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春秋晋国君权旁落,晋文公这个决定一锤定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19:46:00 来源:戏说三国

春秋争霸的时代,晋国是绝对的主角。事实上,从齐桓公去世后,晋国就长期以中原霸主的姿态存在着。

但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晋国却有着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卿大夫执政,最后甚至直接被赵魏韩三家卿大夫世家所瓜分。

要知道,春秋时代依然是分封制的天下,诸侯公族被分封执政才是最常见的现象,而晋国却没有公族,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卿大夫们。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

春秋晋国君权旁落,晋文公这个决定一锤定音

【公族争权】

其实春秋时代的公族争权,几乎是每一个诸侯国都头痛的难题,而这个难题找到晋国还要更早一些。

早在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还在世的时候。当时的晋国国君晋穆侯去世,本来应该是太子姬仇继位。但是晋穆侯的弟弟就依仗军权,篡夺了国君之位,史称晋殇叔。

晋殇叔四年,姬仇率领徒众袭击了晋殇叔,夺回了国君之位,也就是晋文侯。这是在西周后期,晋国就已经发生了公族争权的流血事件了。

晋文侯在位的时候赶上了周幽王身死骊山,周平王东迁洛邑。后来晋文侯还亲自袭击杀死了周幽王的弟弟周携王,结束了春秋初期的二王并立局面。

但是这样一个强势有为的君主,也摆脱不了死后公族内斗的发生。晋文侯死后,儿子晋昭侯继位,晋昭侯把晋文侯的弟弟封在了曲沃,就是曲沃桓叔。

曲沃桓叔野心勃勃,把曲沃经营的比晋国国都翼城还要富裕,坚固。于是曲沃桓叔开始了谋夺晋国国君的位置。

曲沃与翼城的内斗一开始就是67年,曲沃一系历经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晋武公三代,终于成功夺下了君权。杀大宗五位国君,驱逐一位国君,完全灭掉翼城的晋国大宗。晋文侯姬仇的后代也是死的死、逃的逃,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杀尽公族】

曲沃代翼是春秋时代延续时间最长、弑君最频繁的诸侯国公族内部流血斗争。晋国有着这样一个惨痛的教训,后世君主当然对公族内斗万分警惕。

晋武公统一晋国后不久即去世,其子晋献公姬诡诸继位,也就是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是成年后就跟着爷爷,父亲进攻过大宗翼城的,对于弑君,杀害大宗近亲也都是有参与的。所以晋献公深知公族内斗的危害,于是他把目光瞄准了曲沃一系,帮助爷爷父亲造反的叔伯兄弟。

为了防止自己成为第二个晋文侯,防止公族争权再次发生。晋献公决定对自己的叔伯兄弟下杀手。要知道这些人都是手握实权的,并不是那么好杀,于是晋献公好好的谋划了一番。

晋献公先在公族之中离间最有才能的富子,将富子排挤出了晋国。而后又鼓动公族杀尽游氏一族,令公族内斗,损失惨重。数年来的谋划与挑拨,让公族集团实力大减。

随后,逐渐占据了优势的晋献公,修建了聚邑,将公族们都迁入聚邑城中。当年冬天,晋献公亲自领兵包围聚邑,杀尽了晋国公族。自此晋国再无公族。

春秋晋国君权旁落,晋文公这个决定一锤定音

【晋献公的权利架构】

杀尽公族的晋献公不只是整天想着杀害亲人,他还是个扩张之主。不断对外用兵,比如假途伐虢的典故,就是晋献公攻打虢国的时候留下来的。

晋献公杀光了公族,但是他还在不断的发动战争,扩张领土。那么,这些曾经帮助自己的公族们都死了,用谁来掌兵,用谁来行政呢?

