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10月2日讯孩子经常脐周疼,时轻时重,尤其在感冒后或者吃了生冷食物后更明显,您是否为孩子反复腹痛、腹泻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而烦恼?近期,儿科门诊此类患儿增多,平邑县人民医院中医理疗中心推出小儿推拿+脐灸+穴位贴敷疗法,绿色安全,助孩子缓解症状。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筋骨娇嫩,脾常不足,若护理不当,腹部受寒,或过食生冷瓜果,寒邪凝滞中焦,寒凝气滞,气血不畅,经络不通而生腹痛。腹痛原因以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脏腑虚冷、气滞血瘀为多见。小儿“脾常不足”,若久病或体虚,更易寒热错杂,此类腹痛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营养摄入。
三大中医特色疗法轻松化解小儿腹痛腹泻
1、脐灸:温养脾胃,驱散病邪
脐灸以肚脐(神阙穴)为施灸部位,将中药粉放置神阙穴,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和药力透入穴位。从而温煦脾胃之阳,驱散外感之寒邪,调节胃肠之气机,能有效缓解腹痛等症状。
2、小儿推拿:调和气血,提升免疫
小儿推拿通过推、拿、按、摩、揉、捏等手法,刺激特定穴位和经络,直接调和脏腑气血,理气止痛,健脾助运。不仅能快速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还能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3、穴位贴敷:精准定位,直达病所
根据症状和体质,选取特定的穴位,将温通散寒、行气活血、化湿消积的中药研粉,调和后贴敷于特定穴位上以调理气机、和胃止痛,调节大肠的传导功能,起到止泻止呕的作用。药物经皮肤吸收,无需口服,直达病所,绿色、健康、安全,尤其适用于急性呕吐、腹痛或抗拒服药的患儿。
预防复发,关键在于强健脾胃和避免诱因:
1. 调整饮食结构:少吃生冷食物(如冰淇淋、西瓜)、油腻食物(如炸鸡、薯条),多吃温性、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山药),每餐七分饱,避免食积伤脾,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2. 腹部保暖是基础:早晚温差大,给孩子穿肚兜或带松紧的护腹裤,避免空调、风扇直吹,夜间睡觉盖好腹部,防止受凉,侵袭脾胃。
3. 坚持保健推拿: 每周进行2-3次保健推拿,每天睡前给孩子顺时针摩腹5分钟(以肚脐为中心,力度适中),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脾胃功能,提前预防腹痛腹泻。
4. 适度艾灸保健: 体质偏虚寒的孩子,在季节交替或感觉受凉时,可每周艾灸1次神阙穴、足三里穴,温阳固本。
5. 规律作息,充足睡眠: 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正气恢复。
6. 适度运动:鼓励孩子进行温和的户外活动(如散步、玩耍),促进气血流通。
7. 调畅情志:避免过度责骂孩子,保持心情舒畅,肝气条达有助于脾胃运化。
8. 及时处理感冒:感冒是常见诱因,一旦发现孩子感冒,及时处理,避免邪气内传。
重要提示:
诊断先行:孩子腹痛,务必先到正规医院(儿科)明确诊断,排除其他急腹症(如阑尾炎)。
病情观察:立秋后儿童脾胃脆弱,若孩子出现持续呕吐、腹泻不止、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通讯员 邢志红)
责任编辑:王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02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