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文第一”归有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9 07: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明文第一”归有光

归有光像。 资料图

“明文第一”归有光

后世刊行的归有光全集书影。 资料图

■ 金满楼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因为这一句,很多人记住了《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也记住了归有光这个名字。归有光生于江苏昆山,但嘉定占据了他近半生的时间,震川文脉也由此流传。

《项脊轩志》 明文经典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开甫,别号震川、项脊生。在他8岁那年,母亲丢下几个年幼的孩子与世长辞,年仅25岁。由于对母亲的印象并不深刻,《项脊轩志》主要通过母亲身边一位婆婆转述而来,婆婆常指着项脊轩内的某处对归有光说:“某所,而母立于兹。”又说:“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话未说完,两人忍不住相继而泣。

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项脊轩志》属于“忆语体”散文,也就是现在说的回忆性散文,如《秋灯琐忆》《浮生六记》等都属于此类。“忆语体”散文的主要特点是以当下回忆往昔,在穿越时空隧道、今昔对比之下,读者难免有一种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感伤与共鸣。

项脊轩只是一个小书斋。“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文章头一句,归有光不经意地说:“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这句看似闲笔,其实不然。在文章最后一段,归有光回忆妻子魏氏:“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一私语既是呼应之笔,同时也显露了夫妻两人的亲密与情趣。

除了《项脊轩志》,归有光还有另一篇短文《寒花葬志》,其中以妻子的婢女为主角,曰:“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这篇文章虽短,但同样勾画了他们夫妻与丫头之间其乐融融的温情一幕。

归有光的散文风格朴实而感情真挚,既博采唐宋诸家之长,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围绕项脊轩这一小小书斋,归有光写出了家族变迁后物是人非的寂寥与无奈,同时又用寥寥数笔将祖母、母亲和妻子的点滴过往娓娓道出,尤其最后托物寄人的“枇杷树”一句,更是击中人内心的柔软角落,读之令人泪目。

时光残酷,淡语深情;尺水兴波,短章圣手。明代大儒黄宗羲对归有光的文章十分推崇:“震川之文一往情深,故于冷淡之中自然转折无穷,一味霁兀雄健之气都无所用也。”归有光一向被称为“明文第一”,清代《古文观止》里收录了他两篇文章,这篇《项脊轩志》虽未入选,但它应该是最打动人心的一篇。

九赴公车 困顿科场

归有光生于当地大族,其曾祖父归凤是明朝成化年间的举人,后于弘治年间选调山东成武县令。归有光的祖父归绅和父亲归正从小都刻苦读书,但由科举而仕的道路十分坎坷,两人均以布衣终老。

与祖、父辈相比,归有光自幼聪明过人,他9岁成文,10岁时写就洋洋千言的《乞醯论》,乡人为之讶异。年及弱冠时,归有光在童子试中以院试第一的成绩补苏州府学生员,可谓春风得意。不过,在乡试这关,归有光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他五赴南京应试,每次都榜上无名,铩羽而归。直到35岁那年,归有光终于以乡试第二的成绩中举,一洗前耻。

然而,更悲催的还在后面。中举之后,归有光在之后的25年中,8次入京会试而不售。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已是花甲之年的归有光终于中榜为三甲进士,他的科场生涯才算终结,堪称中国科举史上的极端案例。

历经千辛万苦才获得从政资格后,归有光的仕宦生涯也很短暂。最初,他被派往浙江长兴为县令,后因得罪上司而被迁为顺德通判。隆庆四年(1570年),在大学士高拱、赵贞吉的举荐下,归有光任南京太仆寺丞,后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1571年),归有光因病去世,享年66岁。

归有光殁于南京太仆寺丞任上,故世人称之为“归太仆”。南京太仆寺是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六年(1373年)设置的官署,主要掌牧马匹,以备军需。有意思的是,南京太仆寺不在南京而在安徽滁州,归有光并未真正上任,却写下了著作《马政志》流传后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归有光在安亭时曾对太湖水利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搜集相关水利文献,撰成《三吴水利录》四卷。隆庆三年(1569年),名臣海瑞在对吴淞江进行大规模疏浚时,就采纳了归有光的治水设想。

