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14 23:5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很少有人没看过《倩女幽魂》,这部经典电影堪称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倩女幽魂》的故事是由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聂小倩》一文所改编,由于聊斋本身只是部志怪小说,所以一直没人追究过这个精彩故事的来历。

然而2016年年底浙江绍兴一次普通的考古调查,却让聂小倩和宁采臣的故事重新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原因很简单,因为负责这次勘查的考察队在绍兴城外的一处深山中,发现了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南宋古寺。

这座寺庙的名字国人可谓是耳熟能详——兰若寺。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兰若寺影视截图

若只是一个寺庙名与《倩女幽魂》吻合也就罢了,然而随着考察队的进一步勘查,却发现事情真相恐怕没那么简单,其中最关键的是,该寺背后竟存有一片规模巨大的南宋陵园,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了“姥姥”那遍布无主荒坟和尸骨的恐怖巢穴。

荒山野岭里的兰若寺、规模巨大的古代陵园,难道这里就是传说中聂小倩的埋骨之地?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这世界真的变了很多……

第一、兰若寺

2016年9月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通知,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的一处原始山林将进行旅游开发。

在项目建设之前,按照规定需要对规划建设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前期考古勘探,因此浙江考古研究所与柯桥区考古处联合成立了一支考察队,开始对该区域进行详细摸排调查。

考察队负责的区域里包含有一个水库,水库的名字很有意思,叫作“兰若寺水库”。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一开始此名并未引起考察队的注意,一个地方野名,任谁都不会将它与蒲松龄聊斋里的“兰若寺”联系起来。

但考察队在当地的调查走访过程中,却发现这个水库名竟然大有来历——其居然得名于水库修建之前此处存在的一处古寺“兰若寺”。

考察队得到这条信息后十分重视,他们本身就是为调查古迹而来,如今有此线索,自然要查证一番。

为此考察队翻阅了大量史料,又实地走访了当地七八十岁的老人,最终确认此处原本确实存在一座兰若寺遗迹。

据当地老人所言,1953年修建水库前那古寺还在,不过早已荒芜且破败不堪,后水库筑坝蓄水,寺庙就沉入了水底。

考察队里几乎所有人小时候都看过1987年由张国荣、王祖贤领衔主演的《倩女幽魂》,带队的考古专家罗博士更是该片影迷,如今证实此处原本真有一座“兰若寺”存在,其特殊而又敏感的名字立刻引起了全队上下的关注。

据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所言,聂小倩的故事发生在浙江金华北面的荒山野寺里,原文中讲:

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

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

绍兴市正好与金华市相邻,两地相距不过百余公里,且兰若寺水库方位正处金华北方,位于两地之间的荒山野岭之中,那么这个被水淹没的古寺是否就是《聊斋》中讲述的那个兰若寺呢?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图上红点为兰若寺大致方位,位于绍兴和金华之间的山野之中

第二、这座绍兴深山里的兰若寺,是否就是《倩女幽魂》中“兰若寺”的原型?

蒲松龄著写《聊斋志异》,全书共计近500篇故事,内容多为他四处搜集而来,据清代文人邹弢所著《三借庐笔谈》中讲: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中贮苦茗,具淡巴菰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

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

这段话讲述了蒲松龄的创作过程,说他每日一大早就拿着的茶壶和烟草,壶里装满茶,摆在人行大道旁。但凡有过往客商,他便和人家攀谈,搜集各种奇妙故事,回去后再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并加以整理。如此历经20余年,《聊斋志异》方才大功告成。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聊斋志异》

蒲松龄为山东淄博人,距离浙江并不算太远,由此看来小倩的故事应当是他从浙江客商口中听来并加以润色。

而据现代考证,蒲松龄所写的故事情节虽大多是想象出来的,但他很多故事中的地名和故事背景却是真实的。例如聊斋中有《地震》一文,讲述的就是1668年真实发生过“郯城大地震”。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倩女幽魂》中的“兰若寺”恐怕是真的存在某个原型的,而绍兴这座兰若寺,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其存属的年代,与书里的“兰若寺”情况都极为相符,若说这一切都是巧合,那未免也太巧了些。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倩女幽魂》聂小倩剧照

毫无疑问,绍兴深山里这座突然现身的兰若古寺,迅速引起了考察队的巨大兴趣,接下来考察队进行了更加深入仔细地勘查。然而考察队并未想到,这一查,竟然有了更加惊人的发现!

第三、原来不止兰若寺!

