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7 15:0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王安石变法是宋朝历史上非常出名的一个政治活动,王安石一心想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状态,并且赢得了当朝统治者宋太祖的支持。但是在宋太祖死后,后起之秀司马光担任了宰相。

司马光把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全部推翻,王安石变法也就失败了。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为国为民,但是因为触及到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加上靠山宋神宗的过世,最后变法失败了。不可否认,王安石的变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了好的效果。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但是它的缺点也随着时间的转移而暴露出来。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褒贬不一,对于这场活动的争论也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他的变法并无正确错误之分,只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一、宋朝的制度

宋朝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重文轻武的朝代,生活在这个朝代的武将遭到打压,文官却欣欣向荣,这与宋朝的建国制度有关。960年,五官大将赵匡胤在开封东北方向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19年之后,宋太宗亲自率军前往北方攻下了北汉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地方割据的混战场面。赵匡胤本身就是武将起兵造反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他的朝代中出现,他就推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太宗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把地方能够反叛中央的各种条件都拔除了。首先,在政治方面,宋太祖把原来宰相的权力分成了三个部分。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这三个部分分别是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使,这样把行政权分割开来,三者之间相互制衡,就不会形成权倾朝野的局面。这是宋太祖对于中央方面权力的制约。

地方上,为了避免像当初的自己一样在地方起兵反抗,他就亲自挑选能力、品德俱佳的文官赴地方担任知州,但这个知州的权利也会受到限制。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因为宋太祖在每个地方又设置了通派,通办的职能是辅助之中工作,但是又起着监督的作用。知州在行使重大决策或者汇报工作时,都需要写一封非常详尽的“工作报告”给中央呈上来。

有关重大事件的行政文件需要在中央署名之后再反馈到知州那里,等到知州和中央两份署名在上面之后,这份文件才能够生效。所以中央与地方会相互牵制。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经济方面,地方每年都需要从百姓身上收集财税转运到中央。因为五代十国时期,之所以地方的格局现象非常明显,就是因为地方的百姓和官员,掌握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这让他们有了反抗的资本,所以地方一直属于混战割据的状态。

但是问题又来了,财务收上来了之后,怎样把这笔钱财安全的转运到中央呢?宋太祖设置了专门的转运使,这些专业也是经过他细心挑选出来的,把地方财务运到中央。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军事方面,赵匡胤把兵权分割开来,掌握兵权、调遣兵权和统领兵权都有不同的人来把握。这样就算有人想要起兵造反,他手中掌握兵权也不能遣调,所以对于皇室也没有什么危险。

二、宋朝制度的弊端

虽然宋太祖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去把权力分割开来,在他统治的一段时间内,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是时间久了,问题层出不穷。宋太祖设置了大量的官员来限制别人的权利。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殊不知,官员多了之后朝廷需要准备的俸禄也增多了,这样就形成了宋朝非常明显的一个状态,就是冗官和冗费。在军事方面,由于实行了戍法,士兵每三年都一换,士兵与将领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这样真正打仗就没有了默契,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这就是冗兵。

并不是没有人发现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只是改革的方案一直没有推行下去。到了宋真宗晚年时期,积贫积弱的状态已经非常影响国家运行了。范仲淹提出了改革的方案,由于正处庆历年间,也叫做庆历新政。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范仲淹的新政条理非常的明晰,如果被执行下去,说不定能挽救宋朝的这种局面,但是由于这种官僚制度严重的触及了官僚阶级的利益使得范仲淹被他们打压,再加上宋太祖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要执行这些新政,范仲淹的想要拯救国家的这个想法也就被淹没了。

三、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是宋太祖时期的得力干将,他的想法受到了宋太祖的支持,于是王安石就大刀阔斧,对国家进行改革。首先,在教育方面,王安石带领一群文人墨客编纂和发行了《三经新义》,并且把发展了1000年的科学制进行了改革,而且大肆整顿学校。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其次,在军事方面,他设置了保甲法等,对军队进行改革。最为重要的就是在财政方面的改革,王安石实行了均输法、农田水利法等。均输法既能够降低中央购买同种商品所使用的金银,又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百姓的负担。

