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司马光砸碎的不仅是童年的缸,更是中兴的熙宁大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7 20: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作为中国古代名臣,司马光在很多人心中一直是忧国忧民、清正廉洁的代表。

他恪尽职守,敢于上谏,先后6次被免官,又6次被起用;他为官清廉,20岁步入仕途,官至宰相,然而去世后没留下多少遗产;他严于律己、勤俭传家,曾经专门撰写《训俭示康》训诫后人;他才华横溢,胸怀古今,留下了千古巨著《资治通鉴》。

但是看似如此完美的一位能臣,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许多人认为,司马光图有“贤臣”之名,事实上却是一个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保守文人。

尤其是他在王安石变法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某种程度上阻断了大宋中兴,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既是知己又是敌人

公元1076年,英宗皇帝驾崩,宋神宗继位。

神宗皇帝把在当时担任江宁知府的王安石调到中央任翰林学士,成为天子近臣。

从此,王安石与同为翰林学士的司马光关系日益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谈论时政。

王安石与司马光其实有很多共同点。据史书记载:“荆公、温公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皆同。”

但遗憾的是,二人在政治理念上,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例如司马光维护祖制,王安石强调变法;司马光主张“节流”,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重视“藏富于民”,王安石主张“富国强兵”。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宰相)。在神宗支持下,王安石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历史上的变法,没有一次不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抵制。有个大臣罗列了王安石的十大罪状,想要扳倒他。

而此时的神宗皇帝坚决推行变法,就罢免了那个大臣的官职。

对此,反对变法的司马光看得清清楚楚。

他利用向神宗皇帝讲西汉历史的机会,提出“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主张,然后又接二连三地写信劝说王安石放弃变法。

可是王安石不为所动,因为他深知,北宋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宋神宗继位的时候,宋朝已经建立108年,财政空虚,政治腐败,军事力量不堪一击。

军队人员虽多,但是战斗力弱,面对西夏、辽国的侵扰,只得花钱买和平。

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正是由宋太祖开始的重文轻武风气所导致的。

因此,变法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宋神宗是个有野心的君主,他坚定地站在了王安石一边。君臣二人一拍即合,开启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自熙宁二年(1069年)到元丰八年(1085年),王安石牵头进行了一场旨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大宋于危亡之际的改革,史称“熙宁变法”。

他先后推行了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裁兵法等一系列政令。

农田水利法的推行,改善了全国的水利设施;青苗法减少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募役法增加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保甲法维护了农村治安;军器监法增强了军备。

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国库收入,提高了军事能力。

根据《宋史》载:“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

总体来说,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极弱的局面。但是改革总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很容易遭到旧势力的反扑。

在变法中,虽然老百姓的负担没有增加,但地主、官僚、商人阶级的既得利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尤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阶层。这些人拥有大量良田,过去因为政策优待可以不交税。但王安石变法后,不但他们的田要交税,还要抽丁服役。

文人士大夫为维护一己私利,站到了变法的对立面。

在其中,司马光是带头的激烈反对者。但是他反对变法,并不是因为私利。

即是两个人在政治上斗得不可开交,王安石依然说:“司马君实,君子人也!”司马光为什么反对变法?

作为保守主义者,司马光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坚持要遵循宋代先祖赵匡胤的那一套做法。

他反对的,并不是王安石想要富国强兵的本意,而是他过于激进的改革方式。

司马光认为即使改革,也首先要保证稳妥,循序渐进,不然势必会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

从学派上来说,他们同为士大夫,但是王安石实际上走的是法家路线,而司马光走的是儒家路线,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达成一致。

神宗在位时,司马光不得志,所以主动申请离开京城,去了洛阳,从此一心一意撰写史书。

但是大宋朝廷中对于变法的争论始终没有结束。

司马光在文臣中影响力很大,一些文官躲在他的大旗下反对变法,而且振振有词,理直气壮。

拥护派与反对派展开了激烈的论辩,最终走向了朋党之争,史称“新旧党争”。

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少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变法也随之破产。

高太皇太后是个守旧主义者,掌权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召回了司马光。

司马光执政数月,罢黜新党,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当时苏轼认为新政有可取之处,不应全面废止。他劝阻司马光道:“先皇刚刚去世,您就马上更改他的政策,这样做不好吧?”

可是司马光根本不听,反而大量起用保守派官员,驱逐支持变法的大臣,激化了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

公元1085年,司马光去世。他的继任者更加严格地执行反对变法的路线。

“王安石变法”最终走向了失败。

在“王安石变法”中,很多人都认为司马光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政治才能,反而把自己在政治上的弱点暴露无遗。

正如当代历史学家王曾瑜所说,他是个优秀的历史学家,“然而在政治上,也确是个庸才,毫无建树可言”。

小时候那个砸缸救人的那个孩子,长大后失去了推陈出新的勇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熙宁元年之争:司马光与王安石的经济理念对决
...空虚,上奏皇帝请求不要赏赐。这次上书引起了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争论。司马光认为:现在国家缺钱,上层应该以身作则,节省花钱。王安石则认为:\"节省这么一点赏赐,并不能让国家富裕起来
2024-02-15 19:13:00
司马光名望为何不如王安石
...是一对你死我活的死敌,这两人一个是王安石,一个就是司马光。后世对他们评价不一,但总的来说“安石不出,奈苍生何!”的王安石个人名望却是强过从小就会砸缸的司马光。两人都是当世名相
2023-01-07 21:22:00
宋神宗熙宁年间变法争议:王安石与苏轼的政见之争
...生机,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当变法遭到司马光、苏轼等人的反对、两派彼此生隙之时,两方首要人物只限于政见争端,没有使用小人手段进行打压,如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王
2023-11-20 15:05:00
北宋“嘉佑四友”中有三人拜相,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鼎相承。皇恩早晚迫王程。只有溪边垂钓手,不负幽情。司马光“君实”乃司马光的字,显然这是打算寄给好友司马光的,此时的司马光正在洛阳深居简出,潜心编撰《资治通鉴》,全书已近收尾,
2023-02-01 15:00:00
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性格偏执排挤忠良,与小人朋比为奸
...如富弼、韩琦等;也有许多人原先是他的好友,如范缜、司马光等。尽管她们全是一时权臣,却由于不接受王安石的一些作法而被逐一逐出朝廷。尤其是司马光,念在与王安石相处多年的情分上,曾
2023-01-05 15:07:00
王安石变法失败,为什么认为他是罪魁祸首?
...支持变法的宋神宗去世(1085年)而宣告结束。不久,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反对派以秋风扫落叶似的将变法内容全部废除了,变法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北宋著名
2023-07-24 15:42:00
王安石为何逼司马光写了19年的书?
司马光和王安石就是一对冤家,但是这两位可不是为了私人利益而争斗,主要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方针。私底下,其实他们还是很好的朋友。王安石是个改革派,一看就是留洋回来的洋学生,看什么旧的东
2023-11-10 15:41:00
揭示大奸臣蔡京是如何伪装自己的
...”。但当太皇太后高氏当政,保守派上台,蔡京转而投靠司马光以求保持官位。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要求在五天内废罢免役法,恢复差役法,还在争论之际,蔡京首先在五日内完成开封府
2024-01-09 02:34:00
王安石和司马光为什么要联手将苏东坡送上断头台
...“旷古三大才子”的问世,他们是改革家王安石、大学者司马光和大文豪苏东坡。这三位都是不世出的奇才,如果他们三位联手不知道将会为中国的文坛或者政坛留下多么巨大的财富。然而,北宋的
2023-01-07 21: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