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原本有13个皇帝,为何一人会被“开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1 13:0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清十三皇朝”说法的由来

曾经有一段时期,人们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称为“清十三皇朝”,后来慢慢衍生出一个说法就是“清十三帝”,一直到现在,人们已经对这两个概念有所混淆,今天我就来讲一讲这段历史。

清十三皇朝

大清朝自努尔哈赤起,至溥仪为止,统共立有十三个年号,分为对应十二个皇帝,如下:

努尔哈赤——天命皇太极——天聪皇太极——崇德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永琰——嘉庆旻宁——道光奕詝——咸丰载淳——同治载湉——光绪溥仪——宣统

清朝原本有13个皇帝,为何一人会被“开除”

这其中,皇太极一人两个年号,分别对应后金之主和大清第一任皇帝,通常算作两朝,因此清一共经历了十三朝,后世称其为“清十三皇朝”。

清十三帝

清朝的前身是后金,由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随后的10年间,后金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还建立起完善的八旗制度,将仅有几十万的女真人团结在了一起,不断侵扰辽东,虎视中原,与明朝的“萨尔浒之战”,夺占辽东七十余城,彻底成了明朝的心头大患。

清朝原本有13个皇帝,为何一人会被“开除”

清太祖努尔哈赤像

1626年,努尔哈赤伤重去世,第八子皇太极继位,并在1636年将后金改为“大清”,仿照中原王朝制度,正式建立清朝,与大明朝并立。紧接着第二年,清朝降服朝鲜,使之改弦易张,成为自己的属国,狠狠打了大明的脸。小小的朝鲜满足不了皇太极的胃口,他要吞下的是整个中华万里河山。于是清朝加紧了对明的攻势,并在1640年取得了“松锦大战”的胜利,将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彻底击溃,从此清朝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便可以挥舞长鞭,马踏中原。

清朝原本有13个皇帝,为何一人会被“开除”

清太宗皇太极像

就在皇太极雄心勃勃之时,危险却悄无声息地袭来,1643年,51岁的皇太极突发脑溢血去世,刚刚踏上征程的大清之船不得不暂时停了下来。刚直勇猛的皇太极长子豪格与威名赫赫的皇太极之弟多尔衮都想做大清的“带头大哥”,双方争执不下,几乎要刀兵相向。眼看大清良好的局面就要从内部垮掉,老谋深算的皇太极大哥代善积极从中斡旋,最终多尔衮提议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得到众大臣的首肯。于是,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登上历史舞台,而皇太极顺理成章地成了议政王,接着,又被任命为大将军,全权处理对明作战事宜。

多尔衮是天才的战略家,他敏锐地观察到了所有有利于清朝的关键节点。他领导了著名的“松锦大战”,将辽东全境收入大清囊中,明军退至山海关内,标志着两国由对攻变成了清攻明守的态势,从此明清实力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尔衮像

随后,多尔衮在李自成攻灭大明第一时间内就决定趁乱南下,在农民军立足未稳时与其争夺天下。尤其是当吴三桂因为家属被农民军侵扰而冲冠一怒,并在李自成的攻势下危在旦夕之时,立即接受了吴三桂的求救,放开手脚与农民军作战,一鼓作气杀入关内,攻破北京。多尔衮审时度势,认为清廷应该迁都北京,才能占据“统一中原,雄霸九州”的制高点,于是力排众议,奉顺治帝入关,在北京坐了龙廷。从此,清朝从华夏一隅的地方政权逐步成长为大一统王朝。

清朝原本有13个皇帝,为何一人会被“开除”

在清朝攻灭大顺、大西、南明的过程中,多尔衮运筹帷幄,始终笑看风云,在当时的政治家群体中绝对独占鳌头。也因为他的大功,顺治帝尊其为“皇叔父摄政王”,出入如同皇帝仪仗,后来更进一步被尊为“皇父摄政王”,国家大事悉由他定,是名副其实的清朝一把手。而在他英年早逝后,还被尊为“义皇帝”,庙号“成宗”。

