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前言
乾隆皇帝算得上是清朝最有名的一个皇帝了,因为距离现代时间比较近,又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因此
人们自然非常喜欢谈论乾隆的各种八卦
。
这其中,
因为乾隆在位期间有着“六下江南”的经历,期间又有着数不清的微服私访,因此人们都很喜欢以这段时间作为背景传出各种故事
。
这其中就有一个乾隆微服私访的故事相当有意思,
当时乾隆微服私访出宫游玩,遇到了一个瓜农,还吃了一顿免费的西瓜解渴。
然而
乾隆带人吃完了瓜离开一段时间之后却突然反应了过来,立即令人去捉拿刚才那个瓜农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瓜农有什么秘密身份么?
一、乾隆下江南
乾隆刚登基的时候也是相当励精图治的,毕竟他的父亲雍正和祖父康熙都对政务非常勤勉,
乾隆从小耳濡目染,自然知道怎么当皇帝才是正确的
。
然而康熙和雍正两代皇帝兢兢业业勤政带来的结果也相当显著,
到了乾隆的时候,民生已经相当欣欣向荣,连民族问题也不像从前一样尖锐。
留给乾隆的就是这样一个百姓已经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因此即使乾隆再怎么励精图治,在民生这一项上也不会有非常大的突破了。
于是乾隆就逐渐从一开始勤政爱民的皇帝包袱中解脱了出来,
开始放飞自我享受当一个皇帝的特权与为所欲为的快乐
。
然而清朝自开国以来,
先祖就已经规定了皇帝每日要做什么,甚至精细到连皇帝想和妃子共度良宵都要太监掐着时间结束的严格地步
。
因此即使身为皇帝,
乾隆在皇宫里待得也并不自由自在
,甚至受各种规矩牵制,相当束手束脚,
让乾隆这个本性浪荡的人非常不自在
。
于是乾隆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他知道祖先对皇帝的严格规矩仅限于皇帝在宫里的时候,那他利用这个漏洞,
多往外跑不就不就能不受拘束了?
因此,乾隆六次亲自巡视江南就这样诞生了,
乾隆借着出宫巡视的机会可是好好地放松了不少,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其实
乾隆刚开始下江南的确是为了效仿康子当年亲下江南的经历励精图治
,因为眼见为实,不仅能亲眼见证百姓生活,更能加强他对江南地区的掌控。
但是随着乾隆在皇位上坐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也逐渐老油条了起来,
之后的下江南亲自巡视更多的就是为了自己躲避政务享乐游玩了
。
据说,在乾隆一次下江南的期间有过一次微服私访的经历,
这次经历让他见识到了百姓的智慧,更让他坚定了进一步加强皇权的心。
而
这些感悟竟然仅仅是因为一次在路边吃了一顿免费的西瓜
,到底是什么西瓜让乾隆如此茅塞顿开呢?
二、吃瓜的学问
当时乾隆登基已经几十年了,早就已经进入了老油条享乐的阶段,因此
在那次下江南期间,
乾隆照旧带着几个侍卫就悄悄离开了自己的住所去微服私访
。
彼时正是夏天最炎热的时候,大太阳毫无遮挡地挂在天上,
乾隆走了没多久就已经又热又累,产生了打道回府的念头
。
但是这时候,
有探路的侍卫跑了回来报告说前面有一片西瓜地,路边上还有一个棚子,瓜农在里面切西瓜
。
于是乾隆大喜,这样的天气能吃上一个甘甜可口的西瓜那可比打道回府爽多了,于是就
果断带着侍卫们走了过去
。
那棚子里的瓜农见到他们之后略微一打量,见
这行人连随从都穿着锦衣华服就知道不是什么普通人物
,于是便热情地切了几个西瓜送过去。
乾隆非常高兴地吃了几块西瓜,只觉得神清气爽,暑气顿时消散了
,于是便对瓜农夸道:
“老伯,你这西瓜种得真不错,汁水充盈,滋味也很甜。”
瓜农笑呵呵地也拿了块西瓜坐了下来,但是只听乾隆继续说道:
“美中不足的是这瓜只有中心甜,每每从边上开始吃的时候就觉得一口下去无滋无味。”
听他这样说,瓜农笑着指点到:
“你这样吃当然觉得第一口不满足,我们都是从瓜中心开始吃,这样嘴里始终是有甜味的,即使吃到边上也不觉得没滋味了!”
