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司马光名望为何不如王安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7 21: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北宋虽然因为开国初期扬文抑武的国策使得军事实力孱弱,但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却是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除了人文荟萃之外,名相辈出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这之中有两人私交不错但是因为政见不同在朝堂之上却是针锋相对甚至是一对你死我活的死敌,这两人一个是王安石,一个就是司马光。后世对他们评价不一,但总的来说“安石不出,奈苍生何!”的王安石个人名望却是强过从小就会砸缸的司马光。

两人都是当世名相,名动一时,无论是朝堂还是文坛等方面都是执牛耳之人,那么为何在后世人的心目中司马光却是不如王安石良多呢?今天不说他们的朝堂政见之争,也不说所谓新旧党争之类的话题,只说说司马光之所以不如王安石,是因为他干了一件蠢事和提拔了一个奸臣。

司马光名望为何不如王安石

北宋扬文抑武的国策极大的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实力,不要说和北方的辽国争锋,就是和西北的西夏几番争斗下来也是胜少败多,特别是三川口、好水川、定川“镇戎三败”更是暴露了宋军孱弱的战斗力。宋神宗登基后,雄心勃勃的年轻天子决意要改变这一局面,为此他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富国强兵,应该说王安石变法在强兵这一方面还是取得不少成效的,保甲法的推行也增加了军队的战斗力,北宋一度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熙宁四年(1071年)王韶在洮河流域,收复熙、河、洮、岷、叠与宕州等地,建立熙河路并威胁西夏右厢地区;熙宁六年(1073年)收复河、洮、岷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受抚羌族三十万帐。

可是在宋神宗去世后,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宋神宗母亲)垂帘听政,她是变法的坚决反对者,于是任用司马光为相,全面废除新法。政见上的不同使得司马光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只要是王安石支持的他一概反对,这已经不是政见不同而是意气之争了。更加令人诟病的是司马光延续了王安石变法前北宋对西夏的妥协和忍让,他干了一件实在是愚蠢的事情,那就是他把王安石时期好不容易从西夏手中夺过来的领土比如安疆、葭芦、浮图、米脂等地重新还给了西夏,以此息事宁人。

司马光名望为何不如王安石

宋神宗之后是宋哲宗,不过当时哲宗只有九岁所以高太后垂帘听政,8年后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可惜7年后病逝年仅24岁,宋哲宗之后就是宋徽宗了。从宋神宗到宋徽宗,大宋在废除和启用新法之间反反复复摇摆不定,其中有一个人是毫无节操可言,谁当政他就支持谁,谁下台失势他就踩谁,此人就是宋徽宗时的奸臣“六贼”之一的蔡京。当初王安石受神宗重用时,蔡京靠着自己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乘龙快婿这个身份攀附上了王安石;高太后时新党失势,蔡京摇身一变成为打击新党的急先锋,深受司马光的赞许和重用,司马光一直把他提拔成龙图阁直学士;哲宗亲政后,蔡京又靠上了章惇,对司马光的旧党进行无情的打击;宋徽宗登基之后蔡京一度被贬到杭州,靠着书法出众(不得不说,蔡京的书法是真的不错)又和宋徽宗扯上了关系,从此在徽宗一朝屹立不倒。