多尔衮没有做过真正的皇帝,但是他在世时掌权程度和离世后的风光可谓与皇帝无异。

顺治前的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后的康熙、雍正、乾隆……宣统等人加上多尔衮,一共是13个皇帝,因此后世有“清十三帝”的说法。

只不过世事难料,多尔衮虽有擎天保驾的大功,但毕竟有些飞扬跋扈,活着的时候无人敢掠其锋芒,死了就成了墙倒众人推。一些政敌趁小皇帝顺治年幼,而且这些年颇受压抑,对多尔衮多有怨气,于是投其所好,竟然参了已经死去的多尔衮一把,于是仅仅过了两个月,多尔衮就从“义皇帝”变成了乱臣贼子,被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从此以后,清朝官方和民间再也没有提起他皇帝的称号。即便一百年后,乾隆又因为政治目的为其平,反,也只不过是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追谥曰忠,补入玉牒”,皇帝的称号仍是一场空。

所以自此后,史学家对清朝的介绍就成了“清,国祚276年,共历十二帝”。而多尔衮,被永远地开除出了“清帝”序列,最高爵位不过是睿亲王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这四位宗王为打天下,手上沾满鲜血,没一人得善终
...的鲜血,因此这四人最后没有一人得以善终。一.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四子,早年追随父兄征战。曾经在北京大败袁崇焕,后来又追击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进献了元朝的玉玺。
2023-05-21 10:37:00
清朝第一摄政王为何死后仍不得安眠呢
提起多尔衮,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野史中,他和孝庄太后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纠葛,却忘了他首先应该是清朝王朝的摄政王,是清朝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多尔衮一生称得上精彩,几度与至高权位
2023-04-21 14:33:00
清代的摄政王、辅政王、议政王,谁的权力最大?
...,在皇太极死后,下一任接班人成了一个问题,这时候的多尔衮和豪哥争做皇帝,都想成为下一任继承人。这是由于皇太极突然死去,谁也不能够决定的继承问题就是满清当时的重中之重。辅助福临
2023-06-10 17:22:00
多尔衮做摄政王时,索尼、鳌拜等大臣在干什么
在满清初期,多尔衮绝对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他虽没有皇帝之名,却享有皇帝之礼遇、皇帝之实权,他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死后还被顺治帝追封为皇帝。而鳌拜也因为栽在少年天子手里被人熟知,
2024-05-21 21:06:00
多尔衮和鳌拜,他们的擅权有可比性吗?谁的权力更大?
多尔衮和鳌拜都是清朝前期有名的权臣,多尔衮的名头是皇父摄政王,将孝庄顺治母子玩弄于股掌之上;鳌拜一路从四大辅臣最末升到首位,甚至在康熙亲政之后,仍死抱着权力不放,直到作死。对于清
2022-12-25 18:10:00
解开孝庄下嫁多尔衮的七个真相细节
...太后婚”。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它一些论据: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
2023-08-07 20:54:00
顺治帝福临为何独宠董鄂妃一人
...贤淑。顺治帝福临六岁即位,在其登基数年一直由摄政王多尔衮辅政,是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这对于小孩子而言可能无所谓,但小孩子总有长大懂事的一天,随着年纪的增长,顺治帝亲政的愿望日
2023-01-02 15:05:00
顺治皇帝是多尔衮的儿子?对此,ChatGPT如何解释?
...皇位之争。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中,一些人推举战功卓著的多尔衮为新帝。最初,多尔衮想自己称帝,但后来迫于形势,选择让5岁的福临继承皇位。同时,多尔衮(皇太极的弟弟)与济尔哈朗(皇太
2023-05-14 23:19:00
多尔衮的一生有多少女人?最爱的是谁
...剧,不知道在我年少的时候,收割了我多少眼泪。我感慨多尔衮和大玉儿一生都在错过的爱情,感慨海兰珠至死没有见到皇太极的最后一面。如果四个人相遇在恰好的时间,是不是就没有了那么多的
2023-06-18 22: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