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高宗为什么宁可杀岳飞也不北伐?原因在这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10 21:00:00 来源:戏说三国

各位看官,要说明宋高宗宁可杀岳飞也不北伐的原因,老尼克我觉得,先得来分析下宋高宗,咱们可以把宋高宗的经历分成五个阶段,简单分析这五个阶段他不同的心理状态。

因为他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他的具体行动,作为皇帝,他的一举一动,就会左右整个南宋朝廷的走向,从中就不难看出宁可杀岳飞也不北伐的真正原因了。

宋高宗为什么宁可杀岳飞也不北伐?原因在这

第一阶段从他年幼到靖康之变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

这个时期的赵构还是康王,虽然在普通人眼里康王是很牛的人了,但由于他母亲韦贤妃并不受宠,他也不怎么受徽宗的待见。他努力读书,勤练武功,包括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春,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时,要亲王做人质才肯退兵,赵构主动请愿去做人质,都有想得到父皇和大家认可的心理。这时19岁的他,还是力主抗金的。

不过付出总是会有收获的,正因为他勤练武功,臂力过人,在金军营中拉开了很多金军都拉不动的硬弓,射箭还很准,才使得完颜昌不相信他是皇子,觉得他是一个年轻武将冒充的,强烈要求换人,他才得以回来,不然的话,估计历史就得沿着另一条路走下去了。

宋高宗为什么宁可杀岳飞也不北伐?原因在这

第二阶段从他登基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到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他回到临安。

这四年是他一直在逃跑,这个阶段他最大的愿望是保命,能保住命就好,哪里敢奢望北伐?

咱们先看看他的逃跑路线: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但不久就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金兵奔袭扬州,他狼狈渡江,经镇江府逃到杭州。金兵渡江南侵,继续南逃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又从明州到定海(今浙江舟山),漂泊海上数月之久,最后逃到温州(今属浙江)。

被人追着屁股打的时候别谈理想,保命比啥都重要,换了你我也一样。这个时期发生了“明受兵变”,这个很重要。

第三阶段是从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

这个阶段是他心理最为复杂的一段时间,一方面南宋朝廷逐渐在江南站稳了脚跟,一方面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在各个战场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这为他在谈判桌上赢得了不少的筹码。

简单说是想打不敢打,打是为了和谈。这个时期建立了大齐国,这个很重要。老尼克我之前专门写过这段,叫《大齐皇帝刘豫:为什么宁可做汉奸也不信大宋?》,有兴趣您可以看看。

第四阶段是从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到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秋,金海陵王完颜亮大举南侵。

这个阶段比较简单,“爽”就一个字,不止说一次。宋金两国不打仗了,紧张的心情放松了,这个阶段重要的事情有两个,一是他母亲回来了,二是宋徽宗死了。

第五个阶段是从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秋,金海陵王完颜亮大举南侵到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宋高宗退位。

宋高宗为什么宁可杀岳飞也不北伐?原因在这

这个阶段一开始得到金军南下的消息,宋高宗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随着采石之战的胜利,宋高宗甚至一度产生了御驾亲征的想法。简单说这个阶段不是真想逃跑,是想打,特别想打,但是不敢打,因为没有能指挥作战的将领。

岳飞早早被杀,韩世忠、吴阶去世,刘锜抱病参加了采石之战,不久就吐血而死。。。。。。要不是文臣虞允文力挽狂澜,他或许可能又要逃跑了呢。

说完了这几个阶段,接下来说说几件看似互不相干的重要事。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这年三月,发生了逼高宗退位的“明受兵变”,虽然兵变很快被平息,但兵变首领苗傅的一句话让高宗一直耿耿于怀,这句话就是:“二帝归来,将何以自处?”

老尼克我之前专门写过这事,叫《“明受兵变”:一场带来深远影响的闹剧》,有兴趣您可以看看。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后第二年,宋高宗生母韦贤妃被金国送回,临行前宋钦宗攥着车轱辘,哀求韦贤妃回去后,一定要让高宗想办法把自己接回去,韦贤妃回来后真的对儿子说了这事,高宗对他母亲说,他回来了,我怎么办?

