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相比于唐朝,宋朝最大的制度弊端在哪里
...兵数十万,地方兵马战斗力极差苏辙揭露北宋集权制度的弊端南宋时期,陈亮写作《上孝宗皇帝书》,指出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它非但没有纠正北宋“内重”的弊端,而且还通过市易、均输等方式来与地方争夺利...……更多
...由于在地方任职期间,亲眼目睹了新法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弊端,然而由于当时新法派势大,在根本无力扭转局面的情况下,作为诗人的苏轼,便不免通过吟诗作词来对新法弊端进行批判和讽刺。平日里讽刺一番倒也罢了,苏轼的...……更多
从王安石到苏辙:宋朝变法之争及其深远影响
...直率的苏轼毫不犹豫向皇帝上万言书,痛斥着新法的种种弊端。可是,皇帝宋神宗正在斗志昂扬地和王安石一起搞变法,看到苏轼通篇指责新法,内心里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苏轼的下场也是我们能预料到的。在这之后不久,...……更多
苏轼为什么会被卷入乌台诗案中
...去世的消息后,连忙带着两个儿子,赶回家乡奔丧,按照制度,苏轼和苏辙作为儿子,需要为母亲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很快守孝期满,父亲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再次来到...……更多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形式,讲究辞藻的华丽,以及四六字对仗,却忽略内容的弊端;提倡恢复秦汉时期的散文形式,以表述内容为主。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其诗文“超然独骛,众莫能及”,因此,“天下翕然师尊之”。当时的很多文...……更多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领先的宋朝。在“三冗三积”的背景之下,北宋也出现了王安石变法。反而这次变法之中除了司马光等于王安石站在对立面的顽固派之外,还有一个苏辙。王安石变法与苏辙公元1061年,苏辙参与殿试。与其他考生不同,苏辙在...……更多
王安石变法推行了哪些措施,一起来看看
...强兵的目的。但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内容本身存在一些弊端,变法步履维艰,触动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大地主、大贵族等既得利益阶层的强烈反对。再加上王安石与吕惠卿等人的矛盾,变法派内部的力量遭到削弱。...……更多
苏辙: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杠精之路
...哥苏轼回家守孝三年。等丁忧完,苏辙回到京城刚好赶上王安石变法。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宋神宗上书。皇帝看文章写的不错,就召见于延和殿。苏辙就开始说:“您这样改革变法根本不可能成功。你得先去赚钱。”神宗就...……更多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是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合称。始于明代初期,朱右选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为《八先生文集》,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编写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继...……更多
浅析宋朝制度:创新不足,导致冗官、冗兵、冗费
...能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创新,最终丧失了自救的机会。这些弊端后来在金军攻打汴京时都暴露了出来,金军都到眼皮子底下了,而大宋的官僚系统却还在为刘家寺一批火炮的归属权而扯皮,结果白白便宜了金军。是的,金国和宋朝...……更多
宋仁宗:一个仁慈的天子,却未能改变宋朝的积弊
...实行抑武扬文的政策,在官职设置上,又实行官职差分离制度,只有被差遣的官员,才具有实权,才是真正做事的官员。宋朝不但被差遣的官员非常多,还有大批闲散的官员。这就引发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冗官。再加上宋朝的...……更多
武松是都头、林冲是总教头、鲁智深是提辖官,三人官职谁的最高?
