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与司马光之间有什么恩怨怎么来的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5 06:26:00 来源:戏说三国

北宋天禧三年(1019)冬涑水乡出生一个男婴,此人便是司马光。司马光自幼聪敏,诗词文章无所不通,堪称奇才,曾因为机智砸了一口水缸救出小伙伴,而名震京城洛阳。在他出生的第二年也是冬天,临川天降瑞雪,王家的第三个儿子王安石出生了,王安石亦是自幼聪颖,酷爱读书,且过目不忘,下笔成文。不得不说,宋朝,尤其在宋仁宗前后,堪称古代文化巅峰,各类著名的文学家如雨后春笋般浮世,影响深远。

众所周知,在古时候入仕是所有有志之士的必走道路,文人也在入仕出仕之间沉浮,寻找自己的志向所在。仁宗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进京述职,他满怀信心上书阐述变法,可宋仁宗没有采纳,加上王安石为人耿直,在朝中得罪了很多权贵,疲于应对间,渐渐对朝堂大事失去信心,趁着老母去世,索性辞官回家守孝。

直到治平四年(1067)宋神宗继位,当时西夏和辽国让大宋朝不堪袭扰,宋神宗一心想改变现状,当他知道王安石有经世之才后求贤若渴,亲自给王安石写信令他回京,王安石这才回京赴任。

与此同时被重用的还有司马光,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的司马光,以积极用世的态度,连连上书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大致是以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措施,可这与当时王安石主张的变法可以说有南北之别,于是他们的争斗也从这里拉开帷幕。

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政见大相径庭,经常针锋相对。王安石主张变法改革,司马光主张无为而治。面对当时大宋帝国财政的窘状,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主张“节流”;对于现有制度王安石认为应对制度动“手术”,而司马光认为“所用非人”,认为是用人的问题,不是制度的问题,换句话说就算你改了制度,但用人的问题不解决,照样白忙活。

对司马光的这些意见,执拗的王安石显然是不当回事的,在王安石眼里“节流”省下那两个小钱“无补于国”只要有“善于理财”的人,国家何愁没钱用?通过制度的变革完全可以做到,司马光对此表示不能理解,蛋糕就这么大,“官”多切一点,“民”就少一点,所以面对宋朝的处境,两人经常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互不留情,其他大臣早就司空见惯。以致王安石后来感叹自变法以来“一直说变法不可行的,就司马光一个”。

他们不仅执拗地坚持自己的主张,而且生活中也是执拗得出奇一致。王安石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吴氏,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也是显示自己地位的一种方式,于是妻子吴氏给王安石买了一个妾在家中,王安石回家后心中很诧异,于是就问清楚这女子哪里人干什么的。原来此女子本是某官员之妻,丈夫因为运送米粮遇到事故米粮都沉没了,无奈只能倾家荡产来填补这个损失,可还是不够迫不得已卖妻还债。王安石听完后,立马把人送回给那个官员。

无独有偶,前有王安石辞妾,后有司马光顾妻,在司马光任职通判时,因为夫人不能生育,她夫人就赠他一妾,司马光虽然接受,但也熟视无睹,于是夫人就唤侍妾去司马光的书房。当侍妾来到司马光的书房时,把司马光吓了一跳,竟大吼把侍妾给赶跑了。这两个宰相可真是一大“奇葩人物”啊!

印象中但凡文人总会对酒当歌,吟诗作赋,但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从不喝酒,才能在处理政事上保持清醒的头脑。两个率真的人虽在朝堂之上做“敌人”,但朝堂之下做“朋友”,位列“嘉佑四友”的俩人也经常一起出去游玩,“暇日多会于僧坊,往往宴谈终日”,关系好得不得了,对其文采也都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可谓是惺惺相惜。他们彼此惺惺相惜,为君子之交。在世事变更中也保持初心。

我们回到变法的话题中来,宋神宗最后支持了王安石的变法,两人争斗也以王安石变法的开始结束,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正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重用,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政见不同、难于苟合的情况下,司马光也能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实属难得!

