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位传统文脉的守望者和开拓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8-03 07:15:00 来源:杭州网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

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范宽的雄浑、八大的孤傲,可曾想过:这些穿越千年的艺术瑰宝,如何能避开兵燹水火、朝代更迭,安然抵达今人眼前?

夙愿深埋 苦竹铸史

叶子先生是我在中国美院攻读研究生时的导师。他以五年心血浇铸的巨著《中国书画收藏史》横空出世,正是对这一文明密码的解答。

斋名“苦竹”,恰是叶子先生学术人生的精神隐喻。1948年生于杭州、祖籍绍兴的他,血脉中流淌着江南文脉的基因。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主任、中国美院特聘教授、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多重身份凝聚成其独特的学术视野——

他不仅是理论的构建者,更是实践的掌灯人。

他是一位深植于中国书画鉴定与收藏沃土的学者,以“精于鉴赏,工于庋藏,潜心学问,著述等身”闻名。从《中国书画鉴定通论》到《中国书画鉴藏大辞典》,其三十余部学术著作串联起中国书画鉴定学科的筋骨。而这部《中国书画收藏史》,则是他学术生涯中一场长达四十余年的夙愿奔赴。

著书之路布满荆棘。早在2001年中国美院讲坛上,面对学子们对书画收藏史知识的渴求,彼时的先生已埋下夙愿的种子。然而真正动笔时,“体例编排耗时三月”“图籍资料极度匮乏”等难题接踵而至。更令人扼腕的是,书稿中途遭遇重症与疫情的双重夹击。在化疗后的虚弱中,他凭借“苦竹”般的韧性伏案耕耘:“五易其稿,终于今年四月完成了这部多达六十三万字的书稿”。

作者以宏阔的视野,首次将中国书画收藏的历史脉络完整呈现于世人面前。从魏晋南北朝文人士大夫的雅集清赏,到隋唐宫廷的煌煌巨藏;从两宋内府《宣和画谱》的精密著录,到明清江南巨贾文人的蔚然成风——全书七章恢宏架构:首先提纲挈领阐述书画收藏之特性和价值,进而详尽全面论述了自魏晋南北朝起,历经隋、唐、宋、元、明直至清代末,千余年来整个中国书画收藏的发展历史,并条分缕析历代皇室秘藏、私家庋藏、著录专书、作伪伎俩、艺术市场乃至款识印记的流变,但凡有关书画鉴定与收藏的内容包罗殆尽。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通史”,使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吉光片羽终成体系。

全书从文化学的发展出发,通过全面而详细的研究与论述,揭开了中国书画收藏的真实历史和发展规律。书中指出,书画收藏绝非简单的聚敛行为,它的本质融合了“品评、欣赏、鉴别、庋藏、流传、著录”等方面,是一门熔艺术欣赏、美术批评、真伪鉴别与历史考据于一炉的综合学科。书中对《宣和画谱》《石渠宝笈》《清河书画舫》等历代经典著录的深度剖析与对作伪史的敏锐洞察,为鉴定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坐标与理论武器。

通史之光 洞见藏魂

本书最震撼人心的洞见,是作者穿透器物层面,直抵收藏的精神内核——它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种情怀。”“离开了文化,收藏就失去了原有的历史价值;离开了历史,收藏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文化内涵;而其中的情怀,更是人们对精神家园的一种寄托。”这一论断如金石之声,彻底升华了收藏的意义。

叶子的贡献远不止于一部专著。纵观其四十余年学术生涯,他构建起“理论创新—教育传承—文化传播”的完整生态链——

理论之维: 从《中国书画鉴定通论》到《气韵与鉴画》,他提出“气韵鉴定法”,将玄妙的传统经验升华为系统理论。三十余部专著构筑起中国书画鉴定学的学科大厦。

教育之维: 在中国美院、西泠印社和美术报研修班授课的讲台上,他将“师徒秘传”的鉴藏技艺转化为学科体系,让书画鉴定从“小众技艺”成为“大众可学”的专业学科,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传播之维:由他策划的数场高峰论坛、学术研讨、艺术展览与媒体专栏,让传统书画走出学术殿堂,既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又普及了大众认知,为传统艺术“活态传承”提供了实践范例。

