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科举时代,高中状元之人每每被称为“文曲星下凡”,因此在封建社会,文曲星往往被视为科举的正神,掌管读书人的命运。但在传统文化中,神仙大多有原型,那么这个文曲星的原型又是谁呢?
说起文曲星,就不能不提“三星高照”,即福、寿、禄三星,他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三位神仙的形象中,只有寿星最有识别性,他突出的额头和雪白的胡须让人永远不会认错。而福、禄二星却有着迥异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福星是天官,所以有官服打扮,主吉祥如意;禄星又称子星,因而怀抱婴儿。但另一种说法则坚持福星抱子,传说周文王有99个儿子。在去朝歌当人质的途中又拾到一个男孩,取名雷震子。在伐纣的过程中,雷震子立下了不少奇功。后人因周文王有百子之福,故为福星代表,手抱婴儿。
福、寿、禄三星的产生和演变有一个过程,其中禄星出现的时间最晚,大约在明代时才出现,称其为“上清禄德星君”,与“上清福德星君”、“南极老人寿德星君”并列,正式开始福禄寿的并行。
但是道教典籍中对禄星语焉不详,民间传说中较多地认为他就是文昌星。文昌星又称为文曲星,他可是科举制度建立之后大大有名的一位星君。道教典籍中称他为张亚子,或张恶子,传说他仕晋殉国,人们立庙祭祀。
张亚子历史上的真名叫张育,是抗击前秦的英雄,战死沙场。《十六国春秋辑补·后秦录》载: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姚苌至梓潼七曲山,遇见一位自称张亚子的神人告诉他:秦无主,正是在等他的归去。于是姚苌据秦称帝,立张相公庙。
历史上改朝换代,往往伪托神旨,姚苌的行为一点都不奇怪,至于他为什么会选择张亚子,可能就出于他曾经与前秦抗争的历史吧。后来安史之乱,玄宗入蜀,有感其英勇无畏,而隆重祭祀,追封张亚子为左丞相。
黄巢起义时,唐僖宗又踏着先祖的足迹至蜀,再次亲祭张亚子,并封为济顺王,还解配剑留赠。因唐代两代帝王的崇拜,张亚子的声名远播。到了积弱积贫、外辱不断的宋代,张亚子更成为帝王们的救命稻草,好几代天子都争先恐后地给他加封号。
比如“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以后渐渐同“文”联系起来了,直至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从此张亚子文昌星的身份才正式成立。打这以后,全国各地就有了数不胜数的文昌庙、文昌阁。也附会出玉皇大帝命其掌管人间禄籍的传说。
当时,科举考试已成为读书人入仕的首要途径,科考以文为本,因此文昌星掌管禄籍,实际上就是掌管了读书人的命运,所以一直以来备受推崇。一些有名的才子还每每被说成是文曲星下凡。
此外,“禄”也是官员的俸禄,因此禄星朝服、主财之说也悄然兴起,这就导致了福、寿、禄三星的混乱解释,以至于福星和禄星难以区别开来。
相比之下,寿星的身份简单得多,大家都知道他的仙号叫“南极仙翁”。《西游记》第七回写道:“霄汉中间现老人,手捧灵芝飞蔼绣,长头大耳短身躯,南极之方称老寿。”这就是人们对寿星的印象。
不过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称寿星是彭祖,因为他的长寿而被尊敬,但在道教典籍中,这一点从来没有被承认过。其实,不管福、寿、禄三星是谁,人们之所以崇拜和奉祀他们,都是对幸福、富裕和成功的真诚追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