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0 14:10: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中国古代社会,强大的士大夫官僚集团能够依据儒家道统,以维护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为理由,对封建皇权进行一定的制约。君明臣贤的“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格局是保证皇权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制度设计。

然而,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的无限扩张导致士大夫的政治命扑朔迷离。解缙就是一位在明代皇权极度膨胀下的悲剧人物。解缙,字大绅,江西吉水人,他的祖父是元朝末年安福州的判官解子元。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发。解子元为了给大元朝廷尽忠守义而自杀。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历史故事

元朝末年的战争

解缙的父亲解开,因为非常通晓元朝的人和事,经常被明太祖朱元璋单独召见讲授元朝的兴亡。朱元璋觉得解开博学多才,想给解开封个一官半职,以便将其留在自己的阵营之中。但是,解开也许是已经看破了官场,情愿辞官回家读书。

解开回家以后,除闭门读书以外,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对儿子解缙的培养上。解缙自幼聪慧,能够过目不忘,因而被家乡坊间传颂为“神童”。洪武二十一年,解缙考中了进士,因其出众的才华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官至翰林院庶吉士,人称“解学士”。从此,解缙开始了他坎坷的政治生涯。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历史故事

“万言”奏疏被冷遇

解缙为官之初,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赏识。有一天,朱元璋在大庖西室对解缙说:“朕与你表面上是君臣,实际上就像父子一样,所以你一定要对朕知无不言。”通常而言,这种正向激励往往会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对于解缙这样刚直不阿、性情坦率的文臣士子来说,听到皇帝这种具有“温度”的劝勉话语,便认为这是皇帝对自身才华和工作能力的认可,自己一定要尽职尽责报效皇帝。

据记载,第二天,解缙就给朱元璋上了一封密奏,阐述了自己对当下朝政的认识。解缙在奏章当中对朱元璋歌功颂德了一番,接着就指出朱元璋“御下太过严苛”的问题,在统治手段上注重刑罚狱讼,随意诛杀、赏罚大臣,导致天下大治的目标总是无法实现,反而滋生诸多恶人、恶事。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历史故事

影视剧中朱元璋屠杀功臣

他竟然劝朱元璋不要看《道德经》《心经》《说苑》以及《韵府》等书,认为这些书的作者不是学术不够正统,就是出身寒贱,希望朱元璋能够召集一些像他一样的儒家学子,为其讲述夏、商、周以来的历史兴亡之道。最后,解缙向朱元璋提供了几条具体改革建议。

解缙的这道奏疏在着实让人吃了一惊,因为在这之前,朱元璋为了皇权传承、江山永固的问题,掀起了著名的“胡蓝党案”,诛杀了早年跟随朱元璋起义的开国功臣胡惟庸和蓝玉。此后十年间,“胡蓝党案”的余波不断,任何与此案相关的人或者上表求情的官员都会受到株连。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历史故事

影视剧中的朱元璋和蓝玉

解缙的这道奏疏不仅言辞犀利,而且句句切中朱元璋的短处,按照此前朱元璋的风格绝对会将上奏疏之人处死。可是朱元璋看到这道奏疏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连称解缙才华出众。只是朱元璋认为解缙的儒家政治主张太过迂腐,不明白自己为了巩固朱明王朝的统治不得不这样做的苦心。而且解缙的这道奏疏也是在朱元璋的鼓励下写的,虽然解缙的主张在政治上不成熟,不能运用于实际,但是朱元璋完全体谅他的苦心,也就没有怪罪解缙。

由于朱元璋没有追责于解缙,解缙也没有认识到皇帝对自己有所不满,之后,解缙又向朱元璋敬献了自己撰写的关于有利于明朝统治的《太平十策》。因为这篇文章太过冗长,没有得到朱元璋的重视。按照常理,通过这两次的事情应该让解缙学会找好自己的政治定位了,身为人臣,不能不看清时局之紧张、分出事情之轻重。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历史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

但是对于解缙这种初出茅庐就得到皇帝殊遇,并立志要在大明政治舞台上大展身手的儒家学子来说,还需要一定的政治挫折才能学会为人处世。不久之后,发生了元勋贵戚韩国公李善长受到胡惟庸案的牵连而被诛杀的“星变”事件。

由于李善长在文臣士子中威望甚高,朝中许多官吏都暗自为李善长之死感到委屈,但是因为害怕朱元璋的铁腕统治而无人敢言。这个时候,虞部侍郎王国用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准备上表鸣冤。王国用知道解缙善于写文章,因而托笔于解缙。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历史故事