金石永志 薪火永传

叶子以病弱之躯,埋首耕耘,完成的不仅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巨著,更是一次对中华文明守护精神的深情礼赞。《中国书画收藏史》以其“内容丰富,条理分明,论述精到,考辨恰当,图文并茂”的特质,重塑了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范式。这让我们意识到:那些历经沧桑的纸绢墨迹之所以能穿越时空,正是因为无数鉴藏家以生命接力守护的文化信仰。叶子以学者之眼、藏家之心、文人之笔,为我们打开了通往这份信仰的大门。

这部基石之作的问世,不仅为学术研究开辟通途,更在物质主义喧嚣的时代,为我们重新标定了精神家园的经纬。它必将与其他一些著名的史书一样,成为后世研究中国艺术不可绕过的里程碑。而作者在病榻上仍坚持校稿的身影,已然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藏家精神”——那是对文明最深沉的敬畏与热爱。

(作者系西泠印社集团交流合作部副部长、西泠印社美术馆副馆长、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鉴赏研究部部长,文博馆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铝包木窗守望者:森鹰,极致25年
...是对“持续深耕”精神的践行。同时作为中国节能窗率先开拓者之一,面对国家双碳战略,森鹰也将节能美窗作为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旨在持续助力中国绿色建筑发展。作为铝包木行业的深耕者,
2023-09-26 11:49:00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博物馆里的“守望者”——记安徽博物院文物保护鉴定团体作者:本报记者 马荣瑞《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22日 09版)“开舱后立即进行熏蒸气体尾气检测,检测
2024-04-22 04:18:00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来到国工美——在文脉华滋中看见文明生长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联合中国工艺美术馆推出了一场“文脉华滋”——中国工艺美术基本陈列展沉浸式直播特别活动,节目以馆内展厅的基本陈列为叙事空间,通过"天工开物""大国匠作""美
2025-03-31 08:13:00
第三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传习小站”正式启动
4月28日讯 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传承天府文脉,展现书画魅力,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团省委、省文联、省少工委主办,四川新传媒集团协办的第三届青少年
2024-04-29 17:07:00
\\\
...藏委员会和华夏文化促进会书画分会协办的“故宫百年·文脉传承”肌理画派书画展暨户广生收徒仪式在此盛大启幕。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张金卫开幕式由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书画院执行院长
2025-06-11 17:25:00
“乐讲者”——文化旅游的守望者
...发展烟台旅游事业的中坚力量,更是传播烟台优秀文化的守望者,“传播家乡文化,讲好烟台故事”是“乐讲者”团队不变的初心和执着的坚守。潜精研思,突破求新近几年,随着国风国潮类节目的
2024-05-20 14:56:00
宁夏记者看江苏|南北书房赓续中华文脉
...缓缓流淌的运河旁,静静矗立的城市书房如同古城的文化守望者。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宝湖公园,荷花盛开处,阳光撒在字里行间,悦书房的氤氲书香弥漫开来。一南一北的两座城,用不同的方式
2023-09-10 13:10:00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云写生:看陈威水墨绘中轴,传统笔墨焕新声
...山水的灵动意境,让观众透过笔墨,看见传统艺术与城市文脉的鲜活对话。作为当代青年艺术家,陈威本、硕 、博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目前博士在读,主攻山水画造境研究,师从丘挺教授、刘荣
2025-09-25 10:36:00
...国际传播,促进文明互鉴近日,由南京市杂技团联合荷兰开拓者现代舞团共同创排的杂技舞台剧《美猴王》先后在荷兰霍赫芬、阿珀尔多伦、海牙、亨厄洛等地上演;由南京市话剧团打造的话剧《小
2024-01-03 07: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