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九次科举60岁才考中进士,66岁抱憾病卒
...性格。虽然不像唐代那样有“行卷”的不良风气,但明代科举考场上的舞弊之风十分厉害。归有光肯定知道这方面的内幕,但他绝不从旁门左道跻身仕途。当年乡试中举时的宗师张文毅对他十分欣赏,多次表示在科考上要助他一...……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进士”,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更多
清代科举探秘:状元头衔背后的荣耀与仕途起点
...衔。以清代为例,状元分文状元、武状元。文状元就是文科举殿试中位列一甲第一名的进士。清代的文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童试;第二级是乡试;第三级是会试;第四级是殿试。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考生需要通...……更多
...范立彬 王春侠《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8日 14版)翻译科举是清代专为旗人设立的、与文科举并行的一种科举制度。翻译科举始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乾隆时期是翻译科举的初创时期,嘉庆道光时,翻译科举各项制度趋于...……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封建时期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虽然有诸多弊端,但是科举制的推行仍然为当时的统治者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从隋炀帝建立科举制到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持续了一千两百多年的科举制真正...……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从整体情况而言,八股文和科举出身牵耗了士人群体的绝大部分精力与心血,造成了士人群体在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而伴随着出身与否的实现,士人与科举或合或离,与科举之外的文学或离或合,这也刺激了士人是...……更多
明朝科举考试的故事,隆庆年间出了7个宰相18名尚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阶层流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是朝廷吸纳精英参政的途径,也是百姓改变社会地位、人生命运的机遇。明朝初建时,朱元璋采用举荐选拔人才,后因地方控制不力,他下令开启科举取士。科举制度...……更多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环节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合称“科举考试六步”。县试:通常在县府进行,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读书人需要证明自己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和对儒家经典的初步了解。通过县试后,他们将获得参加府试的...……更多
科举制度:古代寒门子弟的崛起之路,考试流程详解
科举考试,为我国古代王朝选拔出了很多的优秀才人,对我国朝廷的影响力非常大。科举这一制度产生于隋朝,结束于清朝。在这千年的历史里,它为王朝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一张试卷,虽然看似只是一张纸,但是它却很...……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才选拔制度,从诞生之初起,就受到当时统治者的大力重视。到了明清时期,更是成为了统治者眼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推广。以此为背景,科举制度带动了不少的...……更多
明朝科举制度与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
科举制自隋唐创立以来就逐渐发展完善,到了明代时期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成熟的选官体系,考试的层级、防作弊方式、考官的选拔以及批阅试卷决定排名都已经有着相应的流程。然而自科举诞生以来,就有着一种潜规则伴随...……更多
...年也正逢慈禧七十大寿,清廷上下仍积极筹备。这一年的科举,为了庆贺太后的七旬万寿,称为“恩正并科”。当然,人们绝对想不到的是,这次科举将是千年科举史上的最后一次,这一科的会元,便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茶陵人...……更多
关西师表与文人心志——说巩建丰(上)
...根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大木。真正的独木桥还要算古代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考的科举考试,一次录取的进士大多数年份不到300人,平均一年就几十个人,相对于全国的考生,实在少得可怜。但要上进,绝大多数人还得从这个窄...……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
...景可考究的进士六千余名,其中有一半是平民出身,可见科举确实是一把通往成功的阶梯,有效地促进社会流动(SocialMobility),微寒的家族非常有机会经由科举向上爬升。但考中科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语有云:十年窗下无...……更多
科举失利,人生不败:揭秘古代七位落榜生的传奇人生
...生,到京城等待分配官职,可惜还是没有被选上。如果以科举看人,吴承恩无疑是失败者,但能够创作《西游记》这样的名篇,谁又敢说他不成功呢?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二、黄巢黄巢是唐末起义军领袖,也是曾经多次参加科...……更多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发生好几起。如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开国后第一次科举考试,本拟郭冲为状元,可是朱元璋觉得此人貌不惊人,不足以显示大明帝国的新兴气象,于是换成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的吴伯宗,“以壮国威”。又永乐二十二年(14...……更多