晋献公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安排。他把军队分割为上军和下军,上军由自身统领,下军由太子申生统领。另外,晋献公开始全面启用卿大夫执政,执军。这样就形成了后来晋文公确定三军六卿制度的前身。可是问题还是来了。

春秋晋国君权旁落,晋文公这个决定一锤定音

【太子争权】

其实和每一个朝代的太子掌权一样,一旦皇帝放权给了太子,那么在太子身边就会聚集起一群当朝大臣。

这些人希望能得到拥立之功,全心全意为太子服务,而这中间也不乏希望老君主早点去死的。

所以,在晋献公年轻的时候,他能完全的控制住局面,但是当他老了以后,群臣就开始向掌握下军的太子申生靠拢。

这对于晋献公来说,是一种背叛,更是一种威胁。一如康熙废立太子胤礽,朱棣猜疑太子朱高炽一样,这种掌握了实权,拥有了大量拥趸的太子,历来都是要受到君主猜忌的。申生亦是如此。

其实太子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高危行业,在汉代,就有5个太子被废杀。唐朝更是有10个太子被废杀,而唐代以太子身份成功继位的只有8位。宋代也有三个太子被废。其他乱世政权,被废太子更是数不胜数了。

所以,晋献公晚年,晋国爆发了骊姬之乱。其本质是晋献公与太子的矛盾爆发,而同时,由于没有了公族,晋献公对于重耳,夷吾等儿子,也给予了相当大的权限。他们也同样拥有大量的属臣,拥趸。

所以晋献公把他们与申生等同,尽皆看成是夺权的威胁。于是申生被逼自杀,重耳和夷吾被迫出逃。而完全没有什么根基的骊姬之子奚齐却人畜无害,被立为了下一任国君。

春秋晋国君权旁落,晋文公这个决定一锤定音

【晋文公改制】

奚齐刚继位,晋献公的尸骨还没有入殓的时候,奚齐就被申生的支持者里克杀死了。这还是因为奚齐太过年幼,在晋国没有什么根基所致。

随着夷吾父子继位后相继身死,晋国早已没有了公族,晋献公其他的儿子也都死绝。重耳也成为了晋国最后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合法的继承人。他也就是开创晋国霸业的晋文公。

晋文公吸取了前人的教训,拒绝公族参政,事实上,此时晋国已经没有公族了。而同时,他也看到骊姬之乱中兄弟夺权对国家的危害,所以他规定,国君的所有小儿子都不得住在晋国国内,这样就保证了晋国国内只有一个合法继承人,他也没有任何男性亲属在晋国居住。晋国国君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同时,晋文公也吸取了太子掌权的教训。分上、下军为上、中、下三军,设立六卿,由士大夫公共执政,相互制衡。

从某种角度说,晋国从封建制度,过渡到了不完整的官僚制度。说这种制度不完整,是因为晋国保留了对功臣分封土地的奖励方式。于是士大夫们各有根基,各有属臣、社稷。如此,孤家寡人的晋国国君就逐渐被实力越来越强的士大夫们给架空了。

春秋晋国君权旁落,晋文公这个决定一锤定音

【被瓜分的三个步骤】

其实,晋国走到被赵魏韩三家瓜分的地步,中间是经过了三个步骤的。

第一步,是公族夺权内斗,发展到高峰就是长达67年的曲沃代翼。晋献公为了防范公族政权,杀尽了公族,解决了这一问题。

第二步,是父子兄弟相残,其实这是公族内斗的延伸,只不过比曾经的公族内斗更直接,更具体,因为这个阶段,一切都是围绕继承权展开,越过了公族专权这个过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晋文公开始,晋国国内就只能存在君主的太子一人,其他儿子都必须客居他国。这解决了父子兄弟相残的局面。

第三步,失去了公族,连儿子都不能信任的晋国国君,只能依靠士大夫执政。晋文公设立了三军六卿制度,可谓一锤定音。

其本意是分割权利,用各个士大夫家族相互制衡,这样晋国国君就能高坐钓鱼台,掌握最高权利了。可是后来的发展是,士大夫们的争斗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陆续有玩家出局,而晋君却找不到新玩家加入进来。留下的士大夫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强。最后就只剩下了赵魏韩三家,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春秋晋国君权旁落,晋文公这个决定一锤定音

