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雨花英烈陈子涛遗物中发现《日寇暴行实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31 08:04:00 来源:南京日报

雨花英烈陈子涛遗物中发现《日寇暴行实录》

书中有多幅侵华日军屠杀南京城百姓的照片

南报网讯(通讯员周鑫玥记者李子俊)电影《南京照相馆》里被盖上“不许可”红章禁止外传的日军屠杀百姓照片,竟然与雨花英烈陈子涛遗物书册中一张照片高度相似!昨天,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展示了日前新发现的陈子涛烈士遗物《日寇暴行实录》一书,用最原始的黑白影像,记录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铁证。

近期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以193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为背景,让无数观众泪洒影院。电影中,照相馆学徒洗出一张张侵华日军屠杀南京城百姓的照片后,日军为了不让照片传播出去,在上面盖上了“不许可”的红章。其中就有一张特写照片,身穿军装的日军,右手持一把锋利的长刀,左手拎着一名男性死者头颅,画面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

记者看到,陈子涛烈士遗物中的《日寇暴行实录》一书出版于1938年,纸张已经发黄,书中有多幅侵华日军屠杀南京城百姓的照片,包括惨死后被丢在地上的婴儿,躺在医院病床上奄奄一息的伤者等。其中一张约占了一页纸的特写大照片,日军右手持长刀,左手拎着男性死者头颅,地上还有倒伏的尸身,画面与《南京照相馆》中的特写照片高度相似。书中还注明:“照片是从被俘日军身上搜得,充分明白地表示出日寇杀人为乐之残暴行为。”

这本尘封的“铁证”是如何回到雨花台的?今年6月,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奔赴广西玉林,征集雨花英烈陈子涛的史料文物。在烈士后人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在陈子涛故居中的书柜中整理他读过的书籍时,发现了这本《日寇暴行实录》。

陈子涛烈士1920年出生,是著名的《文萃》三烈士之一,优秀的新闻工作者。1948年12月27日,他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28岁。通过这本书,人们仿佛看见,年轻的陈子涛在广西老家,怀着国仇家恨阅读此书,此后又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离家投身革命时,他将这本记载日军暴行的书藏于家中。

陈子涛烈士的后人,许多年来一直守护着包含《日寇暴行实录》在内的烈士遗物。“家里的老宅书柜里存了很多二伯父的书籍。我父亲在世的时候,一直细心保存着它们,平时都用两个锁锁起来。”陈子涛烈士的侄子陈江说。今年“七一”前夕,陈子涛烈士的后人将这些珍贵的史料文物捐赠给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陈子涛烈士珍藏的这本《日寇暴行实录》,是烈士用生命守护的历史证言,是烈士后人用岁月接力传递的赤子之心,更是今日与电影《南京照相馆》共同奏响的、不容忘却的警世钟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3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8月27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举办“文言物语”系列文物藏品鉴研会第四期——“抗战文物中的雨花英烈故事”。33件/套抗战时期珍贵文物“走”出文物库房,带领观众探
2025-08-28 07:36:00
用主题文艺作品传承伟大抗战精神——镌刻民族记忆 赓续精神血脉
...史成为可感可知、直抵人心的精神滋养。“抗战文物中的雨花英烈故事”文物藏品鉴研会上的藏品。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供图银幕铸魂用光影铭记历史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既是艺术作品,又是生动
2025-09-03 09:16: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新发现雨花英烈刘亚生在北京大学的学籍、同学录
2025-10-01 07:42:00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纪念祭扫活动
4月4日上午,信仰如炬大道远行——2024“雨花·清明祭”特别活动在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雨花英烈亲属、南京市青少年代表、消防官兵、司法警察、医护人员、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职
2024-04-05 12:40:00
数字人“艾小雨”入驻紫牛新闻啦
...自:扬子晚报数字人“艾小雨”入驻紫牛新闻啦“她”由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策划、扬子晚报制作,将在紫牛新闻APP讲述英烈故事扫描二维码,可直达“艾小雨”所在紫牛号最近,由雨花台烈士纪
2023-10-13 01:51:00
百岁老人南京祭母 捐赠烈士母亲遗物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姜辉麟烈士的结婚照。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供图人民网南京4月4日电 (王雪彤)“母亲牺牲时,我只有8岁。”清明时节,雨花英烈姜辉麟的女儿、百岁老人黄宗英来南京
2024-04-04 07:52:00
“这部红色法规, 当着先烈的‘面’逐条审议!”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雨花英烈后代讲述南京立法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幕后故事——“这部红色法规, 当着先烈的‘面’逐条审议!”【时间】 12月19日上午【来电人】 任华轶,1952年11
2022-12-20 06:11:00
细节还原英烈波澜壮阔的一生
...考入上海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据记载,“鉴于日寇之暴力侵略,有加无已,乃投笔而起,转学于中央航空学校。学既成,任空军第二十六队队员”,驾驶美制“霍克Ⅱ型”驱逐机。日本
2024-04-12 17:14:00
追寻红色足迹 永葆军人本色
...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和舰艇文化园、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实地感受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的信仰使命,汲取新征程上奋斗奋进奋发的革命力量。在
2023-11-30 17: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