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邵阳日报
◆史海钩沉
武冈紫阳书院创建时间考(上)
紫阳,本山名,在安徽歙县(徽州府治所在),朱熹父亲朱松曾读书于此。朱熹(1130—1200),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尤溪,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称为“朱子”。绍兴十三年(1143)三月,朱松病故,朱熹入闽后因贫不能返其乡,为记父志,故尝以“紫阳书堂”刻其印章。因而朱熹被后人称为“紫阳夫子”,朱子之学又被称为“紫阳之学”。
宋淳祐六年(1246),知州韩补在安徽歙县的紫阳山麓建书院,宋理宗赐额“紫阳书院”。安徽歙县的紫阳书院建在紫阳山麓,又与“紫阳夫子”有深厚渊源,可谓义名相称、一名双关。朱熹后被尊崇为“万世宗师”,后人在其居处或“过化之地”为表尊仰而建专祠与书院以为纪念,名曰“紫阳”。而自南宋以降,全国书院之名紫阳,几乎皆源于此。
宋湖南武冈军紫阳乡亦有紫阳山,其最早文字记载来自两宋之交的杰出诗人陈与义。因靖康之乱,建炎四年(1130)春,陈与义避寓于武冈紫阳山,在多篇诗词中言及此山。武冈亦有紫阳书院,为南宋武冈知军何季羽任上所创建。据清康熙、道光两版《宝庆府志》与康熙、乾隆、嘉庆、光绪四版《武冈州志》之“职官表”及“学校志”,俱载何季羽知武冈军与修建紫阳书院的时间为“淳熙中”,因而现在的有关书院类专业书籍,如邓洪波的《湖南书院史稿》与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中国书院名录》,亦俱载武冈紫阳书院的创建时间为“淳熙中”。
淳熙,为宋孝宗赵昚年号,共十六年(1174—1189),“淳熙中”则是1180年前后。通常认为,淳祐六年(1246)宋理宗赐额的安徽歙县紫阳书院是中国最早的紫阳书院,若武冈紫阳书院果创建于“淳熙中”,那么它才是中国最早的紫阳书院。若是,其得名当源自地名山名,而与朱熹无关,因为朱熹是在逝世后自宋理宗赵昀即位(1224)起始得推崇。
据邓均《重修武冈军学记》记载,武冈紫阳书院是在何季羽重修军学之余和县学一起新增建的:“何侯作郡之明年,顾瞻咨嗟,乃为之增新焉……又增修武冈邑庠暨紫阳书院。”显然,武冈紫阳书院的创建时间,就在何季羽任武冈知军的时间段。
关于何季羽知武冈军的时间还有一种说法,为“咸淳间”,仅见于明隆庆《宝庆府志》。换言之,武冈紫阳书院也有可能创建于“咸淳间”。宋度宗赵禥咸淳年号共十年,为1265—1274,“淳熙中”则是1180年前后,两者相差近百年。那么,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个是对的呢?
何季羽,邓均在记中称其“世为浙之於潜人”。五代、北宋於潜县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据清雍正《浙江通志》:“嘉定十三年庚辰刘渭榜:何季羽,於潜人。”明成化《杭州府志》载何季羽为“嘉定十三年刘渭榜”。南宋咸淳《临安志》:“嘉定十三年刘渭榜:何季羽。”以上记载的何季羽也正是临安府於潜人,而宋代於潜进士名何季羽者仅此一人,因而这正是知武冈军之何季羽。但何季羽在嘉定十三年(1220)才中进士,那他又怎么可能在约四十年前的“淳熙中(1180年前后)”知武冈军呢?
再来看为何季羽重修军学及紫阳书院事写记的邓均。康熙州志载其为“宋转运判官,旴江人”。旴江,发源于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流经南丰县、南城县、临川县、南昌县等地。明初在这一带置建昌府,治所在南城县。据明正德《建昌府志》:“嘉定七年袁甫榜,邓筠,南城县人。”明嘉靖《江西通志》亦载邓筠为“嘉定七年袁甫榜”。同治《建昌府志》:“邓均,一名坰,南城人,嘉定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光绪《江西通志》:“嘉定七年甲戌袁甫榜,邓均,建昌人。”邓筠,一作邓均。南宋大儒严粲有诗《寄邓均》和《舟中夜酌别邓均》。严粲(1197—?),原邵武人,嘉定十六年(1223)登进士第,早年随谢梦得移家江西南城,后与邓均同为南城举子而有深交。
由上可知,邓均为建昌府南城县人,亦即州志所谓“旴江人”;嘉定七年(1214)登进士第,累迁吏部侍郎,也正是州志所载《重修武冈军学记》的作者。邓均嘉定七年进士及第,早何季羽六年,他俩正是同时代人。那么他和何季羽一样,也绝无可能在“淳熙中(1180年左右)”官“转运判官”并写此记的。
(阿旧,新宁人,学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