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2 15:56:00 来源:戏说三国

自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后,打破了自两汉以来固有的世族门阀制度,给平民学子打开了一条通往仕途的道路。但一直到清初时期,官僚贵族子弟入仕依然优于贫寒出身的士子,直到康熙时期,科举制度才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公平、公正。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自科举以来,大臣子弟应试多引发争议。唐代即有抑制大臣之弟之举,宋代更是创立了牒试之法,明代朝野攻击大臣子弟中式之声不断。清初以来,达官子弟与天下士子一体应试,而中式独多。

康熙二十三年甲午科,都御史徐元文之子徐树声、侍讲学士徐乾学子树屏,同时中顺天举人,后以取士不公被罢革;三十八年已卯科顺天下乡试发榜后,因取士不公,人心不服;三十九年庚辰科会试,所中大臣之弟居多,又引起天下士子公愤。经过了这几次教训,康熙皇帝决定要对科举制度,作出一次大的变动,此即为更定官卷。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官卷制度的基本概况

清初时期,各省乡试皆属民卷,而且各省士子参加乡试都有固定的编号。以顺天乡试为例,直隶生员编为贝字号,宣府生员编为旦字号,奉天府学生编为夹字号。

再如江南乡试包括江苏、安徽两省生员,安徽士子编为上江字号,江苏士子则编为下江字号。其他各省士子也都有相应的编号。

康熙三十九年,为了彰显朝廷开科取士之公正,康熙帝特谕大学士九卿,在原来各省民卷编号之外,另立官卷编号。还以直隶乡试为例,本来直隶生员属于贝字号,如果是官员子弟,则要在“贝”字下另叫上一个“官”字,以区别于民卷。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同时,属于官卷的生员参加考试,不能与民卷在同一号舍。并规定官卷不仅仅局限于官员子弟,其兄弟之子,也都编为官卷。甚至是丁忧、告假、致仕之各官之子弟,其编号也列入官卷。

应该说,康熙皇帝的这个决策是英明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官员子弟取中过多,因此官卷必须按定额录取,不得挤占民卷的份额。

官卷的中额情况

官卷制度确立后,又有许多的细节调整,其原则就是越往后对官员子弟的限制越严格。雍正继位后就规定,有些偏远省份之官卷,由于参加应试的生员文理不通,不能足额录取,但朝廷不能因此降低标准,宁缺毋滥,不足之额调拨给民卷。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到了乾隆二十三年,官卷中额形成定制:大省每二十名取一名,中省每十五名取一名,小省每十名取中一名。后来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朝廷发现这个规定过于生硬,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江苏省属于大省,按例每二十名取一名,如果官卷数量都是二十的整数到也好办,可问题是有的时候官卷数量是39、59那么就无法取舍了。为了平衡这一矛盾,朝廷又出新规:零数超过规定数一半可加中一名,即官卷数量在31至39名之间时,即可取二名,以此类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一科官卷数量很多,那么朝廷就不会按照二十取一、十五取一的办法来实施,而是以各省中额自六名至一名不等。以浙江为例,乡试中额是94人,其中最多只能录取6名官员子弟。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总体而言,每次乡试时官员子弟录取的名额都不会太多,所以按照二十取一、十五取一又或是十取一的情况才是常态。

官卷是清代科举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将官员子弟与平民子弟加以区分,其可贵之处在于,朝廷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照顾大臣子弟,相反则是把更多的机会留给那些贫寒士子们。

道理很简单,因为官员子弟们往往在朝廷中可以打通各种关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所以将官员子弟单独拿出来考试。这样一来,官员子弟也要与贫寒士子一样,必须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方能一朝中举。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设立官卷制度,是清王朝取信于民的利好举措,其目的就是为了安抚天下士子之心,并博得舆论的好评。不仅如此,自雍正以后朝廷还规定,各省乡试中,官员子弟按例是没有机会中解元的,中举的最高名次为第十九名。