解缙

这道奏疏上去之后彻底激怒了朱元璋,但在听到奏报说这道奏疏出于解缙之手后只好作罢。随后,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办法来惩治这个直言无忌的才子。朱元璋在一次皇家举办的“百叟宴”上,请来了解缙的父亲解开,朱元璋语重心长地和耄耋之年的解开说:“你把解缙领回家吧,让他保留官职在家读十年书,之后朝廷再重用他。”

解开明白了皇帝的用意后带着解缙果断地离开了朝廷。通过三次上表奏疏遭到冷遇之后,解缙身为一个政治家本应该及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会必要的隐忍与妥协,以便于在今后的政治舞台中重新崛起。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解缙再次因为自己的率直而受贬谪。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历史故事

解缙

不懂回避,参与皇子废立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皇长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此时的解缙已经在家乡读书八年,他本以为朱元璋死后,自己可以回朝做官,没想到有人向建文皇帝进谗言,说解缙不忠不孝,没有遵从太祖懿旨擅自提前回京,更没有为去世的老母亲守孝、照顾年迈的老父亲。

建文帝听后大为不悦,就没有重用解缙。解缙没办法就写信给建文帝的心腹大臣礼部侍郎董伦,说自己在家奉命修订了《元史》《宋史》《礼经》,大有所成,此次进京来,就是想见新皇帝一面,报效朝廷。最终,在董伦的斡旋下解缙成为翰林院待诏,并没有得到重用。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历史故事

朱棣起兵‍

后来,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攻取南京,解缙感到机会来了。于是,解缙率先到宫中朝拜朱棣。由于朱棣早就听说解缙是当朝有名的才子,遂马上重用解缙,任命解缙和黄淮、杨荣、杨士奇、胡广等人组成内阁,充当自己的政治顾问。

就这样,解缙摇身一变成为朱棣时期内阁第一首辅。成为首辅之后的解缙,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极大赏识,先后完成了《明太祖实录》《列女传》《永乐大典》的编撰。此时的解缙本应该尽忠职守,报效皇帝对他的知遇之恩。却没有想到,在不久之后的皇位继承问题上,解缙再次犯了直言无忌的老毛病,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历史故事

《永乐大典》

朱棣即位之前有两个比较信任的儿子,一个是嫡长子朱高炽,另一个是次子朱高煦。长子朱高炽虽然忠厚仁孝,但是身体肥胖,有足疾,而且经常生病。次子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智勇双全,屡立奇功。因此,朱棣暗示朱高煦:“我年事已高,你大哥身体不好,你自己多努力。”从此便埋下了兄弟争斗的祸根。

朱棣即位之后,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始终摇摆不定。因为自己虽然喜欢二儿子,但是老大也并没有犯什么错误。武将们大多支持有军功的汉王朱高煦,而以金忠为首的文官集团却倾心于忠厚老实的嫡长子朱高炽。就在摇摆不定的时候,朱棣召见解缙,询问内阁的意思。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历史故事

明朝时的内阁官员

作为一个官员,本可以皇帝家事不宜外臣讨论为由糊弄过去。因为在中国的封建皇权史上,外臣干预皇权继承问题通常是不得善终的下场。以解缙、黄淮、金忠为代表的文官集团立足于儒家道统,捍卫自古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认为只有选择亲近儒家文官集团的皇长子,才能保证未来皇权与相权之间的互动和谐,不会产生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

因此,解缙此时义正词严,旗帜鲜明地选择了皇长子朱高炽。解缙对朱棣说皇长子讲仁义、崇孝道,能够取得收复天下人心的效果。面对这样的回答,朱棣觉得不以为然。解缙随后又补充了一句:“您有一位好孙子啊!”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历史故事

影视剧中的朱棣‍

朱棣听到了这番话后也表示同意,便立即着手册立皇长子为太子。而汉王朱高煦则因此迁怒于解缙,准备等待机会陷害解缙。虽然皇长子朱高炽被册立,但是其言行还是得不到朱棣发自内心的认可,反而是汉王朱高煦得到朱棣的独宠,导致朱高煦的实际地位远高于朱高炽。

见到这种场景,解缙便向朱棣进谏道:“陛下这样独宠汉王,是在挑起皇太子与汉王的兄弟争端啊!”朱棣听了这番话后,勃然大怒,认为解缙这是在离间皇家父子的血脉亲情,从此以后便疏远了解缙。朱高煦知道解缙的地位大不如前之后,便向朱棣进言说解缙经常外泄宫廷政治机密,朱棣听后不由分说地将解缙贬到广西当布政使参议。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历史故事

