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8-01 16:36: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

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多彩贵州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知名哲学家、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主编黄勇围绕《万物一体与同感: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为主题,以贯通中西的学术视野、国际视野,结合中西哲学、伦理学的诸多观点及对王阳明的洞见,以王阳明哲学中的“万物一体”论为焦点,探讨了儒家对当代道德心理学和伦理学关于“同感”概念的讨论所能作出的贡献,对“万物一体”与“同感”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深入阐述。

万物一体:心学智慧映照中西哲学对话

讲座伊始,黄勇回溯了霍夫曼(Martin Hoffman)、巴特森(Batson)、斯洛特(Michael Slote)等西方心理学家对同感的解释,阐释了“同感”的定义,即当他人处于诸如伤病、饥饿、寒冷等负面处境时,如果你有痛感,而且这种痛感是由他人所处的这种负面处境引起的,并且与处于这种负面境地的这个人具有的痛感是一致的,这就是“同感”。“同感具备认知、感知、动力三个层面。不仅知悉他人之痛,更需感同身受并激发救助行动。”

“‘同感’的英文叫Empathy。西方当代哲学家迈克尔·斯洛特(Michael Slote)曾同我说,在西方哲学史上,这一概念最早由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休谟提出,当时用的英文叫Sympathy,现在翻译为‘同情’。”黄勇介绍道,西方直到18世纪休谟提出Sympathy才触及类似思想,且未突破“人我二分”的局限。而中国哲学中的“同感”概念,比西方早700年。

黄勇认为,在中国,北宋理学家程颢早以“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手足痿痹为不仁”等隐喻仁者与万物痛痒相连,认为仁是能感知他人与万物痛痒的美德。王阳明更在《大学问》中深化此境:“见孺子入井而悚惕,见鸟兽哀鸣而不忍”,皆因“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万物一体思想,强调通过道德修养去除私欲,才能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实现对他人痛苦的感知与帮助。”黄勇说,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与当代道德心理学中讨论的同感概念高度一致,尤其是对他人身体痛苦的同感部分,二者都认为个体能够感知到他人的痛苦,并产生帮助他人的动机。

阳明心学:从身体之痛到心体之疾的跨越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观,为当代道德心理学开辟了新路径。黄勇以“孺子入井”经典场景为例,说到常人对孩童坠井的恻隐,是对“身体之痛”的同感。但王阳明更进一步,提出当他人因私欲遮蔽良知而作恶时,仁者应感知其“心体之痛”,并助其祛除“道德病灶”,以“复其心体之同然”。

“这就是王阳明对恶人的同感。”黄勇解释道,王阳明认为,对那些缺乏万物一体感、心体上有毛病的人包括恶人,也应该有同感。“这种同感不是与恶人一起做恶事,而是对他人良心上、心体上因受到伤害而具有的痛苦的感知,并努力帮助他们去除私欲,恢复心体的健康,从而使恶人成为善人,也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状态。”

这一洞见直指西方研究的盲区。当代道德心理学长期聚焦身体痛苦的同感,近年虽拓展至对他人“社会性痛苦”的同感,如对他人因社交失礼引发的尴尬状况的同感,却从未触及对他人道德缺陷的共感。黄勇认为,若见人因贪婪行恶,西方理论或将其归为“对恶人的病态共情”,而阳明心学则视其为“心体伤病”,需如良医般疗愈,提出“圣人忧天下有未亲、未义者,正如见肢体麻痹,必施以教养之方。”

王阳明的对恶人的同感将范围从他人身体上的痛苦拓展到了心体上的痛苦,强调对他人道德层面的关怀与帮助,是对当代道德心理学同感概念的重要补充与拓展。现场听众沉浸于层层递进的哲思,纷纷表示,讲座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淬炼,它深刻揭示了阳明心学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及其对解决当代人精神世界和伦理困境的重要启示。

聚焦贵州:从阳明心学诞生地到心学对话世界平台

讲座尾声,有观众针对王阳明与贵州的渊源提问:“先生贬谪贵州时所作《象祠记》申明‘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是否印证黔地文化对心学有特殊催化作用?”

