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她不学武则天那样称帝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08:53: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到刘娥想必大家也知道的,宋朝非常知名的皇后,她也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主。前后垂帘听政了11年,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都垂帘听政11年了,为什么不称帝呢?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值得探究的,其实刘娥不是不敢,而是太难了做不到。

刘娥垂帘听政11年,不称帝,不是不想,她非常非常想,也不是不敢,是她根本做不到。她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才勉强争取到穿皇帝的行头祭祖,而且这套行头还不能穿全套的,要打九折。封建社会,女人要想成就一番伟业,难啊!武则天只有一个,很难有第二个。

1、刘娥出身低微,无法培植家族势力

刘娥出生于蜀地,父母早亡,刘娥成为孤女,被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

寄人篱下的刘娥,稍稍长大就成了歌女,不但歌声婉转动听,还擅长打击一种像拨浪鼓似的乐器。

刘娥很小就嫁给了蜀地一个叫龚美的银匠。龚美带她离开蜀地,来到了首都—开封。京漂的生活是很艰难的,迫于生活的压力,渣夫龚美打算将刘娥卖掉,再嫁他人。

宋太宗第三子韩王赵恒(即日后的宋真宗‬)的亲信张耆将刘娥推荐给韩王,赵恒对刘娥一见钟情,从此挚爱一生。

刘娥是幸运的,由一个街头卖唱的歌女变成王爷的心头肉,麻雀变凤凰,是那时多少女性梦寐以求的。

但就是因为她曾是一个街头艺人,且无父无母、无兄无弟、无姐无妹,令她终生无法真正在男性社会抬起头来。

她是宋真宗背后的那个女人,她是多么渴望走到前面来。

宋真宗逝世后,宋仁宗年龄尚幼,刘娥垂帘听政。

刘娥此时真的是孤家寡人啊!皇帝不是她亲生的、朝中无亲信、背后没有能够依赖的宗亲。

朝中无亲信,可以慢慢培植,背后无宗亲,就无法改变了。刘娥能做的,就是将渣男前夫龚美认做亲哥,龚美改名刘美。

但宗亲仅仅只有刘美一人,无法形成宗族势力,力量太薄弱了。在这一点,她就无法和吕后、武则天相比。

刘娥曾经两次想改变这种状态,她两次和朝中大员论家谱、攀宗亲,可她的出身太低微了。两次都被朝中大员拒绝了。

缺少了家族势力,想坐到那张龙椅上,难啊!

2、刘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娥是颇有作为的一代女主。她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政治成就,吕后和武则天都可以把单子开得很长。但吕后和武则天手上沾满的鲜血,刘娥却是没有的。

吕后残害刘邦最喜爱的戚妃,将戚妃剁掉手足、挖去双眼、割去耳朵,内心是何其冷酷!吕后设计杀害开国功臣韩信、彭越,手段是何其的毒辣。

武则天手上的血一点也不比吕后少,诛杀名单只会比吕后长,不会比吕后短。她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真正的女皇,很大的原因是她的诛杀名单上,竟然有她自己的亲生儿子。

一个亲生儿子挡了通往权力的路,便把亲生儿子列到诛杀名单上的女人,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呢?

反观刘娥,手上基本上没有沾血。仁宗皇帝是她婢女所生,宋仁宗在刘娥生前是不知道的。然而刘娥生前并没有为难宋仁宗的生母,换作是吕后和武则天,她俩可想而知会怎么做呢?

那把龙椅因其唯一性,天然地要求坐在上面的人,冷酷无情。想要稳稳地坐在那把椅子上,就要真刀真枪地杀开一条路,哪怕挡路的是自己亲人,也要毫不手软。

刘娥本性是善良的,但她忘了,通往权力顶峰之路,善良是要不得的。学不会残忍和冷酷,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没有残忍和冷酷,她就只能离那把椅子越来越远!

3、‬宋代“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阻挡了她称帝之路

刘娥一生,喜用帝王服饰,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而且在死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要穿戴帝王行头公开祭祖,就足以说明她不是不想当皇帝,她想坐上那把椅子。

但就连公开祭祖她都不能按照祖制完完全全地演下来,“士大夫”们最终的妥协,也仅仅是让她打九折来作这个项目,她又有什么办法称帝呢?

