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唐代的舞马表演如此隆盛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4 12:2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历史上,唐代是一个盛朝的存在,政治上,万国来朝,威震海内,经济上,国富民丰、互贸往来,文化上,唐风华韵、汉唐风骨。这样一个的李唐盛世当然有拿得出手的宝贝,这个宝贝就是唐代的宫廷表演——舞马。舞马,有点类似于现在奥运会的马术表演。是人,马,舞蹈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自带一种和谐美。在盛唐时马舞隆盛,那么为什么唐代的舞马表演如此隆盛呢?这就不得不谈到这些舞马马匹的来源。

为什么唐代的舞马表演如此隆盛呢

一、唐代舞马的马匹来源

1.唐代前期马匹的概况

其实在唐朝以前,我国的马匹来源较少,汉代主要是大宛的汗血马,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乱纷繁,故少与他国进行经济上的交流。《唐会要》记载,在唐王朝建立之初,全国马匹的数量甚少,“贞观初,仅得牝牡三千”。而至高宗麟德中,四十年间全国马匹数量却已至七十万六千匹,置八使以董之,设四十八监以掌之,跨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四郡之地,幅员千里,犹为狭隘”。

2.唐代马匹增长的原因

到了唐朝高宗年间,马匹的数量在急速增长,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有六:

(一)是早在《周礼》中就认为马政为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况且在唐朝前期也有许多的统一战争,所以唐朝前期统治者意识到了马的一个重要性,就像唐太宗,在做秦王之时,指挥了大大小小的战役,所以明白战马对于军队来说的一个重要性,故在陇右大量养马。《旧唐书·吐谷浑传》有记载:“时鄯州刺史李玄运上言:“吐谷浑良马悉牧青海,轻兵掩之,可致大利。”可见在唐朝初期,甚至还有为了抢夺战马而发动战争。由此可见,战马对于唐朝的统治者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为什么唐代的舞马表演如此隆盛呢

(二)是在唐朝时期,唐王朝与周边众多民族关系融洽,且唐朝国力强盛,周边国家多为附属国的这样一个地位,所以多以朝贡的形式向唐朝纳贡,而周边的国家的土特产就是马匹,所以贡品多为马匹,《唐会要》中记载“武德中康国献马四千匹,今时官马,犹是其种。”。《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圣王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都可以说明这件事。

(三)是在唐朝的前期有许许多多的战争,自贞观二年起,唐王朝就不断发动对西北边戎的战争,并在历次战役中屡屡获胜,先后俘获突厥颉利可汗,高昌王、龟兹王,大败吐谷浑、党项羌、薛延陀、焉耆、吐蕃等国,而每一次战争都会掠夺极大的物质财富,其中就包括马匹,牛羊等物。这也大大的完善了唐朝的军事体系,满足了唐朝的军事马匹需要,提高了其军事作战能力。

(四)是唐朝统治者的爱马之心,前有唐太宗的昭陵六骏,后有唐明皇的《倾杯乐》,这些无不体现其统治者的爱马之心。

(五)是社会风气的影响,隋唐时代,中外文化交流空前发达,社会上习染胡风,贵族无论男女皆好骑乘,出游狩猎、打马球及舞马等与马有关的活动十分盛行。《太平广记》于远篇:“邺中富人于远者,性奢逸而复好良马,居第华丽,服玩鲜洁,拟于公侯之家,常养良马数十匹。”可见在唐朝时期,马往往被视为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马对于唐朝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什么唐代的舞马表演如此隆盛呢

(六)是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在唐朝时期,民族关系较为和好,所以在唐朝与周边国家都有广泛和频繁的贸易往来,且都有互市的传统,唐朝需要上好的马匹来补充军事装备,周边邻国需要中原的丝茶等商品,两方各取所需,达成共识,况且在汉朝时期,开通了丝绸之路,扩大了唐朝的贸易圈和交往范围,有利于唐朝的对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其实还有一个隐藏性的原因在里面,《新唐书·职官志》载:“每岁河陇群牧进其良者以供御就。”就是唐朝前期从领国取得了大量的好马,这些好马大多被唐朝的驯马者拿去与唐朝的当地马交配,生下的马匹虽没有汗血马彪悍勇猛,但拿去军队作战马已是绰绰有余。这样,唐朝有了自身具备可孕育较好战马的条件。

3.唐代舞马的经济贸易的政治化

但其实这种经济上的贸易往来往往被附加政治意义,当双方处于敌对状态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紧张,当双方和平共处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当中原地区出现了这么强大的王朝,周边的大部分小国都会争相依附,所以会献上上好的马匹和开通贸易互市以表示对中原王朝的忠诚,从而获取中原王朝的庇护和自身利益,可以说这样的马匹贸易是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的,这样做不止周边国家可以得到好处,中原王朝亦可以从中获利,与周边国家关系友好,一是可以巩固自身的政权,二是可以保持边疆的稳定,三是经济上的需要可以得到一定的满足。这也是唐王朝统治安稳的基础之一。

