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有是证用是方”不可一概而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27 10:1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马俊杰 周春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是以论治伤寒疾病切入,阐述外感病的证治及传变规律,不仅是治疗伤寒的专著,更是杂病的临证应用法则。

•温病学理论是在《伤寒论》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弥补了《伤寒论》对外感风热病治疗的不足,看似寒温对立,实则羽翼伤寒,可作为外感温热病证治思路的补充。

•中医经典研究首先要尊重经典条文本身,并结合临床实际,以具体病证及疗效为依据,在实践中还原及理解《伤寒论》的临证要旨。

《伤寒论》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对临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书经过历代研究者不断传承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术理论体系。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诸多问题亦随之而来,如对《伤寒论》临证价值认识不全面、疫病诊治重温病轻伤寒、经典理论如何与时俱进地应对当代疾病及如何合理构建经方运用规范体系等,为此学术界产生了不少争论。争论是学术发展的必由阶段,但是《伤寒论》研究首先需要明确此书的学术价值,在寻求发展变革的同时,须遵守经典自身发展规律,不可盲目一改了之。

《伤寒论》为百病立法,治伤寒亦治杂病

关于《伤寒杂病论》,历代有不少医家认为《伤寒论》偏于治外感,而《金匮要略》则偏于治杂病,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伤寒论》之名源自王叔和,是其整理张仲景部分散落之书而成,并非自行分类而成,只因此部分内容与外感之疾密切相关,大多为外感风寒及其所引起的诸多传变之疾,故而取名为《伤寒论》,书中不仅记载外感,涉及杂病者亦甚多。就《伤寒论》六经病篇幅而言,虽太阳病篇所占居半,然其中所论外感病仅冰山一角,绝大多数内容皆针对杂病,更何况其他病篇。

同时《伤寒论》不仅为伤寒而设,亦为杂病而立,如柯琴言:“自王叔和编次,伤寒、杂病分为两书,于本论削去杂病。然论中杂病,留而未去者尚多,是叔和有《伤寒论》之专名,终不失伤寒杂病合论之根蒂也……世谓治伤寒,即能治杂病,岂知仲景《杂病论》,即在《伤寒论》中。且伤寒中又最多杂病夹杂其间,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伤寒、杂病之症治井然。今伤寒与杂病分门,而头绪不清,必将以杂病混伤寒而妄治之矣。”方有执亦言:“论病以辨明伤寒,非谓论伤寒一病也。”

再者《伤寒论》虽无杂病之名,却有杂病之实,其中太阳病变证比比皆是,如变为热证、虚证、结胸证、脏结证及痞证等,此实则可作为杂病的辨治法则,且书中各病篇中诸多方证,如苓桂术甘汤证、茯苓甘草汤证、五苓散证、小青龙汤证、黄连汤证、五泻心汤证、吴茱萸汤证、真武汤证、当归四逆汤证及白头翁汤证等,皆为杂病常见证候。

此外,《伤寒论》虽未明确提出各种辨证法之名,但涉及的辨治思路众多,有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气血阴阳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的体现,如三阴三阳、六经传变与八纲之阴阳、表里密切相关,又如六经的脏腑属性有脏腑经络辨证之意,再如张仲景通过患者小便通利与否来判断病邪在气分、血分则是气血阴阳辨证的思路。当然《伤寒论》最具特色的是六经辨证,其传承于《黄帝内经》“六经”理论,同时又创造出与其不同的六经辨证法则,后世医家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诸多辨证方法,皆是对仲景学说的发展。

需说明的是,《伤寒论》六经之名源自《黄帝内经》却又与之有所区别,其并非仅是经络的概念,而更多是与经络相关的六类疾病。即以《伤寒论》特有的辨证思路确诊各种疾病的六经属性,以此给予相应的治疗方药,正如程应旄所言:“张仲景之六经,是设六经以赅尽众病。”柯琴亦言:“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所以笔者认为,《伤寒论》是以论治伤寒疾病切入,阐述外感病的证治及传变规律,不仅是治疗伤寒的专著,更是杂病的临证应用法则。

