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王孟英温病观八要
...凯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王孟英是晚清的著名医家,也是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为《温热经纬》。他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采取“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的编纂原则,辑集各家医论,阐发自...……更多
温病大家叶天士成名的原因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天时、地利、人和温病大家叶天士成名的原因□ 吴力强 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 陶国水 江苏省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不仅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医学中温病...……更多
探讨这位传奇医学家叶天士的生平和成就
...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卫气营血理论叶天士在温病学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他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方法,认为温病的发展和传变规律是卫气营血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一理论为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
以《温病学》为例看中医经典传承创新发展
...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以及汇集多种温病经典著作的《温病学》,这些均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和必修课。中医四大经典课程在学术思想体系上一脉相承,又与时偕行,在传承之中不断创新发展。中医经典是...……更多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温病大家赵绍琴教授弟子李刘坤:防癌调饮食 治癌祛痰湿
...刘坤自己的观点,也是承袭了其恩师三代御医之后、中国温病大家赵绍琴教授的思想。时间回到1979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震动了当时的中医学子们:国家开放招收首批中医学硕士,这让年轻的李刘坤兴奋不已。为了争取深造...……更多
“有是证用是方”不可一概而论
...,不仅是治疗伤寒的专著,更是杂病的临证应用法则。•温病学理论是在《伤寒论》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弥补了《伤寒论》对外感风热病治疗的不足,看似寒温对立,实则羽翼伤寒,可作为外感温热病证治思路的补充。•中医经...……更多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神医及其医学贡献
...等证,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叶天士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四大温病学家之一,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对治奇经、...……更多
以大块枇杷叶晒干入药,可以清肺热和胃热,还有降气化痰的功用
...初期不可服用。枇杷产地是在中国东南方,南方感冒较多温病,温病是一种流感,会咽痛外,还有热像偏重的症状伴见,如口渴、心烦、小便赤、舌红、脉数等。容易有化燥伤阴等特点,所以适合枇杷膏。反之在中国北方则风寒...……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渠景连 贵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温病学课程一直是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中医专业素养和临床应用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课...……更多
培土宁风汤
...教育部首批百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称号,出版《新编温病学》等专业著作68部。从事温病学的教学、科研40余年,临床工作50余年,对感染性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有深入研究。组成:党参10g,炒白术10g,云茯苓10g,陈皮...……更多
疏散风热、清心宣肺治失眠
...又可泻心火。本案持论平和,立法精细,用方工整,深得温病大家叶天士之旨。在用药上取轻清之味,直达上焦,有“轻可去实”之意,诚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所说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通过短期的治疗,既改善...……更多
...做了补充和发挥。其突出特点是着意阐发温热病,主张把温病和伤寒区分开来,这对外感病学是一大发展。人物简介庞安时(约1042~1099年),字安常,自号蕲水道人,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出身于世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更多
千古名医:从孙思邈到钱乙的医学传奇
...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与薛雪等齐名。叶天士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先后拜过名医数人,不到三十岁就医名远播,在温病一门独具慧眼,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更多
长期熬夜危害很大,要怎么补救?这2个药方,缓解熬夜带来的伤害
...胃汤来缓解,益胃汤具有养阴益胃的效果,主要用于阳明温病、胃阴损伤等病症的治疗。尤其善于调理食欲不振,此方主要由沙参、麦冬、冰糖、生地、玉竹组成,原出自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后经温病大家吴鞠通归...……更多
从湿温论治发热神昏合并尿潴留
...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高脂血症、尿潴留,中医诊断为湿温病(气分湿热证)。治则:分解气分湿热。给予告病重、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留置胃管和尿管,西药予抗病毒、预防抗感染、脱水降颅内压、调脂、营养神经等...……更多
省中医专家张思超教授,本周六来日照!