对此,黄勇认为,王阳明在《象祠记》中提到“象”屡次谋害舜却被感化变成好人,这实际上正是舜作为仁者对其作为小人、恶人的弟象因其心体缺陷而有的良心之痛具有同感,并努力加以感化,从而恢复象之心体之同然。由此,王阳明对人性之善的坚定信念,认为所有人都有向善的可能。“虽不能简单地认为贵州文化直接催生了阳明心学,但贵州独特的文化环境和思想氛围,确为王阳明思考人性善恶提供了独特实践场域。”

500多年前,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作为阳明心学的诞生地,近年来,贵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深入挖掘阳明文化当代价值,做精阳明文艺、做优阳明文旅、做实阳明出版、做响阳明学术,持续擦亮阳明心学诞生地文化名片,坚持不懈打造阳明文化高地。

在当日讲座前,黄勇参加了在贵阳孔学堂举办的以“‘心’与‘精神’的中德哲学互鉴”为主题的“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发表了以“当代道德心理学中的自他融合与宋明理学的‘万物一体’:共情是利己还是利他?”的主题演讲。

对现场观众提出就贵州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进一步提出建议这一问题,黄勇以“中德哲学对话”为例建议道:“过往论坛多陷‘中国人讲中国哲学,德国人讲德国哲学’的平行模式。本次首创学者交叉评议机制,德国哲学家点评阳明思想,中国学者解析西方哲学,激荡深度思想碰撞。”他呼吁,在“中国心学与世界”框架下,谋划中美、中印、中日、中韩等系列对话,不断深入挖掘中国心学的时代价值。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黄若佩

编辑/王子琪 实习生 熊天翔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1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外学者赞赏贵州文化魅力
...‘心’,在德语中可以理解为 Geist(精神)。”他认为,王阳明思想非常具有启发性,因为他是一位具有辩证思维的哲学家,不以对立的方式思考问题,而是认为万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
2025-07-25 23:41:00
公告|【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名家讲坛19】刘梁剑:为什么要孝敬不是的父母?
...《中国哲学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王阳明年谱辑存》《融会与贯通——蕅益智旭思想研究》《四书蕅益解译评》等著作。时间2024年6月16日(周日)09:30-12
2024-06-12 19:55:00
大明贤臣如云他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号阳明阳明。浙江绍兴人,学者尊称它为阳明老师,也叫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首先,从军事才能来看,王守仁不重视传统的军事战略。表现得好像不太华丽。但是他
2023-06-22 05:58:00
揭秘王阳明,传奇人生与卓越思想的交融
...,像是李贽、黄宗羲等人,其中还有一位奇人叫王守仁(王阳明),他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思想家个哲学家,精通儒家、道教和佛家。那么他这么厉害到底有多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从出生就不
2024-03-24 10:43:00
五十多岁的70后,“低配工作”是一种大趋势
...据显示,50岁以上会员年阅读量比职场人群高41%。这恰如王阳明"事上磨练"的哲学——真正的修行不在深山,而在红尘。总结:低配工作,高配人生当70后们选择低配工作,实则是完成了
2025-03-27 01:26:00
中德哲学对话|Karl Kraatz : 越来越多人对阳明心学感兴趣
...入了解中国与中国哲学。“无论在哪里,到处都能感受到王阳明思想的存在和影响,而且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相关的译本不断增多,甚至在德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学习阳明心学感兴趣。”Ka
2025-07-24 17:29:00
王阳明的心学: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
对于王阳明来说我们并不陌生,这几年各大出版社都在争先恐后的出版王阳明的书,比较著名的就是王阳明写的《传习录》,《传习录》是王阳明一生中重要的哲学著作。王阳明的成长经历非常厉害,他
2023-11-15 07:08:00
全国名家看贵州 | 柳建伟:贵州包容、滋养着每个来到这片土地的创作者
...二个人物,则是500多年前,被贬后谪居贵州的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贵州的近3年时间里,王阳明“龙场悟道”,传道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开创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阳明心学,对
2024-11-12 20:21:00
...辗转滋甚”。“圣人处此,更有何道?”这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修正之道。意思是,但凡困惑时,就看看先贤在相同处境中会怎么做。由此,他悟出了“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也悟出了
2023-02-03 07: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