘承祐非但没有除掉郭威还逼得郭威发动哗变。

公元950年,郭威打下了汴京被部下拥戴为新君,公元951年,郭威在汴京正式登基改国号为周。因为,郭威幼年家境贫寒,深知民间疾苦,肚子里又有一些墨水,懂得人才的可贵。所以,郭威致力于改善民生,唯才是举,在他的整治下,中原的混乱局面竟有所好转。后周建国时,刘知远的弟弟刘崇仇视郭威,于太原建立北汉政权,与后周分庭抗礼。为了击败郭威,刘崇不惜投靠契丹,并尊契丹皇帝为“叔皇帝”。此后,刘崇不断借助契丹人的力量进犯后周,但均被郭威击退。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驾崩。

由于,郭威生平未有子嗣,所以,他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内侄柴荣,也就是后来的周世宗。柴荣登基后,刘崇认为:后周新君上位,局势不稳,随即率领三万人马,并向契丹借兵一万,浩浩荡荡地朝着潞州进发。刘崇发兵的消息传到汴京后,周世宗立即与群臣协商。柴荣认为:“自己刚刚上位,需在军中树立威信,所以,打算御驾亲征刘崇。”大臣们却劝阻道:“陛下登基未久,朝中局势未稳,不应离开汴京,应该留在京城主持大局,派其他将军上阵。”柴荣却说道:“刘崇这家伙趁着我朝大丧,又觉得我年纪轻轻资历尚浅,想要侵吞中原。这次他亲率汉军来讨,我必须亲自出征对付他。”

大臣们见柴荣的态度十分坚决,大多不再发声,唯有一老臣冯道仍坚持阻止柴荣亲征。冯道自唐明宗时期入仕,担任宰相。此后,冯道历经四朝,堪称“四朝元老”,此人虽无出色的政绩,但他却凭借油嘴滑舌讨得每个主子欢心。在契丹入主中原时,冯道第一时间跑到耶律德光面前宣布投靠新主。后来,冯道又投入郭威麾下,因其资历深厚,被郭威任命为太傅。

此时的冯道已经混成了老油条,他仗着自己资历老,在柴荣面前卖弄资历,打算让柴荣放弃亲征的想法。柴荣对冯道说道:“早年唐太宗曾一统中原,每场战斗都身先士卒,我又怎能躲在汴京呢?”冯道反驳道:“陛下哪能与唐太宗相提并论?”此话一出,柴荣已听出冯道瞧不起自己,于是便据理力争道:“我朝兵强马壮,想要灭掉刘崇,还不是像大山压破鸡蛋一样轻松?”冯道又说道:“陛下哪能与大山相提并论?”柴荣听罢恼羞成怒,当即拍案而起,不顾群臣阻拦离开了朝堂。不过,柴荣却并未向冯道妥协,反而坚定了御驾亲征的想法。因为,冯道的无礼之举,柴荣将冯道赶去修建周太祖的坟墓。冯道卖弄资格碰了一鼻子灰,气得卧床不起,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不久,柴荣亲率大军抵达高平,与汉军对峙。

刘崇见周军人少,笑着说道:“早知周军人少,我何必向上国借兵?这一战我不但要让周军吃尽苦头,还要让上国见识到我的厉害。”两军开战后,人数处于劣势的周军果然不敌,逐渐败退。正当周军落败之际,柴荣亲自来到阵前督战,他手下的两员大将赵匡胤和张永德各率两千名精锐突入敌阵。在柴荣的带领下,周军一扫颓势,如下山猛虎杀入汉军阵中,以一当百。过了一会,战场形势陡然逆转,北汉军队被杀得七零八落。守在后方的辽军见汉军落败,悄悄撤出了战场。最终,汉军全军覆没,刘崇仅带着几名亲兵逃回晋阳,自此一蹶不振。经过这场恶战,柴荣与麾下的军队度过了磨合期,大大增加了周军的气势,也为后来柴荣打赢南唐打下了基础,基本完成了统一大业。

若非柴荣壮志未酬身先死,恐怕此生定能缔造一统中原的奇迹。

在后世,柴荣更是被史家评为“五代第一明君”,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不仅精明强干,而且节约简朴,赢得了广泛的拥戴。可以说,在当时中原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北宋仅用了20年便完成统一。这固然离不开赵匡胤的英明决断,但是,更重要的是:赵匡胤接手的后周政权国力强大,其统一之势已经不可阻挡了。那么赵匡胤后来是怎么对待柴家后人的?