...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温病学”学科带头人,山东省教育厅精品课程“温病学”课程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温病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联合会中...……更多
李延忠教授、张思超教授将到日照市中医医院开展诊疗活动
...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温病学”学科带头人,山东省教育厅精品课程“温病学”课程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温病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联合会中...……更多
运用经方从伏邪辨治荨麻疹
...时而发的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此为后世伏气学说之开端。《仲景伤寒补亡论》载“不思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仲景将温病分为新...……更多
冬温发热久不退 银翘一剂诸症愈
...可见发热、微恶寒、咳嗽、口微渴、脉浮数等症,《外感温病篇》即有“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必身热,咳嗽,烦渴”的论述,西医疾病中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及细菌性肺炎等可参考本病论治。现分享一则验案如下,以...……更多
中西医结合 让97岁老人的顽疾痊愈
...《黄帝内经.素问》中,谓之“身热”,《伤寒论》和《温病条辩》对发热及变证的治法有明确的论述。《温病条辩》中言,反复发热,舌绛而干,寸脉大、口不渴、热在营,清营汤主之。温病学家吴鞠通曾言,“但留一分阴液...……更多
一味农村随处可见的植物叶片,已经备受保健品加工青睐
...,由于肝热者尤为要药。”【现代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桑叶甘寒质轻,轻清疏散,长于凉散风热,又能清肺止咳。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配伍菊花、连翘、薄荷、苦仁等...……更多
大黄是治疗急腹症、传染病等许多疾病不可或缺的药物
...血止血。古今运用大黄治疗的病证很多,既可用于伤寒、温病的实热内结肠胃,也可用于内科杂症的肠胃壅滞、实热阻塞,治疗痢疾、黄疸、疮疡、食滞、血瘀经闭等许多疾病。古代大黄的主产地在秦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及...……更多
...容易被寒邪入侵,开春后阳气升腾,伏热外发就容易发生温病。这里所说的“温”,指的正是流行性疾病。春天草长莺飞之际,各种细菌与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更多
竹叶石膏汤用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
...而不留邪。记得当年在江西学习时,陈瑞春先生经常讲,温病学家才是仲景公最好的学生。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曰:“阳明温病,脉浮而促者,减味竹叶石膏汤主之。”其方只用石膏、竹叶、麦冬、甘草。其注曰:“...……更多
白茅根:茅薄用重 藉用无咎
...凉润滋阴,散能发表,善“宣通郁热使达于外”,能“透温病之热外出”,“使深入下陷之邪热上出外散”;四者,茅根清热不伤胃,利水不伤阴。如其言茅根“善清虚热而不伤脾胃”“既善滋阴,又善利水”。此外,张锡纯认...……更多
进入冬天,3类慢性疾病会“骚扰”老人
...好地保养身体,不注意储存精气,那么到了春天就容易得温病。这里的“温病”是指因为气温上升,身体不能适应而引发的疾病。冬天是收藏的季节,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好好地储存精气。精气是人体最宝贵的能量之一,...……更多
...煎汤,0.5~1钱;或入药粉。惰性选方感染石榴治太阴星温病,出汗过多,神昏谵语者:元参心三钱,莲子心五分,竹子叶卷心二钱,莲翘心二钱,犀角尖二钱(磨,冲),心连心麦冬三钱。水煎服。(《温病条辨》情宫汤)种植治劳...……更多
吃对救命,吃错是毒!以下几种情况不可乱用安宫牛黄丸
...出血、脑炎、脑膜炎等危急病症。它源自清代医学巨著《温病条辨》,为治疗温病的“凉开三宝”之一,更是急危重症的救命稻草。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安宫牛黄丸被推荐为救治危重新冠患者的...……更多
...阶段,出现了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并称“温病四大家”。乾嘉年间,医学家陈念祖为了将医学普及化,他汇编了《陈修园医书72种》,大大推动了中医学的传播。清代前中期的医学发展,呈现出一个比较错综复杂...……更多
清热散结的连翘
...来,连翘应是治疗内热之主药。连翘入方最著名的当属《温病条辨》的银翘散。书中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药店里不起眼的杞菊地黄丸,不仅可以养肝明目,还能治疗 5 种
大家好,我是中医柯医生。最近我在门诊上遇到了一位患者,他是一位男性,今年45岁,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导致身体出现了很多不适
2024-06-03 11:40:00
中药里的“散结王”,横扫一身囊肿、息肉、结节、增生肌瘤和包块
大家好,我是中医柯医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囊肿、息肉、结节、增生肌瘤和包块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2024-06-03 11:38:00
真正的衰老从脾肾开始!一个中成药方,脾肾好了,人也年轻了!
