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7 22: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表明了他要做大明王朝的忠臣,然而在后来的所有投降者中,只有洪承畴对明朝的感情伤害最大,造成的后果也最为严重。有人在他的对联上加了一个字,生动地对他进行了嘲讽“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洪承畴“身不满七尺,恂恂儒雅”【2】此人外表平常,却透露着精明强干,由于他出身寒微,且无任何靠山,在京师到地方一干就是12年,仕途也并未有多大起色。天启七年(1627),洪承畴出任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主管督粮道,成了他重要的仕途飞跃。当时的陕西全省发生严重饥荒,由此导致大面积“结聚抢掠”,作为“职司钱谷”的洪承畴为了获得新皇帝崇祯的赏识,他“不得不严为催科”,让这些百姓“抱恨而逃,漂流异地”。此后不久在官场历练圆熟的他竟能化腐朽为神奇,获得了“才略过人,在陕大得军心”的赞誉并被兵部推荐提升为“监军”。【3】

洪承畴自信满满地给崇祯上疏研判说:“秦中各股大贼,节次剿降将近,可以渐见廓清”,“闯将同零伙散贼,暂尔逃命,臣已督催各镇官兵急图围剿,计擒斩于官兵之手,不则,亦困毙山林之间。”【5】按照洪承畴的预判,只要官兵细心追缴,李自成的残兵游勇必然在劫难逃,那么明末清初的历史必将转向。可就是在这个最紧要的关头,清军突然加紧攻势,并于九月入关,纵横河北,直驱京师。崇祯急调大批军队进行堵截,两军于密云发生持续胶着对垒,结果明军被击溃。崇祯迅速调集各路兵马勤王,洪承畴也奉命离开西北,率十多万人马出潼关,火速回救京师。至此明军主力撤离西北,李自成得以喘息休整。从这个角度来讲,洪承畴对明朝的早期功劳不小,历史几乎被改写。

崇祯十二年(1639)年,对于洪承畴来说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他被提升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成了自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之后的最高军官。然而每当想到这几个人或蒙冤自杀,兵败自尽,或凌迟处死的结局时,对于这次“升官”,洪承畴总是高兴不起来。

迎接洪承畴的挑战即将到来,除了战场上的厮杀,就是道德与名誉,地位与尊严的较量。从崇祯十三年开始,清军攻打锦州,双方爆发了松锦之战,双方几乎各自投入了全部实力进行对决。开始明军战力十分勇猛,以至让皇太极带兵亲自上阵,率领三千骑兵,日夜兼程从沈阳赶往松山前线进行亲自指挥。皇太极“登山观兵,见洪阵严整,叹曰:人言承畴善用兵,信然,宜我诸将惮之也”【6】最后究竟被久经战场的皇太极看出洪承畴的破绽:“此阵有前权二无后守,可破也。”没几天洪承畴部队被切断两道,13万人马除1万多随同洪承畴留守松山,少部逃回宁远外其余全部遇难。此后洪承畴的副将夏承德投降,崇祯十五年(1642)二月,松山失手,洪承畴被俘,在清军红衣大炮的攻势下,明朝关外四个军事重镇全部丢失,东北大地,仅剩下宁远至山海关的一道最后防守线。

皇太极对洪承畴非常殷勤,诸将非常不满上疏皇太极说:“洪承畴一羁囚,上何待之重也?”皇太极反问他们说:“我们这么多年出生入死为了什么?”诸将回答说:“欲得中原耳!”。皇太极听了哈哈大笑说:“譬如走路,我们都是瞎子,今天遇到一个引路的人,咱们怎能不高兴呢?”“众乃服”【7】

直到皇太极去世,多尔衮掌权后,开始重用洪承畴,并按照其在兵部尚书职务进行对等同级安排。顺治二年,正式下发对洪承畴的任职通知“命内院大学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督察员右副都御史洪承畴,以原官总督军务,招抚江南各省地方。”【11】在被委任要职后,洪承畴顿时露出了他渴望权位的贪婪,上书效忠说:“皇上特畀以经略之任。伏读上谕,信臣任臣,恳至周祥,臣当竭尽心力,以期剿抚心机,无负皇上承天爱民本念。”【12】

此后洪承畴对清朝开始死心塌地卖命,并负责清廷在各地诏安战略上的建议和推进。至此大明王朝所有复原的希望都被破灭,在不断出现的投降派们的帮助下,清朝开始坐稳天下。洪承畴以文臣能军,带兵而又不拥有并,与吴三桂并不能相比。康熙也认为他“效力疆场有年,劳绩茂著”,但在论功行赏时,只给了“三等轻都尉世职,准袭四次”。

其晚年,颇受清廷冷遇,唯有“自惜其身”,起居谨慎,闲居京城,用一双麻木的双眼回忆两个时代不同的痕迹。康熙十年二月,七十三岁的洪承畴老死,在撰写碑文时,清廷给了他毫无感情色彩的四个“贤良之臣”的概括。但是对他最终的评价还不算完。