古代云南学子的状元情结
...上较为落后。直到元朝,云南考生才获得了参加中原地区科举考试的机会,但仅有少数人能考中举人、贡生。明、清两朝,云南出现了不少的秀才、举人、进士,但一直没有出过状元。中原地区科举的昌盛,让云南的官员和百姓...……更多
乾隆朝最尴尬的一次科举,官员多说了一句话,第11名成了状元
科举在古代是选拔人才的常用方式,从隋朝开创科举考试以来,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读书人通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度在今天看来...……更多
“明文第一”归有光
...令。归有光的祖父归绅和父亲归正从小都刻苦读书,但由科举而仕的道路十分坎坷,两人均以布衣终老。与祖、父辈相比,归有光自幼聪明过人,他9岁成文,10岁时写就洋洋千言的《乞醯论》,乡人为之讶异。年及弱冠时,归有...……更多
揭秘明朝四大才子:祝枝山、唐寅、徐祯卿、文徵明的传奇人生
...参加乡试,七次参加会试,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虽然科举仕途不是很顺利,他是他在书法上的成就震古烁今,他的书法被明朝人称为“本朝第一手”,尤其是狂草,睥睨天下,无人能敌,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外祖父徐有贞和岳...……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科举考试对于出身于寻常百姓家庭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是走进官场的唯一正途渠道。他们在科举考试之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寒窗苦读数十载,因此古代还有“一榜定终身”的说...……更多
...同科进士中择优“钦点”,一般每科三五十人,或等同于科举考试的“最高学历”。沈阳在清朝二百多年间仅10人获此荣耀,本地居民视之为读书人中佼佼者。若其人出自城区旧家,获此殊荣后家宅街巷也随之沾光,往往以某“...……更多
科举制度的演变:从周朝到宋朝的选拔之路
...子有了一丝生机。在隋朝,因为大统一,所以有了明确的科举制度,任何人都有权利通过考试获取当官的机会。可是因为隋朝建立延续的时间太短了,所以科举制度的流传,是在唐朝。在唐朝,李世民和李治时期,完善了科举制...……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科举制度,乃系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将这种科举取士的选拔制度予以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和完善,按照《清史稿·选举志》的说法,“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馀年,虽有以他...……更多
曾国藩连考6次不中,这期间他做了什么
...了七里八村的名人。是这爷俩笨?还是秀才难考?大清的科举制度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4级。有条件人家的孩子从7、8岁就开始跟着老师学习四书五经,通过县试和府试后成为童生,这才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童生通过...……更多
古代一女子与和尚狼狈为奸杀掉夫君,元绛只凭一件衣裙就破了
...博学好问。饱读诗书的他仍然想要报效朝廷,于是去参加科举考试。少年才情的元绛信心满满,一路通过了乡试、会试。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一级一级的考,最先考乡试,成为举人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要入京赶考,元绛此...……更多
当谢灵运诗歌成为科举热题
...多首写于温州的诗歌,笔者统计,至少二十来句成为中国科举的正式考题或模拟考题。这专门术语叫试律诗、试帖诗,即用古句成句为诗题,围绕其诗意内涵创作五言排律,往往题首有“赋得”两字。吟诵着美妙的谢句,无数士...……更多
秀才是怎样炼成的
...美梦”所改变。他依旧相信,作为士人唯一的“正途”,科举考试才是实现其本人及家族荣耀的必由之路。他再次扎入了府试现场。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直到第四次府试落榜,洪火秀已经万念俱灰。此时,远房亲戚李敬...……更多
选家,古代的职业教辅编辑
...教辅市场最火热的时期大概是在明清。尤其明代中后期,科举考试日趋程式化,许多读书人不再专注于钻研经书大义,而是开始揣摩考试答题的技巧。加上活字印刷技术日渐成熟,出版行业非常兴盛,教辅也就成为一门大生意。...……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真的是风流才子吗?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比,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勿售,一掷之耳。”古人考取科举,要经过四道关,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中童试,可以成为“秀才”;考中乡试,可以成为“举人”;考中会试,可以成为“贡士”;考中殿试,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紫砂是中国特有工艺,誉为“紫玉金砂”,乃茶器翘楚。文人紫砂更是其精华,融合匠心与文心,技术与艺术,蕴含文化、审美、情怀与情趣
2024-08-11 08:48:00
杭州日报讯 印者,信也。历史悠久的西泠印社,流传着不少动人的金石故事,其中最令人怀想的,是首任社长吴昌硕对爱妻的一往情深
2024-08-11 06:45:00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文心造物 器承茶香——文人紫砂古今名壶特展”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开展。紫砂是中国特有工艺,被誉为“紫玉金砂”
2024-08-11 06:45:00
张作霖如果去了上海,敢惹杜月笙吗?
