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窥斑见豹“书院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1 07: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海口翰香书院碑刻遗存

窥斑见豹“书院风”

窥斑见豹“书院风”

翰香书院的匾额为探花张岳崧所题。 李幸璜 摄

窥斑见豹“书院风”

翰香书院主体建筑内部构造。 李幸璜 摄

窥斑见豹“书院风”

翰香书院里陈放的碑刻,记述了该书院的发展和演变历程。李幸璜 摄

■ 管仲乐

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的“翰香书院”旧址,坐落于当地翰香小学校园内,书院里有数方碑刻,分别为《重修翰香书院碑记》《新建翰香书院记》《翰香书院宾兴记》《翰香书院宾兴条例碑》《翰香书院捐题碑》等,记录了书院筹建始末。

乾隆初建 嘉庆复兴

清代海南岛书院的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海南新建书院40余所,是明朝数量的两倍左右。清代海南书院之风创设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在康熙至乾隆年间,翰香书院的雏形就是在乾隆年间形成的。

据嘉庆二十五年《重修翰香书院碑记》及咸丰四年《新建翰香书院记》记载,翰香书院的建制最早可追溯至乾隆甲子年(1744年)。最初是吴天爵及其乡人创建的一座文昌阁,一共三间房屋。吴天爵等人的建设目的为光宗耀祖,显姓扬名,激励族人勤修学业,仕途奋进。

文昌阁建好后,“所历多年,每至风飘玉荡,环堵萧然”,于是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当地文士符世华、伍列武目睹文昌阁凋残,因而“缘首劝捐资,督理重修栋宇,较前稍胜”,通过集合乡人重修,该书院自兹“童蒙课习有所傍也”。

可见,直至嘉庆年间,当年的“文昌阁”逐渐由宗教性质的祭祀建筑逐渐具备了教育功能,已经为当地传道授业提供了场所,并以开展童蒙教育为主要内容。

清代蒙学教育机构主要有私塾、社学、义学等,不管设立在当地文昌阁中的是哪种教育机构,都无疑为当时的基础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道光年间 宾兴初创

据咸丰《琼山县志》记载,道光庚戌年(1850年),当地廪生吴攀桂、吴世奕,“各图衿耆等捐建,捐宾兴钱一千余千文,交殷实衿耆掌管,生息以为院考、乡会试卷资公项之费”,文昌阁的功能由此扩充。

“宾兴”原指荐举时代地方推选、送别人才的宴席,在科举时代府州县为学子赶考的送行酒仪式,后来演变为资助士子读书、赴考的地方组织。清代中后期,尤其嘉道年间,各地尤其是海南岛上,宾兴事业发展尤为迅速。

光绪三年《翰香宾兴记》碑刻详细还原了创设宾兴的目的,即为科举生员提供资金支持。吴攀桂、吴世奕注意到海南不少读书人本有资格外出赶考,却因为“第路重洋,行囊稍欠,未免踟蹰难前”。因而,创设宾兴不仅仅为了送别科举生员,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家的义务捐赠,为考生提供院乡会试的“大小花红等费”,以此“兴教化,敦诗说”,培养人才。捐助宾兴者的名字也会刻入碑文以便“勒碑垂后”,今天的翰香小学校园内仍保留着四块《翰香宾兴捐题碑》,记录着每一位助学者的姓名。

与《翰香宾兴捐题碑》同一时间刊刻的《翰香宾兴条例碑》,详述了取得功名后的具体奖励标准,如“童生每场钱一千四百;附生每场钱四百;经古场钱三百……补廪花红二十千;恩、拔、副、岁、优五贡红花三十千;解元花红一百千;状元花红四百千;三元花红八百千,词林花红八十千”,可见当地百姓对于读书人的支持程度。由碑文可见,资助的条件非常广泛且并不严苛,如参加科考却有故不能入场者,也予以资助。老年得恩荣者,也可获钱六千。

宾兴对于海南教育的推动尤为重要。清代海南地区宾兴因科举而兴,对海南地区教育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清一代,海南进士31人,举人234人,贡生1994人,可想而知宾兴在其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吴攀桂、吴世奕等地方士绅在参与宾兴管理的过程中,亦提高了自身地位,且此种义举的盛行也使更多民众接受教化和洗礼,改变了社会风气。

咸丰年间 书院既成

据《新建翰香书院记》碑文载,咸丰年间,由于宾兴带来的巨大影响,文昌阁成为了众多读书人集聚之地。由于“旧阁狭窄,周旋维艰,且椽瓦半就朽蠹”,因而当地附贡生王中裕、廪生吴攀桂及吴世奕、世范等人,发动附近9个都图民众集资,将文昌阁改建为书院。

书院建筑共三进,“上为正殿,中为讲堂,下为大门,东西廊房,绕以墙垣”。取“翰墨生香,翰苑飘香”之义,正式定名为“翰香书院”。工程始于咸丰二年(1852年),竣于咸丰四年,期间本地乡绅百姓云集响应,皆乐倾囊,他们的名字都镌刻于《翰香书院捐题碑》之上。