...南下埋下了隐患。林冲作为一名基层军官,很可能对这些弊端心知肚明,这或许也加深了他对朝廷的失望。四、真正的显贵:鲁智深的提辖之威在三人中,鲁智深的官职无疑是最为正统也最高的。作为一名提辖,他可是实打实的...……更多
北宋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龙虎榜的诞生
...一年(1905年)一直都是朝廷任选官吏的主要途径,这一制度共经历了1300年,纵使历经千年,朝代更迭,它始终被保留,可见其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其中,有一年科考最值得一提,因为它的榜单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多
赵匡胤哪一举动,奠定了大宋的软弱
...知兵,兵不识将,战时信息不灵,指挥不力,军队松散等弊端。这一改革效果显著,没有出现晚唐、五代十国时期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现象。却也造成了上下军令调动不统一。 重文轻武,文官地位大大高于武官,有效地防止...……更多
...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不久废止,改行民牧制度。5.军器监法: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取士之法1.改革科举制度:颁布贡举法,废除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2.整顿...……更多
北宋朝廷补给困难,想出一个什么怪招解决
...聚过去,从而满足军需。但这三种补给方式,都有不小的弊端。以运粮到边为例,在运输能力不足的古代,运输粮食到偏远的边境,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往往运送十担粮食,运送人员在途中就要消耗不少粮食,这才会出现...……更多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遣调,所以对于皇室也没有什么危险。 二、宋朝制度的弊端虽然宋太祖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去把权力分割开来,在他统治的一段时间内,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是时间久了,问题层出不穷。宋太祖设置了大量的官员来限制...……更多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四十岁的苏轼在王安石如火如荼的新政变法中,被排挤出东京开封,到杭州任地方官。一个精神强大的人不会因为境遇的改变怨天尤人,苏轼在杭州甩开膀子治理西湖水患,创办救助弱势群...……更多
文人误国?苏辙一篇文章掐断大宋复兴希望
...,注定他很难在官场生存。当宋神宗继位之后,便开始了王安石变法,而苏辙就是其中的反对派。他虽然身负协助变法的职责,却处处阻碍变法的执行,一旦有他认为不妥之处,就开始据理力争。一开始王安石也是虚心接受,采...……更多
...三苏之名轰动京师。苏轼在中央做了几年小官,便赶上了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对苏氏兄弟颇为器重,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但苏轼了解民间疾苦,看到了新法推行后带来的不便,认为变法急于求成,肯定会出问题,于是告诫神宗...……更多
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与推动力
...,难以为继;百余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不相适应的旧制度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神宗慨然思革流弊,以图实现“富国强兵”之计,终于促成“王安石变法”的改革新浪潮。诸新法在发展农田水利、平均田赋打击城乡高利...……更多
对于北方人来说,王安石变法才是祸国殃民
...”的政治风气。大国崛起不需要、土地分配不需要、改革制度也不需要,只要大家能岁月静好,一切都是OK的。 但问题是,既得利益集团越来越膨胀,必然造成人民负担加重、国家财政萎缩的双重困境,体现在政治层面,就是...……更多
豆瓣8.9分!孩子必读!《唐宋八大家文学课》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光焰万丈长”,为何不名列八大家之中?这与当时的考试制度有关,宇辉说:“因为他要去参加科举。他那参加科举里总要写文章,文风怎么样,文体怎么样,思想性怎么样,它都很重要。”唐宋八大家是写文的,李杜是写诗的...……更多
豪放词宗 法学大家
...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议论提到尧、舜、禹等所奉行的赏罚制度,赞成重赏轻罚,提出“罚疑从去”与“慎刑”的观点。这是苏轼初出茅庐在科举应试中的文章,即体现了他丰富的律法知识。 苏轼对律法的精通还表现在:一是他...……更多
带你了解唐宋八大家的那些事儿
...进取的进士。但是苏辙就没有苏轼那么幸运了,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放到了河南做官。之后的仕途也是不太顺利,最后就降居许州。6.宋朝欧阳修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同时还是王安石、曾巩的老师。如果这样说下来,唐宋...……更多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他们政见不合却又惺惺相惜
苏轼与王安石互相看不顺眼,这事几乎众所周知。但要说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针对王安石变法——苏轼站在王安石的对立面,反对变法,也是因此被卷入了“乌台诗案”遭贬官。可除了王安石变法这一回事,苏轼与王安石之...……更多
熙宁元年之争:司马光与王安石的经济理念对决
...司马光再次重申了他的主张轻徭薄赋,改革只需要革新有弊端的地方,好的制度要保留,不应该不分好、坏全部废除。司马光与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只不过他们在如何改造北宋这所房屋的方法...……更多
唐朝军事制度的府兵制和募兵制之间有何差异?