大家好,我是中医柯医生,我在临床上待了近30年,发现现代人的身体问题越来越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脾肾两虚。脾肾两虚不仅会导致衰老
2024-06-03 11:39:00
肾“衰”手先知,手上一旦出现这五种丑象,肾脏可能已被“掏空”
大家好,我是中医柯医生。在中医理论中,肾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仅掌管着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等方面,还与人体的水液代谢
2024-06-03 11:37:00
防风通圣丸便宜又好用,能治这 9 种病,怎么用一次给你讲清楚
防风通圣丸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它的成分包括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黄芩
2024-06-03 11:44:00
怕冷、胳膊腿发凉?仅两味药,大补阳气,把你骨缝里的寒气逼出去
大家好,我是中医柯医生。天气逐渐转凉,很多人开始出现怕冷、胳膊腿发凉的症状,尤其是女性朋友和中老年人更为明显。这是怎么回事呢
2024-06-03 11:41:00
两味药煮水,补肾生精、滋肝养脾,阴阳双补,肾好腰好精力十足
大家好,我是中医柯医生。最近我发现很多人都有一些肾脏方面的问题,比如肾虚、腰膝酸软、精力不足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2024-06-03 11:41:00
十个胃病九个寒,两味药,大补阳气,暖胃散寒,帮你挖走老胃病
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意思是大多数胃病都是由寒邪引起的。寒邪侵袭胃部,会导致胃阳不足,胃失温煦,胃络阻滞,从而出现胃痛
2024-06-03 11:43:00
失眠多梦在心,头晕健忘在心,口舌生疮还在心,一个药养好心
大家好,我是中医柯医生。很多人都有过失眠多梦、头晕健忘、口舌生疮的经历,这些症状看似无关,其实都与心有关。心是君主之官
2024-06-03 11:44:00
这味药养肝第一 泡水一杯,养肝健脾,滋阴补血,还能止汗治失眠
大家好,我是中医柯医生,从医数十年,致力于中医的科普和推广。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味被誉为“养肝第一”的中药——酸枣仁。酸枣仁
2024-06-03 11:42:00
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副作用,有时还是好事情,比如非那雄胺,它最早其实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使用过程中发现患者毛发增多,这一现象被科学家敏锐发现
2024-06-03 13:44:00
说到米,种类很多,平时我们吃的最多的就是大米啊,小米啊这些比较常见的,也是我们主食中吃的最多的一种。我们的身体需要很多不同的营养成分
2024-06-03 13:51:00
减肥不吃晚饭,为什么还瘦不下来?原来忽视了这3点!
1.最好还是吃晚餐,晚餐可以吃得清淡简便,但为了保持晚上少量的活动耗能和基础代谢耗能,最好还是不要完全不吃。另外,从午餐过后到晚餐要经历六七个小时的时间
2024-06-03 13:52:00
“二区心率”跑步的神奇效果,告别无效运动!
跑步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备受欢迎的有氧运动,许多人通过跑步来提升心肺功能和整体健康。然而,许多跑者在跑步时忽视了心率的重要性
2024-06-03 14:02:00
为什么会坚持晨跑?自己孤独的运动,挥汗如雨的感觉你知道吗?
晨跑现在有多欢迎,大家看看自己身边的人就知道了!每天有许多人在别人还在睡觉的时候就开始坚持晨跑,自己孤独的运动,挥汗如雨
2024-06-03 13: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