兰若寺所在的这处地方,位于绍兴市主城区的南边,距离市区约20多公里,此处群山连绵,人迹罕至,距寺庙大约六七公里的地方,就是历史上南宋王朝帝陵“宋六陵”的所在地。

在以往的文物普查中,由于此地太过荒僻,加之历次考察重点一般都集中于“宋六陵”上,转移了考古人员的注意力,因此此地一直未曾有什么发现。

但兰若寺的横空出世,令考察队对此地陡然重视起来,仅初步调查,就发现了五六座小型古墓,其中一些墓的年代甚至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这让考察队意识到,在兰若寺的周边很可能存在一个未曾发现过的、规模庞大的古墓群。

兰若寺旁的荒山野坟群?

无论是谁,探查到这种情况恐怕都会联想起《倩女幽魂》里埋放聂小倩骨灰坛的那片荒坟,毕竟燕赤霞带着宁采臣去黑山老妖老巢坟山找小倩墓碑那段情节实在是令人记忆深刻。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倩女幽魂》燕赤霞带宁采臣到乱坟岗找小倩墓

考察队此时在兰若寺旁搞古墓群勘探,还真有些时空错乱之感,仿佛正置身于《倩女幽魂》世界之中,用挖掘机开挖黑山老妖的老巢。

话说考察队正开着挖掘机向山上进发,突然在挖掘机开过的路边上看到了一个盗洞!

盗洞的出现令考察队员们意识到,此处恐怕是个大墓,因此就此停下,就地勘查起来。

经队员们检查,发现该盗洞已颇有年头,洞口杂草丛生,洞内也积满了枯枝树叶,看起来至少已经历了十几二十年的时光。

队员们倒也不气馁,主要是因为洞口旁露出了一截石质装饰,上面绘有一看就是年代久远的精美花纹,这种才是考察队真正感兴趣之物。

经过一天的清理,那石质之物终于露出全貌,竟是一段长达10米的须弥座台。

从该须弥座来看,上面原本摆放的应是一座巨大的影壁,此物的规模令考察队员们异常震惊,如此庞大的底座和影壁,可见此墓规模是何等惊人。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南宋大墓出土的超长须弥座

经对须弥座上的花纹辨认,很快考察队就确认,这是一座极其罕见的南宋超级大墓。就在队员们惊叹不已的同时,一个神秘人突然来到了发掘现场,而接下来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情形出现了。

只见此人走到领队和考察队员们面前,平静讲道:“这墓我曾经进去过。”

……

第四、来者何人?

自从发现兰若寺以后,考察队员们可以说已被多次震惊,但此人口中说出的话,却令队员们仿佛当场被天雷给轰了一般,个个目瞪口呆。

这盗洞还明晃晃地摆在眼前,队员们正因此愤恨不已,然而那盗墓之人居然大摇大摆地跑到发掘现场,大言不惭地告知众人这墓他进去过。

是可忍孰不可忍!

盗墓贼这般挑衅,令队员们怒火中烧,当即一群人就将他围了起来,而接下来那人又说了一句话,却立刻便让队员们偃旗息鼓,不得不退开了而且没有报警。

那人究竟说了什么,竟能有这般魔力?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挖掘机上山时发现的盗洞

话说那神秘人见队员们已从四周围了上来,眼神不善,他却是有恃无恐,停了一会,才又不慌不忙地讲了一句:“我已经刑满释放了。”

还能说什么呢,队员们只能无奈散去。

据领队与该人士攀谈了解到,此人刚从监狱放出不久,然后听说兰若寺水库附近发现大墓,便到现场来看看。

接着此人讲述了他当初下墓时看到的情况,里面早已是空无一物,不光是陪葬品早已不翼而飞,连棺材遗骸等物也消失不见。然后又讲自己现在年龄已大,在狱中也已悔悟,不再做那摸金校尉之事。

此人说完后便离开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考察队对兰若寺周边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发现这里居然是一个墓区面积高达1.2万平米的庞大陵园,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那个规模极大、疑似帝陵的南宋超级大墓!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南宋大墓航拍

面对如此重大发现考察队立刻上报至国家文物局,并申请展开抢救性发掘。

国内早有规定,帝陵不允许发掘,不过此墓已有明显盗掘情况,确实需要尽早进行保护,因此国家文物局最终批复同意展开抢救性发掘,考察队因此改换身份,变为正式的考古队。

此时距离发现大墓时已过去一年,2017年2月,考古队正式进驻“兰若寺大墓”,就此展开全面发掘工作。

第五、诡异的盗洞

在清理完大墓表层的植被之后,考古队立刻开始了挖掘。

不出考古队员们先前所料,此墓规模极其庞大不说还极尽奢华,墓的表面不但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封土,而且在封土层的表面还铺了一层35公分见方的方形厚砖。

然而就在清理到这层方形厚砖时,意外出现了!

