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30 14:09:00 来源:戏说三国

每个朝代的情况都不同,今天我们来说一下清朝的七品芝麻官。

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么?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在古代,皇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七品芝麻官虽然是一个官员,但是品阶较低,地位和权力都比较小。在官场上,七品芝麻官通常很难有机会见到皇帝,因为皇帝的接见往往只限于一些高级官员和亲信。

了解历史的知道,雍正朝后,有一部分县官面见过皇帝,因为此时的知县老爷大部分是进士出身的,因为中进士后,还要参加朝考,根据朝考成绩来分配职位,好一点的进入翰林院工作,差一点的到了各部门当主事,当然倒数的基本就外放了,不留在京城。

在清朝,读书人想要成为一名知县,确实需要历经一系列的考核环节。这些考核环节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合称“科举考试六步”。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县试:通常在县府进行,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读书人需要证明自己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和对儒家经典的初步了解。通过县试后,他们将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府试:在府级举行,是对县试的进一步考察。府试通过后,读书人将获得参加院试的资格。

院试:在京城举行的考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三步。院试通过后,读书人将成为秀才,并获得参加更高一级考试的资格。

乡试:在各省举行的考试,是科举考试的第四步。乡试通过后,读书人将成为举人,并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

会试:在京城举行的考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五步。会试通过后,读书人将成为贡士,并获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步。殿试通过后,读书人将成为进士,并由皇帝赐予官职。

我们可以看到进士是学识非常高的,经过层层选拔。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中,殿试是最为正式的考核环节。通过殿试后将成为一名进士,不仅获得了出任地方知县的资格,还获得了面见皇帝的资格。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传胪大典是殿试结果揭晓后举行的一场盛大仪式,由皇帝亲自在紫禁城的太和殿中宣布殿试结果和参加殿试人员的名次。由于皇帝的亲自宣布和接见,传胪大典在寒门学子心中被视为最为神圣的一场仪式。

在传胪大典上,皇帝会宣布考中进士的人名及其名次,并授予他们相应的官职。在清朝时期,殿试分为三甲,其中一甲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将直接进入翰林院供职;二甲和三甲的进士则需经过吏部考核,根据其成绩和特长分配到各个部门任职。

在雍正时期,外放的知县也要由皇帝面试,接受皇帝的询问,表现的好方可放缺,当然发展到后来基本上是一种形式主义了,大部分人和皇帝还是说不上话的。

知县一旦下放到地方上就很难见到皇帝的,除非有卓越的政绩,经过引荐,可能会得到升职,接受皇帝的询问赞赏。这样的事情在知县职位上是少之又少,可谓是万里挑一。

另一种情况是皇帝外出巡游,例如乾隆六下江南时,每经过一个省,该省的大小官吏,都要去接驾。知县这个时候能够在远处瞻仰圣容。如果皇帝落脚住宿该县,那么就有很大的机会接触皇帝的,跑前跑后,说不定让皇帝看到了,还能升官。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这种知县基本上是正途出身,有些异途出身的就更难见到了,什么是正途和异途呢?

正途主要是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的官员,这些官员一般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并且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进入官场。正途官员在清代的政治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通常被视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并且具有较高的政治权力和决策权。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异途则是指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官职的官员,这些官员往往是因为特殊原因或背景而得到官职,例如通过捐纳、保举、荫袭等方式。异途官员在清代政治体系中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他们通常缺乏科举考试的背景和学术水平,因此在政治权力和决策权方面相对较低。

异途说的通俗点就是花钱买上的这种,基本上是很难见到皇上的,一些偏远地方的知县有实缺,这种地方皇帝基本上也不会去的,何谈见上一面。

知县能够上奏折么?

知县是不能够直接上奏折到皇帝的,一般是上题本到督抚,督抚呈给通政司,然后上交内阁,然后汇总交给皇帝。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一般是要遵守官场规定,经过一级一级的上报审查,不可能存在越级上报的情况,还要查看奏折的内容是否能够到达让皇帝御览的地步,毕竟一些芝麻小事是没有必要上达天听的。这些官场潜藏的规则,如果破坏了,那么仕途肯定会非常坎坷,严重一点可能就卷铺盖滚蛋了。

总的来说,一个正七品知县是非常难见到皇帝的,如果能够见到,也顶多两次就非常多了,如果想天天见到,只能使劲往上爬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当官的另一途径,成为皇上对抗结党的力量
...然可以买官,可是买官的钱不是一般人付得起的,当时的知县最低都要5000两,所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和自己的另外4个朋友凑钱,他当上知县以后再逐渐把这四个朋友带进官途,就这样,这
2023-06-21 05:02:00
清朝一个县有多少正式编制 官差太多,百姓直呼养不起
...确定一个县到底有多少工作人员,但我们能够确定的就是知县肯定就是正式编,因为每位知县都是通过科举选拔和官员筛选,过五关斩六将才能来到皇上面前,最后再由皇上确定。 能由皇上亲自
2023-08-23 11:21:00
嘉庆问知县:你父亲叫什么?知县答后,嘉庆当即说道:朕要重用你
...则,新进士要从麾下小官做起,才能步步高升。谢振定首任知县,便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尔后又升为御史,可以直接面圣皇帝,权力更大。当初谢振定也是抱着报效国家的热情进京的。然而到了京
2023-10-11 17:06:00
县令与宰相:权力较量,相互制衡
...,做的不好就是地头蛇,北宋名臣包拯,走向仕途后是从知县做起(有人常将县令与知县搞混,以为是两个不同的官职,其实在唐以前县的长官称县令,宋代以朝廷大臣到地方兼领一县之长,称“知
2023-09-23 13:05:00
清朝时期官员获得提拔不是因为政绩,而是靠背景和履历
...绩突出而屡受提拔的吗?比如康熙朝的于成龙,不就是从知县干起,凭借其政绩一步步爬到两江总督的吗?御史并不否认,有些官员确实是因为政绩突出而升官的,但总体而言,这种情况并不多,占
2023-07-06 08:51:00
朱元璋在位期间,举人的地位提高,知县一般也是举人出身
知县,品秩为正七品,就行政级别和具体职务而言,基本相当于现今的一县之长;但就具体的职权而言,“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甚至“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
2023-04-20 09:43:00
鲁迅的祖父在任江西金溪县知县时,因与上司李文敏顶撞,被弹劾丢官,后因科举舞弊案被判监斩侯,一系列变故使鲁迅家道衰落,少年鲁迅过早地尝到了世态炎凉,对鲁迅以后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
2023-02-17 15:19:00
清朝官员升迁过程是什么样的
在清朝的行政体制划分当中,知县跟知府属于上下级别的关系。在清朝乾隆以后,官阶逐渐成型的情况下,知县属于正七品官,如果是京县知县,就是正六品。所谓京县知县,不是说单指北京周围的县城
2023-05-31 11:22:00
古代的状元能授予多高品级的官职?
...士没能进入翰林院,他们大多就会被吏部外放为正七品的知县或者正六品的六部主事。这么一看这些不被看好的进士反而更好啊,毕竟到一县当知县,那可是地方父母官,或者六部主事的官级也比状
2023-02-27 20: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