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谈宋代士大夫对皇权的制约
宋代的重文轻武政策使士大夫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当一个群体的数量增多,与之相对应的其话语权也会随之加强。而自古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换句话说也就是皇权与臣子间的权力就无法消弭,它们在各个方面互相制约,而...……更多
宋朝时期台谏制度,对皇权、相权的影响有哪些?
...,再加上赵匡胤曾制定过“不杀言官”的祖训,更加使得士大夫阶层敢于向皇帝谏言,揭露并批评皇帝所犯下的错误。这样一种劝谏君王、敢与错误作斗争的行为,既强化了文武百官与君王的自我自律意识,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更多
朱元璋废除丞相一职,加强皇权只是部分原因,实际上另有深意
...巨大影响和警惕。从小的经历让他格外痛恨贪官,君权和士大夫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元朝开国之后,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尚书省时置时废、不设立门下省,元代中书省掌管全国政务,...……更多
浅析宋朝制度:创新不足,导致冗官、冗兵、冗费
...约束,而百官的意志又不能有效表达。都说宋朝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宋朝士大夫的权力是大大缩水的,正是由于他们对皇权造不成威胁,皇帝才给了他们面子上的宽容。这都是势能的转化形成的局面,研究历史的人要从...……更多
...冷酷,她就只能离那把椅子越来越远!3、‬宋代“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阻挡了她称帝之路刘娥一生,喜用帝王服饰,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而且在死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要穿戴帝王行头公开祭祖,就足以说明她不是...……更多
宋朝初期文武之策的演变:从‘重武轻文’到‘重文轻武’
...谈及宋朝往往有着以文立国的思维,认为宋朝立国以后将士大夫的政治地位抬升到相当的高度,否认了武将在宋代建立以后的卓著功勋。诚然,从宏观的历史大势来看,这种说法并无明显的错误,宋朝科举取士扩大了中下层士人...……更多
北宋时期朋党之争的主要特点,为什么会导致党争不断?
...时期钦定奸党名录才暂告一段落。在这一期间,从原来的士大夫之间的政见分歧到后来的党同伐异。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时期的历史。一、北宋党争特点 1、党争的主要力量由士大夫组成宋朝自建立之初,就一直是...……更多
朱元璋称帝后,为何不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
...不聊生而赵匡胤不同,他是士族,大宋一朝实行的都是与士大夫公治天下政策。什么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有个大臣好像叫文渊博吧,他曾经对赵家皇帝说,陛下是与士大夫公治天下,不是与百姓公治天下。所以啊,在大宋,士...……更多
南宋武将威胁皇权:一场被忽视的政变危机
...。这结论没错,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大背景,南宋初期的士大夫集团以及相关的舆论,可以说无论政治派别如何,主和还是主战,都坚决一致的要求把武将手中的军权收回,回归北宋时期以文御武的中央控制军权模式。宋代是士...……更多
宋朝成也台谏,败也台谏,为何宋朝的台谏制度“变了味”?
...例外。但与其他朝代党争相比,宋代党争双方一般都同为士大夫官员,政见之争的同时还伴随着关于国家变革的思想文化之争。因此大多数台谏官员也围绕“祖宗家法”之辩而多次卷入了各种党争之中,不断激化矛盾,还通过文...……更多
春秋晋国君权旁落,晋文公这个决定一锤定音
...权的教训。分上、下军为上、中、下三军,设立六卿,由士大夫公共执政,相互制衡。从某种角度说,晋国从封建制度,过渡到了不完整的官僚制度。说这种制度不完整,是因为晋国保留了对功臣分封土地的奖励方式。于是士大...……更多
“政在家门”首次复出,为何终究还是昙花一现
...与晋国叔向私下讨论齐晋两国诸侯王日渐式微,政权旁落士大夫的政局,二人对此深表忧虑,进而发出“权去公室,政在家门”的感慨。晏婴和叔向所处的先秦时代,“政在家门”只是停留在一种“心照不宣”的状态,虽然兵强...……更多
冯太后与拓跋弘有什么仇恨,为何非要致他于死地?