...神策军,由宦官担任神策中尉。神策军的存在,虽有种种弊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唐朝的统治。 府兵制度府兵制是北朝兴起的一种军事制度,确立于西魏大统年间宇文泰掌权时期,此后经过北周时期的进一步发展,至隋...……更多
...计罢了。宋神宗即位初期,励精图治,立志革新,他任用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力求解决朝廷的“三冗”问题,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北宋的国力。1068年,长期游历西北的王韶向神宗献《平戎策》三篇,讲述了攻灭西夏的策...……更多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历史教训
...生事来破坏改革的实施。改革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如免役法实施不当导致农民负担加重,市易法的市场价格干预引发了市场的混乱。王安石本人的性格刚毅,不善沟通协调,未能有效团结各方力量,导致改革的社会...……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菜根谭》有言:“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意思是说,人要坚持操守就要有定力
2025-07-31 16:53:00
雨花英烈陈子涛遗物中发现《日寇暴行实录》书中有多幅侵华日军屠杀南京城百姓的照片南报网讯(通讯员周鑫玥记者李子俊)电影《南京照相馆》里被盖上“不许可”红章禁止外传的日军屠杀百姓照片
2025-07-31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战火中的妇女纺织班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妇女纺织训练班旧址。(资料图片) 在抗日战争艰苦的岁月里,娄烦妇女纺织班于吕梁山深处诞生,在日军“扫荡”与经济封锁下
2025-07-30 08:23:00
青铜铸史,文明交融。“晋疆铜辉,丝路和鸣——青铜文明交流展”7月3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揭幕,开启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对话
2025-07-30 08:23:00
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但有些记忆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血脉之中。每当翻阅抗战历史相关书籍,或是聆听那激昂的抗战歌曲,内心深处对抗战岁月的敬意便如潮水般翻涌
2025-07-30 11:35:00
山河铭记丨童长荣:用热血在白山黑水间铸就抗日丰碑
大皖新闻讯 在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壮阔史诗中,安徽籍烈士童长荣挺身而出,以“宁为抗日而死,不为惜生而生”的钢铁意志,创建东满抗日游击根据地
2025-07-30 11:44:00
“知行合一”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明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修文“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由此昌明、影响世界。可以说,五百年前的“龙场之悟”深刻塑造了阳明心学的本体论
2025-07-30 15:06:00
吴济夫梁山,座落于鲁西南黄河畔,俗称水泊梁山,史称梁山泊。它本名“良山”,春秋设良邑,秦置寿良县,汉代为皇家猎场。《史记·梁孝王世家》载
2025-07-30 15:33:00
阳坊涮肉:重走“贡羊进京”古道,唤醒百年饮食文化记忆
2025年7月,阳坊涮肉以“头羊节”活动为载体,沿着“贡羊进京”的历史轨迹,从锡林浩特大草原启程,穿越居庸关长城,经阳坊镇集散
2025-07-30 17:44:00
滨州邹平:焦桥学子聆听“八路胡同”里的红色传奇
通讯员 刘晴晴蝉鸣渐起,蛙声阵阵。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邹平市焦桥镇初级中学的学子们踏着朝阳走进前大成村,围坐在老兵韩发俭的身边
2025-07-30 17:48:00
大皖新闻讯 在巢湖市东庵森林公园,长眠着一位为民族解放事业壮烈殉国的抗日将领——张本禹。这位黄埔军校三期毕业生、张治中将军的胞弟
2025-07-30 18:44:00
山河铭记|珍贵!安徽新四军老兵捐出一把冲锋号
大皖新闻讯 2024年,安徽宣城老兵方继来将一把冲锋号郑重其事地交到安徽革命军事馆负责史料征集工作的人员手中。此号,为方继来参加抗日游击队时使用
2025-07-30 19:57:00
“可见在作诗过程中,炼字与炼意、炼句一样重要,都是‘锤炼文章’的重要环节,是使文章具有精炼美的重要途径之一。赏读古诗词
2025-07-29 09:01:00
康欣口服液:一场源自千年的传奇溯源
一枚延寿古方,如何穿越时空界限,成为守护心脉的现代卫士?康欣口服液的传奇历程,见证着中华养生智慧的深厚积淀与科学蜕变的璀璨光芒
2025-07-29 12:30:00
阳信县流坡坞镇惊现200年前清朝地契
鲁网7月29日讯在泛黄的纸张间,感受岁月的厚重,于工整的字迹中辨认先人的印记。这一份份清朝的契约文书,无声诉说着流坡坞历史故事
2025-07-29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