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六堂与清代萍乡科举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劝贤堂图册》章廷钰 凌焰明清时期,士子参加科举需要一定的支出,包括送予学师的束脩,岁科小试的卷资、印金,参加乡会试、贡生朝考的盘费等,名目繁多。萍乡进士彭涵霖在《育才庄记》中提到:...……更多
“父子双翰林”传佳话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萍乡进士贺澎恩写给萧玉铨的信《昭萍志略》卷九《人物志·列传》萧玉铨传 欧阳静 凌焰翰林是中国古代官名,可以追溯到唐朝,唐玄宗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更多
​长庆元年的科考舞弊案,是“牛李党争”的导火索
长庆元年(821年)三月,由大唐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照常开考。这是唐穆宗李恒即位以来的第一场科考,因此朝野瞩目。但这场意义重大的考试并不顺利,很快便朝向党争的方向发展。一切源于一个狗血的开端。01正式开考前,...……更多
洪武科举丑闻:南北榜案的争议与真相
...武三十年三月,朝廷每三年一次的丁丑科廷试结束,这次科举总共录取了五十一名考生,他们都是天之骄子,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可正当人们用憧憬、羡慕的眼光看着这些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时,大明京城却出现了很不合时宜的...……更多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自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后,打破了自两汉以来固有的世族门阀制度,给平民学子打开了一条通往仕途的道路。但一直到清初时期,官僚贵族子弟入仕依然优于贫寒出身的士子,直到康熙时期,科举制度才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公平、...……更多
明朝的南北榜案最后什么结果
...“刘三吾舞弊案”,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洪武三十年的科举考试,此时的大明王朝经历了四年前的蓝玉谋反大案,所诛杀牵连者高达一万五千多人,大明后期最出色的将领蓝玉更是被处以剥皮示众的酷刑。此案让大明各阶级人...……更多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民人家的读书人走上仕途的渠道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在这样一场国家举办的选拔考试中夺得好名次。但是自古以来,南北就有差异,文人也有差异,这是因为北方多战乱,不如物产丰富的南方富饶,北方文人平均...……更多
古代科举考场上怎么夹带小抄?这个行为有多严重?
...角色之一程仁清,原本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因科举考试不顺利,永远失去了参加后续考试的资格,堕落成只认钱财、不讲道义的讼师(后来人格有转变)。他科举失意,根由在于被人诬陷考试时夹带小抄。那么,在古...……更多
漫谈萍北乡村小学——养正国民学校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养正国民学校图册》中关于莲池寺的绘图赵烨 凌焰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鼓励兴办新式学校。萍乡得风气之先,大力开办新式学校,先后有县立中学校、正本女学校、栗江高等小学、流江黄氏族...……更多
平民是如何当上宰相的
...寒心,但对于这位老相而言,这还不是人生最大的起伏。科举才是。因为,在科举入仕以前,他只是一名乞丐。杜衍乃唐朝名相杜佑之后,本来出身名门。可是,就在他出生后不久,父亲暴病而亡,母亲在万般无奈下,只能改嫁...……更多
明朝应对教育腐败的治理举措有哪些
...制度洪武三年五月初一,明太祖朱元璋在继承并改革前朝科举制度的基础上,推出科举保结制度,颁布了《初设科举条格诏》。主要目的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品学兼优的士子,以保证国家官员的德才水准。主要内容为:其一,放...……更多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于维系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自太祖...……更多
同名又同姓,此“会馆”非彼“会馆”
...举之年,也将其腾出来以供举子之需。会馆就这样进入到科举考试“后勤保障”的范围。 从科举考试的角度看,单独或者二三人散居京城,不利于试子们备考。所以,清道光丙戌年(1826)的《山阴会稽两邑会馆记》中说道:创...……更多
明朝科举制度与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
科举制自隋唐创立以来就逐渐发展完善,到了明代时期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成熟的选官体系,考试的层级、防作弊方式、考官的选拔以及批阅试卷决定排名都已经有着相应的流程。然而自科举诞生以来,就有着一种潜规则伴随...……更多
一场长庆科案,为何体现了穆宗的仁慈
公元821一年,也就是唐穆宗长庆元年,这一年的科举考场上发生了一件震惊整个朝堂的作弊案件——长庆科场舞弊案。这一案件直接导致了主考官钱徽被贬,同时也改变了科举以往的审查方式。钱徽是“大历十才子”钱起的儿...……更多
窥斑见豹“书院风”
...。“宾兴”原指荐举时代地方推选、送别人才的宴席,在科举时代府州县为学子赶考的送行酒仪式,后来演变为资助士子读书、赴考的地方组织。清代中后期,尤其嘉道年间,各地尤其是海南岛上,宾兴事业发展尤为迅速。光绪...……更多
