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由庙宇而成书院的文昌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7 00: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今晚报

由庙宇而成书院的文昌宫

辅仁书院旧影

由庙宇而成书院的文昌宫

文昌宫民族小学演唱李叔同为该校写的校歌。

文昌宫,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南部,原文昌宫大街东端北侧,占地约6000平方米,是津门一处古迹。清末文人华鼎元《文昌宫》诗云:“辅仁会友傍门墙,焰吐星精气象昌。寄语诸生敦实行,性情中有大文章。”由庙宇而成书院,由书院而成学校,这里文化积淀丰厚,堪称“重教兴文”的一方圣地。当年天津乡贤、一代大师李叔同曾在这里读书,又为这所学校写过校歌,更使之声名远扬。

读书人崇祀文曲星

文昌宫最早是文昌祠。天津设卫后,明永乐四年(1406),在城外西北角相继建造庙宇,文昌祠为其中之一。文昌又名文曲星或文星,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之神,旧时为读书人所崇祀,故在此建祠供奉。

文昌祠东为天安寺,西为海潮庵。天安寺原名板桥寺,是天津的一座古刹。海潮庵也很出名。清康熙年间天津总兵蓝理题写匾额,曰“南海行宫”。清人顾琮《寓居海潮庵》诗云:“万事意何惬,三更自潮生。”雍正初年,天津文人周焯在文昌祠和海潮庵边的泥淖中捡到一方桥亭卜卦砚,一时传为佳话。此砚作长方形,砚面上横有“桥亭卜卦砚”五个篆字,左右两侧有草书铭:“此石吾友也,不食而坚。语有之:人心如石,不如石坚。谁似当年,采薇不食。守义贤也。”砚背正中楷书铭:“宋谢侍郎砚。”右下角有“程文海铭”四个字,右有:“大明永乐丙申七月洪水去桥亭易为先生祠扫地得之,闽后学赵元。”

“谢侍郎”即谢枋得,他和文天祥都生在南宋末年,都是极具爱国情怀的文人,时人并称“文谢”。周焯得此砚,珍爱万分,摩挲不释手,竟夜抱以寝,且名其诗集为《卜砚山房诗钞》。在天津,吟咏此砚的诗歌及歌颂谢枋得气节操守的诗文不绝。乾隆十五年,周焯于病故前,嘱其子将此砚赠予天津文人查礼。查礼得砚,携之至京,遍征名辈题咏,辑为《卜砚集》,传布一时。此砚现藏天津博物馆。

道光元年(1821年),原山东武定营守备、举人、邑绅侯肇安和进士王天锡、举人梅成栋等人发起重修文昌祠,并将毗邻的上述天安寺、海潮庵与之合并,改称文昌宫。

辅仁书院育英才

清道光七年(1827)在文昌宫西侧创建辅仁书院,作为士子科举的预备场所。课期分朔望两课。朔日斋课由地方公捐办理;望日官课,分道、府、县三衙门轮流阅文,随意捐廉,以为奖赏饭食之用。一年后,天津道员兼长芦盐运使金洙借拨长芦运库款发质库生息,每年息钱半数作为书院经费。书院还得到天津知府张彬、天津知县沈莲生的资助,他们各自捐献地亩租金,用来支付山长的束修和童生的膏火。光绪二十年,天津府规定在此举行乡试。书院遂成为衡量人才、荟萃学子的著名文化中心。

笔者有《天津辅仁书院碑》的拓片,上面镌刻14条书院学规,尚有承办该书院司事人姓名,包括侯肇安、石元璞、黄泽亮、黄绍濂、阎士懋、华煃、侯肇泰、阎绶荫、华琪、张大溶、徐煜、何炘、郎松年、朱敦复、李昀、李树坊、郑大镛、罗维翰、赵凤冈等,以及山长和捐助者姓名和职位。辅仁书院山长:赐进士出身、国子监学正王天锡;赐进士出身、山东莱芜蓬莱知县金瓯;嘉庆庚申恩科举人、顺义县训导王进翰;嘉庆庚申科举人、候选知县梅成栋。“府宪陈大老爷彬施地九顷一十九亩,坐落城南庞家庄;县廉沈太老爷莲生施地二顷六十四亩九分,坐落城北双口村。”从碑文看,王天锡曾为辅仁书院山长。此人在天津志书有载。他是直隶天津府天津县人,字禹田。清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恩科举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己卯科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二名。曾任国子监学正。

辅仁书院规模宏大,积淀深厚。据《志余随笔》称:“辅仁书院,东为大门。讲堂其后,为生员斋舍。再东为客厅,为董事室,皆天安地。西为童生斋舍,其后有殿五楹,榜曰‘南海行宫,犹是海潮庵遗构,逮改学堂,非复旧观矣’”。道咸以来,侯肇安、梅成栋、沈兆坛、杨光仪等都曾在书院主讲,十余年不受一钱,对弟子循循善诱,终日教诲不倦,经其捐授而声名蜚达者颇多。天津著名学者高凌雯、王守恂、赵元礼都曾在这里受教于杨光仪先生。

光绪二十一年(1895),16岁的李叔同进入辅仁书院,学习为文之道。书院每月考课两次,一次为官课,一次为师课,分别由官方和掌教出题、阅卷、评定等级,并发给银钱作为奖赏,用于督促学业。李叔同在进入书院前,已饱读经史诗文,学有根底,加上他自幼聪慧,才气纵横,每次考课作文,文思涌动,总觉得有不尽思绪需要写出。别人都在格子里写一个字,还有富余,他却在每个格子里写两个字,由此在同学中博得“李双行”的美称。他的文章常常名列前茅,获得奖银。