可是在实际上,政府官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向农民收取同等数量的税收,在中央钱财的缴纳上,还是像以往一样,没有任何变化。就算经历了洪涝灾害,农民本身就颗粒无收,他还是需要缴纳同样的税款,让百姓流离失所。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农田水利法就是地方政府应该大力地鼓励农民星星,水利或者开发土地,农民可以自己集资进行这件活动,如果钱财不够,可以向政府贷款。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增加了就业岗位,但实际上,地方政府为了收敛钱财,强迫农民进行这几样活动,这样官员就能够在贷款方面获得高利。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其他的几种改革活动也是如此,虽然在表面上有利于农民的发展,但在实际上,地方官员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还是对农民进行了压榨。宋神宗过世之后,司马光担任了宰相,顶替了王安石的地位,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全部被废除了,他的改革也就失败了。

四、总结

从以上这几点来看,王安石变法的初衷的确是为国为民,他站在农民、地方官员以及中央的问题上思考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谁知抵不住人心,大量的官员为了一己私利强占了农民的利益,独吞了大量财产。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王安石变法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都很多,两者之间也无法比量,所以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的呼声也不一样。支持他的人认为他一心为国,这是抵挡不住人心冷漠。

不支持他的人认为王安石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到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这样在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之后肯定会被剿灭,变法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不论如何,王安石也是为救国救民做出贡献的人,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他的做法,他都是值得人民尊敬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成为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呢
...是不可能承担的。再加上,蔡京、童贯等奸臣都是打着“王安石继承者”旗号。因此,王安石自然就成为南宋政权初期批评的对象。宋高宗在编纂《宋神宗实录》时,就力主把王安石贬成万世罪人。
2023-05-10 21:38:00
...只有300多万人口的西夏,也让宋军连吃败仗,损失惨重,王安石曾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所说,宋朝军队是一支人数庞大但却“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军队。第二、官吏上大宋一职多官现象
2024-06-04 11:12:00
...上却是一个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保守文人。尤其是他在王安石变法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某种程度上阻断了大宋中兴,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既是知己又是敌人公元1076年,英宗皇帝驾崩,宋
2024-03-07 20:54:00
宋神宗熙宁年间变法争议:王安石与苏轼的政见之争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开始主持变法,轰动一时,成果显著,朝野焕发出勃勃生机,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当变法遭到司马光、苏轼等人的反对、两派彼此生隙之时,两方首要人物只限于
2023-11-20 15:05:00
章惇:王安石变法的拥护者和继承人
“王安石变法”,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是宋神宗为了改变北宋内忧外患的局面,启用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改革。这场全面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开始,在宋神宗驾崩后一
2023-09-17 12:15:00
富弼、韩琦站在了王安石的对立面,这是为何呢
...政”。庆历新政的结局虽然失败,但是却为不久之后的“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但是,王安石变法期间,庆历新政的主持者富弼、韩琦等人却都站在了王安石的对立面,这又是为何呢?首先我们
2023-04-22 14:06:00
相比于唐朝,宋朝最大的制度弊端在哪里
...,禁军兵马增加到了八十二万六千,出现“冗兵”现象;王安石变法之后,禁军虽然裁减到五六十万,但彼时与西夏的战事频繁,军粮耗费严重,兵员虽少,养兵却反而更加困难。宋太祖下令收天下
2024-05-20 20:55:00
乌台诗案苏轼冤枉吗?看王苏二人的关系则知宋神宗的态度
...争。那么,当事人苏轼究竟有没有被冤枉?既要看苏轼与王安石实质上的关系,还要看宋神宗到底怎么看待此事。宋神宗喜欢苏轼,主要因为苏轼有才,与政治无关。而皇帝是玩政治的,在宋神宗眼
2023-02-10 16:54:00
北宋宰相韩琦是个怎样的人?
...去权衡得失。对于两次变法改革的不同看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当然了,韩琦在历史之上留名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参与过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这两次宋代重要改革。 先说庆历新政,
2023-07-05 14: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