考古队员们发现,在一大片35公分大小的厚砖中,居然有一平米的左右面积是用32公分大小的砖铺就的,为何这一小块地方的砖规格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呢?

怀着这样的疑问,考古队揭开了几匹小方砖,接着一个黑黝黝的盗洞再次出现在队员们的眼前。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小方砖下的盗洞

对于盗洞的出现队员们早有心理准备,接下来队员们对盗洞进行了检测,发现此盗洞竟然是大墓建成之后不久形成的,而且后来还有人特意烧制了一批较小但形状与其他封墓砖一模一样的厚砖,整整齐齐地把这个洞给补上了。

难道盗墓贼盗完墓后还给售后服务,专门烧砖把盗洞给补上?

这事令现场的考古队员们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很快就有想象力丰富之人想到,这个洞难道是宁采臣进墓取小倩尸骨时挖的?

蒲松龄在《聂小倩》原文中讲:

遂出寺北,见荒坟累累,果有白杨,乌巢其颠……宁乃托有妹葬此,发掘女骨,敛以衣衾,赁舟而归。

这一段是宁采臣至兰若寺乱坟园内挖掘小倩尸骨原文,若此盗洞真是宁采臣所为,那就一切都说得通了。

宁采臣本是受小倩之托,挖出尸骨带走,以免小倩鬼魂再受“姥姥”控制。宁采臣本就不是盗墓贼,他取走小倩骨骸后,又特意烧了一批砖来封补他为入墓打出的盗洞,所以这个盗洞才呈现出这种“先挖后补”的奇特情形。

一个非常完美的解释。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倩女幽魂》中宁采臣和燕赤霞挖小倩尸骨

但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很显然不是,聂小倩和宁采臣的爱情故事虽然凄美,但那毕竟是想象出来的,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所以此盗洞的呈现出来的异象,必然是另有原因。

不过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还是得把墓彻底打开之后才知道。

此后经过紧张的发掘,考古队终于进到了大墓之中,而墓内果然如前面那位“神秘人士”所说,里面早已什么都不剩,连墓主骸骨都已不见,考古队最终只找到了一面南宋时期的铜镜和一块腐朽不堪的铁板。

如此堪比帝陵级别的超级大墓,如今只剩这么点东西,甚至连记载墓主身份的墓志铭都没有,令考古队上下颇为失望。

坦率地讲,在国内考古史上像“兰若寺大墓”这样被彻底洗劫一空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

要知道盗墓贼挖坟掘墓只为求财,一般只取金银瓷器等值钱之物,把墓中陪葬陶器等所有东西都打包带走甚至连墓主棺椁遗骸都一块毁掉的情形几乎没有,除非是另有特殊原因才会做得如此不留余地。

此墓中的特殊情况同样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在翻查大量史料后,考古队最终找到此墓被盗得如此干净的原因。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兰若寺大墓中出土的铜镜

第六、这个帝陵级的超级大墓究竟是谁的墓?

据史料记载,宋末元初江南地区曾发生过一次“妖髡毁墓”的浩劫。1277年,即南宋彻底灭亡前2年,蒙元已攻占了南宋包括江南在内的绝大部分疆土,此时元廷任命妖僧杨琏真迦为“江南释教总都统”,总管江南佛教事务。

次年1278年,杨琏真迦在当时元朝宰相桑哥的支持下,对南宋帝陵及官陵进行了大规模的毁墓盗掘行动,不光尽取墓中陪葬之物,还将墓主遗骸毁坏,所犯之罪罄竹难书,“宋六陵”就是在这段时间被盗掘一空的。

据史料记载,当时杨琏真迦掘陵时,南宋帝陵尚有守陵人守护,守陵人面对此难虽然据理力争,但在杨琏真迦刀兵逼迫之下最终只能伏地大哭,眼睁睁看着他们打出盗洞将墓内搬运一空。

待杨琏真迦等人走后,守陵人为避免陵墓再被扰,就重新烧砖将陵墓上打出的盗洞又给补上,如此才有考古队发现的盗洞“先打后补”的特殊情况。

由于此超级大墓空空如也,墓内也没留下只言片语,所以至今也不清楚这个堪比帝陵的大墓墓主究竟是谁,不过经考古学界考证,还是有些猜测的。

目前主流意见猜测该墓主人很可能是宋理宗的生父赵希瓐。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南宋宋理宗绘像

