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江南时报讯 作为历代文豪驻足题咏之地,南京长芦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鲜活的非遗传承,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丰沃土壤。李白、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著名文学大家在长芦留下130余篇诗词作品。为弘扬诗词传统文化,3月26日,江苏省诗词协会、南京诗词学会和安徽省天长市美术家协会、安徽省诗词协会一行来到长芦,开展“江山留胜迹 吾辈复登临——在李白到过的地方写诗歌”活动。
千年遗韵中的文化寻根
活动中,两省三地的艺术家们参观了留左大鼓非遗基地。省级非遗项目留左吹打乐以震天的鼓点与激昂的旋律,重现了古代军乐的雄浑气势。作为“金陵第一鼓”,其独特的鼓谱传承着隋唐时期的军屯文化记忆,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焕发出时代光彩。
在南京长芦鸭文化馆,大家通过“鸭之百科”“鸭之非遗”等主题展陈,深入了解长芦板鸭的独特魅力。这项传承400余年的技艺,以“皮白、肉红、骨泛绿”的三绝特色闻名,其18道工序中的古法腌制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馆内“诗词鸭”等展区更将历代文人对鸭的歌咏与长芦地域文化巧妙结合,令人赞叹不已。
历史坐标上的精神对话
在古长芦寺遗址前,大家驻足聆听黄天荡的故事,深刻感受南宋时期长芦寺僧兵勇救抗金名将韩世忠的英雄气概。
在杨太平纪念碑前,六甲社区党总支书记黄书余讲述了1983年抗洪抢险中杨太平烈士英勇救人、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岳子河畔的美丽乡村新犁湾,白墙黛瓦与金黄花海构成诗意画卷。这里不仅保留着江南水乡的原始风貌,更通过生态农业模式,将传统农耕智慧转化为现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大家漫步其间,纷纷以镜头和速写记录下这片“活着的田园诗”。
时代语境下的艺术创新
在长芦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芦韵分所,大家热烈交流。长芦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湛忠祥诚挚欢迎两省三地的艺术家们来到长芦,并介绍了长芦街道的历史文化和当前推进的各项文化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
江苏省诗词协会顾问徐崇先表示:“长芦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瓦都是流动的诗行,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天长市美术家协会代表则表示,将以丹青笔墨描绘长芦的非遗风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视觉表达。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主编孙尔台带来的“DeepSeek与诗人创作的未来”主题分享,引发了热烈讨论。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现场演示了诗歌生成与意象分析并表示,科技不应取代人文,而应成为拓展创作边界的翅膀。
文心相印的艺术盛宴
在笔会交流中,书画家们泼墨挥毫,将长芦见闻化作艺术作品。诗人们则纷纷即兴赋诗:古渡牵南北,熙熙盈客人。谪仙嘱少府,一苇载摩身……
湛忠祥表示,当古老的诗词遇见现代的创意,当非遗技艺对话新乡村未来,长芦必将成为长江之畔最具诗意的文化地标。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历史文脉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通过“非遗+文旅”“科技+艺术”的融合模式,长芦正以开放姿态续写“吾辈复登临”的新篇章。
(徐秋雨 钟远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30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