疫病诊治重温病轻伤寒,实则寒温相互羽翼

近年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肆虐,温病学思想又被学术界重视,伤寒之名因“寒”而被部分医家认为是感受风寒所生之疾,与温热之疾有异,故在疫病诊治时易被忽视。其实此“寒”亦可为“邪”之义,正如《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之广义伤寒,其不仅包括风寒之疾,亦涉及温病之疾。东汉末年,连年战乱,加之天灾,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故外感寒证者居多,然《伤寒论》并非仅有寒证,张仲景亦有对温热之疾的记载,如书中第6条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然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张仲景所遇外感风寒患者居多,故其对疏散风热法的记载有所欠缺。温病学理论是在《伤寒论》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弥补了《伤寒论》对外感风热病治疗的不足,看似寒温对立,实则羽翼伤寒,可作为外感温热病证治思路的补充。如同样针对表证,《伤寒论》多以疏散风寒治疗为主,其中麻桂剂为首选方药,而温病学则多从风热论治,以银翘、桑菊之剂为代表,虽寒温治法有异,然解表达邪的思路一脉相承。此外,《伤寒论》中诸多病证如太阴湿证、阳明实证、少阴热化证、厥阴动风证及热盛动血证等的辨证规律被广泛运用于温病学中,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鞠通三焦辨证的理论源泉。正如秦伯未所言:“温病学是伤寒的发展,二者结合,寒温一统。”故我们不能割裂伤寒与温病的关系,而应该以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寒温之间的演变发展,即温病传承伤寒又发展伤寒,同时两者相互羽翼。实际临证时六经辨证亦可与温病学诸辨证方法相互结合,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例,六经辨证贯穿疾病的辨治始终,同时可参考温病学派的多种辨证方法,俞根初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提出:“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诀。”具体临证时可将新冠病理因素提取后,综合运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并找出相对应的用药思路。笔者前期亦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疾病的不同阶段,根据患者具体病证运用不同的中医辨治思路,同时在用药时亦灵活变通,不可拘泥,常伤寒方、温病方并用。

经方运用重方药略理法,亟待构建规范体系

关于经方,有广义经方与狭义之经方之分。广义经方即经验用方,可上溯至神农、扁鹊仓公时代,再经张仲景时代逐渐成熟,当然亦包括后世医家临证所创造之相关验方。而狭义之经方则主要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方药,其组方严谨而不失灵活,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经方是千年来学术优胜劣汰的结果,是历史的选择,理论上经方可治诸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经方在部分疾病中效如桴鼓,然而有些疾病却优势不足,甚至缺乏可重复性,故亟待以疗效为准绳梳理经方优势病种,并制定相关临床运用规范。

经方为中医经典方、规范方、标准方的代词,其配伍强调原方及原量或原比例,同时加减、合方思路缜密,在《伤寒杂病论》中,常加减一药即成新方,所以有观点认为经方是中医人工智能化的突破口,未来可围绕首辨六经归属、次辨病机方证及预测病传规律的智能化临床辨治路径实施。笔者团队亦尝试运用计算机技术,面向临床需求进行《伤寒论》知识挖掘及知识体系构建,这样对经典的智能化探索具有创新性,对中医临证有一定参考价值。

伴随经方的临床运用,方证、药证之说随之而来。其中方证之名始于孙思邈《千金翼方》:“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须有检讨,仓卒易知。”是对《伤寒论》方证思想的总结。柯琴《伤寒来苏集》采用“以方名证,以证名篇”的编撰原则:“仲景之方,因症而设,非因经而设。见此症便与此方,是仲景活法。”而药证之名则与朱肱密切相关,其在《类证活人书》中提出:“所谓药证者,药方前有证也。”喻嘉言在《寓意草》中亦言:“故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构建了患者脉证与具体药物之间的桥梁,比方证思想更为直接快捷。方证、药证常被认为是经方运用的重要指导原则,即有是证用是方(药)。