柴宗训被迫禅位给赵匡胤,赵匡胤将他降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幽居西宫。赵匡胤颁下圣旨优待柴氏母子,并赐“丹书铁券”,还留下遗训: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但柴荣的直系子孙并没有命享受到这样的优待。柴宗训被迁往房州后,娶妻生子,先后生了五个儿子。973年,柴宗训去世,年仅二十一岁,长子被封为郑国公,世袭。但根据宋仁宗派人寻找柴氏后人的结果来看,1059年,柴宗训已经没有了后代。

柴熙瑾是柴荣的第六子,964年去世,这一年柴荣的第四子柴宗训才12岁,所以柴熙瑾死的时候很可能还不到十岁。

柴熙让是柴荣的第五子,根据宋代文人的笔记记载,柴熙让被宋朝开国功臣潘美认做侄子抚养,改名潘惟吉。潘惟吉也曾致仕,在宋真宗时期曾出任供备库使,后来出使辽朝的时候患病,于1010年去世,潘惟吉娶妻王氏,育有一子潘承裕,后世子孙也比较旺盛。

柴熙诲的第七子,生于956年,赵匡胤继位后,对于柴荣的几个幼子,卢琰说出“唐虞接受不灭朱均”的话语,在赵匡胤的默许下,卢琰把柴熙让抱回家中抚养,改名卢璇。后来越国公卢琰害怕赵匡胤追究,就带着卢璇隐居到了新渥灵山。后来卢璇娶了养父卢琰的女儿卢锦。后来卢璇致仕,在宋仁宗时期1023年,成为殿前防御使,三年后被封武烈侯。1030年,卢璇去世,卢璇的子孙后代繁衍生息,成为卢姓很重要的一支。1059年宋仁宗命人查柴氏族谱,每房取一名出来祭祀后周宗庙,然后找到柴荣的从孙柴元亨为三班奉职,柴咏为第一个崇义公,世袭。后面的宋朝皇帝均按照赵匡胤的遗训厚待他们。宋太祖赵匡胤继位后确实没有对柴荣后代斩尽杀绝,但说是优待也算不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赵匡胤篡改后周皇帝柴荣的姓氏,是想掩盖什么秘密?
...,最后建立了大宋朝。但是让人十分奇怪的是,后周世宗柴荣本名叫郭荣,为什么之后宋朝非要将其记载成柴荣呢?这还要从柴荣的父亲郭威开始说起,郭威在18岁的时候就参加了军队,之后更是
2023-03-07 12:23:00
赵匡胤夺了柴荣的江山,为何却不将其后代赶尽杀绝呢?
...威自己并没有儿子,所以太祖郭威只能传位给自己的义子柴荣,柴荣可以说是长达70余年五代十国中最为圣贤的皇帝了,柴荣一登基就开始减少赋税,让百姓恢复生产力,而且还为了天下百姓能远
2024-10-20 10:02:00
“外星人”干预朝代更替?《水浒传》柴进竟是皇帝后人?
...当朝的皇帝因为外星人死了,这个人就是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五代时期那些“英雄”的传奇人生唐末宋初那段时间混乱得不行,军阀割据,政权更替造成了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五代还好说,这十
2025-04-05 17:26:00
史上这个朝代存在仅仅十年,却影响了中国千年,曾经差点一统全国
...杀光,郭威已无亲生子女,能够担当重任的唯有他的养子柴荣。公元954年,郭威病重离世,34岁的柴荣登基称帝,史称周世宗。当时,后周局势动荡不安。北方的北汉见此情形,企图联合契丹
2024-08-20 14:21:00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为什么没有反抗?
...弟姐妹,也没有后代。最后在传位的时候,才会传给养子柴荣。既然皇室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才,因此赵匡胤发动兵变的时候,才没有人站出来维护后周。其二,柴荣自断臂膀。柴荣虽然没有什么皇室
2023-08-14 17:08:00
柴荣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君主,后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的高,因为他在位时间创造了后周的繁华和昌盛,被史学家们称为是五代时期第一名君。那么到底柴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根据记载我们可以
2024-07-05 15:02:00
他身为帝王杀了70员武将,不受唾骂反被称颂千年
...叫好,为百姓盛赞千年。他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皇帝柴荣,还被称之为五代第一明君,这个皇帝相信现在有很多人都对其有所了解,令人可惜的就是他在位时间比较短,只有短短的六年左右,然