【总结】

其实晋国的发展,是封建制向官僚制转型的一种阵痛。晋国国君在不断解决封建制存在的问题时,却没有找到真正的出路。

而赵魏韩三家就看到了晋国的问题,独立建国后,积极发动改革,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制度转型,而最成功的,也就会成为最后的时代赢家。

显然,有着商鞅变法的秦国超过了比它先改革的三晋,最先建立起了官僚统治下的郡县制度,解决了分封制遗留的一系列问题,所以秦国成功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23: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弑君是如何发生的?探究晋国弑君的原因
...魏、陈、蔡等许多诸侯国中,都有弑君的情况发生,其中晋国的弑君现象非常突出。通过分析晋国的弑君现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全方位地认识到晋国的军事、政治格局。解读历史事件,也能加深对春
2023-06-10 11:53:00
晋国的六卿制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会愈演愈烈,一些诸侯国的卿族势力甚至逐步取代国君。晋国经历曲沃代翼以后,为了维护君权剪除公族,扶植异姓势力。虽然君权不在被亲族觊觎,但同时也失去了公室庇护,晋国六卿的出现即以
2023-01-30 18:20:00
晋献公是晋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国君,他的贡献有哪些呢?
史学家童书业曾说,一部晋国史就是半部春秋史,由此可知晋国在春秋时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在晋国史中声名最显赫、带领晋国走向辉煌和巅峰的,自然是春秋五霸之首的晋文公姬重耳了。晋文公在
2023-05-22 05:05:00
晋国霸业兴衰史:从文公改革到三家分晋
...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军阀割据争夺,大战持续。晋国为了更好地解决适者生存的运势,积极主动开展改革,踏入强国之路,执掌秋春统治150多年,变成春秋五霸之最。晋国的改革推动了
2024-04-02 02:54:00
公室衰落六卿坐大,晋国君主的权力被臣子瓜分
晋国六卿制度本质是军事贵族联盟,君权衰微时君主和拥有封地、私产、亲兵部曲的军事贵族联盟,君主为军事贵族的合法性背书,军事贵族则名义上效忠君主。晋国不用重大利益封赏公卿,公卿的积极
2023-07-05 14:54:00
为何说晋国轰然倒下,是晋献公早已埋下分裂的种子
...为什么比燕活得短。晋武公通过篡位,小宗取代大宗成为晋国君主以后,内心深处十分猜忌宗室,晋武公的儿子晋献公继位后更是大肆屠杀宗室。晋文公从自己侄子手中夺取君位后更加猜忌宗室,虽
2024-04-26 15:41:00
骊姬之乱:晋国的公族内斗与动荡的起源
春秋时期,生在哪里做王孙贵族,都不要在晋国。晋国的王孙贵族堪称绝境中的绝境,前有曲沃代翼(参考作者前一篇文章),又有桓、庄之族被晋献公直接杀的干干净净,这两个还是比较正常的公族内
2023-09-24 17:40:00
晋悼公:重塑霸业的雄心与智慧
...在位时间短,来不及实施更多的战略,此后晋襄公维持着晋国霸业,自晋襄公以赵盾为政,晋国的卿族越发强大和骄横,互相倾轧争权。面对这样的局面,晋悼公企图恢复霸主地位。下面本文将讲述
2024-03-20 04:54:00
晋国为何又陷入众多豪门联合执政的局面
晋襄公公子驩上位后,晋国的江湖地位其实比晋文公重耳时代更高。重耳在位时,虽然击败了楚国,但并未与秦国较量。再加上重耳受到了秦穆公的恩惠,所以从表面上看,晋国似乎低了秦国一头。但在
2024-04-25 20: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