然而笔者认为方证、药证可启迪医者临床直觉思维,但不能成为经方运用的唯一规范,现代经方运用不可局限于方证、药证,如此并不严谨。如《伤寒论》中同样针对瘀热互结,可选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及抵当丸治疗,又如同样是少阳阳明合病,有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甚至大承气汤证。此涉及证候及经方用量的问题,显然并非简单的“有是证用是方(药)”可一概而论。方证相应并非“一方一证”,亦非“一证一方”,而是理法方药与证之间的广义相应,包括药物剂量、配伍比例、剂型、煎服法等分别与病证相应,而不可简单地某方与某证相应。

同时经方运用时,不仅要研读含方药的条文,非方药部分亦同样重要,要通过此类条文凝练《伤寒论》中的理法思路,以此指导相关方药临证的灵活运用。如《伤寒论》259条针对太阴发黄证,仅提出“于寒湿中求之”,然并未出具方药,但是医者可以根据张仲景的用药思路,运用茵陈蒿、干姜、茯苓及甘草等药温阳健脾,利胆退黄。又如《伤寒论》209条、238条及251条皆有言之大便“初头硬,后必溏”,书中亦未提出相关治疗方药,但根据原文“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攻之必溏”,医者推知此处有脾虚的病机,故临证遇到此类病证要注意固护脾阳,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理中汤、半夏泻心汤,甚至是乌梅丸等方治疗。

再者,面对同一病患,临证时百医常出百方,并且可能皆有疗效,此并非处方错误,只因用药切入点不同。如针对脾虚湿困导致的腹满患者,医者选方用药有以温阳健脾为主,又有以理气化湿为主,然调治数周皆有疗效。经方须在张仲景理法指导下运用,此临证之根本法度,有时甚至遵理法而易方药,皆为仲景活法的体现,目前人工智能尚不可取代。

所以,计算机算法难以全面模拟六经病的辨治规律,只能为经方运用提供借鉴而不可拘泥。并且诸多医者在临证时,遵仲景之旨,师其法而不拘泥其方,同样屡起沉疴,故经方智能化运用还须强调以人为本的综合辨治模式。当然,随着计算机算法的逐渐发展,未来人工智能或许可从《伤寒论》理法思想角度进行深入探索。