(三)“贰”到底的叛臣,死心塌做棋子地为清朝卖命,却并不得志,乾隆要将其钉在大清历史的“耻辱架”上。

为此乾隆突然决定编撰官修史书《贰臣传》,告诫清朝官员要经得起考验,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做大清的忠臣,不要做贰臣。该书统计了明朝叛徒120人,根据情况又将其划分为甲类和乙类。所谓甲类就是投降清朝后功勋卓著的人,乙类就是投降清朝后毫无建树的人。从努尔哈赤第一个投降的低级军官李永芳,到满清入关前高级将领洪承畴算起,这120人在不同程度上承受了道德的谴责和精神压力上的巨大代价,在长时间内,这些投降人物成了大清敏感话题,鲜有涉猎,其中作为大明王朝最后一任蓟辽总督为代表的“贰臣”。

乾隆在修撰《贰臣传》时,首先谈了一下为何要写这样一部书,他轻蔑地说道:“我朝开创之初,明末诸臣王凤归附,如洪承畴……不可胜计。盖开创大一统之规模,自不得不加以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功勋谅之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之于死后。今惟准轻斫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13】

民间一直流传着他变节后的一些故事。当他再次成为清朝的“功臣”后,回家探亲,刚一进屋,发现他的母亲穿着出嫁时的衣服端坐高堂,他惊问何故,回答说要嫁他人。洪承畴问何出此言?洪母回答说:“你可以降清,我为何不能再嫁?”

乾隆统治的中后期,自认政治超高水平运转,经济高度繁荣,为进一步夯实其执政基础,继续占领传统政治道德高地,对全面综合评价“贰臣”,对今后大清是否继续出现“贰臣”给予强烈警示:任何时代做了“投降派”,结局和历史名声都不会好,乾隆以实际行动再次否定大清历史上的所有“贰臣”,给此后的臣僚不做“贰臣”以深深告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民夫充当军粮。穷途末路的祖大寿想出一条“妙计”,向皇太极诈降并以作内应为由带着几名亲信逃回锦州。而大凌河城中的一万多明军则被他作为“代价”送予满清,刘良臣即在其中。由于这是明
2023-10-14 15:29:00
他投降后为满清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依然得不到清朝的认可
...人大学士。这洪某人刚开始也打算做一个重臣,可是最后皇太极用了一招美人计,让他乖乖的归顺了满清,成为汉人大学士。当时崇祯皇帝还以为这位大臣忠贞不屈,英勇就义了,还给他举行大型葬
2024-06-20 21:23:00
洪承畴:清朝开国功臣与明朝叛将的双重身份
...明军继续取得胜利,反而直接导致了洪承畴向清军投降。皇太极对洪承畴十分器重,其他皇室成员也不理解他这样做的目的。皇太极说,洪承畴不凡,他是我们去中原的向导,你说,我能不能对他好
2024-01-06 17:06:00
乾隆编《贰臣传》只是表面文章,看看洪承畴等人的待遇就知道了
很多人不解,投降满清的洪承畴既被皇太极封三等轻车都尉,又为何让乾隆打入《贰臣传》?二者好像真有矛盾。实际上,这个三等轻车都尉,只是清朝给洪承畴众多头衔当中最低的一个,他还有很多的
2024-10-27 10:25:00
明末降清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洪承畴被骂的最惨,进了《贰臣传》
...清军的围困之中,一会儿投降,一会儿又复归明朝,气得皇太极发誓一定要搞死他。可是等到松锦之战结束后,皇太极还是把祖大寿收入到了自己的正黄旗当中,还让他写信劝降吴三桂。并且祖大寿
2024-11-07 10:19:00
清朝入关之前,为什么李永芳会投降?
...之前,如果有明朝官员主动投降,那是真受优待,特别是皇太极执政时期,已经趋向于汉化了,对明朝人才的投奔是渴望的。但清朝受限于异族身份,以及领地的狭小,看不出有多大前途,能主动投
2023-08-03 15:11:00
尚可喜投降清朝的原因探究
...矛盾,恐被杀害,便投降了后金。当时后金帝王以换成了皇太极,听闻后是大喜过望,脱口叫道:天助我也!并于1636年,皇太极将后金,改称满清时,封尚可喜为“智顺王”!尚可喜称王了,
2023-11-30 14:43:00
被打入贰臣传的洪承畴,是不是被忽悠白干活了?
...部不得稽迟”的加权 ……而洪承畴最具价值的头衔是被皇太极抬籍入镶黄旗,兼世袭两个牛录佐领。两个牛录大概下辖六百丁,看着不多但在清初可谓“牛气冲天”,是很多宗室成员都获取不到的
2024-11-29 10:32:00
清朝统一中原最大的功臣,乾隆皇帝却专门侮辱他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这一年对清朝来说非常重要。不过此时的清朝统治区域仅限于关外,对于关内的地方还是无法攻破。1644年,吴三桂开放山海关,清军入关。之后清军打败了李自成
2023-07-27 14: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