司马光名望为何不如王安石

蔡京就是一个毫无节操的政治投机分子,虽然说他能最终成为宋徽宗时祸乱朝纲的“六贼”之一,司马光的帮助不是最大,但是如果没有司马光对他的提拔和重用,以当时新旧党争几乎达到白热化的境地估计蔡京很难能翻身。司马光总的来说行事还算光明磊落,但是唯独把从西夏手中夺过来的领土又还了给人家,以及提拔和重用了日后六贼之一的蔡京这两件事使得他清誉受损不少,这也是他在后世的名望一直不如王安石的重要原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7 2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熙宁元年之争:司马光与王安石的经济理念对决
...空虚,上奏皇帝请求不要赏赐。这次上书引起了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争论。司马光认为:现在国家缺钱,上层应该以身作则,节省花钱。王安石则认为:"节省这么一点赏赐,并不能让国家富裕起来,
2024-02-15 19:13:00
王安石为何逼司马光写了19年的书?
司马光和王安石就是一对冤家,但是这两位可不是为了私人利益而争斗,主要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方针。私底下,其实他们还是很好的朋友。王安石是个改革派,一看就是留洋回来的洋学生,看什么旧的东
2023-11-10 15:41:00
王安石变法失败,为什么认为他是罪魁祸首?
...支持变法的宋神宗去世(1085年)而宣告结束。不久,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反对派以秋风扫落叶似的将变法内容全部废除了,变法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北宋著名
2023-07-24 15:42:00
王安石和司马光,同是顶端文人为何成为了一生政敌?
司马光(1019年-1086年)是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编撰了《资治通鉴》。他主张温和改革,注重循序渐进和维护传统的儒家礼教。王安石(1021年-1086年)是北宋著名的政
2024-09-02 11:37:00
北宋改革风云: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政见较量与反思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二人同朝为官时私交甚笃,在才情和上也都是相互欣赏的,但二人在政见上有着极大的分歧,甚至发展到后期连同朝为官都难以做到。两人同样都是少年
2024-05-11 10:00:00
宋神宗为什么重用王安石却更欣赏司马光?
...基本上都被神宗皇帝罢免。但有一个例外,王安石的政敌司马光,被神宗皇帝留任中书。 王安石拜相后,立即说服神宗将张方平调往外地,他还想将司马光调离中枢,但被神宗皇帝拒绝。尽管神
2023-08-30 17:47:00
北宋天禧三年(1019)冬涑水乡出生一个男婴,此人便是司马光。司马光自幼聪敏,诗词文章无所不通,堪称奇才,曾因为机智砸了一口水缸救出小伙伴,而名震京城洛阳。在他出生的第二年也是冬
2024-06-05 06:26:00
司马光和王安石有什么恩怨,为何司马光要竭力反对他?三个原因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一个写了一本流传千古的史书《资治通鉴》,一个是强硬的改革家,那么一个写书的文人和一个改革家怎么会搅在一起,司马光和王安石究竟有什么恩怨,导
2024-10-02 16:56:00
聊聊历史上君子之交的典范:王安石与司马光
...解尊重至上,以诚相待,和而不同。在历史上,王安石同司马光的关系,便是君子之交的典范,而他们之间的矛盾亦是君子之争。司马光与王安石都蒙受过欧阳修的教诲和举荐,又同与北宋大诗人梅
2024-05-21 09: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3年前,美国飞行员杜立特带队成功突袭日本多个城市,这次战斗被称为“杜立特行动”。任务结束后,因为种种原因,75名飞行员在浙江沿海及以衢州为中心的浙皖闽赣边界地区弃机跳伞
2025-11-23 22:14:00
夜幕降临,正定荣国府景区“一梦入红楼”沉浸式夜游项目接连上演,通过光影造景、演艺交互等多种形式,将《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在亭台楼阁间生动再现,打造赏、游、学、玩的多维体验。摄制丨
2025-11-23 07:57:00
就在明天!“国宝”级画展亮相福州!
就在明天!下午2点!到福州画院,赏丹青国宝!福州人千万别错过!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于11月23日在福州画院举行
2025-11-22 14:09:00
两只羊隔着围栏打架,一只羊假装进攻诱骗对面的羊撞栅栏。
2025-11-21 13:36:00
非遗吉林 | 满族旗袍制作技艺
吉林满族旗袍东辽满族旗袍制作技艺是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其分布地域相对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主要满族居住地区
2025-11-21 14:25:00
三棱风帽俑
冬日的太原,寒潮骤至,北风凛冽,气温直逼零下。若穿越回1500年前的北齐晋阳,这刺骨寒风却是当地人们日常必须面对的考验
2025-11-21 18:33:00
五瘟神降服疫鬼图
今年年初,山西运城市盐湖区马家沟一处荒僻的冲沟断崖上,一孔不起眼的窑洞因文物保护员的偶然发现重见天日。这座被命名为马家沟瘟神庙的明清时期窑洞
2025-11-21 18:34:00
千年厨房重见天日
近日,在晋阳古城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特殊的古代建筑遗迹。这座被称为“龟头屋”的建筑,据推测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
2025-11-21 18:34:00
元代太原民间的火葬
东山元墓出土的瓷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据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的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五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显示
2025-11-21 18:34:00
双塔寺明清佛像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初名永明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
2025-11-21 18:34:00
潍坊:文化学者把脉状元文化
鲁网11月21日讯(记者 王玉龙)冬日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桠,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状元胡同深处,一块块斑驳的砖石仿佛还在诉说着数百年前的科举佳话
2025-11-21 21:44:00
吴门文脉延绵,阳澄雅韵流转——“沈周茶画荟”第三辑举办
继阳澄湖畔两度雅集之后,近日,“沈周茶画荟”第三辑如期而至,由苏州市阳澄湖文化研究会组织邀请的昆山市以及相城区的10余位书画家齐聚湘城小学
2025-11-21 23:25:00
11月23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在福州画院开幕,持续至明年2月10日。
2025-11-21 23:31:00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