在辅仁书院,18岁的李叔同以童生资格应天津县儒学考试,学名李文涛。在这年应试中,他写了多篇文章,现在留下的有三篇,题目是《致知在格物论》《非静无以成学论》、“策问”《论废八股兴学论》。有些独到见解的,是“策问”《论废八股兴学论》。文章中流露的尽管是一种微弱的声响,但仍不失为时代的声音。第二年(1898年)春天,李叔同仍以童生资格入天津县学应考,又做了两篇课卷文章。其一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慨叹国家之没有人才。李叔同以为,所谓中国之大臣,多不学无术而又恬不知耻。李叔同的另一篇课卷时文,题为《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这是一篇谈资源的文章,文中提出几项如何经营矿产的措施,认为培养中国自己的“矿师”最为切要。两年来,李叔同在其所写的几篇论文中,暴露了清末国政吏治的腐败无能,透露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

新型教育的典范

光绪三十二年(1906)受“西学”影响,辅仁书院改为“天河师范学堂”,成为天津最早培养师资的新型学堂。此后相继更名为直隶省第一师范学堂、河北省师附小、文昌宫小学等。

1911年,李叔同留日归国,回到天津后,满怀激情地为文昌宫小学写了一首校歌。歌词是:“文昌在天,文明之光,地灵人杰,校士场,初学根本,实且强;精神腾跃,成文章。君不见,七十二沽水源远流长。”这首校歌把天津文化教育的历史传承与新时代和新的教育理念联系起来,短短41个字,彰显着李叔同对家乡的脉脉深情,寄予了李叔同对母校的依恋。“初学根本”“精神腾跃”,李叔同为文昌宫小学写校歌那年已经32岁,生于天津长于天津的李叔同在时隔14年后,对强民富国有了更深体会,校歌字里行间充溢着爱国激情,蕴藏着深刻的精神内涵。这首题为《直隶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校歌》的作品早已被收入《弘一法师全集》《弘一大师韵语》中。据说民国年间文昌宫小学音乐教师胡定九先生在向学生教唱校歌时,不断向学生们介绍这首歌是李叔同先生作的,文昌宫小学的前身就是直隶省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也就是当年的文昌宫。

学校几经演变,1925年在其东侧创办天津广智馆,馆内设有展览室、文艺活动室。文昌宫小学后来改为八区第二十三小学、西北角小学、西北角回民小学。1956年广智馆又改建成红桥区图书馆;1979年学校扩充校舍,拆除原大殿,改建教学楼。1983年又因拓宽大丰路和地铁工程,红桥区图书馆被拆迁,至此文昌宫原貌无存,仅留碑石一块,立于学校东侧。

现今这所学校名为红桥区文昌宫民族小学。在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尽管学校多次更名,但从创校起沿承至今的“勤朴”校训,始终提醒着教师要业精于勤、质心于朴,激励学生要学成于勤、质地于朴,弘扬老学长的创新精神和美育思想。李叔同为学校写的校歌,师生们代代传唱。学校还多次举行李叔同作品主题音乐会,以表达对文化巨擘、艺术大师、津沽先贤李叔同先生的崇敬之情。2020年12月,该校学生艺术团(合唱)入选第一批天津市优秀学生艺术团名单。2021年11月23日,被教育部办公厅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记载以及相关考证,可知“贵阳城区曾修建的文昌阁(文昌宫、魁星阁)共有9处之多,其中位于贵阳老城东门月城之上,也就是今天文昌路上的文昌阁历史最悠久、知名度也最高。”这座文昌阁
2024-10-14 06:15:00
...三是文昌帝君诞辰日。3月2日,中新社以《千年晋祠举办文昌宫启智礼》为题,报道中国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祠举办“文脉绵长礼韵晋风”文昌宫启智礼系列文化活动,共续中华文脉,同启智慧
2025-03-04 06:58:00
...课余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5月18日,晋祠博物馆文昌宫青少年基地“博渊阁”,正式启动,开展了“挂画”课堂及“匠心修复延续文明,我是小小修复师”课堂,向孩子们讲解挂画的历
2024-05-19 18:35:00
...精神,近日,淮北煤化工基地组织机关、相润党员到临涣文昌宫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全体党员认真聆听讲解,通过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重温了淮海战役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战争背后的故
2024-07-19 16:38:00
...:马鞍山日报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每天清晨,和县文昌宫市场门前,总是车水马龙的景象。作为一个“老菜市”,文昌宫市场不仅仅是一个市场,更是当地人心目中的那份“家乡情结”。受益
2024-01-08 10:08:00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从文昌宫门坊到小学校门老建筑见证成都教育史在成都,有这样一栋历史建筑,自诞生之日起,就烙上深深的教育痕迹——它就是刚刚入选成都市第二十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太平
2024-01-15 01:45:00
六堂与清代萍乡科举
...),嘉庆帝在京城文昌祠祭祀文昌帝君,并下诏地方修建文昌宫以祭祀文昌,由此掀起了全国性崇奉文昌的热潮,萍乡也不例外。萍乡的第一个宾兴组织——兴贤堂就是利用修建文昌宫的余资建立起
2024-06-02 07:34:00
...亚近日,走进由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承建的乌长高速公路文昌宫特大桥施工现场,一座座桥墩拔地而起。作为入驻贵安新区的第一家央企总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铁二十局贵州公司不断加力推
2024-06-13 06:24:00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本报讯 赤水市文昌宫片区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各项工程有条不紊推进,其中的标志性工程——大夏大学历史陈列馆布展已近尾声,将于5月16日开馆。大夏大学为贵州人王伯群捐
2024-05-10 09: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