...反对。即便在鲜卑族内部,也有这种反对的声音。而汉族士大夫方面,因为冯太后的临朝听制,使得大量汉族官员被重用,这也冲击了鲜卑和少数名族贵族在北魏朝廷的政治利益。双方的矛盾从民间扩展到了朝廷之中,胡汉之争...……更多
古代帝王为何喜爱奸臣
...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是只有忠臣没有奸臣的。传统的儒家士大夫们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奸臣,那是因为遇上昏君了。可历史上任用大贪官和珅的乾隆皇帝,和任用大奸臣的嘉靖皇帝,却是从始至终的人间清醒。这两位你说他坏可...……更多
西晋权力斗争:司马越与晋怀帝的矛盾与冲突
...的渊源;后来与惠帝一同入长安,而且同时大部分的洛阳士大夫也被迁到了长安。纵观司马炽即位前的经历,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洛阳,即使有两次出镇的机会也没有成行;而流落长安,被立为皇太弟之时,他也和洛阳的士大夫...……更多
从嘉靖皇帝追尊事件,看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君权与礼法之争
...的正统天子,效法这些蛮夷开创这种先例,在古代的传统士大夫文人们看来,显然是十分荒唐的举动,自然也就会招来一片骂声了,当时在明朝当中,有着许多的大臣为了反对嘉靖,维护明朝作为华夏正统王朝的礼法尊严,不惜...……更多
揭秘明朝宦官:皇帝的秘密武器与制衡文官集团的力量
...,皇权来源于上天,是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除了皇帝外,士大夫获取权力的最重要手段是科举,通过科举考试后,普通人便能入朝为官,参与政治事务,犹如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儒家文化赋予了科举神圣性,这是一种被全社...……更多
揭秘古代宦官专权为何屡禁不止
...使得君主以为朝臣的处事之道也应当和宦官一样。于是,士大夫也逐渐变得与宦官一样谄媚无骨,终究使得“一世之人心学术为奴婢之归者”,而忠肝义胆,刚直不阿之人也随之绝迹了。宦官之祸不可不谓之惨烈。黄宗羲也认为...……更多
古代的廷杖制度是法外之刑,因此深受皇帝喜爱
...人的身体出现病变。所以这样的刑罚对于那些成为大臣的士大夫们都是属于奇耻大辱的。有些士大夫在受了刑之后,可能就会再也不想来朝堂上了,有的人还真的被这样的行为给气死。其次,在行刑的过程中,受刑人常常就会忍...……更多
丞相告老还乡之后,与地方县令谁的官职更大
...相”,是宰相这个职位的起源,这个时期的宰相一般都是士大夫一类的贵族。关于他们的退休《尚书大传·略说》就有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所以宰相的退休早在周朝就有“致仕”这么一...……更多
尹嘉铨身犯何罪被打入死囚之中,皇帝为何又降旨释放
...古稀”作为自己的称呼。若在以前,成为“帝师”是每个士大夫最高的封建理想,“古稀”更是自古以来对老人的称呼,尹嘉铨此时早已年逾七十,用此称呼也未尝不可。然而,坏就坏在乾隆皇帝也以“古稀老人”自况,更是怀...……更多
宋真宗崩逝,刘氏成为北宋首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
...政,政事由太后和辅臣决断,皇帝发挥的作用很小,此时士大夫在维护皇权,限制太后权力发展方面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宋代的士大夫不似前代那样多出自高门大族,大部分是通过科举获得功名的贫寒士人,没有门第背景,只...……更多
宋朝至明清时期皇帝巩固皇权的策略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是贯穿封建王朝始终的两组矛盾,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都是皇帝在权力体系中寻找相互制约的办法,以期望达到合理牵制相权或地方,让皇权独尊、中央掌权的目的。不过即...……更多
中国历史上有过四次最著名的党派执政,搞垮了三个王朝
...,明代的东林党争,党锢之祸指的是汉桓帝、汉灵帝时,士大夫、跟贵族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更多
东汉宦官的悲剧,仅仅是那些“恶宦“吗?