总之,经方蕴含精妙的配伍规律,有着深层次的理法思路,临证不是简单统一用方施药,而是要统一理法思路,谨遵仲景理法,万变不离其宗,探索理法方药相融合的经典辨治模式,构建和而不同的经方运用规范体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12: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温病学》为例看中医经典传承创新发展
...公认的中医药“四大经典”课程主要是指《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以及汇集多种温病经典著作的《温病学》,这些均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和必修课。中医四大经典课程在学术思
2023-12-14 10:19:00
中科御方| 伤寒学派:千年古方背后的起源与发展
...作对于伤寒学派的延续有着重要意义,为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提供了更系统的资料。这一时期的医家开始对《伤寒论》中的条文、方剂进行初步的解读和应用。到了唐宋时期,伤寒学派迎来了进
2024-11-18 11:09:00
揭秘‘医圣’张仲景的传奇人生与医学贡献
...寒卒病论》,经晋代名医王叔和整理,到宋代分成二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认为,伤寒是因为外感疾病演变而引起的热病,可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为前提的"辨证论治"原则,按照
2024-04-29 08:11:00
运用六经辨证论治外感发热
...培锋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系统学习张仲景《伤寒论》原文、六经八纲方证的经方理论体系并结合临床实践,发现治疗发热性疾病经方优势突出,现将辨六经、识方证、治发热经验总结如
2024-02-22 10:19:00
清热散结的连翘
...常用此药治疗肺风痤疮或者瘀血发热引起的痤疮。这在《伤寒论》中也有表述,张仲景亦爱使用连翘治疗皮肤病。《伤寒论》记载:“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翘)赤小豆汤主之。”方中
2023-11-21 07:07:00
竹叶石膏汤用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何谓“劳复病”?大病初愈,气血未复,正气尚虚,余邪未尽,若起居无常,饮食失节,均有引起疾病复发的可能。
2023-12-22 10:20:00
聊聊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叶天士
...富的临床经验,因此,也有人认为,叶天士称得上是对《伤寒论》理解得最透彻的一位医家。 另外,叶氏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如此短短几字就概括了温病的特征性发展规
2023-03-19 12:24:00
...猎,融会贯通。庞安时兼收并蓄,颇有心得,而尤精于《伤寒论》,以善治伤寒名闻当世,苏轼曾赞其“精于伤寒,妙得长沙遗旨”。时人有“庞安时能与伤寒说话”之称。庞安时年方20岁时,医
2023-02-20 21:54:00
《伤寒论》第一方1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罗大伦解读 《伤寒论》4《伤寒论》第一方1罗大伦/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桂枝汤证桂枝汤是《伤寒论》里的第一个方子,在讲桂枝汤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汤证?《伤
2024-02-04 02:0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滕州市康复医院时序药膳月饼火爆开售
月夜安仁(经典伍仁→ 助眠安神)五仁和谐,果仁丰盈,深夜一块,月光入梦,一夜安宁。玉容枣泥(枣泥→ 美容养颜)红枣细腻绵软
2025-09-05 22:12:00
这碗“肥坨坨”唤起多少人的思乡情
今天这碗“肥坨坨”来自贵州省黔西南州,是布依八大碗中必不可少的一碗——红烧肉炖豆腐。“肥坨坨”虽说是五花肉,实际上它们并不是标准的三线五花肉
2025-09-05 18:19:00
药膳饮、烘焙品火出圈!潍坊市中医院解锁养生新方式
大众网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你点的不只是一杯普通茶饮,而是中医师为你精心配制的“养生方案”。近日,潍坊市中医院西院区门诊大厅设立了“杏林水铺”与“杏林烘焙”专柜
2025-09-05 15:44:00
助力非遗少年走向世界,inne因你以科学营养守护文化传承之光
近日,一组中国少年的主题海报登录纽约、东京、首尔地标大屏,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引发广泛热议。画面中,来自广东的7岁英歌舞传承人陈楷铭
2025-09-05 12:31:00
第17届闻景古中医文化大会在贵阳落幕,共探传统医学创新发展之路
2025年8月25日至27日,第十七届闻景古中医文化交流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国际非药物疗法协会古中医文化与技术传承分会主办
2025-09-04 11:00:00
四川友谊医院免疫靶向治疗受关注
近日,四川友谊医院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持续探索引起多方关注。该院通过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2025-09-04 11:32:00
四川友谊医院获CSCO“省市级优秀单位”称号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生活质量,更与治疗质量密切相关。近日,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因其在肿瘤营养支持方面的系统性实践
2025-09-04 11:32:00
既减重又拿奖 河北省2025健康体重管理大赛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河北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
2025-09-04 11:32:00
假体形状怎么选?圆形还是水滴形?厦门美莱解码隆胸美学
当女性站在镜子前审视自己的身体曲线时,胸部形态往往承载着超越生理层面的审美期待。随着医美技术的成熟,假体隆胸已成为重塑自信的重要方式
2025-09-04 15:09:00
尖峰眼科:年轻人热捧的“个性化近视手术”靠谱吗?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摘镜,并对术后视觉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郑州尖峰眼科医院积极推出个性化近视矫正方案,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量眼定制”优视力
2025-09-04 15:10:00
成都军建医院:20余年专业见证,颅面神经疾病患者首选
在西南地区,颅面神经疾病一直是困扰许多患者的难治疾病。疼痛、面部抽搐或麻木等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对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困扰
2025-09-04 15:43:00
总要来一次曹县|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曹县特色旅游消费提示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公元前1700年,商汤建都于此之后,陆续孕育了商朝名相伊尹、战国军事家吴起
2025-09-04 16:41:00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推出“便捷配药”,中药特饮扫码直邮到家
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通讯员 张倩 青岛报道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正式推出“便捷配药”服务。该服务依托成熟移动支付系统
2025-09-04 17:37: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早晨八点,当贵阳这座山城还笼罩在薄雾中,贵州省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已经亮起了灯光。梁文琴轻轻推开实验室的门,熟练地穿上实验服
2025-09-04 23:31:00
疾控部门提醒近期注意预防这些传染性疾病
东南网9月4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随着新学期全面开启,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学生集中返校、探亲出游交织,人群流动与聚集明显增加
2025-09-05 02: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