乾隆来了兴趣,按照瓜农的说法试了一下,发现果然如此,于是颇有兴趣地问道:
“老伯,您们农家是怎么总结出这样的经验的?”
瓜农心想当然是种瓜吃瓜这么多年总结出的经验
,但是想到面前的人身份不凡,于是改口说道:
“哎,虽然瓜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但是老百姓也不是总有闲钱买瓜吃的,难得吃一次瓜,自然要吃得更高兴一点,就这样有了经验。”
他看乾隆若有所思,更坚信了面前这人是个大官的信念,于是继续说道:
“这吃瓜就像过日子,老丧气着过,自然不顺心,要是想着好日子过,自然有奔头。”
乾隆没想到一个瓜农竟然有这种心境和眼界,被震撼到了,
于是就又用一些无关紧要政务询问瓜农,没想到瓜农的回答是很多官员都做不到的两全其美。
三、追杀瓜农
乾隆没想到自己微服私访还能在民间遇到这样的人才,他也不嫌弃瓜农年纪大,
想效仿周文王发掘姜太公一样发掘这个老瓜农,成就一段明君贤臣的佳话。
然而
瓜农听到了自己被问想不想当官之后竟哈哈笑了起来
,然后推辞道:
“老夫只是一个土里刨食的农夫罢了,这点浅薄见解登不上大雅之堂的!”
乾隆闻言又劝了两次,但是
瓜农始终不为所动坚持拒绝,他身为皇帝,
这样热脸贴一个农夫的冷屁股也是相当没面子
。
并且
乾隆转念一想,自己又不是没有臣子有这瓜农的见解,于是果断放弃好言相劝
,冷哼一声之后带着侍卫们就起身离开了。
然而离开之后没走多远,乾隆突然想起了什么,火冒三丈地对侍卫们命令道:
“赶紧回去给朕把那个瓜农抓起来!”
原来,乾隆这会儿稍微冷静下来之后又咀嚼了一下瓜农的那番话,
感觉到了老头话里话外都在
暗讽朝廷昏庸不关心民生,百姓只有盼着好日子到来才能过下去
。
这不就是在指着他这个皇帝的鼻子骂昏君么?
虽然乾隆不认为自己是昏君,但是
这些年几下江南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他心里也是有数的。
乾隆一直知道自己打着巡视的旗号玩乐会给江南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是
从前他只管自己高兴不愿理会,大臣也没人敢扫皇帝的兴,于是就这样一直假装看不见
。
然而瓜农一番话就将微妙的默契捅破了,
乾隆不得不面对自己给民生带来的艰难,自然恼羞成怒
,想要杀了这个瓜农泄愤。
况且这瓜农眼界不窄,
要是民间有个想没事找事的势力找到了瓜农出谋划策,对朝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阻碍,因此他必须死
。
但是侍卫却没有给乾隆带回来好消息,
当他们跑回去的时候,那瓜农已经仗着对附近地形熟悉溜之大吉不见人影了
。
短时间内抓不到人,于是乾隆就算心里再不痛快也只能暂时作罢,转而下令通缉那个瓜农,抓到的人重重有赏。
结语
这个瓜农隐晦地将乾隆沉迷享乐为百姓带来的灾难表达了出来,即使他当时并没有猜到面前这贵人就是乾隆本人,但是也
让乾隆正视了自己的错误,可以说相当有勇气。
而
乾隆在经过这件让他羞恼的事情之后想必也会稍微收敛一点
,即使在此之后出于各种原因,乾隆一定会更加加强皇权,但是
至少百姓的生活能得到一点改善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