元祐元年(1086),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王安石强力推行“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减兵并营”等改革,不仅触动了皇亲贵族的利益,也招致地方官的强烈不满,皇帝本来是信任王安石的,但是三人成虎,迫于压力,也终于失去耐心,将他就地免职,要重新任命司马光为宰相,结果变法只是昙花一现。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王安石一被罢官,很多人跳出来向皇帝告他的黑状。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征求司马光的意见。也许很多人认为王安石害司马光丢了官,现在皇帝要治他的罪,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时机。但他恳切地告诉皇帝:王安石嫉恶如仇,忠心耿耿,有君子之风,陛下不可听信谗言。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欣慰不已!

借用孔子说的话,君子和而不同。王安石心怀家国,舍弃自己,一生只为宋朝之强大而变法,令人钦佩不已。而司马光,同样作为政治家,以勤奋治学、一丝不苟的精神编著史书,此为史家之绝唱,广为世人称道。用自己的方式,他们在历史中前进的车轮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亦敌亦友的君子之间,或许也成为了对方不可或缺的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司马光和王安石有什么恩怨,为何司马光要竭力反对他?三个原因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一个写了一本流传千古的史书《资治通鉴》,一个是强硬的改革家,那么一个写书的文人和一个改革家怎么会搅在一起,司马光和王安石究竟有什么恩怨,导
2024-10-02 16:56:00
王安石和司马光是政敌吗?为何司马光要废除所有新法?
司马光是保守派,也就是喜欢老东西,而且不愿意变动。王安石是激进派,他喜欢改变,甚至希望把北宋的所有政策都给改掉。这两个人的主张,其实没有对错之分,因为两个人都是希望北宋王朝能够蒸
2023-04-22 09:38:00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563、司马光废除新法
#头条群星9月榜#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最主要的反对者是司马光。后来,司马光执政,将新法全盘否定,恢复了旧制。可是,司马光并不是奸佞之人,在历史上名声颇佳,是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
2025-05-05 17:48:00
北宋改革风云: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政见较量与反思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二人同朝为官时私交甚笃,在才情和上也都是相互欣赏的,但二人在政见上有着极大的分歧,甚至发展到后期连同朝为官都难以做到。两人同样都是少年
2024-05-11 10:00:00
司马光有多招人恨?一起来看看
司马光的成就毋庸置疑,一本《资治通鉴》足以让他光耀史册,为后世所崇敬。可是,司马光在宋神宗死后,立刻撕掉了伪善的面具,不仅全面否定新法,否定新法的一切成就,还将好不容易打下的西北
2024-04-25 23:09:00
宋神宗熙宁年间变法争议:王安石与苏轼的政见之争
...生机,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当变法遭到司马光、苏轼等人的反对、两派彼此生隙之时,两方首要人物只限于政见争端,没有使用小人手段进行打压,如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王
2023-11-20 15:05:00
聊聊历史上君子之交的典范:王安石与司马光
...解尊重至上,以诚相待,和而不同。在历史上,王安石同司马光的关系,便是君子之交的典范,而他们之间的矛盾亦是君子之争。司马光与王安石都蒙受过欧阳修的教诲和举荐,又同与北宋大诗人梅
2024-05-21 09:48:00
王安石与司马光:北宋的两位贤相与他们的改革之争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涑水先生司马光。这两位在北宋时期分别担任丞相,成为神宗心中的贤臣,既是挚友又是政敌。王安石,公元1021年十一月十二日,江西临川出生
2023-12-16 01:32:00
梳理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之间的关系
提起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这可是北宋年间响当当的人物,都是著名的文学家。除了苏轼外,其余三人也都是政治家,都做过宰相,对北宋的社会发展都做出过杰出贡献。就是当今的儿童也都
2023-07-11 18: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