影视剧中的朱高煦和朱瞻基

后来,朱棣远征漠北,皇太子奉命监国,这时正好碰上解缙回京述职。朱高煦知道以后,便对朱棣说解缙趁皇上不在京城,私会皇太子,毫无人臣之礼,另外,解缙还结党营私,欲图不轨。朱棣便命令锦衣卫把解缙打入诏狱,命心腹纪纲以喝酒为名,将解缙灌醉后扔在冰天雪地里活活冻死。是年,解缙四十七岁。

结语

人要学会变通,既不失掉方正的本性,又能处事圆滑。解缙作为一个在封建官场上打拼的官僚,不能够看清明代初年紧张的政治局势,面对重大政治事件的时候也没有采取有效保全自身的措施,只知进而不知退,不善韬晦。

解缙身上总是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不管场合、时机得不得当,他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最终,解缙因为多嘴多舌而招致杀身之祸。

从皇帝身边的红人到弃子,解缙为何被杀?

历史故事

解缙

他的遭遇告诫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经常向他人学习,弥补自身不足。与此同时,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合群共事,不做职场“独行侠”。解缙的悲剧例子证明了一个人缘极差的人是无法在公共交际圈中生存的。如果做不到“合群”,喜欢特立独行,做事仅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或者能力,就会招致人人排斥、人人厌恶的尴尬局面。

因此,做人一定要懂得方圆之道。方是做人的脊梁和基本原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格局气度;圆是处事的智慧,是与他人乃至周围环境保持和谐共生的重要准则。在与人相处、做事情上方中有圆,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不排除适当的灵活性,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16:19:5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解缙,红人,皇帝的资讯:
明朝大臣解缙:7岁能写诗,18岁进士及第,46岁被冻死
1398年,朱元璋病逝,解缙哭了二十多天,然后进京奔丧。刚到京城,解缙就跟礼部官员吵起来,又被贬到外地,他狂妄的性格,害苦了自己和家人。解缙,江西吉水人,自古吉水多状元。这里人杰
2024-07-11 20:44:00
解缙:明朝的才子与《永乐大典》的编纂者
...,通过各种影视题材,或许是大家所熟悉的。今天讲到的解缙,历史上的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做了哪些事。解缙这个明代历史人物可能没被大家所熟悉,但提到《永乐大典》懂点中国古代史的人
2024-01-08 15:50:00
解缙:从神童到首辅的辉煌与沉浮
...获得成功,反而可能给他招来杀身之祸。明朝初年的大臣解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一生风光无量,从神童到侍郎再到首辅,却又在仕途上遭遇沉沦,被囚禁折磨至死。解缙之死,揭示出了一个
2023-11-03 07:34:00
他是明朝“神童”,深得朱棣信任,最后却冻死在冰天雪地里
...有父子情。一会儿。有什么建议和想法,就直说吧。” 解缙一听,果然见到了尧君和舜命。两天后,一本谢晋的《完颜书》摆在了朱元璋面前。内容虽然有赞美皇帝的成分,但更多的是社会弊病
2023-03-06 14:19:00
连升八级的才子,被父子2位皇帝所器重
洪武二十一年秋,“三甲进士”解缙正式进入仕途,被授职翰林庶吉士。这是个预备干部,没有实际职权,相当于皇帝的备用秘书。朱元璋经常招才子进宫,带在身边,不离左右。他曾经一边吃饭一边拍
2023-05-23 09:40:00
解缙:明朝才子的辉煌与悲剧
...也有曾经低谷过。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代才子莫过于解缙,可他的下场却是最悲惨的。有人通过这个事情来评价朱棣残暴,我觉得也不能完全这么说。你想想看跟他同时期的夏原吉为什么能够得
2023-10-23 08:44:00
明朝第一才子解缙为何结局悲惨
其中,明朝第一才子解缙曾先后被三代皇帝抛弃,47岁被扔进雪地冻死。明朝第一才子解缙出生于公元1369年,他的祖父在元朝朝堂上担任官职,父亲在当地也很有名望,出生之后接受了系统的教
2024-06-23 21:37:00
有“大才子”之称的解缙,到底做错了什么,被锦衣卫“醉杀”
明朝有几个著名的大才子,解缙可为翘楚,他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人人称赞的大才子,一生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可惜他没有活过永乐朝,因为不会说话,情商又太低,所以解缙最
2023-09-23 13:54:00
明朝大才子官至首辅,却因为管皇帝的家事被冻死
号称“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县人,明初学者、文学家。解缙生而秀异,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于襁褓中教之,一见不忘,六七岁就能即席吟诗作对,一时传为神
2023-04-18 11: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