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统一中原最大的功臣,乾隆皇帝却专门侮辱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7 14:37:00 来源:戏说三国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这一年对清朝来说非常重要。不过此时的清朝统治区域仅限于关外,对于关内的地方还是无法攻破。1644年,吴三桂开放山海关,清军入关。之后清军打败了李自成的队伍,占领北京。在几年的时间里,清朝消灭了南明、李自成、张献忠等各种政权,统一了天下。在清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立下了重大功劳。不过这个人却被后人所不齿,而且乾隆皇帝还专门侮辱他。这个人就是洪承畴。

清朝统一中原最大的功臣,乾隆皇帝却专门侮辱他

洪承畴1593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南安英都。1616年考取进士,开始走入仕途。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升任陕西三边总督,成为封疆大吏。在洪承畴的打击下,李自成的队伍最严重的时候只剩下18个人了,被迫躲进山中。当时的起义差点被洪承畴全部打败。当时的明朝有两个麻烦,一个是关外的清朝,一个是国内的起义军。既然起义军被打败了,所以明朝就开始调洪承畴去进攻清朝了。

清朝统一中原最大的功臣,乾隆皇帝却专门侮辱他

1638年,清朝进攻北京,崇祯把洪承畴从外地调来。1639年,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领陕西兵东来,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两镇合兵。锦州有松山、杏山、塔山三城,相为犄角。1641年的时候,洪承畴北纬,之后粮草被切断。后来援军多次被打败,洪承畴无突围,最后被清军俘虏。

洪承畴被俘虏之后,一直绝食,不愿意投降。很多人劝说洪承畴,洪承畴都不为所动。后来范文程见到洪承畴之后,绝对这个人会投降。他发现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遍弹掉灰尘。一个人这么爱惜自己的衣服,也肯定会爱惜自己的生命。1642年五月初五日,洪承畴偕祖大寿等降将正式举行了投降仪式,在皇太极面前俯首称臣。洪承畴的投降,可以说对清朝带来重大改变。

清朝统一中原最大的功臣,乾隆皇帝却专门侮辱他

1644年,清军入关,作为汉人的洪承畴开始发挥自己作用了。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对洪承畴十分器重,以洪承畴仕明时的原职衔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相当于清朝的宰相。洪承畴也是第一个做到这个位置的汉人。清军入关之后,洪承畴对清朝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保留内阁制度、六部制度等,清朝全部采纳。

清朝统一中原最大的功臣,乾隆皇帝却专门侮辱他

1645年,南方人民因剃发令而激烈反抗,清朝无法打压。最后不得不派洪承畴前往江南打压,洪承畴被任命为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敕赐便宜行事。洪承畴到了江南没有多久,就平定了江南地区的反抗。可见,他对于治理汉人非常擅长。

清朝统一中原最大的功臣,乾隆皇帝却专门侮辱他

1653年,西南地区反对清朝非常奇激烈,李东国、孙可望等人拥有几十万军队。这时清朝想起了洪承畴,他被任命为“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户部不得稽迟”,事后报闻。洪承畴来到这里之后没多久就平定了战乱,而且奠定了三藩等人在江南的治理。当然,他有劝说过吴三桂不要杀明朝的永历皇帝,结果吴三桂不听。最后吴三桂的下场也并不好。

可以说从洪承畴投降清朝之后,做的贡献非常大,因为他担任过明朝诸多官职。很多人看到洪承畴投降之后也都开始投降清朝,再加上洪承畴手段了得,帮助清朝平定了很多地方。说他是对清朝建立功劳最大的人,也毫不为过。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人,下场并不好。

1661年,洪承畴想要退休。朝廷几经争论,议政王大臣会议才授以三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世职,世袭四世。这也算是爵位里最低的了,而且只能世袭四代。这简直是对洪承畴的侮辱。按照洪承畴的功劳,在当时真的可以被封王,或者说是公爵、侯爵之类的。但清朝并没有这样做。