文脉赓续 震川书院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35岁的归有光首次会试落榜后,带着妻儿徙居嘉定安亭读书讲学。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他这一呆就是25年。从35岁讲学到60岁中进士,归有光把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都交给了安亭。

归有光讲学期间,“四方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海内称震川先生,不以名氏”。在他的教诲下,安亭一带人文荟萃,有“(隆庆朝后)天下文章萃于嘉定,归有光之真传”的盛誉。在他的学生中,有科举登第者如李汝节,有治经学者如傅逊,有文学见长的如张应文、张应武等。

清代,据说道光皇帝读到《项脊轩志》一文而大为感动,这时江苏巡抚陶澍正好进京述职,道光皇帝向他问起归有光后世情况。后来,陶澍亲至安亭寻访,得知归有光在此讲学的业绩后,于是奏请道光皇帝御批建造震川书院。道光八年(1828年),震川书院在归有光原讲学处重建。

震川书院占地约12亩,西与千年古刹菩提寺相连,东与因澍相通,门首题“震川书院”4个篆字,院内“归公祠”供奉归有光像,上有匾额“继韩欧阳”。

清末新政时期,清廷宣布废科举、兴新学,震川书院也于1903年改为震川小学堂。1905年,又由小学堂改为中学堂兼设师范,开设国文、算术、物理、体育、美术等新课程。如今,震川书院旧址为上海嘉定区震川中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9 09:45:4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上谷书院:塞外地区人文之渊薮
...元年(1567年),顾存仁被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后升任太仆寺卿,曾聘归有光修《太仆寺志》,书成弃官乞归。回乡后为了“系师承,劝风俗”,顾存仁捐田一百亩创办了介石书院,教以忠孝
2023-11-24 06:09:00
简介明朝\
...。不久后被授予刑部主事的官职。四十年(1612年),起南京太仆寺卿。时朝官树党,排斥东林,他以不满引归。天启初年,下诏让叶茂才出任太仆寺少卿的官职,后来改为太常。叶茂才都没有
2024-06-24 15:56:00
第二届“阳明文化活动周”开幕
...涵,更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王阳明在任职南京太仆寺少卿期间,在滁州开堂讲学,给当地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资源。滁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宝君发言指出,第二届“阳明文化活动周
2024-11-19 20:42:00
这个“大官”为何名气不大?
...于1645年补任礼部仪制司郎中;1650年升任通政司左参议、太仆寺少卿;1652年升任兵部左侍郎、刑部尚书;1654年转任兵部尚书;1655年,死于任上,谥号“僖和”。保护人
2024-04-08 10:35:00
...潜县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据清雍正《浙江通志》:“嘉定十三年庚辰刘渭榜:何季羽,於潜人。”明成化《杭州府志》载何季羽为“嘉定十三年刘渭榜”。南宋咸淳《临安志》:“嘉定十三年刘
2023-10-17 09:36:00
此人最擅长写八股文,却连考三十多年才考上
...有光气的不行却又无可奈何。后来归有光又被调任为南京太仆寺丞,本来想大干一场,但是却疾病缠身,最终死于任上,此时的他考了一辈子却只当了六年的官,实在是让人可悲可叹!
2023-05-17 14:46:00
简介明代东林党首领邹元标
...。”明熹宗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北京和南京的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三卿各增加了二个名额。晚年生活孙慎行议论“红丸案”,邹元标也上疏说:“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三纲五常。三纲五常
2023-02-20 15:29:00
...攻,全歼日本海盗之汉奸徐海贼军,因功勋卓著被提升为太仆寺少卿,准予世袭。史荣椿:史荣椿清朝著名抗英将领,他曾出击独流一带北征太平军,后擢直隶大名镇总兵,曾赴河南、安徽镇压捻军
2024-04-27 21:42:00
现实版《项脊轩志》!安徽庐江7旬老人对树思念亡妻
...。”老人的故事让很多网友想起了学过的高中语文课文《项脊轩志》:作者有一间名为“项脊轩”的旧书房,房外有妻子种的一棵枇杷树。妻子死后,这棵树时常引发他的思念。在视频评论区,不少
2024-11-19 10: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