北宋仁宗朝名相富弼回顾这段往事时说到:“当日章献明肃皇后(即刘娥)临朝,陛下(即宋仁宗)受制于人,皇权微弱。而章献明肃皇后最终没有像唐代武则天那样谋朝篡位,全赖忠臣的救护,使得章献明肃皇后不得不克制欲望。陛下可以保全皇位,实是这些忠臣之功。”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欺负孤儿寡母,得国不正。得国不正,就是说合法性不够,合法性不够,就要找到其合理性,那就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代,以宰相为首脑的士大夫群体权力很大,君主们根本做不到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君权和相权,在宋代基本上能够达到权力平衡,相权制衡君权。刘娥想要称帝,就必须搞独裁。以宰相为首的“士大夫”又怎会让刘娥轻易剥夺他们的权力,搞独裁呢?

刘娥想要称帝,就要迈过“士大夫”这一关。然而“士大夫”这一关却是她无法逾越的。

在宋代那种体制下,刘娥想称帝,基本没有可能。刘娥已经尽力而为了,她已经接近了那个目标,只是差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头衔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娥是继吕后、武则天之后,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但她的命却远比前二者要苦得多。刘娥出生不久就成了孤儿,13岁左右她嫁给银匠龚美为妻,谁料婚后没过多久,龚美为了钱竟将15岁的刘娥卖给
2024-02-10 09:37:00
刘娥临朝听政11年掌握大权,为何不学武则天称帝
...意就是说刘娥辅佐您,并不是真心为您着想,而是要学习武则天的事例。武则天可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既然用武则天来比喻刘娥,说明在当时大臣们普遍看来,刘娥是有着称帝的想法,想做
2024-06-19 21:44:00
大宋最强皇后刘娥,执掌天下11年却拒绝称帝
...期的大秦宣太后,西汉时期刘邦的妻子吕雉,唐朝时期的武则天以及清朝时期的慈禧太后,而依照这些太后摄政的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临朝称制,例如吕后称制,二是垂帘听政,唐高宗李
2023-04-10 12:00:00
由于这个牛人的全力阻止,宋朝由始至终,没有出现女皇帝
在宋朝中前期,有一段时间和唐朝武则天时期惊人的相似。同样是皇帝久病以后,皇后开始参与朝政。有同样是太后试图取代儿子,自己成为皇帝。唯一不同的的是两个事件的结果完全不同,由于这个人
2024-10-15 10:17:00
刘娥垂帘11年,大臣求她称帝她却不敢是为何?
武则天之前没有武则天,武则天之后无数人想当武则天!刘娥是一个最有可能成为武则天第二的人,她“性警悟,晓书史”,而且手持宋真宗遗诏:“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的遗诏。而且她垂帘听政
2023-01-05 16:59:00
她堪称宋朝“武则天”,从卖艺女子到临朝听政,一生极具传奇色彩
在武则天去世300多年后,中国历史上差点又出现了一个“武则天”。只不过由于大臣们的竭力反对和这个女子最终明智的选择,才没有出现第二个女皇,但不可否认,刘娥的一生还是极具传奇色彩的
2023-06-26 05:55:00
刘娥垂帘听政11年,为何未能成为宋朝的女皇?
...,只不过代价太大了。宋朝的刘太后刘娥很像很像唐朝的武则天,武则天灭掉唐朝建立大周,刘太后没有灭掉宋朝建立大汉或者大魏。为什么母仪天下而又君临天下的刘娥不学武瞾,当上皇帝呢?是
2024-01-06 18:27:00
北宋宫廷秘史:宋仁宗与杨太后的情感纠葛
...治通鉴》)唐高宗李治担心太子李显太年轻,让“天后”武则天来辅佐李显。而宋真宗驾崩时,宋仁宗年仅13岁,所以宋真宗让皇后刘娥来辅佐宋仁宗,尊刘娥为皇太后。让人想不到的是,宋真宗
2024-05-11 10:15:00
王朝该与谁共治天下?士大夫还是百姓
...来文官集团死心塌地的拥护,后来刘娥会不会变成第二个武则天都是个问题啊!刘娥刘娥死后,宋仁宗亲政,仁宗在位期间将士大夫阶层的权力推向了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巅峰。很多人都
2024-07-14 20: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