在南宋宋宁宗病故后,由于其儿子全部在早年夭折,因此宋理宗在权臣史弥远的扶持下,以宗室之身登皇帝位。

宋理宗登基后,追封其生父赵希瓐为荣王,在这种情况下,他为生父大造帝王级规模的陵寝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不是花不花钱的事,而是拔高其生父地位有助于他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所以我们才在今天才看到了一个规模无比庞大,且位置靠近“宋六陵”的南宋超级大墓。如果仅从墓葬大小看,“兰若寺大墓”很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南宋墓,就算“宋六陵”单陵也比不上。

这个推测应该说是合理的,不过由于墓中已无实证可证明,一切也只能是推测罢了。

如今考古队已对“兰若寺大墓”进行了初步复原,据判断,兰若寺很可能就是此大墓的配套祭祀寺院,相关文献上称之为“功德坟寺”。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兰若寺大墓和兰若寺位置图

如此“兰若寺大墓”的真相基本算是揭开。坦白说,此墓是否南宋皇室大墓我颇有兴趣,但我真正在意的,是该墓园里的兰若寺很可能衍生出了《聂小倩》的故事,这个传说,才真正称得上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一万个皇亲国戚加在一起,也比不过我们眼中有情有义的女鬼聂小倩。

绍兴发现帝陵级大墓,神秘人来到发掘现场,揭开一段千年未解之谜

十里平湖霜满天,

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护,

只羡鸳鸯不羡仙。

借用此诗,致敬经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光影交织 双境奇缘——《聊斋:兰若寺》与红叶柿岩共启奇幻夜游
...大经典篇章熔于一炉。水墨风骨融合数字科技,为观众铺开一幅既瑰丽又深邃的东方志怪长卷。影片中飞檐斗拱的兰若寺、衣袂翩跹的狐仙精怪,正与红叶柿岩的实景山水遥相呼应。夜游再续前缘,
2025-07-24 10:59:00
《聊斋:兰若寺》热映 探秘崂山背后 \\\
...生地 —— 崂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这座海上仙山的千年道境文化穿越时光,焕发新生。如此,在毛毡质感的仙境中,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正在上演。崂山,这座屹立在黄海之滨的名山,
2025-07-18 11:37:00
...根本看不到黄帝陵一丝踪迹。1950年和1980年左右,有相关考察队来此考察,大概确定了金朝黄帝陵范围,但是具体身在何处,尚未得出结论。所以,金熙宗陵墓至今仍未被挖掘出来。
2023-08-26 13:23:00
道光帝为何屡次违背乾隆的规定
...即使这样,将面积限度压到最低,也得迁走一座村庄。在考察队伍中,戴均元、英和等人俱为元老之臣,所以由他们以委婉的方式向道光提出,希望皇帝还是以遵守训为佳,建议道光还是在东陵胜水
2023-02-08 12:06:00
穿越聊斋幻境,凭《聊斋:兰若寺》电影票根半价赏《奇幻聊斋》
... 李文惠这个夏天,一部《聊斋:兰若寺》点燃银幕,让千年传说焕发新生,而红叶柿岩沉浸式构建的《奇幻聊斋》,则再度将聊斋幻境呈现于观众眼前。2025年7月11日—2025年8月3
2025-07-24 15:34:00
...恶心’是生理反胃,更是对‘贤妻必须包容丈夫荒唐’这千年枷锁的呕吐!”有人就此剖析夫妻情是“至亲至疏夫妻”“妻知夫之最可爱最可恨之处,面对藏娇的丈夫恶心但又‘罪不至死’愿救,面
2025-07-16 12:07:0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非遗考察队:走进周口非遗文化 传承技艺青春“活力”
...手中,瞬间引发围观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3年暑期非遗考察队全体队员的注目,惊讶声与赞美声不绝于耳。近日,该考察队来到河南省周口市非遗保护中心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考察,在这里,周
2023-07-23 13:04:00
...游客杨博发现,“五一”假期,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等多家文博单位均延长了开馆时间,不仅早上提前开馆,还开放了“夜场”时段。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始检票
2025-05-04 09:06:00
何以中国丨了解中国从黄帝陵开始 “打卡中国”参访团探寻中华文明之源
...主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学生来到延安市黄陵县,寻根黄帝陵,探寻中华文明之源。“打卡中国——你好,陕西!”参访团在轩辕庙合影“好壮观!”“它至少有几百年了吧?”跨过山门,进入轩辕
2023-07-12 16: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