一山更比一山高,形容杜月笙为什么不敢动张作霖再合适不过。东北王张作霖手下拥有三十万重兵,该股力量随便一动动能让全中国震动
2024-08-11 06:52:00
2千步兵击败3万北魏骑兵!刘裕所用的却月阵,为何后世不再提起
在古代,骑兵相当于今天的装甲部队,几乎碾压步兵。骑兵胯下的马奔驰如风,人力根本无法抵挡。然而,在南北朝初期,刘裕率领的北府兵却用仅仅2千步兵
2024-08-10 20:59:00
宋高宗为什么宁可杀岳飞也不北伐?原因在这
各位看官,要说明宋高宗宁可杀岳飞也不北伐的原因,老尼克我觉得,先得来分析下宋高宗,咱们可以把宋高宗的经历分成五个阶段,简单分析这五个阶段他不同的心理状态
2024-08-10 21:00:00
金兀术后人在哪?后代隐居甘肃平凉市泾川8百年,今仍拒绝谈岳飞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英雄,在与金人作战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而作为岳飞对手的金人将领金兀术却是一个反面人物,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下场都极为凄惨
2024-08-10 21:01:00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叔祖父,为什么会受“木驴刑”的处罚?
在一个男人身上使用木驴刑,这种脑补画面,不忍直视啊,顿时感觉身体某个部位一紧。什么是木驴刑木驴刑,是我国古代发明,在世界上也是独一唯二的
2024-08-10 21:01:00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皇位之争,错信玄武门守将常何导致败?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在这个历史性的日子里,唐高祖李渊的两个儿子,即李建成与李世民,在玄武门上演了一场家族内讧的悲剧
2024-08-10 21:03:00
杨贵妃遭到处死后,唐玄宗晚年如何度过?说出来别不信
“唐玄宗、宪宗,皆中兴之主也。玄宗继中、睿之乱,政紊于内,而外无藩镇分裂之患,约己任贤,而贞观之治可复也。宪宗承代、德之弊
2024-08-10 21:03:00
隋炀帝墓: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小的帝王陵墓了
2013年4月,一场房地产项目的施工却引发了一场意外的历史发现。在扬州市邗江区,名为杨勇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挖掘机作业中无意中挖掘出两座古墓
2024-08-10 21:04:00
乱世登基 父子同朝-安史之乱前后唐玄宗、唐肃宗父子之关系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唐,拉开了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序幕。“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2024-08-10 21:05:00
回顾:白骨精,西游记中的神秘女子,她的真正身份究竟是谁的妻子
在《西游记》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莫过于“三打白骨精”这一段。这一故事展现了师徒四人各自的不同看法,同时也突显了白骨精的聪明才智
2024-08-10 21:08:00
回顾:水浒传卢俊义真的是顶尖战力,未必这五位高手能轻松超越他
卢俊义,外号玉麒麟,位列梁山第二。他仪表出众,武艺非凡,棍法独步天下,在《水浒传》中战力堪称顶尖。有五位高手完全不畏惧卢俊义
2024-08-10 21:08:00
回顾诸葛亮心中最赞赏的四位大将,非关羽张飞,连魏延也心存忌惮
前言蜀汉的五虎将中,关羽和张飞的英勇事迹无人不知。真正令诸葛亮心生敬佩的将领,却并不是这两位声名显赫的英雄。在诸葛亮心中
2024-08-10 2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