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雨花英烈陈子涛遗物中发现《日寇暴行实录》
书中有多幅侵华日军屠杀南京城百姓的照片
南报网讯(通讯员周鑫玥记者李子俊)电影《南京照相馆》里被盖上“不许可”红章禁止外传的日军屠杀百姓照片,竟然与雨花英烈陈子涛遗物书册中一张照片高度相似!昨天,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展示了日前新发现的陈子涛烈士遗物《日寇暴行实录》一书,用最原始的黑白影像,记录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铁证。
近期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以193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为背景,让无数观众泪洒影院。电影中,照相馆学徒洗出一张张侵华日军屠杀南京城百姓的照片后,日军为了不让照片传播出去,在上面盖上了“不许可”的红章。其中就有一张特写照片,身穿军装的日军,右手持一把锋利的长刀,左手拎着一名男性死者头颅,画面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
记者看到,陈子涛烈士遗物中的《日寇暴行实录》一书出版于1938年,纸张已经发黄,书中有多幅侵华日军屠杀南京城百姓的照片,包括惨死后被丢在地上的婴儿,躺在医院病床上奄奄一息的伤者等。其中一张约占了一页纸的特写大照片,日军右手持长刀,左手拎着男性死者头颅,地上还有倒伏的尸身,画面与《南京照相馆》中的特写照片高度相似。书中还注明:“照片是从被俘日军身上搜得,充分明白地表示出日寇杀人为乐之残暴行为。”
这本尘封的“铁证”是如何回到雨花台的?今年6月,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奔赴广西玉林,征集雨花英烈陈子涛的史料文物。在烈士后人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在陈子涛故居中的书柜中整理他读过的书籍时,发现了这本《日寇暴行实录》。
陈子涛烈士1920年出生,是著名的《文萃》三烈士之一,优秀的新闻工作者。1948年12月27日,他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28岁。通过这本书,人们仿佛看见,年轻的陈子涛在广西老家,怀着国仇家恨阅读此书,此后又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离家投身革命时,他将这本记载日军暴行的书藏于家中。
陈子涛烈士的后人,许多年来一直守护着包含《日寇暴行实录》在内的烈士遗物。“家里的老宅书柜里存了很多二伯父的书籍。我父亲在世的时候,一直细心保存着它们,平时都用两个锁锁起来。”陈子涛烈士的侄子陈江说。今年“七一”前夕,陈子涛烈士的后人将这些珍贵的史料文物捐赠给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陈子涛烈士珍藏的这本《日寇暴行实录》,是烈士用生命守护的历史证言,是烈士后人用岁月接力传递的赤子之心,更是今日与电影《南京照相馆》共同奏响的、不容忘却的警世钟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3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