金国立了个伪政权大齐国,高宗立刻就承认了大齐国,并一直对大齐国以国礼对待。

再看金兀术的临死前的话,他说:“完颜杲危笃,亲笔遗四行府帅”,完颜杲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同母弟弟,也就是金兀术的亲叔叔,他完颜杲临死前给金兀术等四位统帅留下遗言,以下是完颜杲遗言:

“宋若败盟,任贤用众,大举北来,乘势撼中原人心,复故土如反掌,不为难矣。吾分付汝等,切宜谨守,勿忘吾戒。如宋兵势盛敌强,择用兵马破之;若制御所不能,向与国朝计议,择用为辅,遣天水郡公桓安坐汴京,其礼无有弟与兄争,如尚悖心,可辅天水郡王,并力破敌。”

什么意思呢?完颜杲告诫金兀术,如果南宋撕毁合约派兵北伐,能打回去最好,如果打不过,选能用的良臣辅佐天水郡回开封,天水郡就是指宋钦宗,就是说送钦宗回开封称帝,用咱们金国的大臣辅佐,钦宗本来就是皇帝,他一复位,高宗立马就得下台。

这几件看似不相干的事件,都指向了一个人----宋钦宗。

这下看明白了吧?这才是宋高宗最最揪心的事情!本来他这个皇帝当的就不太正统,上一个皇帝死了,或者禅位,都得有传位昭书,宋钦宗并没有给宋高宗写啊,所以从法理上说,钦宗复位之日,就是他下台之时,因此,苗傅兵变时一句“二帝归来,将何以自处?”算是扎了高宗麻筋了。

承认大齐国,有刘豫在,金国不会让钦宗复位,他或许希望刘豫一直干下去呢!所以,所以他才会对他母亲说,他回来了,我怎么办?他怕真的给金国人打急眼了,搬出钦宗来,他和金兀术彼此心照不宣,但谁也不说出口,岳飞不明白啊,猛打,那就只能杀了他。

宋高宗为什么宁可杀岳飞也不北伐?原因在这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侵之前,宋钦宗死了,宋高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金国可以威胁他的最后一张牌,终于出完了。

所以,此后,宋高宗是真想打,但是,多年的清洗,早已把南宋能打的武将洗干净了,所幸的是金国内乱,完颜亮被杀,金军退去,可他,却也彻底厌倦了这样的生活,第二年退位,禅位给宋孝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兴文字狱的秦桧,为何能够身居高位并善终
...黄河而逃,而岳飞还于旧都的梦想就在眼前,正在此时,宋高宗赵构发出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书,命令岳飞班师回朝。军事上的大好形势就这样被白白浪费,岳飞无奈之下,只能遵守命令回
2024-07-18 22:07:00
《岳飞传》中的金兀术,在是个什么样的人?
...此被称为南宋。赵构也由此称为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史称宋高宗,虽然北宋灭亡了,但是金国对于中原之心还是不死,因此金国大军继续与南宋作战,宋高宗赵构即位之初,还是不错的,其中主战派
2023-02-14 20:12:00
北宋灭亡后汴梁多次易手,南宋两度光复又两度丢失
...eg\"/>同年五月一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延续宋朝统治。由于张邦昌的主动放权,汴梁也就此重归宋朝统治下,而张邦昌虽然受到李纲等人弹劾,但因其对宋高宗有拥立和
2022-12-16 15:17
赵构:从康王到高宗的传奇人生
...随后免于被俘的赵构辗转至应天府登基称帝,史称南宋,宋高宗。1127年,宋高宗赵构即位后,表面上重用李纲、宗泽等抗战派大臣,实际上他为了躲避金军的进攻,以寻衅东南为由逃至扬州。
2024-02-09 05:27:00
采石矶之战:靖康国耻后金国百万大军的梦碎
...、徽两帝和一众大臣、嫔妃北上。史称“靖康之变”等到宋高宗赵构临危即位,经历了建康之变、建炎南渡以及漂浮海上的大部分南宋朝廷君臣们算是彻底被金人的军威吓破了胆。于是乎,赵构在草
2024-05-07 21:19:00
宋朝和金国之间都发生了哪些战争
...会五年,1127年)五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是为宋高宗,重建宋朝(史称南宋),改元建炎。宋高宗即位之初,虽对朝政和军事部署作了调整,但仍奉行力求议和的基本国策。为阻
2024-05-27 14:56:00
皇帝为何怕秦桧
...想起,当年那个怒发冲冠凭栏处的岳飞,还有忠奸不明的宋高宗赵构,还有通敌卖国的千古大奸臣秦桧。更是有厌恶宋高宗的人,将其称之为完颜构,以示对这个昏庸皇帝的羞辱。最近流行翻案文学
2023-07-13 22:06:00
军事角度看:宋军打不赢大会战,赵构对北伐失去信心
唐高宗、宋高宗、清高宗,史上三位“高宗”,赵构的评价无疑最低。李治与乾隆开创盛世,对得起“高宗”庙号,赵构的含金量的成色不足。赵构建立南宋,保住了半壁江山,但对金国议和妥协,签署
2024-08-15 13:05:00
金人灭宋野心,最终被“降将”李显忠击溃
...一举收复失地,重回旧都,抗金的日子过得热火朝天。但宋高宗对北伐根本不感兴趣,只想求和保命。在这种情况下,他担心宋军的胜利会影响他向金朝求和,也担心岳飞真的会进京面见徽、钦二帝
2024-04-28 11: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