翰香书院门楼左右楹联为:“吾道宫墙,斯文羽翼。”门楼上设藏书室,两庑是诸生宿舍,讲堂可容纳四五百人。正殿神台上奉祀孔子牌位,殿上悬挂着探花张岳崧于咸丰四年(1854年)题写的“琼台毓秀”金漆横匾。

翰香书院的创办力求以前代著名书院为标杆。《新建翰香书院记》开篇即述:“窃惟鹅湖、鹿洞,天下称传,书院之设,由来尚矣。自伏波开琼,至宋而文明渐启,始建东坡书院,姜君弼遂破天荒。迄明书院迭兴,若涂副使之同文、邱文庄之奇甸、唐侍郎之西洲、郑参政之石湖,皆兴贤育才,养成国器,故每科登虎榜者,一二十记,标鼎甲者,三五同题……”对海南书院沿革进行说明,提及了是肇风气之先的鹅湖、鹿洞书院,及海南书院中最具影响的东坡、同文、奇甸、西洲、石湖等书院,并指出了创办书院的目的——“兴贤育才,养成国器”,这也是翰香书院成立的宗旨。

《新建翰香书院记》碑文撰写者为时任潮州府大埔县学训导的王魁衡(当地人),他感慨道:“兹有宾兴既创,书院又成,从此教化文风,蒸蒸日上,处为名士,出为名臣,与文庄、忠介诸公后先济美,大为吾琼生色,岂不懿哉?”字里行间体现了对翰香书院为国养士的期待。

翰香书院并不大,与全国众多著名书院相比甚至可以说是毫不起眼,是海南古代众多书院之一,虽然多数相关讯息已被历史湮没,所幸保留下来的碑刻依旧能为后人展现它的如烟往事。

翰香书院的建立既离不开乡绅名士的组织号召,也离不开乡亲们的倾囊相助,是整个地方社会群策群力的结果,也折射出了清代海南朝野人士热心文教、培育人才的家国情怀。

(作者系历史文献学博士、海南大学人文学院高聘副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
...了状元巷,在扬州曾经还有一个三元巷。三元巷就是现在文昌阁东边的文昌路,以前是扬州的老街巷,后来扩建道路,叫“三元路”,以后城市进一步发展,这段道路便成为扬州目前最长的主干道文
2024-06-11 08:09:00
习水县政府领导到云鼎书院考察
...书房、《故事习水》编辑部及《青春驿站》工作室,并在文昌阁顶楼对习水县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进行研究讨论。县关工委及云鼎书院有关人员陪同考察。李维编辑 蔡义桂二审 黄修宇三审 梁晶
2025-02-14 23:18:00
山南水北澜阳书院
...阳毓秀”的匾额。崇祯十二年(1639),知县余尚春重修文昌阁,请范景文撰重修碑记,范景文用了“是举也,侯且分虹饮淑气,点缀澜阳”之语。澜阳书院,从胎记和基因里就注入了一种山南
2024-02-23 10:22:00
镇江濂溪书院考证
...顾信建,以濂溪裔孙周寿山奉祀。成化间,邑宰蔡实移于文昌阁东。国朝康熙二十年,邑宰吴之彦以裔孙周炜奉祀。雍正十二年,总督赵阙题额‘无极心传’,巡抚高阙题额‘首续绝学’。久废。”
2024-05-10 08:14:00
闽人智慧· 福州篇⑪|仓山这里盛产“学霸”!朱熹来了都题字夸赞!
...古书院。书院面积不大,胜在简约典雅。书院主体建筑为文昌阁,又叫朱子厅。文昌阁面阔三间,为两层木构建筑,飞檐翘角,古朴幽静,楼下是学生书斋,斋内供奉朱熹画像,摆设古时师生的书桌
2023-10-27 15:50:00
...县匪患等。他在任上还重修了画卦台、弦歌书院、文庙、文昌阁等,并亲自撰写碑记,很好地展示了他的施政倾向、事业建树和文学才华。严禁溜夫讹索客船2012年10月,周口市民段清海向周
2023-09-18 00:13:00
文昌是个好地方 | 清代“硕儒”潘存和溪北书院的“不了情”
...!6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文昌市铺前镇文北中学内的溪北书院,为的是心会一个人——清代“硕儒”潘存。近年史学界多有考证,确认潘存系提出“海南建省第一人”。文昌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
2024-06-17 23:44:00
葛阳书院“变身”阅览室向学生开放
...,开展新学期的学习教育第一课。葛阳村拥有葛阳书院、文昌阁、祠堂和戏台。自清康熙后,葛阳村曾出进士1人、举人12人、贡生33人,民间有“武缘(今武鸣)六十贡,半数在葛村”之说。
2023-02-16 06:55:00
永州文昌阁寺:儒释道三栖共生的文化秘境
...畔的永州冷水滩区,一座悬于临江峭壁之上的古建筑——文昌阁寺,以其独特的儒释道三栖魅力,已然成为湘江沿岸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这座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的阁寺,历经朝代更迭与战火洗礼
2025-05-06 15: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