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563、司马光废除新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05 17: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头条群星9月榜#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563、司马光废除新法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最主要的反对者是司马光。后来,司马光执政,将新法全盘否定,恢复了旧制。可是,司马光并不是奸佞之人,在历史上名声颇佳,是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是一位正人君子。

司马光,是山西夏县人,出身官宦之家。他父亲叫司马池,司马池也是名人,仁孝宽厚,有长者风度。《宋史》写有《司马池传》。

司马光自幼聪慧好学,七岁就能讲解《春秋》,俨然像成年人一样。有一天,司马光和几个孩童玩耍,一个小孩不慎掉到水缸里。孩童们都吓得四散奔跑,司马光却不惊慌,搬起一块石头砸破水缸,救了同伴的性命。不久,有人把这件事绘成图画,流传开来,人们都夸司马光虽然年少,却机智勇敢。《宋史》记载了这个事情,使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流传至今。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563、司马光废除新法

司马光二十岁的时候,考中进士,踏入仕途。在庆祝宴会上,被录取的考生每人胸戴一朵大红花。司马光生性不爱华丽,不想戴。同伴们说:“红花是皇上所赐,是不能违背的”。司马光这才勉强戴上。

司马光入仕以后,当了十几年的地方官吏,在华州、苏州等地当过判官,还做过主簿,升迁很慢。司马光不追求功名,安然自得,读了大量书籍,也写了很多文章。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司马光经常深入农村,与百姓接触,了解到许多社会底层的情况。

司马光三十三岁时,调入朝廷,担任史官。司马光对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潜心进行研究。司马光与王安石、包拯等人成了好朋友。司马光在朝中干了三年,又去当地方官,先后担任了郓州和并州的通判。不久,在欧阳修的推荐下,司马光再次入朝做官,担任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等职,成为朝廷重臣。

公元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虽然与王安石交情深厚,但政治主张不同,他连续给王安石写了三封信,力主祖宗之法不能变。王安石回信予以驳斥,批评了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不动摇。

司马光见劝不动王安石,便向宋神宗进谏,并讲了萧规曹随的故事。宋神宗反问他:“汉代如果永远遵守萧何的法规不变,能行吗?”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563、司马光废除新法

司马光说:“汉武帝对高祖的约束之法多有改变,于是盗贼满天下;汉元帝改变了宣帝的政治,于是汉朝衰落下去。所以,祖宗之法是不能改变的”。

新法实行以后,很快见到了成效。司马光的态度有所转变,上书陈述新法的好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弊端。这说明,司马光对变法并不是顽固地坚决抵制,他也是希望能够富国强兵,只是政治主张和思想观念不同而已。

可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全面推开,一些弊病越来越多,尤其是青苗法和免役法,引得民怨四起。司马光本来就不赞成变法,如今见出了乱子,于是态度坚定起来,经常在朝堂上抨击新法。

王安石固执已见,并不承认过失,也不纠正偏差,两人互不相让,针锋相对。在司马光的带动下,一些贤臣也纷纷批评新法。欧阳修当初是拥护变法的,现在对变法也有了意见。

宋神宗变法的决心很大,罢免了一批反对变法的官员,司马光被贬出朝廷,当了西京御史台,西京就是洛阳。从此,司马光在洛阳住了十五年,不问政事,专心编撰《资治通鉴》。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563、司马光废除新法

司马光被贬官,却塞翁失马,写出了一部千古巨作,流传后世。《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记载了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司马光早在宋英宗时期就开始写作,到洛阳后有了时间,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共花费了十九年时间,才完成了这部传世巨著。宋神宗阅后很赞赏,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

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逝,他的儿子赵煦继位,被称为宋哲宗。宋哲宗当时只有十岁,他的祖母高太后临朝听政。

高太后小名叫高滔滔,安徽蒙城人,她母亲是名将曹彬的孙女。高太后是宋英宗的皇后、宋神宗的母亲,时年五十四岁。高太后在历史上有贤名,被誉为“女中尧舜”。

高太后赏识司马光,向他征询治国方略。于是,司马光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废除新法,广开言路,对农民施以仁政。高太后很赞同,重用了司马光,擢升他为副宰相,不久又正式拜为宰相。

司马光主持了朝政,开始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司马光决定全盘否定新法,恢复旧制。有人劝他说:“只废掉一些不好的法就行了,没有必要全部废掉。不然的话,反复无常,老百姓又要遭殃了。”苏轼等人也不同意将新法一风吹。