从科举到学堂: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转
废除科举,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颠覆性的、地动山摇的大事。有些人认为,如果没有1905年的废除科举,就不可能有1911年的“辛亥革命”!参加科举考试,是一千多年来无数读书人的图谋进取之路,是贫寒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更多
...范立彬 王春侠《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8日 14版)翻译科举是清代专为旗人设立的、与文科举并行的一种科举制度。翻译科举始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乾隆时期是翻译科举的初创时期,嘉庆道光时,翻译科举各项制度趋于...……更多
文昌星与科举:古代中国的读书人命运之神
科举时代,高中状元之人每每被称为“文曲星下凡”,因此在封建社会,文曲星往往被视为科举的正神,掌管读书人的命运。但在传统文化中,神仙大多有原型,那么这个文曲星的原型又是谁呢?说起文曲星,就不能不提“三...……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从整体情况而言,八股文和科举出身牵耗了士人群体的绝大部分精力与心血,造成了士人群体在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而伴随着出身与否的实现,士人与科举或合或离,与科举之外的文学或离或合,这也刺激了士人是...……更多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脸...……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防作弊?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防作弊?有的举措颇有趣味,有些看似不近人情青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明状元状,是研究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 又到高考季。每到高考时,考场周围都要使用电子屏蔽设备,目的是为了防止作弊...……更多
从唐到宋:士族瓦解与寒门崛起
大唐贞观年间,在一次科举考试选拔结束之后,唐太宗李世民站在端门的城楼之上,看着新进的士子们鱼贯而入,不禁欣喜感怀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作为帝王,自然希望天下英杰都能为己所用,为朝廷尽可能多招揽...……更多
名扬千古之前的汤显祖在做些什么?与这个有关
...进,《儒林外史》虽然是成书于清朝,但反映的却是明朝科举士子们的生活。可以说像范进这样的还算是幸运儿,更多的人是一辈子都与“功名利禄”无关,最后落了个“死读书,读书死”的悲惨结局。上图_范进中举老版插图...……更多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是科举世家逐渐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士家族时段分布情况,不仅可以反映明清福州府各时段的科举水平,还能反映福州府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明清福州府进士家族的时段分布特点一时段分布考试明后期、清后期福州府培养出新的进士家族的难度加大。...……更多
曾有人评述“清兴于科举,亦亡于科举”,认为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抓住时机入关后迅速开设科举,收揽了中原读书人的归附之心,帮助这个原本偏居东北一隅的少数民族争权稳定关内局面,使清朝一举成为有皇帝以来中...……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
...景可考究的进士六千余名,其中有一半是平民出身,可见科举确实是一把通往成功的阶梯,有效地促进社会流动(SocialMobility),微寒的家族非常有机会经由科举向上爬升。但考中科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语有云:十年窗下无...……更多
秀才是怎样炼成的
...美梦”所改变。他依旧相信,作为士人唯一的“正途”,科举考试才是实现其本人及家族荣耀的必由之路。他再次扎入了府试现场。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直到第四次府试落榜,洪火秀已经万念俱灰。此时,远房亲戚李敬...……更多
...厅三、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士子的行旅”中国古代科举与旅行特展展览内容:除“大道之行——《孔子圣迹图》艺术精品展”等基本陈列外,文庙博物馆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士子...……更多
从秦淮河畔望向历史深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留法海归、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副馆长尹磊——从秦淮河畔望向历史深处王 威《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17日 第 10 版)傍晚时分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网络图片尹磊在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乾隆在路边吃瓜,夸赞西瓜甜,走出百米后他突然下令:处死瓜农!