清朝统一中原最大的功臣,乾隆皇帝却专门侮辱他

乾隆在位的时候,写了《贰臣传》,洪承畴就在这个传记里面。可见,在乾隆的心目中,洪承畴是贰臣,也就是背叛过之前王朝的人,所以乾隆并不待见他。一个对清朝作出这么大贡献的人,却落得这个下场,不得不说洪承畴当时是怎么想的。

清朝统一中原最大的功臣,乾隆皇帝却专门侮辱他

其实,清朝当时对洪承畴的封赏也是可以理解的。洪承畴虽然对清朝作出巨大贡献,但不管怎么说他是汉人,之前是明朝的封疆大吏。如果对他的封赏太高,会有很多满人不同意的。而且清朝刚建立的时候,满汉矛盾很激烈,如果这时清朝对一个背叛明朝的汉人大嘉封赏,会引起更大的反抗。所以洪承畴的封赏非常重要,主要是做给天下人看的。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对洪承畴本人非常不公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17:46:5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洪承畴:清朝开国功臣与明朝叛将的双重身份
...畴“退休”后,清廷只给他一个三等阿大哈哈的职位。连乾隆皇帝都非常看不起他,将他列入《贰臣传》。可怜的洪承畴,他本可以成为民族英雄,最后却成了臭名昭著的人物。不过话说回来,这一
2024-01-06 17:06:00
他投降后为满清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依然得不到清朝的认可
...,洪承畴在清朝官方文献中的地位起码还是正面的。到了乾隆时期,满族权贵已经完全汉化了,各地汉人的反清情绪渐渐平息,满汉思想文化开始交融。乾隆皇帝以儒家圣贤后裔和华夏共主自居,与
2024-06-20 21:23:00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给鳌拜平 反
...台湾、驱逐沙俄、征讨噶尔丹等丰功伟绩。可康熙的孙子乾隆在位时期却又给鳌拜平了反并让鳌拜的后人世袭一等男爵位。乾隆给鳌拜平,反的理由是鳌拜为清王朝立下过不世之功。鳌拜出身于满洲
2024-06-20 21:27:00
生下三位开国功臣的传奇女人,36岁被逼殉死
...成宗”,但是两个月后就被顺治皇帝剥夺封号。百年后,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三子多铎统正白旗,参与松锦大战,获大捷。又以定国大
2023-02-27 16:09:00
推崇喇嘛庙的乾隆是否比朱元璋更明智
...则选择了与明朝完全不同的相处之道。想必很多人都听过乾隆皇帝的一句诗: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这句诗说的是承德避暑山庄周遭的“外八庙”,也就是八座藏传佛教的庙宇。众所周知,藏传
2024-05-21 16:39:00
...蓟门以及李成梁可以发迹的原因。但清朝入主中原尤其是乾隆平定准噶尔部后,就再无蒙古袭扰中原的记录了,那是什么让蒙古人安分下来了呢?清朝的前身建州女真(后金)其实和蒙古人的关系非
2023-02-22 14:20:00
清朝时期有汉军八家,受到了很高的待遇,这八大家族都有谁?
...他们无上的荣誉,他们的地位也和满八旗一样。后来到了乾隆皇帝时,他推出了一个政策,就是凡是有汉人血统的汉军旗,都变成平民百姓,不再享有福利。这对于汉军旗来说打击很大,大多数都被
2023-05-10 10:59:00
清朝原本有13个皇帝,为何一人会被“开除”
...—崇德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永琰——嘉庆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载湉——光绪溥仪——宣统这其中,皇太极一人两个年号,分别对应后金之主和大
2024-10-21 13:06:00
清朝皇帝的历史学:清朝得国最正,而且对明朝有大恩大德
...所归,所以得国最正。但他的这种说法却被清朝雍正帝、乾隆帝狠狠的批驳了一番,他们认为明朝不仅得国不正,而且清朝对明朝有大恩大德。清朝视角的历史学认为历朝历代只有清朝”得国最正”
2024-11-01 10: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