2022-12-29 20:08:00
赵匡胤篡权夺位后,为何留下柴荣后代
...立了宋朝。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赵匡胤并没有选择杀掉柴荣的后代,这一行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那么,赵匡胤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赵匡胤并非一开
2024-11-17 20:02:00
宋朝为消除隐患,把柴氏子孙和柴荣子孙模糊化,其中隐藏险恶用心
...并善待了后周的皇室,尤其是在宋太祖赵匡胤与后周世宗柴荣的关系上。这块石碑的内容随着南宋初期的传播,逐渐成为许多人认为真实有效的历史事实,尽管史实上并没有相关的官方记载,石碑的
2025-05-17 19: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火神爷”屡建奇功
清太徐手枪队队员。(资料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清太徐有个手枪队,手枪队有个“火神爷”,神出鬼没在敌后搞突袭,舍生忘死阵前打鬼子
2025-08-12 07:06:00
玄武湖景区再添文化打卡点“中华美学之皇家园林”文化廊建成开放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玄武湖被誉为“金陵明珠”,早在六朝时期就是皇家园林湖泊
2025-08-12 07:47:00
中韩儒家经典研究论坛(2025)在孔子研究院召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汪泷 通讯员 李静8月8日,中韩儒家经典研究论坛(2025)在孔子研究院召开。本次论坛由孔子研究院
2025-08-11 11:20:00
潍坊:以笔墨重塑经学传统的时代魅力
鲁网8月11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10日,潍坊市美术馆内,一场以郑玄文化为主题的书法绘画创作展隆重开幕。这场由潍坊市委宣传部
2025-08-11 14:25:00
山东宁阳:烽火淬炼的红色热土与不朽英魂
鲁网8月11日讯这,是一封珍藏于山东档案馆的珍贵家书。时值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爱国青年朱蓂阶在信中写到“……大战即在日前
2025-08-11 15:37:00
8月10日,“河北五超”揭幕战上演现场版“长坂坡”,河北小学生踢球如赵子龙,勇猛闯关帅炸了!
2025-08-11 16:01:00
山河铭记|缴获6把日军军刀,是新四军东进抗日“第一枪”的荣耀
大皖新闻讯 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实地走访中,大皖新闻记者在庐江汤池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的一处展柜内,看到了6把日军军刀
2025-08-11 16:12:00
《治台良臣丁曰健》出版发行 丁曰健系清代治理台湾的安庆人
大皖新闻讯 由鹤远著作,线装书局出版的《 治台良臣丁曰健》日前出版发行。据介绍,丁曰健系清代治理台湾的安庆人。丁曰健(1800-1874
2025-08-11 16:13:00
从江岜沙“村T”精彩启幕
8月9日,贵州省从江县岜沙村“村T”正式启幕。岜沙村位于从江县丙妹镇西南面,距县城7.5公里,平均海拔500米,由大寨
2025-08-11 17:07:00
蚌埠汤和墓古迹园今起闭园
大皖新闻讯 对于近期要来蚌埠游览汤和墓古迹园的游客来说,可能是个小遗憾了,记者8月11日从蚌埠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
2025-08-11 17:24:00
今天19时,“河北五超”揭幕战正式开始,在文化市集上,赵子龙震撼登场,为“河北五超”加油。
2025-08-10 19:39:00
湖湘与皖江对话,共商长江大文旅
大皖新闻讯 8月9日下午,一场题为《嘉道湖湘近世派崛起与江南地区》的学术座谈会,在湖南金鹰影视城举办。此次活动,湖湘与皖江对话
2025-08-10 11:52:00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