司马光与王安石一样,性格十分固执,他把新法比作毒药,认为必须要全部更新。司马光在高太后的支持下,几乎将新法全部废除,史称“元祐更化”。此举矫枉过正,果然搞得社会动荡不安。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563、司马光废除新法

司马光重新起用被贬的保守派官员,排挤压制改革派,引发了激烈的新党旧党之争,朝廷也动荡不安。

保守派有些人对王安石恶意进行攻击和诋毁,甚至骂他是奸臣。司马光却说:“有人说王安石奸邪,有些过分了。王安石不过是不明事理,又太固执罢了。”

司马光与王安石的矛盾,不是权力之争,更不是个人恩怨,只是思想观念和治国方法不同。所以,在司马光执政时期,并没有对王安石进行迫害打击,王安石死后,还被追赠为太傅。

司马光与王安石一样,个人品质都很不错。司马光为人宽厚,刚正不阿,生活节俭,一直到死都是薄衣粗食。

公元1086年,在王安石病逝五个月之后,司马光也撒手人寰,享年六十八岁。

司马光执政只有一年多时间,他干的唯一一件大事,就是废除了新法。令司马光没有想到的是,宋哲宗亲政以后,又翻饼式地把新法恢复了。请看下一集,宋哲宗恢复新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司马光有多招人恨?一起来看看
司马光的成就毋庸置疑,一本《资治通鉴》足以让他光耀史册,为后世所崇敬。可是,司马光在宋神宗死后,立刻撕掉了伪善的面具,不仅全面否定新法,否定新法的一切成就,还将好不容易打下的西北
2024-04-25 23:09:00
北宋“嘉佑四友”中有三人拜相,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鼎相承。皇恩早晚迫王程。只有溪边垂钓手,不负幽情。司马光“君实”乃司马光的字,显然这是打算寄给好友司马光的,此时的司马光正在洛阳深居简出,潜心编撰《资治通鉴》,全书已近收尾,
2023-02-01 15:00:00
他当了九年“透明”皇帝,亲政第一件事就是砸了司马光墓碑
对于司马光的了解,大多数人对他的记忆都是来自于司马光幼年时候砸缸的故事,其实在此之后,这位聪明的孩子也非常有出息,成为了北宋时期的宰相。然而相比于名垂青史,司马光在死后的结局却有
2023-06-14 18:28:00
北宋改革风云: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政见较量与反思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二人同朝为官时私交甚笃,在才情和上也都是相互欣赏的,但二人在政见上有着极大的分歧,甚至发展到后期连同朝为官都难以做到。两人同样都是少年
2024-05-11 10:00:00
司马光与恩师庞籍
本文转自:甘南日报◇仇春霞司马光只有一个亲兄弟,即哥哥司马旦。司马旦比司马光年长十四岁,靠父亲的恩荫进入仕途,一生做的都是小官。司马旦待司马光非常好,司马光的儿子早亡之后,司马旦
2023-11-01 11:00:00
...。宣仁太后是前此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援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种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马光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
2024-05-27 10:07:00
聊聊历史上君子之交的典范:王安石与司马光
...解尊重至上,以诚相待,和而不同。在历史上,王安石同司马光的关系,便是君子之交的典范,而他们之间的矛盾亦是君子之争。司马光与王安石都蒙受过欧阳修的教诲和举荐,又同与北宋大诗人梅
2024-05-21 09:48:00
...反而多加破坏,而其中之一便是《资治通鉴》的编纂者,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而我们大多数人第一次接触这个历史人物应该都源自他的一个十分著名的典
2024-06-05 06:53:00
导致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是谁
...结整个撕逼大战的人,悄悄出生在山西夏县,他的名字叫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没错,就是那个砸过大缸,写过《资治通鉴》当过一朝宰相,大名鼎鼎的史学家和政治家。司马光属于旧党派系官
2023-01-07 21: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
感受先辈足迹 红25军将士后代在郧西重温长征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郧西融媒记者 胡颖妮 周潞)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汲取奋勇前行力量。9月9日,70余名红25军将士后代及党史军史专家学者来到郧西县
2025-09-11 19:17:00
晋版图书版本馆
9月11日,市民正在晋版图书版本馆参观。该馆位于太原市并州南路80号,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利用原山西美术印刷厂厂房一层改建而成
2025-09-11 21:46:00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