为什么唐代的舞马表演如此隆盛呢

二、舞马活动的发展

1.舞马的发展概况

舞马的这项艺术活动是张謇从西域带来的,被当时的汉朝文人士大夫所喜爱。魏晋时期,部分统治阶级也表现出了对舞马这项艺术活动的喜爱,比如曹植,据说还特地为此写了首诗。到了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频繁,各地的交流较少,但是那些士族门阀的喜爱舞马之心似乎并没有受到此影响。

《河南国献舞马赋应诏并序》中写道:“河南又献赤龙驹,有奇貌绝足,能善拜舞,天子异之”。可见在南梁时期舞马艺术就在逐步发展了。唐朝时期,这样的情况依然如此,由于唐朝时期马匹来源广泛且马匹数量众多,所以唐朝的舞马活动是一种大规模的宫廷表演活动,这与其他朝代不一样,其他朝代的舞马活动一般为独马表演,尤其是南北朝。而唐朝的舞马表演是一种群体性的,规模性的艺术活动。其实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国力的强盛和富足情况。

2.唐代的舞马活动的发展

唐朝的舞马活动兴起于唐太宗晚期,发展于高宗,武后时期,在唐玄宗时期达到顶峰,此后迅速衰落。据《资治通鉴》记载:“宴吐蕃来使,殿中奏喋马之戏...乐作,马皆随之,宛转中律,于作乐者饮酒,以口衔杯,卧而复起,使者无不大惊”。由此可见,在唐朝时期的舞马艺术的高超和美妙,这样高的舞马艺术在中国古代史上恐怕只有唐朝才能做到吧。

为什么唐代的舞马表演如此隆盛呢

那么为什么舞马艺术兴起于唐太宗晚期呢?这就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了,当时在唐太宗前期及唐高祖的统治时期,唐朝大多在完成统一战争的任务和平定各地方的叛乱,社会总体来讲是不太安定的,所以商业贸易及其他一些马匹来源的方式不免会受到影响,况且在战争时期,即使有充足的马匹,也一定会放在战场上,若在战争期间,把马匹放在娱乐,赏玩上,难免会引起社会上一些阶层的不满,尤其是一些军事集团的不满。其次,在唐太宗晚期,在陇右的一些地方马匹的交配和繁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且这个时候,国家较少战争发生,社会的环境大体稳定,一些有关马匹的商贸往来也正常运行。最后就是在唐太宗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盛世——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经济繁荣,需要软实力的一些象征来标榜王朝,简单来说,就是用舞马这项艺术活动来提高自己王朝的身价。

舞马这项娱乐活动到了唐明皇这就到了顶峰,“圣王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从唐代张说的这首诗中可以感叹马舞的美轮美奂,着实令人大开眼界。但在安史之乱以后,舞马的发展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典型的例子就是安禄山的例子。

《明皇杂录》”自是因以数匹置于范阳“,唐太宗在安史之乱时,将舞马留在了范阳,《明皇杂录“一日,军中享士,乐作,马舞不能已,厮养皆谓其为妖,拥彗以击之。马谓其舞不中节,抑扬顿挫,犹存故态。厩吏遽以马怪白白。承嗣命棰之,甚酷,马舞甚整,而鞭挞愈加,竟毙于枥下。时人亦有知其舞马者,惧暴而终不敢言。”但是安禄山及其手下将其用作战马使用,所以舞马被摧残致死。舞马的这项娱乐活动就这样走了下坡路。

为什么唐代的舞马表演如此隆盛呢

三、唐代舞马的管理机构

1.唐代前期舞马的管理机构

唐代舞马的监管驯养机构是内闲厩。关于内闲厩的机构沿革、组成成员、职责分工等,史籍并未做明确记载,但是从两唐书中可以看到一些简略的记录,《旧唐书·职官志》:“尚乘局:奉御二人(从五品上),直长一人(正七品下),奉乘十八人(正九品下),习驭五十人,掌闲五十人,兽医七十人,进马六人(七品下),司库一人(正九品下),司廪二人(正九品下)。”早在唐朝前期,宫内即设有飞黄、吉良、龙媒,驹酴、驶驵,天苑等六闲厩畜养御马,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六闲厩更名为飞龙,祥麟,凤苑,鸫鸾,吉良、六群等名,并沿用至开元年间,当然,在唐朝前期,马匹的数量并没有唐明皇时期那么多,所以相关的管理机构的设置也比较简陋。

2.唐代后期舞马的管理机构

由于后来唐代宫廷内马匹数量庞大,朝廷设置闲厩使,袁乘、司库,司廪、兽医,习驭,掌闲、典事等职管理闲厩御马。完善了其管理机器和功能,有利于舞马艺术活动的发展。《明皇杂录》载:“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俾之教习,无不曲尽其妙”。这也可以看出在唐玄宗时期舞马这项娱乐活动的繁盛,在唐朝前期宫内马匹数量少,尚乘局的职官人员设置十分简单,只有奉御二人,直长十人,奉御负责对外边进献的马匹看看优劣是否、并根据此分配职责、加以驯导;直长则负责辅助奉御,相当于一个助手。

