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窥斑见豹“书院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1 07: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海口翰香书院碑刻遗存

窥斑见豹“书院风”

窥斑见豹“书院风”

翰香书院的匾额为探花张岳崧所题。 李幸璜 摄

窥斑见豹“书院风”

翰香书院主体建筑内部构造。 李幸璜 摄

窥斑见豹“书院风”

翰香书院里陈放的碑刻,记述了该书院的发展和演变历程。李幸璜 摄

■ 管仲乐

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的“翰香书院”旧址,坐落于当地翰香小学校园内,书院里有数方碑刻,分别为《重修翰香书院碑记》《新建翰香书院记》《翰香书院宾兴记》《翰香书院宾兴条例碑》《翰香书院捐题碑》等,记录了书院筹建始末。

乾隆初建 嘉庆复兴

清代海南岛书院的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海南新建书院40余所,是明朝数量的两倍左右。清代海南书院之风创设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在康熙至乾隆年间,翰香书院的雏形就是在乾隆年间形成的。

据嘉庆二十五年《重修翰香书院碑记》及咸丰四年《新建翰香书院记》记载,翰香书院的建制最早可追溯至乾隆甲子年(1744年)。最初是吴天爵及其乡人创建的一座文昌阁,一共三间房屋。吴天爵等人的建设目的为光宗耀祖,显姓扬名,激励族人勤修学业,仕途奋进。

文昌阁建好后,“所历多年,每至风飘玉荡,环堵萧然”,于是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当地文士符世华、伍列武目睹文昌阁凋残,因而“缘首劝捐资,督理重修栋宇,较前稍胜”,通过集合乡人重修,该书院自兹“童蒙课习有所傍也”。

可见,直至嘉庆年间,当年的“文昌阁”逐渐由宗教性质的祭祀建筑逐渐具备了教育功能,已经为当地传道授业提供了场所,并以开展童蒙教育为主要内容。

清代蒙学教育机构主要有私塾、社学、义学等,不管设立在当地文昌阁中的是哪种教育机构,都无疑为当时的基础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道光年间 宾兴初创

据咸丰《琼山县志》记载,道光庚戌年(1850年),当地廪生吴攀桂、吴世奕,“各图衿耆等捐建,捐宾兴钱一千余千文,交殷实衿耆掌管,生息以为院考、乡会试卷资公项之费”,文昌阁的功能由此扩充。

“宾兴”原指荐举时代地方推选、送别人才的宴席,在科举时代府州县为学子赶考的送行酒仪式,后来演变为资助士子读书、赴考的地方组织。清代中后期,尤其嘉道年间,各地尤其是海南岛上,宾兴事业发展尤为迅速。

光绪三年《翰香宾兴记》碑刻详细还原了创设宾兴的目的,即为科举生员提供资金支持。吴攀桂、吴世奕注意到海南不少读书人本有资格外出赶考,却因为“第路重洋,行囊稍欠,未免踟蹰难前”。因而,创设宾兴不仅仅为了送别科举生员,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家的义务捐赠,为考生提供院乡会试的“大小花红等费”,以此“兴教化,敦诗说”,培养人才。捐助宾兴者的名字也会刻入碑文以便“勒碑垂后”,今天的翰香小学校园内仍保留着四块《翰香宾兴捐题碑》,记录着每一位助学者的姓名。

与《翰香宾兴捐题碑》同一时间刊刻的《翰香宾兴条例碑》,详述了取得功名后的具体奖励标准,如“童生每场钱一千四百;附生每场钱四百;经古场钱三百……补廪花红二十千;恩、拔、副、岁、优五贡红花三十千;解元花红一百千;状元花红四百千;三元花红八百千,词林花红八十千”,可见当地百姓对于读书人的支持程度。由碑文可见,资助的条件非常广泛且并不严苛,如参加科考却有故不能入场者,也予以资助。老年得恩荣者,也可获钱六千。

宾兴对于海南教育的推动尤为重要。清代海南地区宾兴因科举而兴,对海南地区教育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清一代,海南进士31人,举人234人,贡生1994人,可想而知宾兴在其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吴攀桂、吴世奕等地方士绅在参与宾兴管理的过程中,亦提高了自身地位,且此种义举的盛行也使更多民众接受教化和洗礼,改变了社会风气。

咸丰年间 书院既成

据《新建翰香书院记》碑文载,咸丰年间,由于宾兴带来的巨大影响,文昌阁成为了众多读书人集聚之地。由于“旧阁狭窄,周旋维艰,且椽瓦半就朽蠹”,因而当地附贡生王中裕、廪生吴攀桂及吴世奕、世范等人,发动附近9个都图民众集资,将文昌阁改建为书院。

书院建筑共三进,“上为正殿,中为讲堂,下为大门,东西廊房,绕以墙垣”。取“翰墨生香,翰苑飘香”之义,正式定名为“翰香书院”。工程始于咸丰二年(1852年),竣于咸丰四年,期间本地乡绅百姓云集响应,皆乐倾囊,他们的名字都镌刻于《翰香书院捐题碑》之上。

