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抗战中的太原:战火中的妇女纺织班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30 08:23:00 来源:太原日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

抗战中的太原:战火中的妇女纺织班

抗战中的太原:战火中的妇女纺织班

妇女纺织训练班旧址。(资料图片)

在抗日战争艰苦的岁月里,娄烦妇女纺织班于吕梁山深处诞生,在日军“扫荡”与经济封锁下,从无到有发展纺织业,为军民解决穿衣问题,助力抗日战争胜利,展现妇女解放力量。

初期探索

1940年“百团大战”以后,日本侵略军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发起了疯狂“扫荡”,除“烧光、杀光、抢光”外,还进行经济封锁。地处吕梁山腹地的娄烦一带,是晋绥边区三分区领导机关和中共静乐县委、静乐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被日军多次洗劫后,军民们没有粮食吃,靠着喂牲口的黑豆和糠菜充饥,也没有衣服和鞋子穿。

娄烦地处高寒地区,冬天寒风凛冽,为了解决战士们的穿衣问题,娄烦军民响应毛泽东同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要穿衣就得织布,要织布就得有棉花。但是娄烦山区的村民祖祖辈辈没有种过棉花,更谈不上纺线织布了。当时不少穷人终年穿不上棉衣,夏天光着膀子,冬天用羊皮裹着身体,这里的人们把布和棉花当金子一样珍贵。

当时县委、县政府机关驻在今娄烦县杜交曲镇与天池店乡交界的山区,这里的地势、气温都相对较高。1943年,武工队与地下交通站的同志们从外地弄来棉花种子试种,居然获得成功。有了棉花,县委决定由县妇救会主任王海香同志带领全县妇女开展纺线织布运动。

生产高潮

1943年冬天,首期妇女纺织培训班在战火中的常里岩村(今属娄烦县杜交曲镇)开办,参加培训的18名妇女都是妇救会的干部和县区领导的家属。许多人连纺织机都没有见过,对纺织技术更是一窍不通,大家请八区区长王坚兴的爱人来当老师。王坚兴是临县人,他们夫妻原来就会纺线织布,家里还有一台纺车和一台织布机。王坚兴夫妻翻山越岭100多里路,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把机子抬来当培训的教具。但人多机少,满足不了教学需求,木匠师傅苏全桃主动为培训班仿制纺织机和织布机,以满足大家学习和生产的需要。这样,机子逐步多了,人人都可以上机学习。大家除了学习纺线织布的技能外,同时还学习文化知识和抗日救国的道理。

1944年夏末,县委和县妇救会又在常里岩村开办了第二期妇女纺织培训班,这一期的学员增加到30多人,都是农村妇女干部和骨干,学习内容从以纺线为主提高到以织布为主。县妇救会听说在方山与娄烦交界的一个山村,有户人家有一部手拉梭织布机,能织二尺多宽的布,一天能织两丈多,户主叫李年生,是平遥纺织厂的工人,精通纺线织布技术。县委立即派人与李年生取得联系,为了给抗日作贡献,李年生和家人二话不说,带着机器来到了培训班。由于人多,常里岩村住不下,培训班又搬到了庆善村。春节过后,庆善村要驻扎部队,培训班又搬到小白石村,学员也增加到40多人。

在小白石妇女纺织培训班,大家边学习边生产,自己纺线自己织布,曾把织出的上千匹布交给了抗日民主政府,给八路军指战员做了军装。那时候没有染料,大家就将白布拿到煮黑豆的锅里煮成黑灰色后再去做军装。生产的数量逐步增多了,除了支援部队外,还拿出一部分救济当地的困难户。当时小白石村虽然不大,但每家院子里都有纺织培训班的学员及她们的纺车、织布机,大家积极愉快地纺线织布,院子里除了热闹的织布机声,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卓越贡献

小白石村的劳动模范阎三女组织村里的几位妇女也成立了纺织小组,10个月时间,她们就纺织出土布200丈。1945年年初,全县(当时静乐县中部沦陷,北部为静宁县,中共静乐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实际领导的区域基本为今娄烦县)共有纺织妇女2000多人、纺车1840架,织布妇女240人、织布机200架,基本解决了县内1万多名八路军指战员和地方干部的穿衣问题,初步达到了自给。

1945年4月,娄烦镇日伪军据点被消灭,娄烦全境解放,妇女纺织培训班随县委、县政府搬进了旧娄烦镇。不久,学员们全部毕业,她们带上纺车、织布机回到各自乡村,成为开展妇女工作和纺织生产的骨干。大家除了织布,还带领各村妇女为子弟兵做军鞋。有一次,为配合解放静乐县的战斗,全县仅用10天,就组织妇女突击制作军鞋5000余双。

抗日战争胜利后,娄烦老解放区成为解放战争的大后方,娄烦的妇女们又投入到更加轰轰烈烈的纺线织布、制作军鞋军装和救护伤员等支援前线的人民解放战争中,为新中国的建立又立新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31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抗战中的太原:娄烦抗战与《吕梁英雄传》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部分出席第四届群英大会的英雄模范合影(资料图片)。 红色经典小说《吕梁英雄传》是山西山药蛋派作家马烽、西戎创作的,还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其中
2025-06-25 08:02:00
抗战中的太原:一张收据背后的鱼水深情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文中提到的收据。(图片由作者提供)在娄烦县三元村八路军358旅指挥部旧址的第三展室内,展示着一张已经泛黄的小型麻纸字条,上面用娟秀的毛笔小楷写着这样的文字
2025-06-11 08:38:00
纪念太原解放75周年午后暖融融的阳光穿过四四方方的玻璃窗,照在坐在炕沿上瘦小精干的狗世子老人身上。95岁的老人眼不花耳不聋,讲起解放太原的支前故事,底气充沛,条理清晰。1948年
2024-04-25 09:12:00
踊跃做军鞋 支援子弟兵
...乐县二区、六区和五区的一部分。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太原及山西其他部分地区还被阎锡山政权盘踞着,娄烦地区作为老解放区,群众拥护和支持人民军队的重点也相应从抗击日寇转为支援
2023-09-07 17:07:00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洪洞:联手说事 “说”出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太原3月22日电 题:(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洪洞:联手说事 “说”出乡村振兴新动能作者 任丽娜 郭志宏多元化化解矛盾,是社会基层治理的一个大课题。近年来
2024-03-22 20:59:00
手工土布“织就”多彩乡村
...,手感舒适、品质上乘。依靠传统手艺,余艳平带着村里妇女们做了几床被子,多次到浙江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推广销售,手感好、亲肤舒适的粗布织物很受欢迎。2005年,她找到了村里的织布能
2022-12-24 00:09:00
黄道婆纪念公园的七夕节
...感来源于明代《帝京景物略》:“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根据“水面
2023-08-23 11:01:00
传统老土布“织”出幸福新生活
...的综合空间,为当地源源不断吸引客流。据冯素芬介绍,妇女手工织布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既不影响操持家务,还能获得劳务收入,有效带动1000多户农户就业,辐射范围至周边4个县(市、区
2024-04-14 15:19:00
11月14日,人民网以“健康娄烦蹚出‘1+N’医改新路径”为题,报道娄烦县积极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全方位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提档升级。报道介绍,“1”就是
2023-11-18 06: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