后来随着宫里御马数量的逐步增加,尚乘局的管理机构自然日益完善,分工也更加细化。其实这不止与马匹有关,也与其他的动物有关,后来唐朝的统治者不只用马来进行宫廷表演,也逐渐用一些骆驼,大象来进行表演,所以养的动物多了,自然相关的管理机构为了提升其自身的承载能力,就要完善相关的官职体系在太宗时期,加设司库、司廪。高宗加设习驭、兽医,但在龙朔二年,尚乘局更名为奉驾局时,已有“掌闲五千人,典事五人”。习驭、掌闲、典事、兽医各司其职,后来,因为习驭、掌闲等下层工作人员数量过多,所以唐王朝又在直长之下加设乘一职,“掌率习驭、掌闲、驾士及秣饲之法”。至此,奉乘局的职官设置已基本完备。

为什么唐代的舞马表演如此隆盛呢

3.闲厩官的特殊性

在圣历年间,设置了闲厩一职,闲厩使自设置起即成为唐王朝的固定常设职位,由皇帝的亲信或位高权重之人担任。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这个御马当时其实也算作军事装备,所以马对于军事上来说很重要,必须要交给自己信任的人或者大多数人相信的人。二是马匹的用途很多,出行,娱乐,军事等。所以马匹的作用较大。三是当时政治环境紧张,原来的官僚体系和经济体系受外界的影响很大,所以当时大部分的官僚机构都进行了较深的改革,所以权力的划分被重新洗牌了。四是当时统治者爱马,很看重马匹,但是到了唐玄宗的后期,一些管理马匹的相关机构成了虚职。

四、总结

舞马在唐太宗时期辉煌一时,伴随着开元盛世的繁荣而不断发展,而最后舞马的悲惨遭遇也说明了唐朝政局动荡,江山不稳的现实。总的来说,舞马盛,唐朝盛,舞马衰,唐朝衰,尽管在此后的朝代中也出现过相似的舞马艺术表演,但是却无法超越唐代时马舞所体现的傲视天下的气度。朝代更替,时局动荡,这样美的舞马表演也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而流逝了,难免不令人唏嘘叹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都保障了玄甲军的战斗力。当然,除了玄甲军伊以外,唐太宗的意见也很重要。对于边防战争,唐太宗是一个主动出击的坚定支持者。这种支持,也导致在当时南方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得到治理的情
2023-03-17 14:53:00
什么叫“马有多少,国有多大”,看看唐朝就知道
...上动辄几十万近百万的兵力,多数都是唬人的。不过,在唐太宗、高宗、玄宗时期,几十万的兵力基本都是“实锤”。初唐时,唐朝采取府兵制,全国分布574-800个折冲府,有名可考的62
2024-02-26 17:25:00
唐代骑兵为什么能吊打周边小国?
...练,骑射之术大为提高。贞观三年八月,东部突厥内乱。唐太宗命李靖,李世绩为主帅,统兵十余万反击东部突厥。在此战之中,唐朝骑兵再次大放异彩。李靖亲率三千铁骑突袭恶阳岭。突厥颉利可
2023-06-05 19:36:00
唐朝男人的三大娱乐活动:马球竞技、观赏百戏与惊险杂技
...域传播到中原地区的,这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在唐太宗执政时期,长安城里面在当时打马球的人就是来自于西域的人。正是这样的活动,引得唐太宗心里也痒痒的,甚至还前去观看。然而唐
2024-03-02 13:09:00
河曲马对中原意味着什么
...浑之间反复易手,特别是吐谷浑直到唐代才被李靖攻灭。唐太宗是个爱马的皇帝,对河曲之地的经营也是不遗余力,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唐军因潼关失守而丧失河曲,自此大唐再无强悍的骑兵解决藩
2023-07-15 17:30:00
大唐第一位与外藩和亲的公主不是文成公主
...浑虽然复国,却难以扭转吐谷浑从强盛走向衰落的局面。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第一位将各民族平等对待的帝王。他曾下诏,“自古贵中华而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试图以怀柔政策换取与吐谷
2023-07-11 18:36:00
朱棣曾六败蒙古骑兵,那么他是如何养马的?
...以骑兵对骑兵,才能彻底扼杀草原民族的优势。汉武帝、唐太宗是古代帝王中重视马政的典型范例,因为他们生活的年代正好处于草原民族肆虐横行的时代。当然,后世的明朝也是如此!虽然此时蒙
2023-05-26 12:57: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的地位也不高,而且没有几个名将能善终;如果汉武帝、唐太宗、唐高宗之类的皇帝能诞生在宋朝,估计能建立一个空前庞大强大的超级大帝国吧;可惜宋朝的皇帝们,空有如此多财富和人才,却选
2024-06-09 14:18:00
源于唐兴于宋的茶马贸易,中原如何与吐蕃实现共赢的
...的政治手段,也是历朝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政治手段之一。唐太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仰慕唐文化,纷纷与中原交往。西北诸蕃皆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并通过和亲、
2023-05-05 17: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