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的南北榜案最后什么结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6 10: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朱元璋时期的南北榜案,其实说到底就是一场政治冤案,是在洪武四大案中的蓝玉案的余波,而到最后朱元璋也没有处理恰当,反而酿成了日后大明中后期最著名的党争。

明朝的南北榜案最后什么结果

南北榜案又称“刘三吾舞弊案”,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洪武三十年的科举考试,此时的大明王朝经历了四年前的蓝玉谋反大案,所诛杀牵连者高达一万五千多人,大明后期最出色的将领蓝玉更是被处以剥皮示众的酷刑。

此案让大明各阶级人人自危,更有“打死不做官”的趋势,而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为了消除士子们对做官的恐惧,朱元璋精挑细选了七十八岁的翰林学士,有大明“三老”之名的刘三吾主持科举考试。

考试进行得很顺利,刘三吾也很好地完成了朱元璋交代下来的任务,为大明王朝选出了五十一名可造之才,并经朱元璋殿试之后,钦定了状元、榜眼、探花之人选。可是就是榜单出来结束之后数天,大批落榜的考生进行了一次鸣冤上书的行动。

落榜士子的理由很简单,也很无语,因为刘三吾所选的五十一员贡生中,居然清一色的南方籍学子,那些北方籍学子一个都没上榜。就是为了这个理由,大批士子除了去礼部投状之外,甚至沿路喊冤,阻拦官员的轿子哭喊告状,加上笔杆子们那一笔写死人的笔力,一时间整座南京城就沸沸扬扬地传出“舞弊”的说法。

“舞弊”说法一传扬开来,那些有着捕风捉影特权的御史们纷纷上书,要求朱元璋彻查此事,朱元璋在听到御史添油加醋地说了这事后,勃然大怒,指派自己的侍读张信等十二人组成调查小组,要求彻底查清是否有“舞弊”的情况存在,可结果出乎众人意料,张信等人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得出了一个结论:刘三吾等考官阅卷公平,并无特意偏袒南方士子的情况。

这结论一公布,满朝哗然,落榜的士子不服,朝廷里北方籍的官员不服,为士子出头的各级人员不服,他们继续要求朱元璋再派人调查这事,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最后朱元璋也许是被烦透了,直接就把主副考刘三吾、纪善、白信三人打成“蓝玉余党”,发配边疆。

其余有关人士不是降职就是流放,其中最惨的当属调查小组长张信,御史们捉住张信和刘三吾私相授受的把柄,不停地抨击他,让朱元璋给他判了个凌迟处死的罪名,而在处理完当事官员后,朱元璋自己再重新制定了中榜名单,却是清一色的北方士子,把原定的南方士子全部踢掉。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无外乎就是因为为了安抚北方士子,在洪武二十六年所诛杀的大将蓝玉,因为长期镇守北方,加上是北方人的身份,因他而死的官员也多是北方人,蓝玉的死使得北方士子开始“畏官如虎”,能尽量不去考试做官就不去,导致了洪武三十年的这一次科举考试时北方士子的应试人选减少了几乎一半之多。

在南北榜案之后,朱元璋为了平衡南北考生的选择比例,规定日后科举考试中,将参考的南北士子分为了个比例,分别录取,并成为科举定律延续了下来,到明朝中期,除了南北榜外,还增加了一个中榜,这是以安徽及西南各偏远省份为主的录取划分,规定南榜55%,北榜35%,中榜10%的录取比例。

如此划分,看似公平公正,但事实上造成的危害却是遗祸百年的,朱元璋从一开始就没有妥善处理好南方和北方的矛盾,只是直接了当地处理掉主考和调查人员,把原本在文学程度上就高北方士子一筹的南方士子全部移出榜单之中,这是安抚了北方派系众人,可对南方派系却是极度不公平的。

此后科举考试成为了各政党拉帮结派的有力工具,北方士子一入仕就投靠北方官员,南方士子一做官就抱南方官员大腿,中榜士子也是如此,在籍党之下,更是分出了“乡党”,“师生党”等小团体,自朱元璋开始之后两百年的时间,到明朝万历年间,在东林党“众正盈朝”之前,大明朝廷充斥着“齐党”、“楚党”、“浙党”等“乡党”,互相攻击,互相征伐,这就是朱元璋一开始对南北榜案时没有处理好的祸害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洪武年间,陈䢿当选状元,朱元璋却将他车裂是为何?
...明朝建立的第17个年头,此时的国内已经基本四海平定,朱元璋宣布全面恢复科举制度,定为三年一届。此举不但是在为大明选拔能才,其背后还有着深远意义。当时的明朝经过了十几年的经营,
2023-01-19 22:06:00
洪武科举丑闻:南北榜案的争议与真相
...乡的行为引起了北方学子的不满,于是他们联名上书请求朱元璋明察秋毫,秉公办理。(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徇私舞弊?这个杀人如麻的皇帝动了真火,查,狠狠地查!)消息传来朝堂震动,不少
2023-11-17 17:11:00
南北榜之争:明朝政治与文化的缩影
...生鸣冤告状,“科场舞弊”成为当时最大的话题。随后,朱元璋下诏彻查此事,经数日复核,调查组得出结论:刘三吾等人阅卷公平公正,这引起了各界哗然。事后,朱元璋作出了一个极端的决定,
2023-11-19 08:20:00
朱元璋南北榜案背后的权力斗争与影响
...案、郭桓案与蓝玉案这“洪武四大案”。通过这些大案,朱元璋几乎把明朝的开国勋贵集团一网打尽,大量功臣被诛杀,大明王朝的皇权看起来无比稳固。可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洪武末年,爆发了另
2023-10-03 15:08:00
洪武年间的陈安,为何做了二十几天状元就被处以车裂?
...明朝洪武年间的状元,因涉及到明初的“南北榜案”,被朱元璋革去功名,并处以极刑,车裂而死。陈安可以算得上史上最悲惨的状元,仅当了状元二十余天,就落此下场。其死因,主要是碰触了明
2023-05-08 18:56:00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制度改良,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调和会试取士区域矛盾。朱元璋上位之后由于人才缺失对科举考试极其重视,受到考试科目的影响,南北取士出现矛盾现象,促进了南北榜的出现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三
2022-12-17 12:01
明朝科举设立南北榜,朱元璋为何要刻意打压南方的进士数量?
...举人便联名上疏,状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朱元璋随即命人复阅落第试卷,然而复阅结果是所录取51人皆是凭才学录取,并无任何徇私舞弊。可北方的落榜学子并不接受调查结果,朝
2023-01-06 21:02:00
明朝史上最倒霉的状元是谁,为何不到一个月就被处死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这位状元生活在朱元璋时期,本该辅佐朝政的,结果因为一个错误导致了自己的死。这位历史上倒霉的状元就是陈安。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已经七旬,此时的
2023-05-20 10:40:00
他创造了明代士子衣冠的标准,做出了流传后世的政绩
...,每每能够依照法律做出适当的处理,宽严得宜,得到了朱元璋的嘉奖,很快就被擢升为工部侍郎。当时大明王朝创立不久,到处都有大量的宫殿急需要营缮,所以这个时候,六部之中当属工部的事
2023-06-27 09: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