看到这里或许还有读者有疑问,既然清代科举实行官卷制度,为何清代还有那么多的官二代、官三代以及数不清的科举世家呢?难不成到了最后还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遗憾的是,清代的官卷制度仅仅限于乡试这个层面,并没有在会试阶段得以推行。这其实不难理解,科举几个阶段中,以乡试的影响力最大,真正能通过会试的是极少数,所以朝廷对乡试的录取中额,必须要保证最大程度的公平、公正。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但有一点还是肯定的,官员子弟无论资源多好,背景多硬,乡试这一关那也是必过的,只要朝廷能把住这一关,即使在会试阶段多给官员子弟一些照顾,也在情理之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2 18: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翻译举人和进士则略逊于文科举。就整体仕途而言,翻译士子升转较快,对出身要求不甚严格,取中之人升至高官者多经由驻防及边疆历练,在基层官员中,其职位多与翻译有关。一翻译科举对满洲
2024-04-08 03:55:00
和珅在结婚后第二年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属于省一级的考试
...的腐败,尤以顺天府的乡试腐败最为突出。在乡试之前,士子们还得通过童试,这个童试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童试”难在录取率太低,七八十人录取一个,说容易是因为可以拿钱买。清朝规
2024-02-27 23:46:00
...已经较为严重,与之相应的是新兴地主阶层的出现。寒门士子在文化领域的崛起,受益于唐代的官学体系。除京城设置官学外,州县也设学,地方官学的生源主要是文武八、九品的官员子弟与庶人子
2024-03-18 19:02:00
明朝史上最倒霉的状元是谁,为何不到一个月就被处死
...现这样的情况,实属罕见。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北方的士子不服,于是朱元璋开始命人找寻原因。经过了严格的审查之后,却没有发现问题所在。可是北方士子依然不服。结果朱元璋一怒之下将主
2023-05-20 10:40:00
明朝应对教育腐败的治理举措有哪些
...科举条格诏》。主要目的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品学兼优的士子,以保证国家官员的德才水准。主要内容为:其一,放宽科举应试者的资格。与元朝相比较,《初设科举条格诏》废除了四等人制的民族
2023-02-02 15:31:00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就将此事上报给了广西巡抚。不久后,真相大白,广西士子大为震惊,朝廷得知后也做出处理决定:岑照、叶道和立即处斩,“枪手”曹文藻秋后处决。作为官宦子弟的岑照不走正道,没能如愿当
2024-06-08 16:47:00
从唐到宋:士族瓦解与寒门崛起
...束之后,唐太宗李世民站在端门的城楼之上,看着新进的士子们鱼贯而入,不禁欣喜感怀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作为帝王,自然希望天下英杰都能为己所用,为朝廷尽可能多招揽有用之人。
2023-10-12 15:34:00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防作弊?
...事例》卷三四一)。乾隆九年(1744年),又进一步详细规定:“士子服式,帽用单层毡;大小衫袍褂,俱用单层,皮衣去面,毡衣去里,裈裤布皮毡听用,止许单层;袜用单毡,鞋用薄底,坐
2024-06-08 05:06:00
为了防止科举考试被冒名顶替,古人都想了哪些方法?
...图》局部宋朝初年,因为战火未熄,人口流动量大,允许士子异地参加科考。但是到了开宝五年,读书人就必须在籍贯地参加初级的科举考试。实行解额制以后,开封、应天等地因为解额较多,便于
2023-07-12 17: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
“鹏举,我赵玖来晚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网文《绍宋》的粉丝来到杭州祭拜岳飞墓,告慰这位蒙冤而死的名将。说到杭州人对历史的遗憾
2025-08-09 08:09:00
这部被称为“历史文天花板”的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在岳王庙,作者榴弹怕水接受了都市快报采访。问:从《覆汉》到《绍宋》再到正在连载的《黜龙》
2025-08-09 08:09:00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8月9日9:30,长春市图书馆“城市热读”公益讲座
2025-08-09 10:02:00
图集|2025“泉城行”训练营学子们漫游“天下第一泉”
8月8日傍晚,“泉城行”训练营的学子们漫游趵突泉,在“天下第一泉”的波光亭影间,邂逅济南最灵动的美。
2025-08-09 11:14:00
请查收福建博物院文物版消气操,看着看着你就笑啦,跟“老祖宗”一起与烦恼拜拜吧~
2025-08-09 11:15: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
2025-08-10 01:26:00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
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
萧山博物馆馆藏文物显德五年舍利铜塔之一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是萧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两座铜塔分别于1966年、1967年出土于萧山祇园寺的东
2025-08-08 17:19:00
长留学士住西湖
西泠印社“岁青岩”西泠印社“四照阁”孤山“四照亭” 孤山岁寒崖《新建苏文忠公祠记》吴山“感花岩” 净慈寺东坡问茶亭孤山“白苏二公祠”杭州历史上能被称作“西湖长”的
2025-08-08 1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