翰香书院门楼左右楹联为:“吾道宫墙,斯文羽翼。”门楼上设藏书室,两庑是诸生宿舍,讲堂可容纳四五百人。正殿神台上奉祀孔子牌位,殿上悬挂着探花张岳崧于咸丰四年(1854年)题写的“琼台毓秀”金漆横匾。

翰香书院的创办力求以前代著名书院为标杆。《新建翰香书院记》开篇即述:“窃惟鹅湖、鹿洞,天下称传,书院之设,由来尚矣。自伏波开琼,至宋而文明渐启,始建东坡书院,姜君弼遂破天荒。迄明书院迭兴,若涂副使之同文、邱文庄之奇甸、唐侍郎之西洲、郑参政之石湖,皆兴贤育才,养成国器,故每科登虎榜者,一二十记,标鼎甲者,三五同题……”对海南书院沿革进行说明,提及了是肇风气之先的鹅湖、鹿洞书院,及海南书院中最具影响的东坡、同文、奇甸、西洲、石湖等书院,并指出了创办书院的目的——“兴贤育才,养成国器”,这也是翰香书院成立的宗旨。

《新建翰香书院记》碑文撰写者为时任潮州府大埔县学训导的王魁衡(当地人),他感慨道:“兹有宾兴既创,书院又成,从此教化文风,蒸蒸日上,处为名士,出为名臣,与文庄、忠介诸公后先济美,大为吾琼生色,岂不懿哉?”字里行间体现了对翰香书院为国养士的期待。

翰香书院并不大,与全国众多著名书院相比甚至可以说是毫不起眼,是海南古代众多书院之一,虽然多数相关讯息已被历史湮没,所幸保留下来的碑刻依旧能为后人展现它的如烟往事。

翰香书院的建立既离不开乡绅名士的组织号召,也离不开乡亲们的倾囊相助,是整个地方社会群策群力的结果,也折射出了清代海南朝野人士热心文教、培育人才的家国情怀。

(作者系历史文献学博士、海南大学人文学院高聘副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
...了状元巷,在扬州曾经还有一个三元巷。三元巷就是现在文昌阁东边的文昌路,以前是扬州的老街巷,后来扩建道路,叫“三元路”,以后城市进一步发展,这段道路便成为扬州目前最长的主干道文
2024-06-11 08:09:00
习水县政府领导到云鼎书院考察
...书房、《故事习水》编辑部及《青春驿站》工作室,并在文昌阁顶楼对习水县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进行研究讨论。县关工委及云鼎书院有关人员陪同考察。李维编辑 蔡义桂二审 黄修宇三审 梁晶
2025-02-14 23:18:00
山南水北澜阳书院
...阳毓秀”的匾额。崇祯十二年(1639),知县余尚春重修文昌阁,请范景文撰重修碑记,范景文用了“是举也,侯且分虹饮淑气,点缀澜阳”之语。澜阳书院,从胎记和基因里就注入了一种山南
2024-02-23 10:22:00
镇江濂溪书院考证
...顾信建,以濂溪裔孙周寿山奉祀。成化间,邑宰蔡实移于文昌阁东。国朝康熙二十年,邑宰吴之彦以裔孙周炜奉祀。雍正十二年,总督赵阙题额‘无极心传’,巡抚高阙题额‘首续绝学’。久废。”
2024-05-10 08:14:00
闽人智慧· 福州篇⑪|仓山这里盛产“学霸”!朱熹来了都题字夸赞!
...古书院。书院面积不大,胜在简约典雅。书院主体建筑为文昌阁,又叫朱子厅。文昌阁面阔三间,为两层木构建筑,飞檐翘角,古朴幽静,楼下是学生书斋,斋内供奉朱熹画像,摆设古时师生的书桌
2023-10-27 15:50:00
...县匪患等。他在任上还重修了画卦台、弦歌书院、文庙、文昌阁等,并亲自撰写碑记,很好地展示了他的施政倾向、事业建树和文学才华。严禁溜夫讹索客船2012年10月,周口市民段清海向周
2023-09-18 00:13:00
文昌是个好地方 | 清代“硕儒”潘存和溪北书院的“不了情”
...!6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文昌市铺前镇文北中学内的溪北书院,为的是心会一个人——清代“硕儒”潘存。近年史学界多有考证,确认潘存系提出“海南建省第一人”。文昌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
2024-06-17 23:44:00
葛阳书院“变身”阅览室向学生开放
...,开展新学期的学习教育第一课。葛阳村拥有葛阳书院、文昌阁、祠堂和戏台。自清康熙后,葛阳村曾出进士1人、举人12人、贡生33人,民间有“武缘(今武鸣)六十贡,半数在葛村”之说。
2023-02-16 06:55:00
古建发新枝的文旅镜像
...年(1666年)的文庙和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文昌阁,对织金的文脉延传产生重要影响。立于文昌阁前,目之所及,但见岸柳扶疏,碧水如镜,从文昌宫传出来的文琴戏(黔剧
2024-01-31 22: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