前言乾隆皇帝算得上是清朝最有名的一个皇帝了,因为距离现代时间比较近,又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因此人们自然非常喜欢谈论乾隆的各种八卦
2025-02-15 14:09:00
俄罗斯男子为求永生,坚持注射350万年前的细菌,2年后已失去笑容
《太上纯阳真经·了三得一经》:“精食万化,滋养百骸,赖以永年而长生不老。“古人生产力医疗水平低下,最多只能活到50几,也就有越来越多有权势的人想要长生不老
2025-02-15 14:14:00
书画雅趣丨灵魂之韵,绘就高贵人生
在书画的浩瀚天地里,每一笔一划,皆是心灵的低语,灵魂的舞蹈。人之高贵,非金钱堆砌,非权势彰显,而在于那深藏于心、流淌于血的灵魂之高贵
2025-02-15 10:32:00
他出身农村,学历只是初中,靠卖字挣了七套房,却遭到专家的抵制
引言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然而在生活的压力面前,这件事却不是随意就能做到的。在这件事情上,王芳泽似乎做到了尽善尽美
2025-02-15 13:22:00
北宋一大小姐沦落青楼,她是如何逆风翻盘成宋朝第一女神医的?
华佗、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提到古代神医,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些闻名于世的男性医生,几千年来,似乎很少有女性神医的存在
2025-02-15 13:33:00
原创孙悟空到武当山搬救兵,真武大帝派手下去帮忙,结果却被打的很惨
西游记是明朝作品,成书时间应该在明成祖(朱棣)之后,明朝是道教巅峰时期,西游记这部书的天庭系统也是由道教构成的,包括西方的佛教都在道教的规制之下
2025-02-15 13:48:00
日本著名小说家田中芳树的历史小说《天竺热风录》最近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田中芳树著有《银河英雄传说》《亚尔斯兰战记》《创龙传》等长篇小说
2025-02-15 07:55:00
甄嬛传:敬妃至死都不知,皇上为什么从不让她侍寝?真相太扎心!
作者|籽玲《甄嬛传》中雍正妃子众多,每晚都有不同小主陪伴,但却很少看到敬妃侍寝,唯一一次皇上主动去敬妃那,还是因为甄嬛回宫后
2025-02-14 23:27:00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在中国,很少有人没看过《倩女幽魂》,这部经典电影堪称几代人的共同回忆。《倩女幽魂》的故事是由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聂小倩》一文所改编
2025-02-14 23:51:00
民国女特务“乌梅”,留下1串密钥64年无解,却被孙女无意破解
音乐之谜:隐藏在《秋水伊人》中的乌梅传信密码最近,一宗牵涉到特务、密电码和音乐的神秘事件在西安引起轰动。这一事件起源于外祖父母坟墓的拆迁
2025-02-14 16:31:00
《大明王朝1566》严嵩雨中训子,究竟是为什么?
执掌内阁二十年来多少风雨挥洒而去。今天这场大雨,就凭严世蕃替父亲擎着的那把伞还能挡得住吗?在浙江巡抚郑泌昌和浙江布政使何茂才的指挥下
2025-02-14 16:34:00
1951年处决汉奸,81岁刘雨田被押入刑场,高喊着:我这辈子值了
在1951年的一个清晨,新中国的曙光刚刚洒满大地,一位八旬有余的老者,刘雨田,在万众瞩目下被警方带到处决的现场。这位曾经的显赫人物
2025-02-14 16:36:00
清朝被推翻后,为啥没有杀掉溥仪?专家: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夜晚,寂静的庭院中一盏明灯孤独地闪烁,照亮着四周。或许,你会想起夜明珠,那神秘的绿色光芒曾经在古代皇宫中闪耀。夜明珠,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充满想象力
2025-02-14 16:47:00
贵妇人带1400年古做鉴定,专家:赝品!贵妇大笑:你可知出自哪
提及古画,大家脑海里应该出现的都是天文数字一样的价格。但是实际上,古画要想被卖出足够高的价格,那前提必须是它是真品。倘若古画本身就是仿制品或者赝品的话
2025-02-14 17:17:00
溥仪有多无能?作为皇帝的他,只能默许皇后伺候日本人,还怀孕
溥仪有多无能?作为皇帝的他,只能默许皇后伺候日本人,还怀孕要说我国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虽然经历了多个朝代,但是文化一直都保留下来了
2025-02-14 1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