...》)此时,负责管理后宫的宫廷官员当中既有宦官,也有士大夫。到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吸取王莽篡汉的教训,对宫官进行制度性改革,把士人从宫官的队伍中排除。从此,皇宫里的男性除了皇帝和皇子,便只有宦官可以出入了...……更多
为何说晋国轰然倒下,是晋献公早已埋下分裂的种子
...只有晋武公叔叔韩万的后人除外。 晋国削弱宗室,重用士大夫,是曲沃代晋的锅。整个曲沃代晋持续了整整三代人,到献公他爹才结束,所以献公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曲沃代晋的事情就开始大量清除公族,造成了朝堂之上缺...……更多
宋朝的祖训:不杀文人士大夫的真相与历史背景
很多人都说宋朝有一个传统,不杀文人士大夫,并且还言之凿凿地说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立国时留给子孙后代的祖训。真实历史上宋朝真的不杀士大夫吗?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说话的来源,宋朝的官方史书上从来没有这条祖训,...……更多
汉桓帝刘志统治时期的成就与矛盾
...尉陈蕃(就是徐孺下陈蕃之榻等),南阳太守王畅都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敬重,这激怒了当权的宦官集团。公元166年,宦官诬告李膺等交结太学生、都国生徒互相标榜,结成群党,诽谤朝廷,败坏风俗。刘志大怒,于是诏令全国,...……更多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在中国古代社会,强大的士大夫官僚集团能够依据儒家道统,以维护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为理由,对封建皇权进行一定的制约。君明臣贤的“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格局是保证皇权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制度设计。然而,在中...……更多
2022-12-20 14:10解缙,红人,皇帝
拓跋焘的死因成谜,被宦官刺杀不是史实
...民族贵族势力的拓跋晃。他在朝廷中让拓跋晃与代表汉族士大夫集团的崔浩对垒,这就是维持了朝廷权力格局的平衡。南征之后崔浩已死,汉族士大夫集团被重创,拓跋晃却借机扩充权力和势力,这才引发了皇权斗争。对比南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徐潋作家冰春与历史对话,以长篇小说的表达文本让人们感知泸州的一段历史。读冰春的长篇小说《川江东逝水》,会感到这是泸州历史的艺术转换
2024-06-28 06:13:00
王利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军兴军,关键在人。在乌蒙高原的威宁,有这样一群大写的“人”、大写的“兵”:一门三代四个兵
2024-06-28 06:19:00
李慧李商隐、杜牧创造出晚唐诗歌靡丽的风格,没过多久,大唐崩溃了,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这战争频发的乱世中,有两个国家比较安定繁荣
2024-06-28 06:19:00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
2024-06-27 22:06:00
清代的奏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对清代的政治起了什么作用
清代从1644年入关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续了268年的国祚。清代作为一个和现代资本主义一起步、发展的封建国家
2024-06-27 22:06:00
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清朝会怎样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为了太和殿那个位置,互相都杀红了眼,最后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雍正皇帝。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倒推二十年
2024-06-27 22:07:00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为何是“才地平平”
曾国藩是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天资平常,却最终位极人臣,除了他的个人奋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项能力
2024-06-27 22:07:00
雍正上台以后,除了老十以外,为何只有老十三算善终
公元1722年,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在康熙在位的后期,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掀起了一件件大事。由于共有9个儿子牵扯了这一事件
2024-06-27 22:08:00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之姊。乾隆皇帝对其“敬服
2024-06-27 22:09:00
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什么一大喊冤枉刽子手就不敢行刑了
在看乾隆王朝的时候,山东巡抚国泰因为贪污被砍头时,大喊冤枉,监斩官阿桂就不敢行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国泰为什么不在审讯他的时候说冤枉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刑场大喊冤枉呢?为什么国泰一大喊冤枉
2024-06-27 22:09:00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
2024-06-27 22:10:00
皇贵妃高佳氏死后,为何哥哥和侄子立即被赐死
她就是乾隆皇帝第一个贵妃、第一个皇贵妃高佳氏。高佳氏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当了一名普通使女(没有名分的妾)
2024-06-27 22:10:00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慈禧就喜欢她
其实从照片上来看老年的慈禧太后就能了解她年轻的时候长得并不算是倾国倾城,她不算是能靠美色吸引住老公咸丰的女人,但是慈禧却能靠另外一招留住老公咸丰的心从而获得专宠
2024-06-27 22:11:00
嘉贵妃有多受宠?她死后乾隆帝时如何厚葬她的
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朝鲜女子,她初入宝亲王弘历的府邸,以侍女的身份伺候弘历。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帝,这位朝鲜女子被封为金贵人
2024-06-27 22:11:00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2024-06-27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